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梅兰芳纪念馆) “梅兰芳”意义的言说与再探索 ——“梅兰芳与文化自信”学术讲座侧记 2023年3月10日,作为京剧《霸王别姬》首演百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活动主办方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研究员在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学术报告厅,为喜爱梅派艺术、京剧艺术的高校师生、普通群众等,做了题为“梅兰芳与文化自信”的学术普及讲座。这场讲座采取了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方式,现场观众反应热烈,线上点击量更是达到21984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梅兰芳与文化自信”这场讲座正是以梅兰芳为例,对这一重大时代议题的一次具体呼应。 刘祯研究员提出过去人们了解比较多的实际上是20世纪前期的梅兰芳,包括他在舞台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抗战期间蓄须明志的事迹,对于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贡献,其实是不太熟悉的。甚至有学者提出“由1949年以后,事实上他(梅兰芳)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刘祯研究员随后用梅兰芳在1949年之后所做出的累累实绩回应了这一说法。 从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对自己“艺术劳动者”的身份认定,到下基层、赴前线马不停蹄地为广大工农兵演出服务;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创排其人生最后一部经典之作《穆桂英挂帅》等,刘祯研究员向听众展现了一位具有文化担当与高度文化自觉的艺术大师梅兰芳。 刘祯研究员特别以梅兰芳1956年演出行程为例:1月在北京,2月在南京,3月在泰州、扬州,5月26日至7月16日在日本东京、福冈、八幡、名古屋、京都、大阪等地,9月在北京,10月上旬在上海,10月中旬在杭州,11月在南昌,12月在长沙,1957年1月从长沙又直接到武汉,受寒感冒,嗓音发哑,病休后又在武汉演出,包括为武钢建设者作了两场慰问演出,一直到2月25日回到北京。日本回国后的这次浙、赣、湘、鄂演出,前后持续达近4个半月,这时的梅兰芳已经62岁,这需要具有怎样的精神和力量。 他认为,进入20世纪50年代,梅兰芳完成了由一位杰出、爱国的“伶界大王”向有理想、有信仰和高度文化自信京剧艺术家的历史过渡,这样一种转变和升华,与时代发展及共产党的领导密不可分,梅兰芳的视野格局、他的思想境界和世界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1959年可以视为他艺术人生的“点睛”之笔。他确认了方向,知道自己的艺术为谁服务,目标是什么。所以,共产党领导下的梅兰芳最后之十余年,真正从文化和理论两个层面明确了“梅兰芳”的意义,他奔赴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厂矿部队,不遗余力地演出,是一种认识了艺术真谛和自我价值的回馈与报答,所以他每到一地所迸发的民众“狂欢”和热情,是艺术与观众最本原的交流、融汇。 在听完讲座后,主持人湖北省群艺馆副馆长张晓慧表示,刘祯研究员的讲座深入浅出、资料丰富,为湖北武汉的听众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梅兰芳大师在思想、艺术上的所取得的新的高度,他不愧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在“梅兰芳与文化自信”讲座前后,“京剧《霸王别姬》首演百年摄影作品展”、“经典锻造与艺术大师”学术研讨会以及古琴、京剧跨界艺术《琴芳梅兰》演出也相继成功举办。距离梅兰芳上一次莅临武汉已经过去66年了,这组系列活动再一次带领观众重温梅兰芳的艺术魅力,在武汉刮起一场“梅兰芳”旋风,以多元的文化活动带给观众“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武汉行 系列活动 2023年3月 编审 | 刘祯 编辑 | 赵哲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