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 梁毅 题字 | 张建华(中国雕塑艺术研究院广东分院院长、广州工商学院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主任) 图片 | 徐累《无间月》绢本 107×86cm 2021年 南池子美术馆供图 有些人和事情已经被公众迅速遗忘:“工厂里的海德格尔”陈直、“流调中最辛苦的打工人”岳宗显、寻亲男孩 刘学州、“天才译者”金晓宇、 汤加海底火山喷发……虽然都曾霸过屏,但怎敌得过时间的“魔爪”?但有些事却持续霸屏,并不因时效而沉入记忆的底层——时间是会磨灭很多事物,但也会蓄积某种能量。2月的中国,艺术人所持续供给这个世界的似乎不是什么展览、哪些藏品,而是敏锐的表达、热切的关怀。艺术确乎是能直击人心的,因为它可以让人们触摸到“此在”所包含的万端感受,也可以将历史与未来糅合出一种罕见的爆发力,化为物质、图像…… 当西方钟表遇到中国审美 文|常伟 如果谈到时间,我们的脑海中会联想到钟表;如果谈到时间的形状,我们的眼前会浮现出达利名作《记忆的永恒》(现藏美国MoMA)。此画作于1931年,彼时距机械钟的诞生已过600年的光阴。钟表作为时间的载体,从它一诞生就具有两个面向:既是科学技术的,亦是文学艺术的。这一物质性的时间显示器,以从未有过的影响力改变着僧侣、学者、匠师、商贾、政客、诗人、画家等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钟表作为西方文明的产物,通过传教士在明朝末年带入中国,也引发了对西方时间体系完全陌生的中国人对于钟表的认知与转化的历程。“大八件”怀表便是在这种历史图景下产生,并且演绎出属于中国审美取向的——时间的形状。 达利《记忆的永恒》 钟表确立新的时间观 前苏联研究中世纪文化的学者A.J.Gurevich指出:钟表的发明形成了有利于新的时间观念发展的条件。这种新观念认为时间如同一条单纯并始终一致的溪流,可以被划分为大小平均、性质无别的单位。时间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在与生命“分离”了。质言之,从14世纪开始,存在于市政和教堂塔楼的钟盘以及机械报时声,标志着一场真正的社会时间观念的革命。例如:米兰公爵Azzo Visconti于1339年8月14日第二十个小时去世,令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将死亡时间精确到小时的人。3年前,正是在此人的委托下,位于米兰San Gottardo钟楼上的机械报时钟刚刚建成。此钟在不同的小时可以敲击不同的次数,也就是它的报时声将米兰公爵的死亡时间定格了。 机械钟在中世纪晚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它所指示的时间对于人而言,呈现出一种不可逾越的张力。但是,这种张力并没有阻碍机械钟于1371年至1380年间的快速发展,有近80个欧洲城市在此时安装了公共时钟。这是对于机械钟的知识性与实践性的拓展,其中隐含的“技术进步”,代表了人类生活从定性时间观念转变为对持续时间的定量和抽象测量方式。在此之前,诗人但丁的《神曲》已有机械钟的譬喻:“那些喜悦的灵魂围成圈子绕着固定的中心旋转起来,一面像彗星一般闪耀着强烈的光芒。正如时钟的装置结构中的齿轮都各以互不相同的速度转动,以致在观察者看来,第一个齿轮似乎静止不动,最后的一个像飞也似的旋转。” 机械装置成为诗意的素材,时间的形状由此变得唯美,这在钟表出现之前的时代是无法想象的。与此同时,拥有机械钟表的人具有一种优越感,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最早的钟表都是统治者、贵族、富商等委托制造或购买的。钟表作为时间的“外在形状”,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声望与地位的标志。但是,这种现状并没有弱化钟表的实用性,反倒产生了一种严谨的象征性,并形成了西欧的钟表文化,重视时间变为共同的文化习俗和规范的活动方式。14世纪后期,Horloge和Clockke 这两个术语首次出现在英语中,用来表示计时的工具,也就是中文所言的钟表。 大八件 约1880年 瑞士制 中国表道首先在于简洁。表盘设计具有中国时辰的代表汉字,起始于19世纪70年代,由上海买办何天生首创。播喴表作为当时中国市场最成功的钟表品牌,以致两者的合作顺理成章。此表配有银质表链,带有十二时辰汉字和十二生肖图案。表款虽然是瑞士制造,却洋溢着中国风的浓浓气息。 大八件 约1880年 瑞士制 中国表道重在精致。银本位的货币制度,令大八件以银壳为主流,百年不氧化的金属质感,在于白银融合了某些贵金属材料。此表最为精细之处,在于调节快慢的指示,并非传统的英文,而是采用了汉字的“快”与“慢”。中国人的本位情怀、瑞士人的精耕细作,在此表中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从自鸣钟到大八件 1582年8月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从印度抵达澳门,当时带来了印度教区主教送给他的一件相当精美的发条钟。此钟已是机械钟出现200年后的微型化作品,因其便利性适合远距离传播,尤其成为中国人认识舶来品的重要代表。利玛窦后于1601年将大小两座自鸣钟献给万历皇帝,更是破天荒地在明朝开启了西方人驻足北京城的先例。后来,利玛窦还专门致信徐时进,讲解自鸣钟的报时声与十二时辰的对应关系。他说:“中国日十二时,总百刻,每时八刻”,“敝国日二十四时,总九十六刻,每时四刻”。在对比中西时制差异的同时,又说“子正初刻”为一天的起始,是遵照明朝历法《大统历》的规定,所以也将子正作为自鸣钟的计时起始。明末清初的林古度曾作《观大西洋自鸣钟刻漏》,以中国诗歌的形式聚焦西方计时的工具:“物象自虚空,谁参造化功。传来西国漏,铸出首山铜。法地机常转,规天巧不穷。絙悬看绕兽,干起讶旋虫。时刻音声变,华夷甲子同。神灵应莫测,人力几能通。岂待霜初降,还知日始终。”“自鸣钟”是当时古文对机械钟的定名,以区隔于汉语“钟”的传统含义。诗句中言其形与音、思其巧与通,已流露出对自鸣钟的好感。 就在西方钟表进入中国宫廷200年后,Charles Magniac于1801年来到中国。其父Francis Magniac是伦敦的钟表师,派他在中国销售西方钟表,其中包括了横扫19世纪中国市场的“大八件”怀表。1832年(道光十二年)出版的《三才揭要》已出现“大八件”的称谓。“大八件表,每轮各一夹板,不用塔轮、链条,即从发条心开转,顺开顺走。”成熟的“大八件”机心通常由主夹板、上夹板(包括一个传动夹板、一个擒纵夹板、一个摆夹板等)和一个发条盒组成。已故的知名钟表收藏家矫大羽曾对此类表有极高的评价:“在中西钟表文化交流史中,一百多年前独占庞大中国市场时间最长的各式‘大八件’怀表,以其质量之精、造型之美、变化之奇、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创造了最大的钟表奇迹。” “大八件”之所以获得空前的成功,关键是这类表款融入中国文化并且较早地进行了“本土化”。一、几乎所有品牌采用中国的图案和文字作为商标。二、有些表款采用了中国的十二时辰制计时法,以符合中国传统的计时制度。三、具有可视化的表现方式,如:大秒针、透视的底盖、雕刻花纹的机心,乃中国人所喜爱的元素(这些都与同时期的欧洲市场怀表有所不同)。四、表款都是成双作对,而非单只购买,表壳材质以银壳为主,兼顾珐琅工艺。五、1850年以降,表款珐琅绘画采用了更多的中国题材,如风景、花鸟与肖像等,这种定制化概念说明中国人在购表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提出各种需求。 中国市场猎壳怀表 约1870年 瑞士制 中国表道强调灵动。主要体现在表盘上的大秒针的跳动,同时期的非中国市场怀表主要以小秒针为多,但中国人反其道行之,欣赏大秒针的跳动才有乐趣可言。此表采用中国复式擒纵机构,俗称“蟹爪轮”,具有一秒一跳的视觉效果,强化灵动走时之感,所以备受中国人的青睐。 大八件珐琅表 约1900年 瑞士制 中国表道的最高追求便是艺韵。能在掌心之间欣赏到绘画、雕刻等手工元素,显然中国市场表达到了这一要求。此表属于大八件的奢华版本,当年不仅售价昂贵,表款装饰更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比如珍珠镶嵌。此表特殊之处在于定制,将晚清旗人妇女形象以微绘珐琅工艺呈现,堪称惟妙惟肖。 在农业文明的时间认知中,中国人对机械表的使用是否与西方世界等量齐观?答案是否定的,中国人是将“大八件”作为“巧器”“奇器”甚至“玩器”来看待的。时间之准让位于时间之美,是中国对西方钟表文化解构并重构的选择。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中国人有意识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时间的形状”。类似于中国传统的道器观,“大八件”作为器也被赋予了道——简精灵艺——姑且称之为“中国表道”。简洁、精致、灵动和艺韵构成了“时间之美”的核心,也是“大八件”之所以能够吸引到上至帝王、下到庶民喜爱的关键所在。 作者系澳门钟表协会副会长 (刊于《艺术市场》2022年2月号) 编辑 |梁毅 排版|王小果 新书包邮《 艺 术 本 无 价 》 荟 萃 《 艺 术 市 场 》 1 5 年 精 华 | 王 世 襄 题 签 众 大 咖 推 荐 新书作者名单:叶佩兰单国强杜廼松赵榆陈传席陈履生朱绍良刘尚勇马海方朱培尔郭庆祥贾廷峰王倚山朱万章甘学军…… AM新媒体矩阵 点击左下阅读原文购买新刊 喜 欢 请 点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