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栏目以传播经典文化为宗旨,胸有良辰美景、方能春暖花开;栏目以融合绘画、诗词、朗诵、音乐的唯美意境,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致敬经典。 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国际妇女节(每年的3月8日)的设立,是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芳华光焰涌春潮》特辑系列以呈现女性力量为主,用艺术来焕发女性心中的那一束阳光。。。祝贺第100个中国妇女节 【芳华光焰涌春潮】特辑系列栏目:《春镜》正式播出本集栏目由著名画家韦红燕、著名诗人林馥娜、著名朗诵艺术家安妮倾力打造,敬请收看。。。 庆祝《诗情画意》栏目9月10日(中秋节、教师节)于上海东方有线导视频道(频道号0)2:37、5:58、8:30、12:10、19:51、23:14正式开播,每日一期经典栏目送给大家 春镜 韦红燕 画/林馥娜诗/安妮朗诵 持镜照我 众生皆备于我身 云端飞翔与匍匐入尘 对观成偶 剪影以面具空相 映照虚拟化的凡尘 兑黑入碧,散染为花 生命的自我运化 超脱算力的围剿 千百度的相寻,只为 赠你玫瑰,我心光明 我是阳光的孩子 怀抱河流与森林 胸中的天平,倾向 拈花之手 它联通的宇宙之心 一念始而万象生 净瓶甘露,扬枝化雨 燕子衔泥筑梦,于次元之壁 在嘈杂中沉浮 孕育漩涡里的静谧 绿潮涌动,紫气腾云 涅槃而出的凤凰 逐风驭雨,不辩雌雄 镜中红裳胜火 划亮夜空 世相如镜显影 祈明者护光同尘 一切相生如一 慈悲同体,百鸟投林 《持镜者》 纸本重彩 186x92cm 2009年 (横向观看) 《花之悟》 纸本重彩 50×125cm 2013年 《平》 纸本重彩 22×17cm 2003年 中国美术馆收藏 《逐风》 纸本重彩 47×29cm 2008年 《云端》 纸本重彩 50×90cm 2013年 名家介绍 ▂ ▃ ▅ ▇ 韦红燕 ▇ ▅ ▃ ▂ 韦红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民建中央画院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女画家协会创始人之一。绘画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一、二、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首届、四届全国壁画大展等多项国家级和学术性展览;作品多次获奖并出版多部个人画集。《平》、《三月风景》、《柳·人·玫瑰》、《花之雾》等四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翔》被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收藏。 ▂ ▃ ▅ 林馥娜 ▇ ▅ ▃ ▂ 林馥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作协签约文学评论家、签约作家,高校创意写作特聘导师。出版有《诗者的织物》《我带着辽阔的悲喜》《旷野淘馥》等作品集多部,多次参与主编并评析大型书系。作品发表于《世界文学》《人民文学》《诗刊》《作家》等国内外刊物,选用于高考模拟试卷及央视科教道。部分作品被译成英、俄、韩、日、葡、蒙等文字。诗歌、评论、散文曾获国际潮人文学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 ▃ ▅ ▇ 安妮 ▇ ▅ ▃ ▂ 安妮,就职于安徽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资深主持人;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安徽省委宣传部全民阅读指导专家。 韦红燕作品赏析 精神家园的守望 ———韦红燕绘画作品品读 ⊙翟宗选 摘 要 韦红燕教授的作品可以给人带来感动,原因在于她在不厌其烦地“寻找理想的精神境 界”和“纯粹的精神生命”,使观者被画面所传达的情感所吸引。韦红燕的作品回归对艺术本 体的思考与探求,其作品看不到对社会现象的描绘,而是以隐喻的方式用“物语”的象征意义 影射现实,是画家心的镜像。韦红燕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智慧展现了生命的独白,使人在感 受画面的美感时引起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这正是其价值所在。韦红燕在艺术上执着追求 且能持守精神生命的独特,所以她的作品像圣洁不曾沾染世俗的生命之花 ,焕发出生命的灿 烂与芬芳。 关键词: 精神家园 守望 理想 隐喻 诗性 韦红燕教授是颇具实力的女画家,自第七届全国美展开始连续五次入选该展,连续九次入选 中国工笔画学会举办的全国工笔画大展,其作品参加了首届、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和全国首 届壁画大展, 曾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单位收藏。 韦红燕是业内公认的颇具才气的画家, 最早进入笔者视野的作品当属她的《花侍者》系列 , 作品流露出女性艺术家特有的温婉、灵动、细腻的情感,作品既有东方的“诗性”美、“意象” 美,更兼具宗教般神秘感和哲学意味。韦红燕早期的作品就具有鲜明特色,从当时众多工笔 作品中脱颖而出,作品造型气韵生动,展现出作者极强的色彩驾驭能力。这种能力不但体现 在工笔画作品中 ,她的意笔作品更强烈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韦红燕认为:“中国人的思维从 来就不是写实的 ,是特浪漫的、诗意的, 营造出特别有意境的境界”,所以她在对传统的继 承上更亲近古代的传统精神,在色彩上又有女性画家特有的感受,并借鉴西方绘画中表现性 的色彩 ,使作品既有个性特点同时兼具鲜明的时代性。 《人物》 纸本彩绘 75×40cm 2013年 一、作品中独特的个体精神生命 “我画画的目的就是用我的方式讲述对现实世界的态度, 并且不厌其烦地寻找到理想的精神 境界 ,从中获得纯粹精神生命的成长。”— 韦红燕 韦红燕的作品可以给人带来感动 ,原因在于她在不厌其烦地“寻找理想的精神境界”和“纯粹 的精神生命”,使观者被画面所传达的情感所吸引。 圣经上说上帝用泥土造了亚当,对着他的鼻孔吹了一 口气,亚当便成了有灵的活人。韦红燕 的作品无论是人物还是 风景都被赋予了某种精神生命, 它们都带有“韦式经验性自我”的标 志。从传统中积淀的雅气和女性画家特有的温婉、隽永的气息从人物头发、衣着、姿态中自 然散发出来;从画中道具、风景中流淌出来。中国传统绘画所追求的意境是超脱的精神境界 , 韦红燕作品从对“现实”感悟而来 ,澄明心性 ,传达的是“经验性自我”。如《花侍者》中的女 性 ,代表的是女性的身份 ,是符号化的,仿佛《楚辞 ·九歌》中的湘君或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洛神附体,人物衣服飘逸犹如“吴带当风”,紧密处有“曹衣出水”之感。人物在律动中的 气卷云舒是和着诗的律动或者说是一种观赏者心灵与画者心灵交汇产生的共鸣。但作者并不 满足于这种表面的与传统的相似性,而是用“花”的物语隐喻尚未凋零的希望,作品主题得以 升华。作品《困》中桌前的小女孩,面庞依稀可见,她们就像小天使,用本真的心性洗涤我 们的心灵。画面中柔和的光感增益了画面的气氛,东方的意蕴和西方的手法合二为一,浑然 天成。韦红燕的作品从材料、技法到作品的面貌都反映出自身的文化属性和价值取向,她的 作品底蕴是东方的,形式是现代的,语言是国际化的。 《春》 纸本重彩 166×85cm 2002年 二、“ 理想”的彼岸 韦红燕作品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伊甸园”,处处充满静谧、温和的气氛。画中的人物安于现 状,沉醉在自己理想的国度里,像一个美好的梦境。人在那样的环境中回归了本性 ,以自在 的状态或飞翔 ,或吹奏 ,或持花、持镜子等物,在这美好的镜像中 ,人物手中的道具或画中 情景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也把我们从理想带回对现实的反思,像从梦中苏醒了却又陷入了迷 惘中。比如少女手中的天平或戥子,带给人多种解读和遐想,让我们思考“公平”“平衡”等话 题。儒家所讲的“和”包含着“平衡的思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要平衡;道家的“天人合一 ” 讲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合一,人是自然一部分,都要在“道”里合一;圣经插图四骑士中有拿着 象征审判世界的天平,彰显人的不义等。“平衡”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无论是外在还是 内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艺术表现的是一种情感,韦红燕将自己的情感诉诸人的理想与 现实反差的矛盾中,但不是消极的,如《花侍者》中人物手中的悬空有一束花 ,隐喻人们内 心深处尚未凋萎的善良与崇高 ,“花侍者”是守望者的象征。“真、善、美”是人类所追求的最 高理想,但现实世界并不是这样,人性中的贪欲使人迷失了本来的善良,现实中处处充满诱 惑,人在这种“诱惑”面前能否以本真来抵挡? 人怎样才能救赎自己?作者在《夜寻》中表达 的是:人类面对身边的很多事物,在寻找、判断、取舍、迷茫中,在纷杂的诱惑中反省自己 而苦苦地寻觅着出路。罂粟花丛象征由于人类贪欲而产生的种种诱惑。能否战胜诱惑,作者 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留给观者来思考。答案.留给观者来思考 。正如徐恩存在在自己的 文中所讲: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 ,韦红燕意欲建立的心灵世界或心灵栖居的家园,作为精神 理想的追求, 乃是一个没有彼岸的过渡。”(没有彼岸的过渡— 韦红燕作品解读 ,徐恩存) 所谓旁观者清,观赏者以冷静的心才能看清自己。在韦红燕的作品中观者以第三者的身份旁 观人在欲望与诱惑中苦苦挣扎,人如何完成自我救赎?作者和观者一样心中有各种答案,像 高更在《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到哪里去?》中所生发的问题一样,韦红燕以女性 画家的视角表达了自己的普世情感。苏珊 · 朗格认为:“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 式,它们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艺术表现的是人类普遍情感,一种关于情感的普遍 形式”。 韦红燕的作品回归对艺术本体的思考与探求,她的作品中看不到对社会现象的描绘,她以隐 喻的方式用“物语”的象征意义映射现实,是画家内心的镜像。康定斯基认为:“绘画有两种, 一种是物质的,一种是精神的。物质的绘画是通过视觉的神经刺激来感动观者,这是外在的; 精神的绘画是通过心灵的激荡所产生的内心共鸣 。”无疑, 韦红燕的画属于后者 ,作品的格 调和气息营造的诗性的境界耐人寻味,是自我生命之花的烂漫绽放,是独特的,有生命气息 的。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技法,不是造型,不是材料而是作品的整体,而是一个女 性画家特有的生命气息和精神世界。反观当代中国画坛,千人一面现象比较严重,像韦红燕 这样在艺术上执着追求且能持守精神生命的独特的画家为数不多。 《祈明》 纸本彩墨 135.5×69cm 2011年 三、隐喻与诗性 隐喻在绘画中并不鲜见,如西方超现实现主义的作品也常用隐喻的方式来映射现实的种种弊 端。如达利的作品《内战的预谋》, 画面中有如梦魔中的景象: 一个肢体错位的人用力撕扯 自己的器官以至四分五裂 ,作品通过图象表达对内战的态度。达利的作品显然不具有诗性。 诗性和隐喻十分亲近,诗性使蕴含的内容往往更含蓄,语言更优美。达利以直观的图象隐喻 内战的本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张力。诗文中往往用隐喻的方式表达普通文体难以企及的深沉 情感。在绘画中诗性能升华作品的境界,韦红燕的作品营造“心”的意境,在表象的美好下隐 藏了很多对现实的思考和感悟,画面有诗意感。意象是中国传统诗与画的内核,韦红燕的作 品中意与象的碰撞、结合 ,或互动、互促、互变、互渗或因意驱象 ,或因象生意。在作品中 按内心的需要安排画面的时空 ,就是对众多意象拼接组合形成新的结构意象。韦勒克认为: “诗歌应该是视觉的”,“诗歌必须是隐喻的”。在韦红燕的作品中兼具诗歌的意象和隐喻的特 色,她的作品如果用诗歌风格来界定 ,应属于浪漫、清新、委婉、细腻的风格 ,同时具有神 秘的哲学意味。在她的作品中高雅与质朴并存 ,风格是高雅的, 内心是单纯质朴的。 康定斯基在《艺术中的精神》一书中写道: “凡是内在需要的 ,发源于心灵的 ,就是美的。 ” 韦红燕的作品打动人心的原因正是如此,如她的学生所说“:当你在她的画面前,会觉得心灵 有种感觉,特别是看原画,心灵就开始光亮 ,或者很纯净。 很纯净。 我觉得看画的人和画本 身有一种互动,其实好的画应该也有这个功能 … …“。 “韦老师的作品散发着一种自然、温润、 别样的东西, 它能触及你的内心 ,让你的心‘怦然’动一下 ,接下来会思索。 会思索。 这样的 作品就是好的艺术作品。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绘画作品它首先要能打动观众的心。 ” 《玫瑰》 76X53cm 2009年 结语 艺术家的本真和责任心体现在对作品纯粹精神生命的生长和守望中, 正如韦红燕所说:“用 我的画笔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是我们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 。”她用自己的作品诠释了这 一观点。韦红燕的作品是场鲜活生命的视觉盛宴,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大多数女性画家天生 以唯美见长 ,如蒋采苹、夏俊娜、陈子、聂鸥等, 韦红燕的作品唯美中又兼具张扬的个性, 从造型、色彩、图式、技法都能体现出画家的自我风格。作品传达的精神旨趣既是作者的生 命和人生阅历中所思考的问题,也是当下经济飞速发展中每个人所面临的困惑,具有普遍性。 韦红燕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智慧展现了生命的独白,使人在感受画面的美感时引起对生命价 值的深层思考,这正是韦红燕作品价值所在。这让人想起珂勒惠支的作品,在她的作品前你 会忘了技法、造型 … …《面包》 中表现的母爱和无奈 ,《母亲与亡子》 中表现的母亲的悲伤 ——没有说教 ,只有灵魂深处的感动和震撼。 韦红燕的作品像圣洁不曾沾染世俗的生命之花,焕发出生命的灿烂与芬芳。愿此花愈开愈旺 盛、繁茂, 生命永驻。 出品人、总制片人 史贇淇 总顾问 冯远 乔榛 总策划 毛时安 本集艺术顾问 韦红燕 林馥娜 安妮 《芳华光焰涌春潮》题字 张戈 法律顾问 赵敬国 总导演 元冰 剪辑 元冰 杨其 调色 冯镇 片头片尾制作 陶宏 媒体 智然 统筹 陈宣 外联 万方 出品 中视文旅 承制 中视文旅艺术研究院 联合摄制 上海沙虎传媒有限公司 鸣谢 中视文旅中国画研究院 中视文旅诗词研究院 中视文旅朗诵艺术研究院 中视文旅文艺评论研究院 中漾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 国粹艺韵(上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中 国 · 上海 中视文旅品牌以中央数字电视频道为依托,以继承和传播中国经典文化为己任,将融合中央级媒体平台结合新媒体优势,打造媒体、文化、艺术、旅游集一体的文化传播平台。涉及媒体运营、艺术研究院、出版、文化交流、艺术展览、艺术品拍卖、文化旅游、文艺晚会、栏目打造、艺术与科技、艺术与金融、艺术跨界联名品牌打造等板块。 目前已成功落地运营中国数字电视国学频道上海中心以及书画频道上海中心。与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联合打造《国粹艺韵》、《海上生明月》、《爱上北外滩》等品牌,集栏目、展览、文创于一体,致力于传统继承与创新并蓄的文化融合新样式。 2018年12月24日举办首届《国粹艺韵》海派书画印名家学术邀请展 2019年12月31日举办首届《海上生明月》全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20年1月18日举办生活美学以及美学应用论坛 2020年4月20日举办《鸿儒之约》全国南北花鸟画名家邀请展 2020年11月参加第三届长三角国际文博会,举办展览“流动的艺术”,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持续举行《爱上北外滩》名家写生、创作展活动 2021年6月17日举办第二届《国粹艺韵》TOP特邀大展 2021年7月1日举办“溯源确实,价值共识”加密数字艺术圆桌论坛 2021年11月开启第二届《爱上北外滩》全国油画名家写生、创作活动 以展览结合栏目的形式为特色,探索线下实体展览和线上电视、网络同步展览的新形式,力求展览作品从视觉冲击、情感带动以及深度解析等全方位的立体呈现。 2018年成立中视文旅艺术研究院,目前已落定中国画研究院、书法研究院、篆刻研究院、文艺评论研究院、版画研究院、数字艺术研究院、陶瓷研究院、美学研究院、诗词研究院、美食文化研究院,以艺术科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为发展格局,集专家资源与学术研究于一体。 编辑:王赛 责任编辑:史赟淇 图文:主办方提供 ——版权声明—— 中视文旅微信公众号保留本内容的所有权利, 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 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合作请联系:17301628666史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