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3年明万历年间,常州府无锡县一位叫梁的儒学训导镌刻了一幅图《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由南京吏部四司刊印。 此图的绘制方法仍是传统形式——将远离中国的国家和地方,无论大都画成小岛形状,散落在中国周围的海洋中。图上,不仅亚欧非被描绘出来,北美洲、南美洲这样的“新大陆”也在榜,甚至连南极也赫然在列,可以称得上是一幅真正意义的“世界地图”。 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大多应称作天下图,以“中国”为主,即使仅包含亚非欧的地图也极为罕见。所以说,《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的绘制范围,远超古地图的绘制习惯,而且这些地理知识更是超过了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能掌握的内容。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朝思暮想的北京,成为最早走进紫禁城的欧洲人之一。他向万历皇帝献上新奇的西洋“玩意儿”,自鸣钟、西洋琴等。利玛窦很快得到皇帝的赏识,被允许留居北京。随基督教一起被利玛窦带到中国的就包括世界地图。 利玛窦的中文版世界地图是《坤舆万国全图》。这幅地图与今天的世界地图已十分接近。以《坤舆万国全图》为代表的传教士地图,对于南北美洲及南极的展现,很有可能就是《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全图》上相关地理知识的来源。不过有个问题,就是利玛等传教的地图绘制使用到了经纬度数据,并运用了将地球的球体投影到平面上的几何换算,且有若相对准确的比例尺,而中国古代地根本没有比例尺,更谈不上经纬度和投影了。 《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全图》展现了解决似乎无解之间题的方式一经纬线全都被删除了虽然南、北美洲和南极上的很多地名被保留下来,但它们的形状被大幅度地剪裁、缩小扭转甚至变形如在《坤舆万国全图》上,北美洲的轮廓、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半岛,甚至古巴等岛屿被基本清晰地表现出来,尽管绘制得还不太准确,但现代人一眼就能识别出这是“北美洲”。而在《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全图》中,北美洲却“蜷缩”在地图的右上角,古巴用山形符号标绘在远离海岸的位置,如果不是“加拿大国”这一名称的话,恐怕现代人很难认为这是“北美洲”。同时,“南美洲”被放置在地图右下角,与“北美洲远远地隔绝开来。 与南北美洲等国外部分的缩小和扭曲形成对比的,是占据了图幅大部分面积的大明王朝。可以说与中国古代的“天下图”类似,这幅图同样以“中国为绝对主角,其他“万国”看起来更像是个点缀。而在《坤舆万国全图》中,为了迎合中国人传统的“中央之国”观念,中国也被放在全图的中央,具体处理办法是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的中间向西移动170度。但即便如此在这些传教土地图中,就所占面积而言,明朝并不突出,它只是“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亚细亚“又是五大洲的一部分。 明初的《大明混一图》比《坤舆万国全图》还早。 在《大明混一图》上,非洲位于地图左下方,被表现为向南突出的半岛,好望角也大致能够辨认。只是在非洲中央,却有个大湖,这可能是根据阿拉伯传说绘制的撒哈拉沙漠以南,有个大湖,比里海还要大。可实际上,非洲最大的湖治是维多利亚湖,面积仅约为里海的五分之一。而《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全图》上的非洲,同样是向南突出的半岛,但其中只有两个较小的潮泊。可见两者对于非洲的表现并不一致。 而在欧洲部分,二者差距更是明显—《大明混一图》未能清晰地表现地中海,连欧洲的形状也没地中海被清晰地呈现,欧洲大陆的轮廓也同样较为清晰。 可以说,在关于欧非的绘制上,《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全图》更胜一筹。《大明混一图》并非此图上欧非知识的直接来源。但与传教士地图相比,此图又显得过于幼稚。在《坤舆万国全图》上,欧洲和非洲的转廓已基本正确和清晰。因此以《坤因万写全图》为代表的传教士地图,应当也非此图上欧非知识的来源。那么这些知识到底来自何处?这大概是一个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但这一切已揭示出一个事实:在传统的历史认知中,明代采取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但实际上,这一时期的中国,与中亚,四亚,甚至欧洲的交往并没有断绝,域外知识依然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输入中国。这从古地图上就能明白反映出来。 《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全图》无论在图面上,还是在地图的四周,都充斥着大量的文字。这些文字除了记载大明的一些重要内容和数据外,还有域外各国的物产、风俗以及前往北京或者江宁(南京)的距离,其中有近乎写实的,如“散马儿罕(即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产珊瑚、琥珀、乳香、木香诸物,至京八千里”,也有一些看似“荒诞不经”、来源于传说和想象的,如“毛人国,人皆卵生,有翼鸟喙,能飞不远。” 除了毛人国,这幅地图上还标有“女人国”“小人国”“川心国”等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地名。 在这幅大明版的“世界地图”中,真实与想象交织,旧识与新知一体。作为当时的百科全书地图,它既延续着“华夷”的旧秩序,也展现着“世界”的新景象,呈现出“喜新不厌旧”的中国古地图的包容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