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深处,一座悠悠的古寨 文〡许文华 从永泰县城往西山出发,一路青翠湿衣,好鸟啾鸣,一个迷濛芳馨的出尘世界。喧嚣的夏意被挡在山外,车子在悠悠的透明的空气里滑行,如一条鱼滑行在无边的蔚蓝的海水里。约半小时,鸡鸣犬吠幽幽传来。峰回路转间,一座圆润的小村庄——洋尾村映入眼帘。 ▲摄影∣林美珠 洋尾村原本只是山间一个质朴无华的小村庄,古老又甘于寂寞。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古村落古建筑的大力保护以及乡村旅游事业的方兴未艾,洋尾村终于拂去漫漫风尘,从历史深处袅袅而出,以鲜明醒目的形象,惊艳众生。 洋尾村的凤凰涅槃,源于它深藏的宝藏——青山之腹,阡陌之间,清溪之畔,一座被命名为“爱荆庄”的古寨。 寨,常见于永泰山区。明清时代,山匪肆虐。当地望族为保障聚族而居、阖家平安的田园梦想,结合了地形地貌,利用大量的土、木、石修建而成这种防御性的单体建筑或建筑群。今天,在永泰的诸多乡村,它们或倾颓成墟,或局部残破,或安然无恙,各各印证着永泰“建筑之乡”的昔日风采。 ▲摄影∣林美珠 爱荆庄起建于公元1832年,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有房361间。寨体为垒高的石基上夯筑土墙,共两层,上覆鳞鳞黑瓦。寨体厚重,寨围偌大。寨的四角,建有角楼或瞭望台;窗户离地极高,内大外小如梯形,寨中人通过窗及遍布墙体的细小枪眼,对寨外情况一目了然,而寨外人却望寨兴叹,无奈其何! 笔者数次踏访于此,在不断的探寻思考与比较中,益发觉得爱荆庄是永泰最灵动轻松、别具特色的寨。 ▲摄影∣林美珠 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指出,中国建筑有九大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无处不在的巨大装饰性。飞檐斗拱,雀替悬空,如繁如复,精细美好,是古人高雅理想情趣的外在表现。爱荆庄虽出自民间建筑师之手,却十分虔诚地坚守实践着这些特征。 山间空气好。湿润轻灵的地气上升,澄明纯净的云朵飘浮,置身其中的爱荆庄,如田园深处身形轻灵的古代乡贤。高翘的彩绘尾脊,“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又如乡贤舒展欣长双臂,与遥遥苍冥对话。 ▲摄影∣林美珠 爱荆庄的用石,形状颜色都十分独特。智慧的鲍氏先人,依山就势起建,又就地取材,用山间随处可见的乱毛石砌起约三米高的外墙基部。乱毛石保留着初始的形状,几近大型鹅卵石,造就了自然随意的视觉效果。颜色淡黄,亦有别于它寨的青黑,带着轻巧温暖的意味。历经近两百年的风吹雨打,石墙依然牢牢屹立,色泽依然清晰如新。当村庄四处春意葱茏,或秋风袅袅稻谷金黄,爱荆庄映衬着蓝天白云,那样的安谧恬适。谁还会想起,这玉石般润泽的爱荆庄,起建初衷居然是冷酷坚硬的“防御”二字呢? ▲摄影∣胡伟生 岁月静好,宜室宜家。厚重的大门内,布局合理,采光良好。回廊连续,跑马道环绕内墙。水井,花园,菜地,一应俱全。“四横三纵二穿心衕”的通风设计和隐蔽美观的排水系统,保证了寨中人生活的有序安适。后院升高的百草台,养花怡神之余,利用陡升地势造成高差,亦利于通风。 爱荆庄近年来声名大振,慕名踏访者众,乃至从众多南方古建筑中脱颖而出,于2018年底,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奖优秀奖。这般凤凰涅槃破茧成蝶,离不开鲍氏族人的多方整修维护,离不开各方宣传推动,更离不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首席专家鲍世行先生的慧眼识珠大力荐举。 ▲摄影∣胡伟生 爱荆庄内一组屋顶引发了鲍世行先生的不住赞叹,说它可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经典美景“梨花伴月”相媲美。梨花伴月,是一组紧凑规整而又新奇别致的建筑群,其依山顺势,两侧各有五座歇山顶山墙不断跌落,形成上下错落、颇见深意的视觉美感。 爱荆庄这组屋顶更扬长避短,采用了“悬山屋顶”,避免了“梨花伴月”的压抑沉闷,显得更轻灵活泼。近观已然称羡,远观更是高低相映,如琴弦错落,似乎下一秒,便会有美妙的天籁之音,伴着清风流水,从田园深处轻轻升起,缓缓充满大地长空之间。 ▲摄影∣林美珠 爱荆庄,是近两百年前,质朴又聪慧的山里人家,用他们勤劳的双手、诗意的情怀,打造出的心灵憩园。它具彼时彼地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色,同时又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而氤氲于寨内的仁慈温馨气息,更是深深温暖着今人的心灵。 ▲摄影∣胡伟生 爱荆庄又名“美祚寨”,此缘于修建者之名。鲍美祚,清乾隆年间人,家贫,却事父母极殷,事兄弟尽悌。为人有胸襟,无男尊女卑之封建观念。鲍美祚成婚之日,用竹篓从山下芭蕉岭中,亲自背回妻子李氏,留下夫妻同心的爱情佳话。夫妇俩从一头母牛开始,慢慢扩大畜牧业生产,继而购山场、植油茶、垦荒种田。十余年后,产业遍布周围数个村庄。 据三洋鲍氏族谱载:“吾祖妣,勉佐中馈,俭理内务,凡缝纫补缀,浣濯井莎,振作之劳,靡不勤修,以至家道日兴,一生得康泰之乐。”李氏是“三洋鲍”六百余年来赢得族谱赞语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性。如此地位尊崇,在远未开化的彼时永泰,殊为难得。 ▲摄影∣林美珠 由此可见,鲍美祚或许真是今人眼中的“宠妻狂魔”。亦由此可见,这李氏夫人,必定有远高于普通女性的智慧,乃至胆略。鲍氏族人介绍这对先人时,总是抑制不住的仰慕,钦敬和自豪。他们说,公治家有度,克勤克俭,粒谷必珍。婆(李氏)仁慈有方,身教言传。公目光长远,课子谆谆,故家风纯正;婆周到洁雅,善待众生,故槽头兴旺。二人恩爱和谐,彼此成就,“夜中夫妻,日中行礼”,昵而不狎,端庄大方。一时之间,儿孙效仿,人丁济济,家道旺炽。 ▲摄影∣林美珠 美祚公婆深知贤媳对家业传承的重要性,“爱荆庄”起建之时,便于东南角辟有学堂,称为“书斋楼”或“媳妇斋”,白天供男童延师授学四书五经,晚上组织族中女性在此学习孝经礼仪。书斋后来扩大,招揽同村和邻村女童免费学习,而他们则留心关注考察,选其中学业较佳者,礼聘成为寨中媳妇。如此方法,保证了鲍氏后人知书达理,正派正直,并延至今天,成为鲍氏族人代代出英才的有力保障。 这样的故事,颇令今人闻之震撼闻之受教。所以有人推测:“爱荆庄”之意,即为“爱妻庄”,取古“荆”为“妻”意也。单从字面及故事看,似有此理。但笔者认为,感动固然有之,歆羡固然有之,这庄名解读犹存争议。彼时尚属清朝中晚期,封建意识根深蒂固,一男子公然向十里八乡宣扬“吾爱吾妻”,哪怕二人再恩爱如斯,也不合世情。再者,鲍美祚乃深山土著,未走向山外更未走出国门,没有受到西方先进思潮的影响,纵使胸襟再宽广,亦无法到达男女完全平等的境界,更不可能在为庄寨命名这一大事件上,有意收敛自己,彰显妻子。 ▲摄影∣林美珠 我认为,爱荆庄之名,乃出自两个意思:其一,“爱荆”为爱护兄弟族人,共拓家族大业之意。南朝梁吴均《续吴谐记》载:汉代田姓三兄弟分家,决定把院中紫荆树一分为三。方欲分之,荆树干枯。兄弟痛悟,不再分家,荆树复活。故古人以“紫荆”比喻兄弟团结友爱,同气相连。笔者小时,家父在兄弟共居的家门上贴对联:荆树有花兄弟乐,砚田无税子孙耕。中国人以“荆树”喻兄弟情,合乎孝悌,合乎耕读传家的田园梦想,这应是“爱荆庄”之名的真正含义。 再者,古人还用“披荆斩棘”来形容开族之艰之难。三洋(包括洋尾寨)之鲍氏,源于浙江象山,数百年前南下来此,备尝艰辛。美祚公由家徒四壁而夫妻同心共创家业,乃至倾尽全力盖起这座庞大的庄寨,其间辛酸血汗,自不待言。“爱荆”之名,亦用来纪念此历程,以告诫后人饮水思源,享福不忘先人,富裕莫忘贫苦,亦说得通。 前人留下的财富,有的具象,有的抽象,源于当时条件所囿,有些奥秘无法明说,只待今人去破解,去延续,去传承。 ▲摄影∣林美珠 2021年2月初,我受当地镇政府及县文联联合邀请,和几位文学界朋友共赴爱荆庄,参加“育才图书室揭牌及图书捐赠 ”活动仪式,我也送上了数本自家祖孙三代出版的书籍。彼时,乡贤云集,书香盈盈。古老的爱荆庄,英姿焕发,老厝新颜。 想到此,心下无比轻松惬意。 编辑:郑安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