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庆阳 曹植《赠丁仪王粲》云:“欢怨非贞则,中和诚可经。”是说欢乐、怨恨都不是坚贞的品格,中正、平和才确实值得取法。儒家讲究中和之美,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强调凡事不可过度,过犹不及。中和之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而书法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其艺术形式的演变受儒家文化影响最深,它对中和之美的追求自是理所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和之美的美学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创作审美奠定了基本理念,反过来,书法通过对中和之美的体现,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进行了融合。因此,中和之美一直为历代书家所追慕。言先生在《抱云堂艺评》一书中认为: 尽管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但是这些不同历史阶段的审美诉求与艺术拓展,均未脱离讲求中和的传统审美准则。以行草的演变为例,历代书家均取法以“二王”为代表的魏晋书风,又将其与各时期文化进行“基因重组”,为书法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当下,倡导追求中和之美,既是对中国书法审美底线的坚守,亦是对时代命题的回应。(《中国书坛需要心灵建设》) 中国书法的基本精神是“道中庸”而“致中和”以达“极高明”。《礼记》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疾涩得当,血脉贯通。提示:疾追险劲,涩求厚重,‘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临习与创作均不宜平滑描绣,要掌握法度,收敛得当。”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由中致和”的书法道路,求“和”也即求“无所乖戾”,求“中”也即求“得所宜”。(《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哲学思辨与艺术创作》) “疾涩”这一概念最早由蔡邕提出,据冯武《书法正传》记,蔡邕女儿蔡琰述其父书法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矣。”蔡邕《九势》称:“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此后,得到了历代多位书论家的重视并进行延展和传播,也被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书法、篆刻的实践和赏评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言先生说:“求‘和’也即求‘无所乖戾’,求‘中’也即求‘得所宜’。”那么,究竟什么是“中”?什么又是“和”呢? 《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不管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还是言先生强调的“得所宜”,皆说明“中”要戒“过”而勉“不及”,“中也者,无过不及是也。”(项穆)但又不是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机械地对半折中,而是在事物的发展中找到一个不断变动的“中点”,以其发展规律和自然之理去做事,在相反相成的关系中能达到既“中”且“正”的“中正”思想。关于“中”,言先生在《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哲学思辨与艺术创作》一文中认为: “大中之道”即中庸之道,这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理念。“中”为适中(不是中央、中心,它不是科学)而取其中点。“恰当的时空限度乃为中。”(冯友兰)“庸”为按合适的方式做事,是规律或常然之理,常行不变之谓,故“规律”与“常理”是“庸”的内涵。“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程颐)。中庸即是“序”“和”(“序”即“礼”的基本精神,“和”即“乐”的基本精神),所以,中国文化就是礼乐文化。(《抱云堂艺评》) 于书者而言,真正明白了“中”的要义,在书学道路上就可避免“过”或“不及”之境况。如在书法的创新问题上,就有“过”和“不及”者,所谓“过”者,就是单纯地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艺术而艺术。比如一些“变形书法”,为了所谓的个性、所谓的辨识度,有的在结字上任意缩放点画,或是对点画任意的组合排列;有的在一幅字中篆隶楷行草都留有痕迹,美其名曰“书体融合”,实际上是拼合,而非创新。这种做法已偏离了书法艺术创作的规律和观者的正常审美心理,也远离了创新发展的要义。书法的创新往往是“求而不得”,却有人抱着“不求自得”的想法,这就是创新的“不及”者。他们往往认为依照古人笔迹、传统笔法去不断临写,自可熟极生巧,不知不觉的、自然而然的就会有突破、有创新。其实,这种因循守旧、死守遗经的泥古而不出,最多是步古人后尘而已。若纠结于“字一笔不似古人即不成字”,则永远“不及”书法的继承与发展。不管是继承传统,还是积极创新,都要能戒“过”而勉“不及”,都要有因时制宜、与时俱进的“时中”思想,即中庸之道。宗白华说:“中庸之道不是庸俗一流,不是依违两可,苟且折中,乃是一种不偏不依的毅力,综合的意志,力求取法乎上,圆满地实现个性中的一切而得和谐。”中庸是致中和的一种方法,具体到书法创新这个话题上,就是要守正创新,先要澄清源头,探究正本,然后再从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吴昌硕的“古人为宾我为主”书学观就很有“时中”的意味,说明他重视传统并视之为发展的基础,同时也看重自我创新意识,强调自我个性的展现。 关于“和”的思想,有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和而不同”。“和”就是多样性的统一或对立面的和谐,即多样、错杂、嬗变,又能做到包容、统一、平衡,彼此间协调和谐,相交共生,彼此促进,这便是“和”的境界。“和”就像羹汤,是五味的调和;“和”就像乐音,是八音的和谐。有差别、有对立、有矛盾,却又能多样性统一,言先生所说的“求‘和’也即求‘无所乖戾’”,即为此意。“和”是天下一切事物最普遍的规律,“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具有特色的朴素辩证思维观,对中国的传统美学和艺术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本,从社会伦理、审美心理到民族道统,构筑了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同样也彰显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特质。”(言先生语)“尚中贵和”是古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人格和价值追求,其精妙之处就是在于通过“执两用中”来达到和谐之目的。可以说,“中”是手段、是方法,“和”是目的,体现在传统文化中就是阴阳辩证之统一,如书法中的开合、争让、虚实、藏露、纵横、平奇、方圆、整散、疾涩、刚柔、润渴、顺逆等都是阴阳辩证之统一,达到中和之境界。 王羲之《用笔赋》云:“藏骨抱筋,含文包质”,这在他的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力和韵之美,是阴阳调和的辩证统一,也是其书法艺术审美的“中和美”。唐太宗称王羲之书法“尽善尽美”。刘熙载《书概》称“右军书‘不言而四时之气皆备’,所谓‘中和诚可经’也。以毗刚毗柔之意学之,总无是处。”这无不说明王羲之在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以“中和”作为审美追求,从而创作出“会古通今,不激不励,规矩谙练,骨态清和,众体兼能,天然逸出”的作品。因此,王羲之的书法作为中和之美的楷模,备受推崇。陈振濂在《书法美学》中说:“王羲之的兰亭序之所以传百代而不衰,绝非有什么耸人听闻的故作惊险之笔,而是在一派和穆安详中悠悠然地让人品味咀嚼,渐入佳境。这正是淡的境界。”孙过庭是中和审美思想的继承者,他在《书谱》中说:“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是说书法要讲究变化,要在和谐中展现出不同。书法作品的变化越大,其所包含的对立一因素越多、越复杂,其所体现出来的辨识度就越高、审美就越丰富、艺术性也就越强。无论书法如何演变,它的技法从来都是那么的丰富,笔法上的提按、顿挫、起止、收放、藏露,字法上向背、开合、肥瘦、正欹、顾盼,墨法上的浓淡、干湿、润枯、沉浮,章法上的虚实、主次、疏密、黑白,等等,如何来把这一组组对立而矛盾的元素进行辩证统一、情理适中、意法合度,不妨可借鉴项穆《书法雅言》所言:“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乎中和,斯为美善。” 中和之美是中华民族起源比较早的美学精神,它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审美理想。于当代书者而言,做到中和之美是对中国书法审美底线的坚守。何以能做到?言先生高屋建瓴地指出:“‘道中庸’而‘致中和’以达‘极高明’。”这是中国书法的基本精神,也是我们所应遵循的学书之道。 言恭达,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兼高等书法教育分会会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青铜器博物院顾问。 编辑:周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