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产业可以算得上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为庞大、也是产值最高的产业链之一。而近年来,大家也可以切身实际的感受到,中国手机品牌正在迅速的占领市场,销量和份额都在不断地上升。 而关于中国的手机产业,一直以来的说法是,中国手机品牌只具备系统集成能力,也就是个组装厂的命,核心的零部件都是掌握在国外手里。本文就来讲一讲中国智能手机产业链以及相关的头部公司。 手机里面什么硬件最值钱? 按功能分类,目前智能手机主要由显示屏、基带+射频器、处理器、摄像头以及其他部分组成。其中,成本占比最大的便是显示器和处理器,基本占总成本的一半以上。 这里以苹果旗下iPhone XS Max为例,根据TechInsights 的拆解报告,该款手机的组件中最昂贵的依旧是屏幕,成本为80.5美元。A12仿生芯片和基频芯片次之,为72美元。紧随其后的闪存芯片,为64美元。除此之外成本较高的还有44美元的摄像头。 iPhone X和iPhone XS Max的成本对比 首先,我们看芯片产业。 在中国进口的工业产品名单中,芯片的金额长期处于第一位。2017年,中国进口芯片花费了2271亿美元,占了整个进口工业品进口总额的19.3%。 芯片技术又分成很多个环节:芯片设计,芯片制造以及芯片生产设备,有一个环节不行,芯片就发展不起来。 目前,就手机芯片品牌来说,全球范围内的厂家主要有:高通,MTK(联发科),展讯,华为海思,苹果,三星,Intel,Marvell,Nvidia,TI等等。 其中,安卓机芯片市场主要被高通、联发科、三星和华为海思四家瓜分。2016年。高通骁龙芯片数量总占比最高,超过了50%,霸主地位稳固。联发科和三星则紧随其后。华为海思麒麟芯片排名第四,数量总占比逼近6%。 而目前,国内只有华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小米、OPPO和VIVO都采用高通的芯片。其中,小米的澎湃芯片出了S1之后就再没下文。 芯片市场份额 其次是,手机显示屏。 目前,世界上智能手机面板供应商主要集中在4个国家(地区)的15家企业,是的,世界上发达国家有24个,然而有规模的手机屏幕生产厂家全球却只有15个,按照经济体算只有4个。 这15家企业中,韩国有2家,中国有7家(含富士康的深超光电),台湾4家,日本2家(JDI,夏普),而夏普被收购后,正在富士康领导下迅速的实行去日本化政策。 而从手机面板市占率来看,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占比分别为:韩国27.6%,日本13.5%,台湾27%,中国32%,中国已经是全球市占第一位。 然而,即使是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一,我国智能手机面板依然极度依赖进口,显示屏金额在中国进口的工业产品中长期处于第三位,2017年进口总额为318.5亿美元。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国的手机面板技术依然处于低端领域。 从面板厂商来看,韩国三星显示(SDC)常年处于绝对优势。目前,苹果手机以及国内的手机厂商,使用的都是三星的手机面板。 2018年上半年,三星SDC市占率为24%。其次则为深圳天马、京东方和友达,分列全面屏出货以及市占排名的前4位。 2018年上半年手机全面屏面板出货排名及市占率 其中,京东方凭借LCD领域的超强实力牢牢占据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第二和LCD面板出货第一的位置。 2017年10月,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正式量产,这也是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量产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2018年华为发布的mate 20 pro旗舰手机使用的就是京东方提供的OLED面板。 今年3月,华为推出的P30屏幕供应商为三星,P30 Pro则由京东方、LG两家公司联合提供。此外,苹果还在今年3月宣布2020年,公司旗下所有iPhone的OLED屏幕都将源于韩国的三星、LG和中国的京东方。 紧跟在京东方后面的则是深圳天马,公司在全球中小型面板产业中可谓是一枝独秀,在LTPS面板领域具有领先地位,2018年三季度出货量居全球第一。 成本排在面板和芯片之后的,便是手机摄像头。 手机摄像头产业链下企业可分为:CMOS图像传感器制造商、模组封装厂商、镜头厂商、马达供应商、棱镜、滤光片供应商等。其中,CMOS图像传感器成本占比最高。 该产业链上的龙头多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所垄断(三星、索尼等),大陆的厂商主要集中在棱镜、红外滤光片和镜头模组封装等等。 目前国内有摄像头模组厂商400余家、镜头厂商100余家、VCM马达60余家、FPC厂商150余家以及周边辅料、各类设备塑胶件、材料等制造厂商2000余家。 其中CMOS厂商包括豪威(韦尔股份),镜头厂商包括舜宇光学、瑞声科技、联合光电、联创电子等,其中舜宇光学增长较快,市占率从4.2%快速提升至17%,排名由第七升至第二,排名第一的则为台湾企业大立光。 模组厂商包括舜宇光学、欧菲科技、丘钛科技、立讯精密等,其中欧菲科技为全球最大的摄像头模组生产商,舜宇光学则位列第二。棱镜以及光学组件厂商包括舜宇光学,利达光电、水晶光电、福晶科技,永新光学等。 除了以上这三大硬件,智能手机的主要技术构成还有金属机身(比亚迪、长盈精密、净胜精密)、指纹识别(欧菲科技、合力泰)以及玻璃盖板等。 其中,玻璃盖板方面,伯恩光学和蓝思科技已形成寡头垄断。 【总结】 目前,中国的智能手机产业链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多为技术门槛较低的领域,如摄像头模组等。而在技术门槛较高的领域涉及仍太少,例如芯片以及面板。可以说,智能手机的核心技术仍被掌握在海外企业手里。 但与此同时,华为、京东方等企业的发展也正在进一步缩小与国外企业的距离,更别说智能手机销量和市场份额的不断大幅上升,这同样是产业升级的充分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