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模式口有法海寺,这个法海不是那个老跟白娘子捣乱的和尚,而是“佛法广大难测,譬之以海”的意思。 经过一条杂乱的小街,顺坡而上,就到了法海寺。就寺庙建筑而言,法海寺没啥可看的,不过大雄宝殿前的两棵白皮松,据说是有些年头的了。 法海寺最著名的则是隐秘在大雄宝殿内的明代壁画,号称明代壁画之最,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媲美,这儿的壁画到底有何等魅力?看看去! 进法海寺,门票20元,如还进大雄宝殿看壁画真迹,门票则100元,而且不得照相,好家伙,比故宫还贵,要求还要苛刻,既来之,就不要计较那么多了。 大雄宝殿是按时段放人进去的,时间未到,先到上面的药师殿看看复制品。殿内陈列的是水月观音、普贤、文殊菩萨画像以及帝释梵天图,复制品为原样大小,初看时已经心起波澜。 到了时间,凑够一拨人,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走进大雄宝殿,殿内黑黢黢的,窗户全部被遮挡,发给每人一个照明灯,摇曳的灯光射向大殿内的墙壁,壁画露出了它的面目。 由于学识所限,壁画的精美实在难以言表,仅就水月观音画像上的白纱而言,设计和绘画极为精巧,白纱上的蒲公英花,细致入微,没有丝毫的含糊,我从未有今天这样认真听着讲解。 壁画的颜料均为矿物质研磨出来的,很多线条都是金银勾画出来的,尽管历史岁月给壁画蒙上了尘纱,在昏暗灯光的映照下,你会发现壁画人物呼之欲出,华美的服饰在窸窸窣窣的响着。 解放初期,公安部队曾在大殿住宿,一个战士为晾衣服,在壁画上钉了七个钉子,随后被既是制止,现在还可以看见钉子眼儿呢,拔出钉子后,专家从破损处发现壁画背后铺就了一层羊绒,这可是高级定制啊! 后来,法海寺成了九中的男生宿舍,老校工吴孝鲁看守这大雄宝殿的壁画,文革中,红卫兵声称破四旧,要进殿毁坏壁画,吴孝鲁拒不开门,手持斧子以死相拼,同时用计将红卫兵引向艺术价值不高的哼哈二将前,小将们拆毁了哼哈二将后,再无力折腾了,下山而去,壁画总算保住了。据说吴孝鲁死后就埋在庙后的山上,遂到后山寻访,未见。可敬的吴大爷啊! 见过一些中国寺庙的新旧壁画,在大雄宝殿内甚至想起纽约大都市艺术博物馆那副永乐寺的壁画,法海寺的壁画确实无以伦比,这些壁画制作者的名字镌刻在寺内的一个石经幡上,多为皇家画工,难怪啊,如果把壁画比作瓷器的话,法海寺壁画绝对是“官窑”的。 在黑暗中发现明代壁画的隐秘,这就是法海寺给予你的惊奇。 (以下文字来自网络) 法海寺,始建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由明代英宗宠宦李童集资、工部营缮所修建,英宗赐额“敕赐法海禅寺”,距今570多年了。 法海寺邻近驼铃古道首驿模式口大街,远山门在山下街口,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通往翠微山脚,跨过造型奇特、小巧玲珑的四柏一孔桥,红墙碧瓦的山门赫然呈现眼前。法海寺主体中轴线四进院落,依山势逐层升高,建有护法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和藏经阁。整座寺庙布局严谨,殿宇轩昂,楼阁掩映,错落有致,系工部营缮所建造的官式建筑,一派皇家气势,等级颇高。 法海寺殿堂形制布局是汉藏两族僧俗官员共同设计,是明初汉藏文化交流的见证,显密兼容的理念在佛像设置、殿堂陈设、壁画内容乃至钟铭碑文等处处流露,这在北京寺院建筑史上独一无二。 法海寺最可观的是明代壁画享誉中外,公元1439年-1444年创作的法海寺壁画,出自宫廷画士之手,丹青妙作真正是美轮美奂,画技炉火纯青,观之满壁风动,欣赏者无不拍手称奇。 壁画珍藏在大雄宝殿内,共10铺、236.7平方米,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壁画精品。所绘内容是佛教世界、二十诸天、飞天仙女、动物花卉和山水祥云等。壁画工笔重彩,叠晕烘染,沥粉贴金,历经570多年,仍光彩夺目。 1993年经文物界、美术界专家论证,这是我国元明清以来现存少有的宫廷画师的精美之作,其绘制工艺、绘画技巧堪称明代壁画之最,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在壁画方面的杰出代表,与敦煌、永乐宫壁画相比各有千秋,并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媲美。徐悲鸿、叶浅予、金维诺、张汀、侯仁之、单士元等专家均给予高度评价。 法海寺壁画布局严谨、刻画细腻、技巧纯熟、用色考究,其构图、着色、技巧及用料乃至画基底泥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佛教文化研究价值。法海寺壁画线描手法多样,铁线描和游丝描相结合,也用行云流水描和钉头鼠尾描,较永乐宫的线描稍细,但以圆润柔劲见长,尤其是长带和飘带,更是如此。有的人物披肩的飘带虽长达数尺,亦能一笔画到底,随风卷舒、屈曲转反,变化万端,大有“吴带当风”的神韵。特别是水月观音的白纱,面积最大,刻画最工,一小朵花六个花瓣、六十四条线,每一条都细致入微。正如已故著名画家潘洁兹先生评价:“明代壁画我曾寓目很多,但保存之完好、制作之精细、艺术水平之高,都不如法海寺壁画,这是和法海寺壁画出于宫廷画工高手分不开的”、“明代现存佛寺壁画,当推法海寺第一”。 法海寺壁画与唐宋壁画绘画风格一脉相承,再现唐宋纯粹佛教壁画的古风清韵,是明代中国传统大型寺观壁画创作的巅峰之作,其工细程度达到了我国传统古代壁画之极致,精细到连狐狸耳朵上的毛细血管都纤毫毕现,其后再也没有超越它的寺院传统壁画的鸿篇巨制了,画士们绘制法海寺壁画依据的“粉本”,应该是皇家所珍藏和使用的。 此外,法海寺壁画区别于其他寺观壁画的特点还有:它的作者有迹可循,通过宝贵的楞严经幢得以流传千古,而且依据的“粉本”精妙古远,疑为皇家所有,画风承继唐宋,大量使用“沥粉贴金”的作法,画面上的华贵气氛非常绚丽动人。通常画工、画匠为寺院作画不留姓名,而法海寺壁画留下了作者姓名,是由工部营缮所的画士官宛福清、王恕带领画士张平、王义、顾行、李原、潘福、徐福林等十五位画师,历经四个寒暑集体创作而成。 壁画分布在殿内墙壁上,共有9铺,佛龛背壁的3铺,画的是水月观音,文殊、普贤菩萨。水月观音面目端庄慈祥,身披轻纱,花纹精细,似飘若动。东西墙上,画的是传说故事中的天帝、帝后、天王、信女、力士和童子等,共有35个人物,高的近2米,低的只有50厘米,并有祥云、花卉、动物等衬托。 全殿九幅壁画共绘人物77个,既有男女老幼,又有佛神鬼怪,且姿态各异,神情不一。有说法和坐禅的,有膜拜的,也有徐徐行进的,还有冉冉飞舞的。所绘人物、神怪、禽兽和草木等,不仅形象真实美好,而且生意盎然,和谐明快,组成了一幅幅或庄严肃穆、或清新明净的佛国仙境画面。所绘帝王气宇轩昂,神态威严。妇女则仪容丰满、美丽、温柔。至于天王、金刚和力士,不仅绘出了勇猛威武的神态,而且还充分表现了皈依释迦牟尼佛的无限诚心。壁画的人物服饰和装束华丽多彩,千姿百态:妇女梳各种样式发髻,戴各式首饰、璎珞、钏镯和花朵;男人穿戴不同式样冠帻、衣衫和盔甲,衣服上绘团凤、龟背、团鹤、宝相花、菊花和凤戏牡丹等图案;童子则梳发辫,活泼天真。通过画工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从生理特征上,使人们易于分出他们的性别年龄;从服式、发式和行动举止及构图关系上,又可鲜明准确地分辨出他们的身份地位,充分体现了画工们非凡的艺术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