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学堂,近日请到了最近因执导科幻电影《沙丘》(暂译)而持续活跃于话题榜的法裔加拿大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维伦纽瓦早年凭借《迷情漩涡》《理工学院》《焦土之城》进入公众视线,这3部影片使他获得加拿大电影最高荣誉——吉尼奖的最佳电影奖和最佳导演奖,其中《焦土之城》代表加拿大入围角逐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2013年,维伦纽瓦开始与美国电影业合作,从法语转向英语创作。此后拍摄的《边境杀手》《降临》《银翼杀手2049》等作品频频入围戛纳、威尼斯、奥斯卡等各大电影节奖项,他也成为了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导演之一。 此次,他以线上交流的方式现身大师班,与中国观众分享自己和电影的渊源以及自己作为导演的成长之路,同时也分享了电影《沙丘》(暂译)的最新进展。在谈起与“甜茶”提莫西·查拉梅、张震等人在《沙丘》中的合作感受时,维伦纽瓦直言“甜茶”是他心目中《沙丘》男主第一人选,同时,他也表示被张震自然的表演深深打动,盛赞他是世界上最好的演员之一。 梦回《沙丘》:在自然面前感受谦卑疫情期间,维伦纽瓦身在魁北克的家中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员全力冲刺,远程制作新片后期。在启程前往约旦进行《沙丘》(暂译)补拍前夕,维伦纽瓦接受了上影节电影学堂的邀请,与中国观众分享了他在过去20年电影创作中沉淀的思考。 在一个小时的交流里,他坦露了从未对外公开过的用电影来抵抗恐惧与焦虑的童年故事;他谈起崇拜的导演时的模样正和他13岁时看见《沙丘》封面蓝眼睛男人一样兴奋;他觉得自己就是赫伯特笔下的男主角保罗,以谦逊的姿态拥抱世界的复杂性、捕捉美丽而丰富的新文化、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不少看过维伦纽瓦在魁北克时期以及早期在美国拍的电影的观众,总会觉得他这几年拍科幻片是个巨大的转身,殊不知科幻是维伦纽瓦源起童年而持续至今的热爱。13岁时,他就和朋友把《沙丘》小说里的人物和沙虫画成了故事板。故事里描绘的无尽沙漠,激励了维伦纽瓦积累大制片经验,以期有朝一日有能力将书中宏大的世界架构视觉化。同时,沙漠也被维伦纽瓦内化成了自己的潜意识,渗透拍摄的大部分电影:空旷的景象、丰富的色彩表现、被自然唤起的内在情感、被景观冲击的人类灵魂。《沙丘》让维伦纽瓦感到“当人物走向沙漠更深处时,我们也走到了他内心更深处”。维伦纽瓦每一次探究人性深处的努力,都让他更进入沙漠深处,最终找到那片“沙丘”——梦想的开始之地和前进方向。 每当拿起摄影机时,维伦纽瓦总感到自己与两名魁北克纪录片导演很近,他们是皮埃尔·佩罗和米歇尔·布洛尔特:“时至今日我和他们一样,在自然面前感受谦卑,愿意去拥抱自然,并且从中汲取诗意,他们的影片中有这样一种情感,那是我至今仍在努力保持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