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奢网 名表 名表日报 查看内容

中国四大传统竞争哲学观

2023-5-20 18:57| 发布者: 夏梦飞雨| 查看: 157| 评论: 1

放大 缩小
简介:宫玉振要理解中国人的竞争战略,首先要理解中国人的竞争哲学。中国传统竞争哲学,基本上由儒家、法家、道家和兵家这些学派构成,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竞争观,影响着中国人的竞争行为,直到今天。儒家 ...

宫玉振


要理解中国人的竞争战略,首先要理解中国人的竞争哲学。中国传统竞争哲学,基本上由儒家、法家、道家和兵家这些学派构成,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竞争观,影响着中国人的竞争行为,直到今天。


儒家:以道义为核心的竞争哲学


儒家的核心概念是仁,仁就是爱。儒家关于社会竞争观念的基本看法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是“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在儒家看来,从本质上来说,人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良性互动的、相互依存的,而不应该是紧张的、冲突的和对立的。儒家思想以天下大同为自己的文化理想,以协和万邦为处理同周边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儒家思想在竞争上的基本价值观就是追求和谐。“保合太和,乃利贞”,这是《易传》的和谐观;“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是《中庸》的和谐观;“德莫大于和”“天地之道而美于和”,这是董仲舒的和谐观。对和谐的追求,可以说是儒家一以贯之的传统。这是中国人竞争观的一个重要特点,竞争本身不是目的,竞争是为了达到和谐合作。


我把儒家的竞争观叫做以道义为核心的竞争哲学,在儒家看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争为道义之争,小人之争为利益之争。好的竞争应该是君子之争,也就是应该出于道义的目的,使用道德的手段,并应该受到道德的规范。所以孟子说“仁人无敌于天下”,强调“以德服人”。


儒家竞争观的价值在于,它将人类向善与合作的可能性充分地揭示了出来。《论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竞争中的利他精神和道德自律。《易传》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的是竞争中的宽厚品格。《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张载的“仇必和而解”,强调的是对于人类和平、和谐及其人类的共同命运的执着,代表了一种伟大的王道精神。这都是中国文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不过,对“和谐”与“一体”的过分强调,也使得儒家思想从总体上也表现出了贬低冲突与竞争的倾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一谈起竞争,就本能地认为是一种不道德、不正常、不光彩的行为。希望人与人、国与国都是一团和气,相互礼让。


曾国藩早就发现了儒家这种竞争观的局限性,他说君子愈让,小人愈妄。君子越让步,小人反而越狂妄,小人会把君子的让步看成是软弱,因此得寸进尺勒索更多的利益。曾国藩和李鸿章在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发现“洋人论势不论理”。在一个强权主义的时代,你不可能用道德来一厢情愿地感化信奉弱肉强食的西方列强,没有实力的道义有时候会一钱不值。在列强的船坚炮利之前,没有实力你就只能委曲迁就、步步退让。这就是儒家竞争观所遇到的最大困境。


法家:以力量为核心的竞争哲学


与儒家和谐的追求不同,法家认为这个世界本质上就是竞争的世界。争什么?争利益。靠什么来争?靠实力。所以韩非子说这个时代是大争之世。


韩非子讲得非常直白:当大争之世而循揖让之轨,非圣人之治也。在这样一个大争的时代而用儒家那套谦让的规矩,一点儿用也没有,是迂腐的行为。在法家看来,人类的历史就是竞争的历史,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竞于道德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我们这个社会就是靠实力说话的,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有实力,别人就屈服于你,没有实力,就只能屈服于别人。这是一个丛林社会,国家生存的唯一途径就是富国强兵。


与儒家相比,法家的竞争哲学在我们今天看来功利而冷酷,但却很现实。在竞争的环境中,实力比什么都重要。敢战才能言和。竞争以利益为目的,以实力为基础,以斗争求生存,这是法家的清醒与现实之所在,也是法家竞争哲学的意义之所在。


但是法家的竞争观也有问题。在法家的眼中这个世界的竞争本质是一种零和的博弈,要么胜利为王,要么失败为寇。为了竞争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因此往往就会陷入你死我活的竞争升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你打败了所有的对手,但自己损失惨重,如果你取得了天下,天下已经残破不全,这样的胜利有什么意义呢?在国家竞争、企业竞争、人际竞争中,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例子:不断升级的恶性竞争,一步步演化成竞争者的彼此伤害,最终使得竞争的舞台上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竞争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打败对手吗?不是的,理性的竞争,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种更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良好环境。竞争不应该是简单地对抗与冲突,使用相互伤害的手段,这样只能陷入更大的恶性竞争。


道家:以耐心为核心的竞争哲学


如果法家的竞争观关注的是冲突的胜负,那么道家的竞争观所关注的是长远的发展。


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柔弱胜刚强”。为什么柔弱可以胜刚强?所有刚强的东西都有其致命的脆弱性,柔的东西才有长久的生命的力量。


从竞争的角度来说,柔弱之所以胜刚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柔弱则不争”。老子从自然中的现象悟出了这个道理,这是水。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忧。”


“不争”并不是一味地消极退让,而是在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不妄为,不强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不争而善胜”的目标,“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也就是说,“不争”实际上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人不与争,则可以养精蓄锐,潜藏待机,一旦时机到来,时至而动,争则必得,争则必胜。老子事实上是在竞争中引入了时间的维度,把竞争看成了一个力量的此消彼长而不是力量的直接对抗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把握力量转化、力量消长的节点就特别重要。老子说:“动尚时”,范蠡说“圣人不巧,时反时守。”一定要待时而动。道家因此发展出了避敌锋芒、韬光养晦、保存实力、后发制人、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一整套竞争理念。


从竞争战略的角度来说,道家提供的其实是一种大战略的理念。强调的是自制、低调、守柔、待机,而不是一味逞强。道家对中国人竞争理念最大的影响,是不要仅着眼于一时的胜负得失,更要着眼于长远的力量消长。不要仅着眼于一时的你死我活,更要着眼于不断演变的大局,而这就需要竞争者一定有足够的战略耐心,要学会隐忍、克制与耐心地等待。事实上,克制与耐心本身就是好的竞争战略的高贵品质。


兵家:以策略为核心的竞争哲学


兵家所从事的是战争,这是竞争的最高形态。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家,可以说专门研究就是在对抗环境中如何取胜的策略,具有极强的操作性,所以我将其称之为以策略为核心的竞争哲学。孙子兵法是中国人的竞争理念、竞争智慧的最集中的体现。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兵家在竞争哲学上受到道家的影响是很大的。道家认为最好的竞争是不争,兵家认为最好的胜利是全胜。六韬讲:全胜无斗,大兵无创。这反映了兵家对于竞争最高境界的理解。所以孙子讲:“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百战百胜,不是高手中的高高手。不用打就能赢,这才是高手中的高高手。


“百战百胜”的重心在哪里?“战”。“战”就是对抗,就是冲突。不断地通过对抗、冲突的方式来取胜,一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消耗。战争中经常有这样的例子:你赢了眼前,却输掉了长远;你赢了局部,却输掉了全局。用对抗的思维去处理事情,即使赢了,往往也是残局。


所以在兵家看来,最好是不用打就能赢,要打的话,就要用智慧去打。这就是孙子所说的“上兵伐谋”。所以中国人对竞争的理解,不是简单的实力的对决,而是智慧的较量。因此就有了兵法的这些原则:五事、七计、全胜、先胜、任势、击虚、诡道、出奇、并力、主动、机变、先知等等。这些原则,其实就是让你更好地用战略来赢得竞争。


基辛格在谈到世界秩序时曾经说:“秩序永远需要克制、力量和合法性三者间的微妙平衡。”事实上他是揭示出了竞争的三大要素:实力、耐心、道义。这三大要素最终表现在竞争行为上,一定会体现为策略。力量、道义、耐心、策略这四个要素正好构成了中国传统的竞争哲学体系。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1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文章排行

  • 阅读
  • 评论

最新文章

文章列表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