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 串--我的业余爱好(一) 文/刘芳军 说起盘串,流行是前几年的事了,大约十年前,当时可谓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忙盘串。何时兴起、如何盛行无从考究,这方面的书籍出的也不少,电视台文化节目中也不缺介绍。这里讲的“串”是个俗称,是非专业的通俗叫法,通常分三大类手串(手腕上戴的)、手持(手提着的)和佛串(脖子上戴的)。我对串串的最早认识,就是电影鲁智深脖子上戴着的大佛珠串,当时也是觉得只有和尚尼姑才戴佛串。但十年前不知不觉周边的人手上都开始戴手串,很时髦很时尚的样子,且是从大城市向小城市从、城市向农村蔓延开来。 手串的材质也是多种多样,比较流行的是与佛教有关的佛教七宝,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对七宝的说法佛教诸经中说法也不尽同,有包括赤红的说法。大众中较普遍的手串材质是金刚菩提、星月菩提和红木的,金刚菩提以瓣多瓣少为优劣,瓣多为优,也不知谁定的;星月以籽的周正与否和星与月的比例美观度判断优劣。木材的多以高档红木为主,如黄花梨、小叶紫檀、金丝楠木等,也有金银的,各种玉石的,竹的;也有多种材料混搭的。流行中还有如橄榄核、核桃、凤眼、六通、莲花等果核类的。南红和砗磲也流行过一段时间,上述七宝中的赤红就是南红,南红按产地又分保山南红和凉山南红,前者色纯有肉温润,但裂多,不易成大珠子,后者色艳有杂,但结晶好,有大珠子。砗磲是有机宝石,是几千年、上万年前的巨大海洋贝类的壳,时间和海洋共同的造化,使她内部已玉化,晶莹温润如玉,大多为白色,也有浅紫或黄的颜色掺加。现在大都说是南海货,其实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均有出产,在我国南方大多推崇黄岩料,即南海黄岩岛那里出产的。蜜蜡与琥珀也流行一段时间,蜜蜡中以黄色纯净者为上,其中的蓝珀为琥珀中上品,蜜蜡与琥珀区别是透明的是琥珀,半透明的是蜜蜡,也有半蜜半蜡的料。 以后又出现了碧玺、水晶什么的,据说价格奇高,真假不易分辨,不是大众货。我随着慢慢的熟悉,买了或受赠或交流了几串木材的、橄榄核的、星月的、凤眼的。名贵的玉石、琥珀等没有购买,一是价格贵,二是不好判断真假。 串买来后主要工作是“盘”,这个词也随着手串时代的到来,我才熟悉的,并且赋予了新的含义。按照卖家和百度上的说法,这个“盘”很有讲究,分干盘和湿盘,如小叶紫檀之类的木材的需干盘,就是不沾汗,不沾水。星月、凤眼、橄榄之类的可湿盘,用汗水使其变色,但不能沾水。初期需先刷子“刷”同时进行,我晚上看电视时就增加了一项新工作,戴着白手套不停的溜珠子“盘”,左手麻了用右手,右手麻了用左手,我老婆说:“让你打扫卫生,你说累,你这搓手指头不累”,我以不语对抗。还真有点上瘾,现在一想上瘾的原因是,我想盘出卖家展示的那种晶莹灿烂、金星点点如镶金的珠子的感觉,被卖家画的饼祸害了,盘五天放两天,据说是能氧化上包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