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奢网 名表 名表日报 查看内容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2023-3-13 11:59| 发布者: 夏梦飞雨| 查看: 140|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关注我们编者按本文系《南湖法学》编辑部与法学院学生会学术部组织的“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讲座的文字稿。在本次讲座中,李昊教员主要从“何为大学”“何为法学”“大学如何学”以及“未来 ...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关注我们


编者按


本文系《南湖法学》编辑部与法学院学生会学术部组织的“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讲座的文字稿。在本次讲座中,李昊教员主要从“何为大学”“何为法学”“大学如何学”以及“未来规划”四方面分享了他对法学生大学学习目的的见地,并现场解答了学生们关于阅读措施、方向选择等方面的提问。感激李昊教员的受权发布!


讲座时间:2022年10月30日(周日)


讲座地点:南附楼201


主讲人:李昊教员*


* 李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学士、民商法学硕士、清华大学民商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讨所博士后,德国慕尼黑大学和明斯特大学、奥天时欧洲损伤赔偿法研讨所访问学者。兼任德国奥格斯堡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网络与信息法学研讨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北京市物权法学研讨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中周应用法律研讨院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兼任《燕大法学教室》(简体版《法学教室》)主编、《月旦法学杂志》副主编。


研讨范畴集中于民法、数字法学、比较私法等。著有《纯经济上损失赔偿制度研讨》《买卖保险义务论——德国侵权行为法结构变更的一种解读》《风险义务的动态体系论》《不动产注销程序的制度建构》等多部书稿,并掌管“侵权法与保险法译丛”“侵权法人文译丛”“外国法学精品译丛”“法律人进阶译丛”“欧洲法与比较法前沿译丛”等多部法学译丛。


INTRO


我在北大求学时,经常自由地依照自己的兴味去听课,听了很多与法学无关的课程,好比阿拉伯文学、世界电影史等。当时我们学习都十分刻苦:为了抢到座位,会一层层找位置;关灯后会借走廊的灯来读书;到月末,大家还会比比图书借阅量。往常的读书资源更丰厚了,学生们反而呈现了不愿读、不会读的现象。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法学概念都不熟习,不愿意在课前课后去读书。我觉得,往常很多同窗都想着去卷保研,却疏忽了读书。但取得保研资历的同窗自身就应当具备较强的法学阅读才干。假如保研面试以一道司法解释条文的解读为题目,那些具有保研资历的同窗能否能明晰地回答呢?很难说。在大学里,成果好并不等于学问控制得好,同窗们常常选择不考勤、讲课内容很随意的水课,以获取高分。


在这里,我想要说的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才干。首先,要有控制基本概念的才干,并且学会用这些概念去处置实践问题;其次,法学生不应“社恐”,需求具备较强的交际才干。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前段时间鄂尔多斯市政法委书记在疫情期间的措施,这位书记就出身法科,正是由于他具备良好的价值素养,才会出台一系列契合民意、令人称誉的措施。由此我们能够看出,法学生还应当具备基本的良知,不能仅仅将法律作为一个工具,而要有基本的价值观念。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正题


我将从“何为大学”、“何为法学”、“大学如何学”、“未来规划”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的见地。


1


何为大学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大家刚刚步入大学生活,与高中一味地刷题刷分不同,大学是自由的。大学的自由,是给大家除了追求成果分数外更多的选择。在大学卷面分数固然重要,但已不是独一评价规范。很多同窗的大学目的是考高分争保研,但能够明白的是假如只想靠成果保研是很难的。因而,大学的自由不应该只糜费在追求成果分数之上,你们真正需求思索是在大学里应该干什么才是有意义的。高中学习的是课本上的学问,教员所讲授学问也是盘绕着课本。但在大学,不同教员讲的内容是不同的,你能够自由选择听谁的课,选择的空间更广了。


此外,除上课外,我以为大学是需求读书的,除了读教材之外,还需求读自己感兴味的、值得阅读的书。如何了解“读书”?第一,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读书,课堂上只是大纲挈领地概括,大量的学问需求你们自己中止课外阅读。课前中止预习,能加深你们对课堂所学的认识;课后还需求中止温习,只需靠着大量的阅读,学问才干积聚起来。有些大一的学生会反映听不懂我的课,为什么听不懂?是由于缺乏了课前的预习,自然对新呈现的概念会感到陌生。法学与高数是一样的,法学也是靠逻辑推演出来的体系,只不外法学的体系是靠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和辨析而构成的。缺了对中间一部分内容的掌握,自然很难听懂。所以在大学里,自学是十分重要的。第二,读书没有措施。措施要靠自己去悟,每个人的背景不同,读书的措施也是因人而异的。你们应该选择自己的路,哪种读书措施最适合自己?要读哪些书?你们要学会自己判别。关于同一类的书,能够选择不同的版本中止比较,慢慢培育自己的判别才干。在没有判别才干的时分,能够读我们在法学李想公号上引荐的书目(目前限于民事法)。读书也没有特别的措施,可能有的人会比较擅长做笔记,这也是因人而异的。第三,读书是读什么?读书写作实践上就是在与人交流。你读一本书,实践上就是在与作者交流。好比不同的作品结构不同,实践上就是作者的思绪、观念是不同的。写作与读书会也是一种交流,你能够表白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中止沟通。关于读书,重要的是要花时间,而且是有效的读书时间。你必须沉浸在书中,去体会作者真正想表白什么。


读书以外,大学还有很多的景色。大学当然不能只读书,但人生最重要的读书阶段就在大学。在大学,你能够没有目的地、没有功利性地去读你想读的书。工作之后,你可能永远都在功利性地工作,很难抽出整段的时间来提升自己。在大学里,也要像一个“人”那样去生活,追求一些更地道的东西。你不只能够读法学的书,还能够读其他的书。同时也要愿意跟人中止交流,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并构成自己的人生观。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会对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未来你们接触最多的,除了家人以外,可能就是大学以后的同窗和同事。另外,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的态度。好比,你能不能在规则时间之前完成任务,这种时间观念是一个做事的规范。还有就是做事的才干,不同的人做出的成果的质量是不同的,而这些东西会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表示出来。关于做事的才干,我以为,假如想真正控制学术规范,接受规范的法学学术锻炼,能够从编辑工作做起。一个好的学术编辑,需求具有良好的外语才干、中文才干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求留意方式问题、规范流程问题等等。一个编辑,原本应该是这个专业里最好的专家,只需这样才干看到他人的问题。可是我们往常的编辑大多还达不到这样的请求。这些东西需求靠平常一点一滴的积聚。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2


何为法学


法学是一个大类,里面包含很多学科,而同窗们目前在校内学的法学,包含法学院的法学和刑事司法学院的法学都是法学类专业中的一类,未来大家毕业的时分,取得的都是法学学位。法学之中有一些分支,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法”,即法学。在法学之中又分出了14个二级学科,其中包含理论法学,例如法理学、法律史;现行法,例如刑法学、民商法学等。并且,往常还在不时开设新的交叉法学学科,好比说数字法学。同窗们会接触的法学大致在这些门类之中,而这些门类与学习的关系是:在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学位证书就依照二级学科的分类来颁发。二级学科之下仍会分方向,好比说民商法学下又能够分为民法学、商法学;民法又能够分为中国民法、外国民法等,再细些,还有民法基本理论、财富法、身份法等。还有一部分学校会特设学问产权专业,例如我校。有些学校会设有监狱学、刑事侦查学等。关于这些不同窗科,需求有个大致印象。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3


法学学习内容


法学的基础课程中,首先需求学习的是法学基础理论,即法理学,而不是法哲学。学习法理学主要是要控制造为法学各分支学科基础的基本法律概念和范畴,而不是先关注各种法学流派的争议。当然,目前国内能够有效勾连各部门法并加以指引的法理学教材尚有匮乏。


第二是私法,主要指民商法,特别需求控制民法的基础理论:一是由于任何私人交往构成的法律关系实质上都能够恢复为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二是许多基础法学概念都是从民法理论里衍生出来的。


第三是刑法。


第四是公法,主要指宪法和行政法,这关乎公民的基本权益,触及到公民和公权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人的生活中除了人与人的交往,人与公权益机关的交往也是频繁的,这也表示出公法的重要性。


在法学极为繁荣的德国,法科大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前两年)学习的主要就是民法、刑法和公法三类课程。在中国,大学法学专业的教学体系虽有不同,但中心也应是一样的,即盘绕民法、刑法和公法展开,高年级会学习诉讼法、经济法、国际法等专业课程作为拓展,这类学科多依赖阅历的积聚,但仍离不开刑法、民法、公法三门基本课程构建的法学学问体系。


4


法学的定义和学习措施


第一,法学是一门研讨法律和社会中的法律现象,并探求它的规律性的学科。关于法学能否是科学的问题,存在争议,但其作为学科是无可争议的。法学的目的在于完成正义与公平,维护次序与公正,这是每一个“法律人”要牢记的。但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和道德常常会发作抵触,大家要不时地判别,明晰二者适用的范畴。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许多学习法学的同窗会有这样的体悟:理工科所要处置的问题一定存在规范答案,可是对法学来说远非如此,法学教科书中常常罗列了大量不同的观念。关于本科阶段的同窗们而言,只需求控制其中的通说观念即可,不外也不要迷信通说。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例如,在我国,“无权处分合同能否有效”曾是个学术界极具争议的问题。在《合同法》时期,法律直接认定了这一合同是效能待定的,从而合同无法实行,但这一无法实行是基于合同效能上的瑕疵。但在《民法典》出台后,合同的订立被以为是一种担负行为,但担负行为是不思索当事人能否对物具有一切权(处分权)的,因而往常以为无权处分合同是有效的,但是由于当事人没有一切权,不能完成转让一切权的处分行为,最终合同仍旧无法实行,但由于合同有效,仍可能发作违约义务的承担。两种理论结构不同,产生的结果也存在差别,究竟采用何种理论需求个人中止相应的价值判别。


可见,对法学来说,它没有像文科那样颠扑不破的定理。它是一门争辩的学科,所依托的是独有的思想方式,关键在于内部的自洽,即不能存在内部概念的抵触。法学是遵照逻辑的,要契合排他律、矛盾律、同一概。这需求一些逻辑学的学问予以辅助。


第二,法学最重要的是什么?法学是以文本而非数字为基础的。文本是人思索的结晶,是人思想的表白,而表白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有解释空间的,表白出来的东西是允许他人评价的,所以法学的措施很大水平上就是解释的措施。不只是法学,哲学里也有解释,宗教里的解经释义也是一种解释。但不同的是,法学的解释要依托法律文本。而别的诸如经济学、哲学、文学均没有这样的文本。文学有文学作品,但不具有国度强迫力。只需法学的文本是由国度强迫力来保障明施的,并且要适用其来处置实践纠葛,所以更需求解释。这样一套措施是法学独有的,但不是法学凭空发明的,它能够吸收经济学的剖析措施、哲学解释学和诠释学的措施、修辞学的措施等等。所以学习法学,要学习法律解释措施,要读读关于法学措施论的书。作为一个刚入门的大一学生,能够选择先读罗尔夫·旺克的《法律解释》。这本书没有废话和学理之争,而是经过罗列了民法、刑法、公法中的案例来阐释法律解释的基本措施。想要继续深化学习的能够读克莱默的《法律措施论》;默勒斯的《法学措施论》在内容上愈加全面、综合;拉伦茨的《法学措施论》则理论性更强。另外,王泽鉴的《民法思想》也是讲授民法思想方式的,但是经过民法案例剖析来展示。法学措施其实就是给我们提供措施,让我们能很顺畅地切入到案例里面中止剖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学其实跟理工科一样,也有自己的措施和话语体系,剖析问题的时分也有公式,好比最基本的三段论,民法上的审定式案例剖析措施对此表示得就很明显。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往常法律实务考究“可视化”,同窗们的读书笔记和PPT都做得很漂亮。法科生要学会用明晰的方式来表白复杂的东西,能把所学的学问归结成一个结构图才阐明是有效的学习。好比刚刚讲的案例剖析,如何中止案例剖析?依照什么步骤中止案例剖析?以侵权义务法为例,你能不能在读完侵权法之后把它的体系勾勒出来?这也是我说大陆的教科书不美观的缘由——没有图表,引注也很过时。而我引荐的王泽鉴教员的书和德国学者的一些书,大字小字很分明,参与了案例,法条援用都很精确,还提供了参考文献,中间还有许多的对比。郑玉波教员的书也是如此,有很多表格,比较了各个国度民法规则的异同。教科书的好坏与用心与否也能够从这里看出来。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第三,大学到底学什么?夏昊晗教员和陈大创教员也讲了很多很有意义的内容。首先,取得感才是决议我们人生高度的东西。大学里决议这种取得感的不是你的成果,而是你学到的学问,是你独立思索的才干,是了解他人想法的才干。另外要留意,大学的学习不能总是依赖你的教员,你的同窗。就像昊晗教员说的,很多时分都是个人的、孤独的学习。不外也要留意相互学习,以读书会、读书小组等方式来相互学习。其次,不要着急实习。往常匆匆忙忙去实习,才干完整缺乏。我们大学法律教育真正缺的不是实务才干的培育,而是理论基础锻炼。基本概念,基本体系都不扎实,何谈用理论来剖析实践问题呢?所以不要老想着去理论,以后工作了永远不缺理论的时间。同窗们处在最好的年岁,肉体充沛,父母年轻,就应该踏踏实实读书,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读书的黄金时间了。再次,往常的学生比较懒,万事不决问度娘。可是百度里有多少错误?要学会自己去查资料,查文献,然后再去问同窗,讨教教员。不能肯定的东西要想尽一切措施去确认,只需自己入手查来的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最后,学习还是在于兴味。但是假如讨论问题的时分轻言放弃,就永远不会有兴味、不会有出息。人的终身就是不时地遇到各种各样艰难困阻的事情,要勇于去抑止遇到的应战。不要一遇到波折就灰心,要学会意理调适,以达观的态度来看待任何事情。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此外,当你具有很多选择的时分,你也要懂得什么是该选择的,什么是该放弃的。我觉得人要学会去选择,肯定究竟哪一个是你要去达成的目的。另外,大家在大学里还应该学会去博览群书。大学里面读书,我觉得有以下两种(方式)。


读书措施


首先,要学会去精读,特别是我们引荐的一些经典的教科书。然后在教科书基础上,盘绕你在精读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去阅读相关论文或者专著,而不要一开端就读那些较难的书目。假如一开端就读难的,你的心态是会解体的。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当时我大一的时分一上来就阅读了沈宗灵教员的《现代西措施理学》。看完书我只记住了几个人名,什么马里旦、波斯纳……然后书里的文本我真的看不懂,但是我还是把它啃下去了。但是当时读陈兴良教员的《刑法哲学》就比较温馨,我还记得当时读的是关于“普通威慑”和“特殊威慑”这两个概念,读得就很温馨。所以大学里面读书,先从基础的、自己能入手的开端读。一上来就读拉伦茨的《法学措施论》你会接受不了的。前面五章全都是各种历史流派,我自己都读得都很艰难,何况你们。所以大家能够先从罗尔夫·旺克的《法律解释》开端,100多页,一个礼拜就能读完。


其次,就是做读书笔记。往常你们记笔记很方便,有各种各样的软件,好比Endnote、NoteExpress、幕布等,我们当时只能靠手写。所以你们要充沛天时用这样一些工具去整理学问体系。这关于你们才干的培育是很重要的。我永远不是以拿了多少分作为判别学生的规范,期末考试就算拿了满分也并不意味着你全都控制了。上学期我也很诧异,有些同窗,我并没有什么印象结果他们期末考试成果还不错。而那些我觉得思想很好的同窗,考试并不见得特别理想,但我以为他们其实是有潜力的。我从不以成果论英雄,关键在于你做事的才干,在于你的剖析问题的才干。好比说剖析一本书,你能够把王泽鉴教员的书用一个思想导图整理出来,但是你能拿着思想导图把它恢复成一本书吗?这就是一种才干。再好比说,你用一页图把这本书总结出来,我问你这里面每一个学问点能不能给我明晰地回答出来?这是所谓的“读厚”和“读薄”。好比说我们剖析一本书,或许你能够把王泽鉴教员的书用一个思想导图整理出来,但假如你能经过思想导图把它恢复成一本书,这就是一种才干。例如,你用一页图把一本书总结出来,我问你其中一个学问点,你能否明晰地回答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读厚读薄”读书法。


还有就是在大学里要注重写作,其实写作也不是一开端就要写论文,我往常通知学生先要学会把一个概念辨析分明。我最近在朋友圈看见一个在德国留学的博士,他说法定孳息中的“法定”不是“法律规则”(gesetzlich)的意义,它用的词不一样(rechtlich),应该是权益的孳息,而不是法定孳息。固然都叫法定,但是你能否分辨不同情形中法定的不同含义?我给你们讲要式行为的时分,注销和托付是不是方式要件?你能否去辨析这些问题?一个个小问题积聚起来,你就会逐步构成一个大的问题。不要一开端就去做庞大的理论结构,任何问题都是从一个小问题开端,逐步从小问题积聚去发现问题,然后逐步对一个问题去独述,独述之后做文献综述,去发现就某一个问题,国内研讨到什么水平,国外研讨到什么水平。我们往常很多学生不会做文献综述,不会去查资料,做文献综述重要的就是什么?——学会文献检索。你会外文文献检索吗?或者简单点,中文的资料怎样检索?中国台湾地域的资料怎样查?案例怎样查?同时还要注重对判决的整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不光要注重理论,还要注重实务,当你把理论相关的简直一切的文献都搜集到了,就要开端阅读,读完了以后看看理论怎样处置,要学会去发现问题。


当然,除了上述写作才干、思想才干,你还要控制很多的技术、要有很多的技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要控制言语。就像学民法,不懂德语的话往常不太容易发现新问题。往常有很多研讨生不知道该选什么题目,我其实也不知道他们该选什么题目。你选任何一个题目都会发现他人都写过了,我给你一个题目,你又不会写,由于你不会外语,你能看懂的人家也能看懂,凭什么你能写出来,人家写不出来?所以我说,学二外,学会一门二外,这样你遇到的很多问题可能都是新题目,国内都没人写过的。国外写过,国内没写过,假如这个问题在国内有意义,或者呈现过,就有可能创新,但你没有言语,你怎样创新呢?


其次,你有没有文献检索才干呢?我们学校往常由于钱袋子扁了,马上年底要停好几个数据库,但是没停之前,你能不能去自己查文献呢?Z-library假如被关闭了怎样找电子书呢?有没有其他途径查外文文献呢?


往常还有很多学生写信没有写信的规范,word不会排版,不知道行距是多少、字体怎样显现。你们会做PPT吗?能做得漂亮吗?怎样画思想导图?怎样明晰地画?怎样导出文件?这些都是你们要学的技艺。


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有才干:会读书,会写作,有技艺,这样你就能够有远大理想了,而没有这些基础,你的一切的远大理想都不外是一个空中楼阁。不要盲目追求那些看似特别高大上的东西,重要的是从小事做起。另外在学习里还要留意到,自身一定要有积聚,为什么说不要动辄就想写论文,由于你没有积聚就不可能有输出。


我刚才说了大一大二的学习就是基础学科,就是民法、刑法、公法加上你们的文献检索才干和一些基本的技艺,好比外语。当你到大三大四的时分,你就能够扩展你的学问体系。你们的大学阶段有没有自己扩展去学习?特别是学民商的,有没有人愿意去学一下经济学、会计学或者金融学的学问?假如喜欢理论型的,我们学校也有哲学院,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外国哲学,你有没有去阅读哲学的书、学哲学的措施论?假如关于我们技术类的好比数字法学感兴味的,有没有去听我们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课,学一点技术学问呢?你们在大学里面有没有为未来自己到底做什么做准备呢?这都是你们要在大学期间要逐步学会积聚的。当你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分,可能你就大四了,你没有时间了。真正有时间的,就是往常,特别大一、大二还来得及,到大三就晚了,大四就更没时间了。所以我真的觉得大学学习是要有这样一些准备的。


读书选择


接下来,是关于读什么书。你能够读文学的书,能够读历史的书,你只需知道历史才干知道当下,才干知道什么叫做阅历经验。也能够读哲学,你能够思索人生,能够学会措施。还有就是读艺术,你看我就喜欢读艺术书,所以我去欧洲的时分,在各个博物馆我都去看各种各样的在艺术书里面呈现过的各种名画、名人,那是你在课本上享用不到的。同时还要看风光,这辈子一定要进来看一看。但是关于读书的选择,我们要留意不能迷信任何人,好比说往常网上引荐能够多听刘家安教员的课,听金可可教员的课、听姚明斌教员的课等等,这些教员的课都很好很精彩,但是要留意不是说他们讲的就是谬误,他们说的就是独一对的,你要有认识地去分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学问的短板。另外课本不是只读一本,读一本不可能控制全面的学问点,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优点,有自己的短处,以至还有的课本是胡说八道,假如你要读那些书就百害而无一利。一些著名民法学者的书不要先读,等你未来有分辨力了你再读。别以为有的人通知你说考研上岸就靠某个大佬的书,可是你学到的是真东西吗?不是。也不要说我说的就是谬误,你上课要勇于应战我,你说我说错了,没问题,咱俩讨论,我错了我改,你错了你能够明白道理。所以说一定要有自己的分辨力,要能够明是非,知正误。法学其实没有哪一个是绝对正确,哪一个是绝对错误,要看能不能自圆其说,每种观念都有自己的体系和道理。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读书要注重读专业书。我列过一个书单,包含了民商法的13个门类,暂时不包含别的学科,别的学科也陆续有其他教员在引荐,未来大家有兴味能够读。今年我引荐了一个初阶版和一个中阶版。对大一大二来说,就按初阶版读,初阶版每一个门类中,中外著作都会遴选大约一到两本。特别对民法和商法感兴味的,对民诉感兴味的,在你们到大四之前能不能把初阶版读完?到研讨生阶段能不能把中阶版的书全部读完?我还有一个高阶版,高阶就触及到民国的,触及到外国的,还有交叉学科的专著和论文。在你们本科和研讨生七年的时间,要尽量把我里面列的100多本书读完,但这也只是民法著述的九牛一毛而已。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上面说的还没有包含专题研讨,像梁慧星教员主编的《民商法论丛》往常出到70多卷了,他主编的民法专题研讨系列中大约出了100多本。我还见过德国的一个博士论文库(Duncker & Humblot出版社得),是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端出版的,到往常出了五百五十多本民法的博士论文,其中还包含部分诉讼法主题的论文。五百多本是什么觉得?假如真让你去穷尽这些著作,可能你这辈子都读不完。


另外我也让大家尝试去读一读王泽鉴教员的民法研讨系列,它包含什么?民法概要、民法总则、民法物权、人格权法、债法原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损伤赔偿、民法思想。读的时分你会发现《民法概要》和《民法思想》其实是应该最后读的,不要一上来就读《民法思想》——可能会读不懂,但那里面有一些章节讲了民法学习措施,能够先读。同时也要留意,不是说王教员说的就一定正确的,王教员有些观念也是过时的,并不能反映德国的通说,但能够反映台湾地域的一些最新展开。而且王教员书的益处在于什么?第一,有引导性案例;第二,会总结判例;第三,有比较法的学问,所以王教员的书融理论、实务和比较法三位一体,这就是它的特征。王教员这句话大家能够留意:“经由深化思索、亲身体验应用的条文,将成为法律人生命的法律细胞,终生难忘。”每天都要尝试去读一些案例和判决,这是法律人的日课。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书,不是说王教员的书是独一的,只是我觉得他的书是比较成体系的,到目前大陆也没有超越它的教科书。王教员的书里面重要的不是它论述的每个概念的精准性,而是它表示的措施。第一是它的书里面对法条的阐释,第二是它里面中止的案例剖析,第三就是比较法的调查。所以对民法学习来说,真正见功夫的就是能不能经过运用相应的原理来处置各种不同的案型。法学的重要之处是什么?法学不是空中楼阁,法学是要处置问题的。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分,就是检验你的理论对错误,检验你的才干怎样样的时分。什么时分能有这个才干呢?没有个三年五年扎实读书的功夫是不可能的。每一门民法课程都能够大致对应王泽鉴教员研习系列里的一本书,像《不当得利》、《人格权法》、《损伤赔偿》就介于专著和教科书之间了,《民法思想》是一个措施论的书,最后就是《民法学说与判例研讨》了,这是他写的论文的合集。如何把比较法、理论和实务分离起来构成一篇论文,你们能够尝试学一学王教员的措施,学会了再跳进来,这也是你们大学学习的一个措施。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另外我讲了要学会去阅读,学会做读书笔记。我的一个学生,他的笔记做得很漂亮还很有措施。每一个概念,他选取的角度都十分精确,他会在辨析每一个概念之后构成图表。你们会不会做这样的笔记?他是个大四的学生,往常就读于武汉大学,他这两三年整了三大本笔记,我在自己的公众号也推了一下,你们有兴味能够看看。


其实我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的平台,这些资源你们能够积极应用,但是要用的话一定要有好的外语。同时能够提早准备,到国外去看一看,你才干开辟自己的视野。我组织翻译的布洛克斯的《德国民法总论》和科勒的《德国民法总论》是德国一年级学生用的民法入门教科书,对理论的论述全面而精到,我们国内的民总教材从起跑线上就输给了人家。所以要比较阅读国外的教科书,这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只需在具有这种比较的才干后,才干知道“好与坏”的规范。


规划与未来


我们要留意到,在大学里面重要的还有规划。有的人的目的十分明白,但是太功利了,真正的大学规划需求思索到你未来的人生展开。


本科毕业之后到底是选择读研还是直接就业?是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读研?同窗们在大一的时分就需求逐步去了解这些事,并给自己提早做一个规划。往常有很多学校开设有就业指导、人生规划类课程,我们能够去了解学习。我发往常中南遇到的不少学生被父母强迫着去做这样或那样的事。当然父母普通是为了你好,但父母的决议能否就一定合适你自己?我们需求有自己做判别的才干,不要被父母所强迫。


假定你以后决议要进修而且就想要报考北大,而且就要报北大的民法研讨生,这个难度很大。北大有学硕和专硕,往常招生的名额基本是放在专硕上,但是专硕不处置住宿,而每个学科的学硕对外招生的名额有限,由于往常出国的少了,所以说肯定要优先保本校的学生。中南也一样会有优先保本校学生的需求,之后剩下的名额可能还要给更好学校的学生,给清华、人大、中国政法的学生。此外,你可能会发现有的学校正外公开应考的名额只需一两个,那你有没有那个才干保障,在全国那么多报考的学生里排到前两位呢?假定初试要选四个,你能不能保障成为那四个中的一个呢?其次,即便成为了那四分之一,你能不能经过复试成为最后那两个呢?所以不论选择哪一个学校,都要具备风险认识。今年我们学校保研的学生比较少。从教员的角度来看,我们其实并不愿意带保研的学生,由于大多保上来的研讨生只是成果好而已,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随意举些例子,这些学生会德语吗?会查文献吗?会做PPT吗?会用文献管理工具吗?会做笔记吗?会做编辑吗?这些基本功会不会?此外,你读了多少书?会读案例吗?会案例剖析吗?中南每年有一个审定式暑期班,22年暑假我还办了个元照的,你们未来能够跟别的学校的学生同台竞技,看看水平上下。


规划也要思索到自己的才干。每个人的专长不一样,有的人特别擅长跟人交往,有的人外语特别好。好比说我,没什么别的兴味,就喜欢看看书,我就觉得当教员挺好。当然,当觉得教你们越来越没劲的时分,可能我也就不当教员,去从事别的职业了。假如觉得和他人接触更高兴,你能够选择进入社会工作。假如喜欢当管理者,你能够去做行政。假如你觉得看书太头疼了,不如思索做实务。假如你喜欢外语,能够去国际组织工作。总之要综合思索你个人的兴味专长以及家庭条件,你能够有不同的选择。真要做学问还是需求有一定家庭条件的,没有经济支撑也做不出来学问,天天想着挣钱,却连买书的钱也没有,这是挺痛苦的一件事。


假如未来真的要做学术研讨,在做学术这条路上也要中止规划。固然我个人希望学生们能够多方面展开,但是还是得有人去做学术。另外,大家也不要一窝蜂地就想做学术。我最近收到了很多要读博士的学生写的信,有的参与过导师的一些项目、发过一篇两篇论文,不是说他一定没有才干,但这些学生不是我教过的,我不了解他,也没有导师引荐,我没措施招他。到底能不能抵达我理想的请求,不是看两篇论文和简历就能看出来的。所以说选学生其实是件很省事的事情。


假定你要读民法的研讨生,首先你对民法学科要有了解。其次,你要对自己未来的研讨范畴中止规划。不同的学生偏好可能不同,有的学生就喜欢物权,当你有了民法的基础之后,你能够在物权里面深耕到研讨生,然后还能够读博士在这个范畴逐步地深挖。但是你要有好的基础,既有扩展度,也要有自己的了解。同时你需求对研讨充溢兴味,知道国内有谁在哪一个方向写过文章,谁是这个范畴的代表人物,写过什么文章,最新的观念是什么,大家在讨论什么话题,国外有哪些重要的文献……假如你想要继续读博士,再往上进修,就要有这些准备。


往常关于要读硕士读博士的学生,大都请求有很好的二外、三外。假如你要学罗马法,就要有拉丁语基础。你要学民法,德语、日语等小语种逃不了,再有一个法语,那可能更好。学学问产权和商法首先要学好英语。假如不懂外语,那很多时分对问题的敏理性、话题的前沿性、资料的完备性都会很欠缺。


另外在学术上要敬畏传统,不要动辄想创新。当你读的书越来越多,会发现越来越不敢写东西,由于很多东西他人都写过了。无知者无畏,而越往上读、读的书越多,才发现你其实愈加心虚了。写论文的时遇到任何一个概念,自己都会心惊胆战,想要精确查到出处,避免说错话。所以说,好的文章,既不能“掉书袋”,还要保障一切的表白精确、有出处。往常有些博士生的论文,用的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献,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我最近在评审一篇博士论文,其中一个外文引注都没有,这怎样能算是在写博士论文呢?还有对文献来说,不搞破坏就不错了,不要动辄提创新。你不外是个无知者,还说这个东西是自己发明的,又说这个东西错误、那个东西错误。可你真的明白人家到底是怎样回事吗?假定我们要谈处分跟担负,就应该回到罗马,回到19世纪去读萨维尼,可有人去读萨维尼的花体字著作吗?我们往常对他的很多了解都是错误的,以至有些大佬的了解也都是错误的,你迷信了他的错误,所以你也是错误的。你勇于应战权威吗?应战权威不是说你要去发明新的东西,而是要回到原点。你了解我们清末、民国、建国以后我们的民法理论是怎样分别继受的吗?我们的民法继受,从传统的日德到往常的英美,但中间对苏俄是怎样继受的呢?不知道。可是有人愿意去学俄语吗?俄语是最难的一门言语,有六个格,用的也不是罗马字母,应该比拉丁语还难,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学俄语。


关于学术一定要有敬畏心,要懂得从基础做起,任何一个学科展开基础假如不扎实,再先进也没有用。就像大家往常都在谈的元宇宙一样,最后就是个泡沫。还有很多人在谈NFT、比特币、区块链等,可是你到底有没有去了解到底什么叫区块链?所以说对任何一个问题中止研讨,都需求树立在一定的基础上,要注重对一个问题的树立,不要动辄去反驳批判。


假如你选择了做学术,就一定要追求杰出、做到最好,你要睁开眼睛往外看。来笠庀教书一年,我自己招了硕士、博士,我觉得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关于外界最新的话题并不敏感。好比说网络上都在元宇宙了,我们还在农耕社会;别的学校的学生都学了几门外语了,我们有的学生连基本的英语都不好好学习;人家读的文献我们基本没见过,我们读的文献还是老文献。所以你们一定要往外看一看,看看人家上海、北京、南京、广州,以至国外的学生到底怎样学,人家在做什么读什么。你会发现你不外是一只孤陋寡闻,发现自己是孤陋寡闻不可怕、不可悲,由于当跳出那个井的时分,你就胜利了,所以永远要想跳进来看一看。假如只是满足于做孤陋寡闻,那才最可悲。只需经济条件允许,就英勇地走进来看一看这个世界,条件不允许就在国内好好进修,究竟重要的不是在哪学习,重要是自己会不会学习。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最后引荐大家阅读一下王泽鉴教员的这些文章,还有葛云松教员的《法学教育的理想》,也能够了解一下何美欢教员在清华推行近两年的普通法的精英教育,此外夏昊晗教员写的这篇文章我觉得也很有用。有兴味的同窗能够多读一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要最后发现自己“卷”完了以后,似乎都得到了,似乎又什么都没得到。最高兴的是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而最不高兴的是被迫成为了自己曾经不想成为的那种人。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说了这么多,是希望大家进了大学,能够认清自己的路。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够凭着自己的心去明白自己的方向,门都是随时敞开着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走进那扇自己想走进的门。也欢送线上和线下的同窗有问题多交流,我希望能看到你们更好的容颜,而不是一味去强求一些无谓的成果。我希望期末考试成果能反映出你们的不学无术,你学懂了且能拿高分,这才是我们当教员的教课的正确方向。学生们曾经读了多少书,增长了多少才干,毕业以后能否疾速地融入社会,是我们教员关怀的问题。在十年、二十年以后我希望看到的是,你能觉得我曾经在你的方向上给你指了一条路,你自己在那个方面做得很优秀。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提问环节


线上提问1


线上提问1:为什么2022年最新出版的王泽鉴教员的重排版《债法原理》版权页写的是2013年版?需不需求注明2022年重排版?


李昊教员:我先回答这位同窗的问题,这本书的援用格式应当是 :“《债法原理(2022年重排版)》”,紧接着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由于这本书出版重排版属于特殊状况,所以我们也只能经过注明这本书是重排版来予以阐明。


线上提问2


线上提问2:怎样读懂一本书?


李昊教员:很简单,你能够让他人考考你:从书中恣意找出一个概念,你会不会运用?能不能解释它的内涵?或者举一个案例来调查自己也是很简单的措施。王泽鉴教员书中梳理了那么多的案例,我举一个案例让你运用中国大陆的法律来处置,你能够处置的话就阐明你控制了,不会处置的就阐明还没有完整领悟。法学的问题是能够检验的,一些容易检验的措施有:好比教员明天要写一篇论文,请你帮我检索资料,你能否能够完成;教员问一个论文相关的问题,你能不能解答。以上这些问题都能够检验你能否真正弄懂了一个学问点,检验一个人阅读的领悟水平是很简单的,我平常也很关怀大家的阅读控制状况。


线下提问1


提问人1:教员,我是一名大一重生,我们刚进入大学一年级,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杂事,好比社团团建以及其它破冰活动。固然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读书的,但是我在初中阶段在为考高中做准备,高中阶段又为考大学做准备,上了大学又要备考研讨生,所以我真正能留给自己读书的时间实践上很少。原本我以为上了大学,我能够有很多自由时间能够支配,假如单纯看一下我往常的课表,是能够看出有空余的自由支配时间的,但是那些看似富余的课余时间却总是被形形色色的俗务占领,所以我觉得我依然没有能自由支配的时间。


李昊教员:所以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这个碎片化的时期,我们如何能够把碎片化的时间集中起来。你总要学会把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挤出来,这也是你需求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和工作才干。等你们工作以后也会是这个样子——你正在处置一个案子,手头上的案子还没处置终了,马上又接手一个新案子。你的生活、工作永远是在不时更新的状态,不时遇到新的东西。我也知道你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我们当时上大学的时分也有很多社团活动,不外我以为有些事情是能够在大一、大二阶段有所取舍的。就好比说你才读大一,为什么一开端就要匆匆忙忙地去报名“博文杯”,急赶忙忙地参与论文写作,其实你也并没有那个才干。有的人还兴致很高,一下子参与了五六个社团,但其实你能参与一个自己真正感兴味的就足够了。我觉得你们不要抱着功利的目的参与社团,好比说为了拿保研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去锻炼你的个人才干。当然时间如何管理还是要靠你自己,时间总是能挤出来的。少和朋友吃一顿饭你就能多挤出10分钟看书;假如你能做到中午不睡觉,你还能够挤出中午的时间看书。


提问人1:我觉得我不时在功利性地学习,好比说:我读教科书、上课认真听讲,主要是为了期末能考个好成果;然后我参与社团也是为了能取得奖学金等加分、增加加意愿工时,就觉得自己做事情不时带有功利的目的。


李昊教员:这个需求你自己调整。首先,我不能承认你们的功利心,假如你们未来没有功利心,就没有动力去追求一个更杰出的目的。其次,我觉得要有一个均衡,假如只是单纯去追求分数,这是不可取的。其实往常参与保研面试的同窗课程成果都很优秀,结果到面试时考官一提问,他们却回答得一塌懵懂。学校的成果评价体系和教员的评价体系还是有差别的,不外我并不是说你能够不抵达学校评价体系的请求,你不抵达学校评价体系的请求你基本进不到我们的面试环节;但假如你仅仅只抵达学校评价体系的请求,我们还是不能够录取你,为什么呢?由于你还没有抵达我教员的请求。所以你要学会在学习和功利之间完成一种均衡,既能学到东西,同时也能满足保研的请求,就是最好的结果。


线下提问2


提问人2:教员,我想问一个关于读书的问题,就是我最近在看博登海默的《法理学》。这本书第一章的第一大篇展示的是法律哲学的历史导论,在这个导论中讨论了很多有关功利主义的内容,最初阅读时遇到的艰难让我感到很头疼。我想问的是:遇到这种状况能不能略过前面艰深的宏观梳理,直接到后面去看一些细致的法理学的学说定义,以及相关学说的论述呢?


李昊教员:第一,博登海默是德国人,二战时期前往美国。在我国八十年代的时分这本书被神化了,似乎是一个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但这本书其实只是他给美国法学院写的一本教科书,我们要留意它的定位。第二,这本书的益处是什么?在于德国人擅长体系建构,作者会明晰地把学说和问题梳理出来。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每一个细致的学问背地都有很多理论学说在作支撑,但一开端基本没有这么充足的时间去扩展了解那么多内容。这本书作为一本基础读物,能够帮你了解这个学科的性质特性,当你学问积聚到一水平时,你能够再去深化阅读以前一些罗列的观念背地的原著。


好比说学刑法,最经典的读物就是贝卡里亚的《论立功与刑罚》;学民法,假如要了解“讨论制定德国民法典的时分,萨维尼为什么以为罗马当时不应该制定民法典,以及他为什么要从民族肉体的角度去阐释”,那你就应该阅读他跟蒂堡论争的文集;学习私法自治,苏永钦的《私法自治中的国度强迫》就是你应该搭配阅读的专著。我课上会引荐大家一些优秀论文去阅读,缘由就在于课本上的内容比较单薄,不够供你学透有关的学问点。但课后的阅读资料你们也要依据自己的才干去选择,我希望你们去读,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读懂。不外只需你尝试去读就一定有收获。往常读不懂,你大三时再回头看的时分可能就懂了,由于到那时分你的学问控制水平会进步。


你首先需求了解学问学说的框架脉络、基本概念,总不能对边沁是谁都一头雾水。好比波斯纳的法经济学剖析措施为什么往常是主流?它有什么特征、用的什么概念?未来学了微观经济学,再去剖析波斯纳的理论,你会发现它其实很简单。往常更复杂的法经济剖析措施是定量剖析,包含用很多数据来推理,一定要有微积分统计学的基础才能够了解。学会依据你的才干去学习,你就觉得学问易懂有动力学习,学到深化之后你会发现你的眼界变得越来越宽。


所以关于大一大二的同窗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读基础书目,把基础概念控制好,不要好高骛远,先把基本的东西读完,读不明白也没有关系,你先记住它。假如你对某一个话题特别感兴味,你能够自己查文献,慢慢深化去阅读,以至同其他人讨论。读不明白的就先放在一边,终有一天你会慢慢明白的。但是一定不要像高中那样融会贯通,法学绝对不是靠背的。法条的细致内容我也记不住,不外我知道它的位置在哪,能从条文中翻出来就行了,但更重要的是翻出来后你要能理分明法条的细致内容,如何去了解、解释条文中的每一个概念。用法条处置案例是很重要的才干,由于法学是一个适用的学科。


线下提问3


提问人3:教员您好,我觉得我往常比较矛盾,我高考后原本没有选法学的打算,当时只是脑子一热就报了,而往常接触学习以后,我发现它是个很有意义的学科,学得时分会觉得自己有一种义务感。但我们法理教员也说,很多时分分数和你学习基础的扎实水平并不直接相关,很多学生会选择给分比较高的教员,却没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打好基础。我也想读很多书来充实自己的基础学问,但在这个大环境下,觉得每个人都在拼绩点、争名额。假如我不关注分数,就觉得自己掉队了,这样的觉得让我很难受,由于我不想被他人左右,我内心十分矛盾。


李昊教员:你们学生往常喜欢“水课”、追求高分,不只仅是你们的问题,有的问题是制度构成的。好比:假如我们请求每门专业课平均分在85分以上才能够保研,万一我某一次考试不慎“失足”,有一门科没考到85,就丧失了保研的希望,我觉得这并不公平。我在北航教书的时分,我们学校不这样布置,只需求首先保障你的成果能够及格,再依照你的三年的平均分计算成果最终排名,而且我们也尽量避免存在加分项。以前我上大学的时分,当班干部加0.3分,我跟你的平均分原本就只差0.05分,班干部的身份一下子就给你加了0.3分,那大家就都争相去竞选班干了,这其实不是一个好的导向。


假如整个民法学科只需我一个教员,我保障你能够在我的课上拿高分,只需你的确学得足够好。中南大的本科生很多、教员也多,教员们的请求不可能一样,因而只能尽量做到公平。期末考试统一阅卷,一切学生规范统一,这样能够恰当避免不公平的现象。但选修课就没有措施保障分数公平了,你们肯定选“水课”、给分高的课。其实我觉得趋利避害也无可厚非,但是你要想一想,选了那么多“水课”,分数抵达一定请求后,很多同窗就不愿意再花功夫去真正深化学学问。


对我而言,我招研讨生其实不在乎成果的上下,能抵达保研的请求就行,只需不是靠作弊、投机倒把取得的好成果就没有问题,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弥补你学得缺乏的中央。你取得了保研名额,结果发现学得不扎实,我宁可不录取你。在保外校的时分成果好有什么用呢?学得扎实才是最重要的。


我在北航也做过研讨生管理工作,排名最好的学生通常不思索录取,由于成果可能存在水分。即便是真的学得好的我也不会录取,由于最终的去向不肯定。假定你同时报了北大、人大、法大、北航或者中南大的研讨生复试,只需北大复试没有出分,你就永远不会给我中南大一个肯定的回答;假如法大、人大、清华没都录取你,北大还有一线希望的话,中南大请求你在明天北大出成果之前必须给回答,不然就丧失录取资历,这是独一没有选择的状况下才可能会选择我们中南大。所以成果最好的不能留,成果特别差的肯定也不能留,依照我的阅历就只能留成果中等的。


中南大排名十几的同窗,清北是不会思索录取的;而法大即便成果排名一百多名的学生报了我们学校,最后也不一定会来我们中南大,由于法大本校把他们保研的同窗全吸收了。报北大没录胜利,法大又用名额吸收本校学生了,这就是我们同窗未来面临的应战,不只需跟本校学生比,还要同外校的比。假定你在本校排名第一,北大给了你复试机遇,你也不一定能进最后的录取名单。成果是敲门砖,同窗们应该记住敲门砖的重要性,没有敲门砖就只能选择考研。但是考研也是很辛劳的一条道路,还会存在考不上的风险。保研是很辛劳,但保研在一些方面会比考研容易。我教的学生中有的去年就开端准备保研了,准备的一年时间中就殖黾遗备战各个学校的考试了,最后都没有深化地学到专业学问,虽说最后保研胜利了,但没有应用时间真正学到学问,其实心里也是比较失落的。


我觉得同窗们需求学会均衡保研与考研的利害。第一,假如契合请求的话保研是最好的出路,保研或者出国留学都是继续进修的途径选择,家庭条件好的同窗能够选择出国。假如家庭条件真的很好,能够出国留学,乃至于未来生活都没有学历方面的压力,那这些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选择出国这条道路的话,就不需求思索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只需求踏实读书、学外语,出国留学选拔人才的规范并不包含其它的请求,在我看来,其它的杂事杂务都是你能够放置的。还有一种状况就是假如说达不到出国进修的条件,在保障成果能抵达保研请求的前提下,同时学好专业学问也是不矛盾的。究竟“水课”在期末考试时“水一水”也就能够顺利过关了,基本不需求花很多的肉体去攻读该课程相关的书籍。这也并不是说那些课程的书就不重要,而是说你能够有选择地读你更能吸取到所选专业相关学问的读物,打牢专业学问基础。请求不太高的课程基本就不需求破费太多的肉体,期末也还是能够拿到高分的,只需考前突击一晚上基本都能够拿到90分。我们有的教员给分最低都有95,最高分能给到100,都不需求背相关的内容,最后都会给一个不错的分数,以至说只需卷子上有字都能打95分,但是上完这些课之后你扪心自问又学到了什么呢?


选“水课”并没有问题,由于你能够拿到95分的高分,有助于你保研,但是课程能学到的东西关于你们来说的确没有多大实益。关于这种专选“水课”的学生我是不会注重的,由于我不看重你有多好的成果,我只看重你的专业素养。普通学生是不太敢报我的课的,报我的课都需求经过我的“捶打”锻炼。我看中的不是你的成果,但要是在我的班上真的表示得很好,我也绝不会吝啬给你高分。我打分的规范绝不是班上有82个同窗就会有80个成果在80分以上的,按我的规范,一定会只需10%的同窗能在85分以上,由于只需这10%的同窗才算得上优秀。假如一切人都很优秀,我都给高分其实也没有问题,可问题就在于大部分同窗都不够优秀,真正优秀的人——也就是能依我的规范抵达85分以上的实践上凤毛麟角。由于你们往常很多人的状态真的是不去读书,也不会读书,期末考试随意考一个问题,你们也不会答,那凭什么给你85分以上呢?


学到的东西一定要能成为你自己的学问,你要有自己真正的专业才干。假如你真的放弃了保研、出国之类选择,参考我们学校今年的考研状况,也有学生能考到北大。即便你放弃了或者说真实没有机遇保研或出国,你也会有你的出路,只需你有才干,你永远会有你出头的中央,只需不是在很特殊的状况下,你有才干他人就会欢送你,这个不需求担忧。


线下提问4


提问人4:谢谢教员,我还有一个问题,曾经有师兄有三次暑期律所实习的阅历,他也引荐我们去实习。理由是许多法律方式上的内容,好比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等程序性的法律,固然我们记忆了相关规则,但是实质上了解并不深化。而在法院里或者是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时,即便那个案子不是你经手的,但只需在旁边观看,也会有很多启示,以此能更好地学习这一类法律学问。这是正确的吗?


李昊教员:对,这是没错的。我刚才其实也谈到了,为什么在德国的教育体系里,程序法不是大学本科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德国,大学一二年级是不教程序法的,只在三四年级才教一些基础的程序法理论学问。那么主要的程序法教学阶段是什么时分呢?这就和德国的司法考试制度有关了。德国分两次司法考试,大学毕业以后的司考是第一关,这关没过大学是毕不了业的;第二关不在大学阶段,而是在律所、法院、检察院实习工作的阶段。也就是说,程序法是在法院等法律从业岗位锻炼出来的,由法官、律师等来带领学习,带领体验那些细致的程序。


其实程序性的内容很简单,好比说刑事程序上的拘留,我往常也记不得拘留最长期限是多少天、取保候审的条件的规则。这些规则基本不需求背,背了其实也并没什么太多益处。即便没有记住,以后工作中看了法条也自然会用,亲身体验一遍流程也自然就了解了。简单的程序性规则并不需求特别记忆,但是你应当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则,以及遇到疑问问题应该怎样处置?这才是你真正应当去思索的,而不是单纯去记忆15天还是12天,细致细节的规则其实无所谓,法条明明白白写着,这并不是学习的重点。重点不是那些程序性的、事务性的、任何人都能做的内容,重点应该是是背地的原理,以及你独立思索的才干。


线下提问5


提问人5:教员您好,您在前面还谈到在读完一本书以后,我们能够运用学到的学问中止案例剖析。我就想到了一个不时在思索的问题,就是学问到底是目的还是伎俩?


李昊教员:我觉得,从工具的角度来说,学问就是属于我们能去控制且应该去控制的东西,当我们能够驾驭学问的时分,它就不是本体性的。但是人假如没有学问,那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从这个角度来说,学问又是一种本体的存在。人要学会思索,不会思索,那人就不能称之为人。怎样思索呢?其实就应该基于学问来思索。但是又不能把学问当作是死的,要让学问成为你的学问,当你控制学问的时分,它就成为了你本体的内容。当学问不由你控制的时分,它就是客体,永远是他人的学问,而不是你的学问。就像有人写文章能够写得很快,这是由于控制了学问,学问正是他本体的一部分;有人没有控制学问,对他来说学问只是没有灵魂的客体,就写不出来,只能剽窃他人的学问。


线下提问6


提问人6:教员您好,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读书这方面的。我在大学学习的一年多时间里,学了一些专业课程,也阅读了一些专著,但有时我发现书中的学问和理想是割裂的。好比说我最近在读陈兴良教员的《教义刑法学》,在书中预见可能性的部分,陈兴良教员提到当时日本有学者提出了笼统预见可能性的危惧感说。书中的观念包含学界通说,都以为这个学说不太合理不能采用。但是在社会理想当中,好比说最近疫情防控存在动用刑法去处分一些严重违背防疫政策的人,法官或检察官在论证处分依据时有运用到陈兴良教员书里提到的笼统的预见可能性概念作为论据。但依照该学说来了解,这个理论是不应被运用到这方面的。因而有的时分我会觉得在书中、课堂上学到的学问和理想是割裂的,也会觉得有无力感。请问应该怎样处置或者说看待这个问题?


李昊教员:这种状况是很正常的,由于法律并不是地道的,常常要效劳于某种目的。就像先前提到的在纳粹时期那样,假如你是一个纳粹的法官,假如本着自己的良知来审问,你就会入狱;而假如你不本着良知去审问,就会有犹太人被处死,你会选择哪一种结果?中国司法环境往常主要有两种问题:第一是我们当下的司法水平普遍较低,大量案件下沉基层,基层法院办案压力大,且很多人不愿意去悠远地域当法官,致使悠远地域司法资源匮乏,司法水平地域差别大。我国法律职业资历证书A、B、C三个等级的划分也是为了降低入行门槛,顺应司法水平的展开示状;第二是很多案件法官没有时间去思索,由于法官一年可能要审一千余个案件,并且有时分由于某些缘由难以完成独立裁判。这种状况下法官其实很无力。同窗们在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牵涉“关系”的问题,我以为这种状况下首先要坚持底线,在底线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专业,并逐步用专业改动现状。当然法律不可能脱离生活,也不可能存在地道的学术或地道的专业,它一定会遭到理想的影响,所以寻求均衡十分重要。大家只需在自己的位置上用专业去完成相对公平的结果就能够了,不能强求一切人都抵达一样的水平,这并不理想。


中国司法的另一问题是理论和理论的脱节:理论不关注理论,理论又觉得理论无法指导理论,于是自行衍生出另外一套不同于理论的理论措施。往常高校法学院推行案例研习课程,就是希望法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分,能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的案例剖析当中。当受过专业法学教育的大家走到岗位上,当重要的岗位都是有才干的人来控制的时分,才有可能完成环境的改动。所以我希望大家要做一个有才干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只会考试而没有独立思索才干的人。


线下提问7


提问人7:李教员您好!我想问一下,在阅读民法经典教科书的时分,我是基于学问点来读的,但是越翻教科书越发现各个作者主张的理论学说不同。这种状况该怎样办呢?


李昊教员:我以为关于民法学来说,最初应该读一本基础教科书来入门。在把这本入门读物读分明、搭建了一定的学问框架之后,再中止进一步的阅读。在进一步阅读中发现有问题时,能够经过比较其他教科书,了解不同教科书对同一学问点阐释的差别。固然每一本教科书都去比较每一个学问点会很累,并且这种学习措施也并分歧适本科阶段,但假如真的有才干和时间去整理不同教科书的读书笔记也是十分有益处的。


第二个就是刚才那个同窗提到的,学习刑法理论到底应该用要件论还是阶级论?往常理论上是阶级论占主导,好比陈兴良、张明楷等学者的主张;法考也采阶级论(张明楷教员掌管法考命题),所以法考的课程都按阶级论来讲授。但实务上却并不如此。因而,我觉得大家需求在理论上控制阶级论,由于它是有其先进性的。但同时,应当明白的是,阶级论和要件论其实并不矛盾,只是前者在思想上表示出一种层进的方式,并回答了一些要件论解释得不够好的问题,好比违法阻却事由这样一个免责事由。所以在学习理论的时分,无论选择哪一个理论体系都是能够的,重要的其实是能否有效地适用这个规范,从而抵达一个最妥当的结果。


线下提问8


提问人8:在研讨生三年的学习中,单纯地读书是一个畸形的选择吗?


李昊教员:我原来带的硕士研讨生有两年的培育过程,第一年大家基本上是不时在上课,第二年则是不时在开题、找工作,然后准备争辩和就业。我不太喜欢带研讨生其实有这方面的缘由:他们简直没有时间读书。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以为至少要花两年的时间去读书,单纯的读书绝对不是一个畸形的选择,而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由于工作以后才会发现读书的时间很少,思索问题的时间也很少,但是对读书的需求却越来越高。所以在大学阶段,特别是研讨生阶段,不像本科生可能还有很多其他事情(本科生也能够自己调理时间),的确应该中止大量的阅读。读书真的不是一个畸形的选择,我觉得读书其实是最重要的。


线下提问9


提问人9:李教员,您好!我们这次讲座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在讨论读书,而关于我们来说,读书的一个很重要的延伸学习方式就是读书会。我们往常也在办读书会,想问一下李教员关于读书会的见地是什么?您以为它的一个理想形态是什么样的?


李昊教员:我也请求我的学生去读书、开读书会,所以对这个问题有一些想法。最初带学生的时分,大部分同窗我不认识,也不知道他们基础如何,所以必须经过读书会来强迫他们读书,这是我办读书会的初衷。后来慢慢办得多了,很多外校学生也会参与,我们的团队就变得更大,能够去读更多书、读得更深化。读书会的目的其实很地道,就是把情投意合的一群人聚在一同碰撞思想,从而完成关于某本书的深化了解。读者与书要对话,不同的人的对话也会激起不同的了解,这是读书最重要的目的。


而关于如何去读,我以为首先应该选择某一个有自己特征的范畴。好比假定读书会的同窗喜欢读德国法哲学,那就按德国法哲学的途径来读,并学会去选择书目;第二是措施问题,往常会有很多同窗参与我办的读书会,有大一的也有研讨生,有水平很好的也有小白。这种时分均衡读书会的谈论深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假如讲深了,小白听不懂;讲浅了,关于水平比较好的同窗意义不大。但正由于我的读书会参与的同窗比较多,所以需求综合思索,而对你们来说,假如参与者都是研讨生,就能够依照研讨生层次来组织。而我带本科生读书,一种状况是大家不去自主读书,所以必须经过有兴味读书的人来带领大家、强化读书的认识来抵达读书的目的;另一种状况是课外的东西课上没法读,但同窗们又有兴味读,那我就来带读。这其实有点相似“拔苗滋长”,但拔完了同窗们就发现其实自己学会了,也就不用继续拔,同窗自己就有了读书的认识。我觉得特别是大学一二年级一切的同窗,读书一定要有强迫性;而到了有判别力、有自己想法的时分,就能够愈加自由地来选书和读书了。

讲座 | 李昊:法科学子的求学之道:“何为大学、何为法学”


掌管人:还没有提问的同窗不用着急,能够在讲座终了之后单独提问、跟教员中止讨论与交流。经过今天的讲座,置信各位同窗关于本科生如何学习法学,理论与实务两种方向的差别,以及不同方向的学习的共性等等问题曾经有了愈加明晰的认识和较为透彻的了解,关于眼前的学习生活和日后的职业选择也有了更为坚决的目的。让我们再次感激李昊教员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也祝福在座的各位同窗能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不时求索,领悟大学之道和法学谬误。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终了,请同窗们有序离场。


李昊教员:好,希望大家真的珍惜大学的读书时光!


-END-


排版 | 皮文清


来源|《南湖法学》编辑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文章排行

  • 阅读
  • 评论

最新文章

文章列表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