伊纳吉阿巴罗斯 "《美好生活:现代住宅导览》一书不仅是一段愉快的写作历程,也是一次作为建筑师的必要转折。" 当我受邀为《美好生活》中文版写一段简短介绍时,我考虑到这次出版并没有对原书内容作任何改动,因而决定借这篇前言着重阐释我在本书成书二十年后的今天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我将主要介绍当初写作的个人动机而非大众意义,对此我理应先致歉意。 对我来说,《美好生活》一书不仅是一段愉快的写作历程,也是一次作为建筑师的必要转折。当时的我像许多同时从事思想与专业双重实践的年轻人一样,迫切希望把自己对思想史的兴趣与建筑专业结合起来。在这之前,建筑专业实践本身要求的强度使我未能意识到自己对思想论述的兴趣。至少在当时的我看来,我们可以通过将这两个领域结合来对当时建筑学盛行的一些陈词滥调展开间接批判。 思想史和社会政治的行为史常被作为两个互不相交的世界来理解和研究。然而在现实中,社会实践背后往往蕴含着思想,而思想亦必然受到社会与个人行为的影响。建筑这一行为其实代表了个体与其主体性的建造之间的一种紧密关系;而城市正是这种互动关系在时间上的反映。福柯具体表述的所谓“自我技术”(technologies of the self)与城市的物质文化正是我们生活的基础;我们主观意识与物质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 本书希望通过对少数几座住宅的导览,使读者们在探索上述的关系过程中不致案牍劳形:这一方法使我们得以把研究领域简化为大众(而不仅是建筑师)所熟知的对象——住宅,这也正是18世纪后期以来建筑师们自由、精确地探索建筑理念的试验田。 因此,这本书及其结构使我得以把研究重点从传统建筑理论形式及其对普适性的潜在追求,转移到其设计技术(designtechniques)上——我们亦可称之为“题中之题”(project ofthe project)。我一直讶异于当代建筑讨论对这一基本步骤的忽略;这与作家、音乐家和艺术家们的交流形式中对“如何”(how)的广泛关注形成了鲜明反差。 飞逝的时光使我们如今得以保持一定的距离重新反思本书。在我看来,本书潜在主旨在于考察我们在开展课题时的习惯与提出的问题,从而要求我们思考如何更加准确、直接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换句话说,这趟旅程的目的在于避免重蹈覆辙。书中包含了主体性技法(techniques of subjectivity)与设计技法(techniques of design)之间的方程式;前者往往蕴含在住宅的物质性之中,而住宅作为一种生活的机器设备这一观点将受到质疑;而后者作为一个资源库将促成客体的构成。 我由衷感谢GG出版社的莫妮卡·吉莉对本书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意大利文和英文版出版和推广的热情支持。此外,我还要感谢负责本书英文再版的Park Books出版社的托马斯·克莱默,以及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的秦蕾与杨碧琼编辑。最后,我要感谢本书译者苏畅当初提议出版本书的中文版并耐心完成了全书的中文翻译。 衷心希望本书能够为它的新读者们带来乐趣,并以其谦逊的方式帮助读者们建筑更美好的生活。 6月15日14:30-16:00,上海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报告厅 《美好生活:现代住宅导览》新书发布研讨会 主讲: 伊纳吉阿巴罗斯 Iaki balos 西班牙建筑师,balos+Sentkiewicz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设计导师、建筑系前系主任、教授;马德里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讲席教授。 主持: 李翔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回应: 苏畅建筑师、香港大学建筑学系讲师、《美好生活》译者 讨论: 陈昊 合尘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 李麟学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麟和建筑工作室Atelier L+主持人 王林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教授 朱昊昊东南大学建筑系博士研究生 获取发布会门票 书名:《美好生活:现代住宅导览》 英文书名:The GoodLife: A Guided Visit to the Houses of Modernity 著者:伊纳吉·阿巴罗斯(Iaki balos) 译者:苏畅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 开本:32开 页数:232P 书号:ISBN 978-7-5608-8536-0 定价:88.00元 出版时间:2019.06 获取购买链接 编辑推荐:在《美好生活》中,伊纳吉·阿巴罗斯为读者充当向导,一同去寻访二十世纪的七座代表不同生活理念的标志性住宅。它们有的早已建成,有的则只存在于规划、画作或电影场景之中。这趟探索之旅将到访密斯·凡·德·罗的三庭院住宅、马丁·海德格尔位于黑森林的陋舍、毕加索的戛纳别墅,以及安迪·沃霍尔自称“工厂”的纽约阁楼。从雅克·塔蒂《我的叔叔》里超现代的几何住宅与花园出发,前往巴斯特·基顿自导自演的《一周》中那座著名的自制小屋,最后来到大卫·霍克尼画作《更大水花》里充盈着阳光的泳池。阿巴罗斯为读者指出这些住宅创作背后关键的哲学准则,并对现代生活方式与建筑设计方法之间的关系提出深刻见解。 这趟美好生活之旅旨在回溯二十世纪激进、多元的文化,使实证主义不再被视作现代性的绝对经验。这是一次遨游想象的邀约,其目的不仅在于彰显二十世纪住宅的多样性,更在于体验思考、规划与生活的乐趣,从而激励我们去创造那座尚不存在的理想住宅。 内页预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