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八卦兔的读者,怕漏过新文,欢迎“设为星标” 163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首相黎塞留创办法兰西学院,云集了文学与思想界泰斗。院士名额终身制且每位都享受皇室成员殊荣,可佩戴宝剑——由院士自己构思、找人设计,是真正独一无二的珍宝。 本周一,我就在上海博物馆看到了法国诗人让·考克多的法兰西院士剑真身,这把剑由卡地亚为其定制。 1955年,出自卡地亚巴黎 作为卡地亚今年压轴大展的重磅展品,这把院士剑也述说了让·考克多的赞美:“卡地亚是一位奇妙的魔法师,用迷人的方式,从一缕阳光中捕捉月亮的碎片。” 也就是这句诗,成就本次展览大名——“卡地亚的艺术魔力”。 魔力有多大?反正我1小时后依依不舍从展厅一步三回头撤出…… 虽说这是中法建交60周年的文化活动,但对上海博物馆来说,更重要的是,这费尽心血的展览,呼应了2004年的“卡地亚艺术珍宝展”——这是双方的二度合作。 翻出尘封的海报,或许能唤起更多记忆。 2004年“卡地亚艺术珍宝展”海报 上海博物馆策展人褚馨特别提到当年海报用的是温莎公爵夫人的猎豹胸针:“当年,大家对奢侈品本身比较好奇。但现在,大众对品牌和中国文化相关的元素会更关注。因此这次展览,每条线都串联了中国元素。” 这是今年的海报 这次展品共有332件,其中202年作品和96件档案文献来自卡地亚典藏,另还有来自欧洲、上博、故宫、山西、内蒙古、辽宁、四川、河北等9家借展单位的34件中国文物。 这位熟悉不?四川广汉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出自商代晚期 不过,令人大呼愉悦的展览,需要极具美感的视觉效果——cAI?(读作AI Cai)担任此次展览视觉总监,在艺术家蔡国强与团队引导下完成设计。 一进展区,就会萌生探索欲 蔡国强把倪瓒山水风格图像与中国白描庭园手稿作为展陈主基调,通过Ai创作来表现。 倪瓒的《琪树秋风图》,上海博物馆馆藏,非本次展品,只是给大家感受下风格 远远望去,整个展柜就像画的一部分,意趣盎然。 展柜内的背景瓷雕与石雕,是蔡国强家乡泉州的匠人们基于cAI? 创意的图像精雕而成。 说来有趣,展品大多有百年以上历史,而Ai作为现代技术,两者结合得恰到好处——融合传统文化与当代创造。 我后来反思了,为什么1小时没能看完,首先就是我进场环顾四周欣赏布展不断感慨,就大概花了10多分钟。 作为有20年观展经验的老家伙,一般普通作品我会大致过一遍,再精挑细选找重点。 但卡地亚的魔力还在于,几乎在每个展品前我都无法快速挪步,哪怕有些我其实多年前就见过——尤其当它以一种全新方式出现在我面前。 1949年,温莎公爵购买了这枚镶嵌蓝宝石斑纹的铂金胸针,猎豹站立在一颗152.35克拉的克什米尔蓝宝石上 现场我开玩笑说,这位老演员我可熟了。毕竟卡地亚大展若没它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温莎公爵夫人的众多珠宝珍品背后,已是耳熟能详的爱情故事,而这枚猎豹胸针随着时间流逝,也逐渐拥有它自我独立的光芒。 这次有趣的是,和它一起陈列的,是一个西汉豹形铜镇。 这种跨越时空和文化的布展方式,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就两只豹子的神态我就研究了好久。 同样的方式,穿插在整个展览中。 比如,这儿“藏”着一对来自清朝的双龙戏珠金镯,看起来毫不违和。 大家找到了吗 来个大图欣赏。 20世纪20年代,卡地亚艺术创作从中国汲取灵感,其一就是模仿中国图案,最典型的就是化妆盒。 1927年的中国龙纹化妆盒,内设一面化妆镜、一个唇膏架和两个带盖粉匣,出自卡地亚巴黎 这个景德镇窑斗彩海水龙纹瓶(清乾隆时期),让我们看到中西方对于龙的不同艺术表达。 这是我逗留很久的展柜,是不是有浑然一体的感觉? 其实,这里既有卡地亚的香精瓶,又有中国的鼻烟壶。严格来说,卡地亚艺术中国风的另一个层面,就是选用大量古董原物进行创新改制。20世纪初时,路易·卡地亚常流连于充满中国奇珍异宝的巴黎古董店,收藏了很多艺术品,类似玉雕、陶瓷和鼻烟壶等。 所以这些1920年的卡地亚香精瓶,就是改制于中国的鼻烟壶。 这是清乾隆期间的藤编纹白玉鼻烟壶 现场更瞩目的是这条翡翠腰带,初看就是中国文物嘛,仔细一瞧出自卡地亚伦敦,1930年。 在中国古代,高级官员常常把玉腰带佩戴在丝绸长袍之外 这条腰带的翡翠片的确出自中国,雕刻于19世纪末期,模仿清代各种铜钱,有“康熙通宝”、“咸丰通宝”、“光绪通宝”、“五子登科”等字样。它的宝石由卡地亚伦敦镶嵌。 可谓中西合璧的经典之作了吧。 在我看来”这三位大人物”必须单独一提。 一眼望去风格颇为统一 凑近了才发现,中间是清乾隆期间的三阳开泰碧玉插屏,另两位都是卡地亚的插屏式座钟。 这台卡地亚1926年的插屏式座钟,是在一整块白玉插屏上包了镶嵌珊瑚的黑色珐琅边框,正反面都浅浮雕中国传统的山水人物图。 路易·卡地亚对中国文化的迷恋在此展露无遗。中国风格台式烟盒(右下)的“素材”居然来自中式古董香薰盒(右上),一时间分不清你我。 这是清乾隆年间的景德镇窑粉彩描金镂空香薰(右上) 连非常有名的门廊神秘钟(1973年,时任卡地亚总裁的罗伯特·霍克在日内瓦佳士得购入了它,开启卡地亚典藏),都有可能忽略的细节——看到顶上这开怀大笑的人物形象了吧。 1923至1925年间,卡地亚先后制作6个设计迥异的门廊神秘钟,这是其中第一座 这台钟的边上就是一个清代弥勒像,又呼应了。 这个区域最花时间,因为我总想把每件展品对应且相互比较欣赏。 这种让人全身心投入的探索式的快乐,回味无穷。 因为时间限制,后半程我只能加快进度,略有遗憾。但抓到了卡地亚与中国文化交融的精髓,已算收获颇深。 除中国外,卡地亚的灵感源泉无处不在。比如印度风格——珍珠和红宝石的搭配是广义上印度风格的主要特征。当然之后卡地亚也有更多创意组合。 1928年的作品 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水果锦囊(TUTTI FRUTTI)风格,灵感也来自印度。 20世纪20年代,卡地亚把红宝石、祖母绿和蓝宝石雕刻成树叶、花朵、花蕾和浆果的形状,塑造出一种从铂金树枝上长出“植物”的新风格 这三色并用当时给西方珠宝带来了冲击。 对很多卡地亚大客人来说,拥有水果锦囊珠宝,基本是天花板级别的追求了——也是拍卖行永远不会让人失望的品类。 现场还陈列了一条非常有名的项链,黛丝·法罗斯的印度风格项链。 1936年定制,1963年法罗斯的长女让卡地亚修改了这条项链 卡地亚也有埃及风格作品。 1924年的圣甲虫胸针,出自卡地亚伦敦 它的翅膀来自卡地亚“素材”储备,可追溯到公元前五百年左右的古埃及时期。 以及猎豹女士贞·杜桑加入卡地亚后一些代表作品,比如带有历史意义的笼中鸟。 现场还有一条非常瞩目的项链——1933年,芭芭拉·赫顿的第一任丈夫米迪瓦尼王子将一条由27颗顶级翡翠珠组成的项链托付给卡地亚,要求加搭扣,卡地亚为它加上了红宝石环形扣。 它是卡地亚追求的红绿映衬最佳典范之一 2014年,卡地亚典藏回购了这条项链,代价不小。 看到最后惊喜的是,卡地亚还有巨大的蛇形项链!这是拉丁裔女星玛丽亚·菲利克斯在1968年订制的。 它结合了铂金、白金、黄金、钻石、祖母绿和珐琅 这位女士风格相当猛啊,还把鳄鱼当项链。 当然到今天,可能很多人会淡忘它们的主人是谁。和猎豹胸针一样,它们终将作为艺术本身流传下去。 大家可能很难想象,离场时我以最快速度扫过橱窗,试图把一切印在脑海——还抱着侥幸心理想尽量拖到最后一个离开。 说实话在行业20年,可谓身经百战,但难得遇到一小时不够看的展览。 展品之丰富,明摆着不让我摸鱼,更无法走马观花,毫无喘息机会——可以这么理解,一进门无论懒或勤快你就要开始“被动”学习了,卡地亚就有这个魔力。 我已准备预约二次观展,不留遗憾。 有时候想,当我们热爱一个品牌时,究竟是喜欢它如雷贯耳的名声,还是它炉火纯青的技艺?真正的头部品牌,就该是引领,而非迎合。 当然因为历史宝藏太庞大,卡地亚有足够自信,一出手就压轴。 在我眼里,至少懂得卡地亚的人,审美不会差。 八卦兔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转载请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