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民国电视剧的人,一定关于多方权力共同认可的黄金印象深化。无论是汉奸、特务,还是军阀、土匪,黄条,也就是俗称小黄鱼,不时他们最认可货货币。理由自然也不难了解,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在军阀混战的民国,黄金自然是最保值,也是置办力最为坚硬的硬通货了。 民国金条 而民国期间,由于国民党紊乱的金融政策,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法币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金圆券,贬值速度之快令人哑口无言,无数庶民终身积存的财富就此灰飞烟灭。因而,在骚动时期,有钱的家庭都会备上两三根小黄鱼,普通家庭则会贮藏价值更低的银元,以备不时之需。 二十世纪初,世界上大多数国度,特别是各国列强,早就曾经开端运用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因而黄金买卖也十分生动,上海滩以至成为了世界第三大黄金买卖市场。 民国时期上海滩 固然国民政府早在1935年就遏止市场买卖流通黄金和白银,并请求全部兑换成法币,但是由于国民党糟糕的货币政策和低效的行政才干,特别是抗战爆发后,国民党统治区内通货收缩极为严重,法币飞速贬值。因而,国民党的这一禁令从未彻底实行。 黄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黄鱼”,不时是民间最坚硬,也是最被认可的等价物。制造的小黄鱼的原料是由美国进口的金砖,由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央造币厂中止切割后,运用半自动金条压轧机制成不同重量的金条。 民国金条 依照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金条以“两”为基本重量单位,通常来说,金条分为三种,分别为十两,五两和一两。当然也有半量等其他规格。关于普通老庶民而言,普通将一两重的金条称之为小黄鱼,10两重的自然是大黄鱼了。中央造币厂制的金条上,会压有中央造币厂、日期等字样。 民国期间的大部分金条,都是在1945年到1949年之间消费的。国民党溃退台湾之后,也将贮藏于金库的大量金条运至台湾,而这些数目庞大的金条也成为台湾后来经济起飞的基础。 那么,这些小黄鱼到底价值几何呢? 我们都知道,在运用公制之前,中国旧制一斤为16两,所以民间也有一丘之貉之说。因而,当时的一两金条,大约相当于今天这样单位的31克。所以,小黄鱼,也就是一两的金条为31克黄金,而大黄鱼也就是10两的金条,自然是310克了。 小黄鱼 往常黄金的价钱不时徘徊在1克270元左右,因而,依照金价单纯计算黄鱼的价值,一两的小黄鱼价钱约为8370元,而大黄鱼自然是83700元了。 当然,这么计算小黄鱼的价值是并分歧理,黄鱼作为民国时期铸造的金条,自身就具有一定的珍藏价值,因而,它的实践价值比金价核算要高得多。如图所示,有的珍藏家将一条小黄鱼开价到黄金自身价值的两倍。 小黄鱼 作为无须置疑的硬通货,小黄鱼在民国时期的置办力自然也十分强大。听说民国期间,一条小黄鱼能够买二亩良田,3到5条小黄鱼,就能够在北京买一个小型的四合院。 当然,往常北京的四合院早已是天价,假如按一个四合院一亿元来计算的话,相当于民国时期的12000个小黄鱼的价值。不外,盛世与乱世的房屋价值,自身也不具可比性。 北京四合院 据统计,截止到1949年3月,国民党共消费了各种重量的金条约有111万条,重量大约为153万两。但是,由于国民党溃退台湾之后,绝大多数金条都被带去台湾,留在大陆的金条并未几。 而且,被留在大陆的金条大多数也被银行回收并消融,因而,民间存有的金条数量十分稀少,再加上金条特定的历史时间,小黄鱼也成为珍藏家最爱珍藏的藏品之一。它的价值,也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权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