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1922.3.5 —1975.11.2 “我们首先失去了一位诗人,而世上的诗人并未几——每个世纪只需寥寥三四位诗人出生…… 在本世纪行将终了时,帕索里尼将成为少数几个重要的诗人之一。诗人应该是崇高的。” 1975 年 11 月 5 日,意大利国宝级小说家,帕索里尼的挚友阿尔贝托·莫拉维亚曾如此吊唁帕索里尼。这位天才的“电影诗人”此时早已因其在电影、小说、诗歌等多范畴的成就而出名于意大利文化界。但是当帕索里尼完成了他极具推翻性和寻衅意味的《索多玛120天》之后不久,他却在罗马左近的奥斯蒂亚海滩上惨遭杀害。 这一骇人的事情混合着层出不穷的政治谋杀的指控,震动了意大利社会。译者刘国鹏教员在雅众出品的《回声之巢:帕索里尼诗选》的译后记中如此写道: “时至今日,他的死依旧是个未解之谜,固然历经数次公众呼吁和重新审问,但1975年11月2日清晨在罗马近郊奥斯蒂亚海滨水上飞机起降跑道上被毁损的身体和面容,依然是压在当代意大利人心头的道德重负和缄默的钟鸣。在罗马街头,时不时会发现有关帕索里尼的涂鸦,其中的一幅,帕索里尼双手承托着 自己的尸体,这无疑意味着死去的不外是帕索里尼的肉体,而他的肉体将经久不衰,并将成为持续不时地驱策意大利社会良知这匹颟顸之马的马刺”。 2022年是帕索里尼百年诞辰,11月2日则是他的忌日。雅众约请了译者刘国鹏教员, 以中意双语朗诵帕索里尼的名篇《祈求母亲》。从帕索里尼火热的激情与湍急的文字中,一同留念这位“诗歌界的切·格瓦拉”。 皮埃尔·帕索里尼与母亲苏珊娜·帕索里尼 ▎祈求母亲 以儿子的口吻,实难 说出任何愿意的话语。 在任何别的爱之前,世上唯有你一人 知晓,我的内心,一直如一。 为此,我要通知你可怕的事实: 我的痛苦降生于你的恩泽。 你是无可替代的。为此,你赋予 我的生命,一定接受孤独之苦。 我不希冀孤独。关于爱,关于 无灵魂的肉体,我有着无量无尽的饥渴。 由于,灵魂在你身,你是,而你 是我的母亲,你的爱乃是我的奴役: 我渡过童年,匍匐于这崇高的, 无可救药的意义,匍匐于无边的义务。 那是体验生活的独一方式, 独一的颜色,独一的方式:而今,已寿终正寝。 我们幸免于难:那是重生于 理性之外的某种生命的紊乱。 我祈求你,啊,祈求你:别希冀死亡。 在此,我孤独单地,和你,在某个未来的四月...... 摘自《回声之巢:帕索里尼诗选》 刘国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讨所副研讨员,博士。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2006年获意大利米兰圣心天主教大学教会史方向博士学位,2008年于巴黎三大—新索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讨。研讨范畴为现当代天主教会史、比较宗教学、中西文化比较等。著有《刚恒毅与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译有《覆舟的愉悦:翁加雷蒂诗选》《沥青上的脸旁:奥尔达尼诗选》《的里雅斯特与一位女性》等。 《回声之巢:帕索里尼诗选》 [意] 皮埃尔·保罗· 帕索里尼 刘国鹏 译 雅众文化|北京分离出版公司 雅众诗丛·国外卷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不只是备受注目的电影巨匠,他在诗歌、小说、戏剧等范畴同样造诣特殊,创作数量和质量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他称自己的电影为“诗意电影”,由于在他的一切作品方式中,居于中心位置的,是不折不扣的诗歌,他的一切创作都是盘绕诗歌而展开的。 END 主理人: 方雨辰 执行编辑: 孙浮 欢送转发分享~ 往期引荐 世界再度从我身边溜走 | 帕索里尼的诗 我是来自过去的力气 | 传奇电影巨匠帕索里尼诗集《回声之巢》中译本初次出版 只为映照自我 |《回声之巢:帕索里尼诗选》译后记(上) 我就知道你“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