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馍也是河南名馍之一,河南各地都有蒸年馍的习俗。到了腊月二十六,家家开端蒸年馍。豫北和豫东,特别注重蒸枣馍,听说这是对山西省洪洞县枣林庄的留念。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马红丽 蒸年馍 年前蒸馍是河南人比较注重的一件大事,到了腊月二十六,家家要发面蒸馍。 春节蒸馍是“多多益善”,有些馍要做供品,有些馍要吃,有些还要用来串亲戚。年馍要蒸得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正月初五)。来年第一次蒸馍的时间愈晚,表示愈富有。 年馍的种类很多,除了上尖下圆、二三两重的白面馍,还有刺猬、牛、羊、鸡、鸭、鲤鱼、兔子等动物外形的馍,以及桃、李、佛手、“二龙戏珠”、“丹凤朝阳”、“春燕戏牡丹”、“龙凤呈祥”、“童子献寿桃”、“富贵不时头”、“金雀闹花堂”、“鲤鱼跳龙门”等把戏繁多的花馍,都有期盼温饱交迫、不祥如意的美好愿望。好比刺猬馍,把刺猬头朝里放在门的两边,寓意刺猬往家中驮元宝,是富贵发财;蛇馍、龙馍,则是期盼来年歉收、粮食满仓;牛、羊、鸡等动物馍,则是盼望六畜兴隆。 年馍还用来串亲访友。正月里,女儿要给父母送年馍,姥姥要给外孙、外孙女回枣山、枣花;春季出嫁的姑娘为父母送面雁;六月麦收后舅舅给外甥送面羊;老人逝世时,姑娘要送面猪、面羊、面鸟馍等。 陕县一带,正月十五有吃杂面的习俗。当地习俗,正月十五能够不吃元宵,但必吃杂面。所谓杂面,是一种以酒谷面或黍子面做成的面食,蒸熟后掺小麦面揉匀,拽成小团包糖用油炸成油角;或剁成馍形上笼蒸成杂面馍;或制成灯盏馍用于照明祭神。 蒸年馍的由来 蒸年馍除实心馍外,还要蒸肉包、菜包、豆包、糖包、红薯包、枣馍等夹馅馍。在豫北和豫东,特别注重蒸枣馍。枣馍分枣花、枣山、枣卷等。 枣花馍是把发好的面擀成圆片,从中间切开,把切开的两个半圆相对,用筷子从中间一夹,就成了一朵四瓣花,在每个花瓣上扎上枣,就成了枣花馍;把枣花挤成圆山形,蒸后一层一层摞起来,称为枣山。还有就是把发好的面擀成片,折叠起来,叠成五瓣、四瓣、三瓣的花朵样,再嵌上大红枣,便是枣花;把叠成的枣花馍大大小小套在一同,便成为枣山。枣花年馍,可吃,也可作为供品。 为什么要蒸枣馍呢?听说这是对山西省洪洞县枣林庄的留念。 明初,黄淮平原发作水患,土地荒芜,人烟稀少。而当时山西收成较好,人们生活富有。一天,传来音讯,说当今皇上要驾临洪洞枣林庄。于是人们从五湖四海涌来,汇集在枣林庄大槐树下,盼望着能见皇上一面。等了许久,不见皇上来,只见洪洞县令在人海中画了一个大圈,然后亮出皇帝的移民圣旨,命令圈内的庶民移居河南。枣林庄人在黄淮平原落户后,依旧怀念着家乡的亲人,每到年首岁尾都要到宗庙里祭奠祖宗,由于山西洪洞县移民的子孙后代太多,祭拜时很难容下,他们就用泥巴在家里塑起泥山,因泥巴较脏,以后便在每年年底蒸年馍时,用面做个山,上面扎上红枣,以表示对祖籍的怀念。直到往常,每到元旦,豫北、豫东人都把枣山馍恭恭敬敬请上祖宗灵位,元宵节后才干请下来。 烧饼(火烧) 烧饼,又叫火烧,也是河南最为常见的面食之一,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开封的双麻火烧,开封、洛阳的萝卜丝饼,延津火烧,息县油酥火烧,焦作靳贤书烧饼,登封芝麻焦盖烧饼等。 烧饼,据传是从西域传入内地的。我国古代将北方和西方各少数民族泛称为胡人,因而,将制造措施出于胡地的饼,称为胡饼、胡麻饼、麻饼等。后赵时,皇帝石勒讳“胡”字,便将胡饼改称为麻饼。 胡饼,早在东汉时期已传入我国,到唐代已展开成为大众化的方便食品。《续汉书》里有“灵帝好胡饼,京师贵戚竞食胡饼”的记叙。宋代《安定御览》里也有过三国吕布率军抵达乘氏城下,李叔节制造了万枚胡饼,特来劳军的记载。《廷尉决事》里说,唐时有个叫张桂的人,由于专卖胡饼而知名,后来做官,被封为兰台令。日本僧侣圆仁在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也说过,有唐一代“时行胡饼,俗家皆然”。 胡饼,在唐宋时期已成为中原地域的著名传统风味小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任忠州刺史时,曾亲手制造胡麻饼,派人送给当时的万州刺史杨敬之,并附上了一首七言绝句:“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史,尝看得似辅兴无。”唐代长安的胡麻饼是很有名的,尤以“辅兴坊”制造的最佳,因而白居易有此一比。 胡饼传承至北宋时期,更为提高。《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当时首都东京(今开封)街头有不少胡饼店,每店桌案均有三五个人擀、切,尤以武成王庙前海州张家、皇建院前郑家范围最大,每家都有五十多个制造胡饼的炉子。 由汉代经唐、宋沿传至今的烧饼,往常已成为中原地域最大众化的传统方便食品,种类更多,有甜的、咸的、双麻的、单麻的,还有发面的、酥面的、水面的、带馅的…… 烙馍 烙馍,是在铁鏊子上烙制成的饼,是河南的传统特征食品,有“面条省、烙馍费、要吃锅盔卖了地”的俗语。 烙馍是个技术含量高团结协作的项目,在乡村,大多数是妻子擀、丈夫翻,也有姑嫂、大娘大婶们合伙制造的。烙馍的工具很简单,一个三只腿的鏊子,是用生铁和铝铸成的,像一面翻扣的铜锣,支在锅架或地上,一个人烧火兼翻挑。翻馍的工具是一尺多长的竹劈,既粗笨又不会烫手。另一个用擀杖擀烙饼。烙馍的时分,常常是妇女们大显身手的时分。巧妇手中的小木擀杖,能擀得面饼团团转,能将核桃大小的面团擀出直径约一尺圆如月、白如雪、薄如纸的“张子”,再用小擀杖随手一挑,不偏不斜就落到了鏊子上。擀馍的好手每斤面能擀出十五六个,薄如蝉翼,状如满月,厚薄匀称,一人擀可同时供两三个鏊子用。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途经河南,看到一位民间高手在烙馍,一女子于面案上擀饼,三翻两擀出来一张薄如蝉翼、大如银盘的面饼,用擀面杖随手一挑,那面饼便飘飘悠悠地落到东间的热鏊上,接着又一张飞向了西间的热鏊上,直看得乾隆皇帝呆若木鸡。 油香 油香,俗称油饼,是将面团擀成圆饼状,放入油锅中炸制而熟的回族民间传统风味食品。在开封等地,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回族家家都要炸油香,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相互赠送,有的家里过节以及红白喜事,也要炸油香以表示尊祖继俗。 相传,油香在元代从古波斯的布哈拉和赤思法罕城传入中国。油香是波斯地域穆斯林的待客食品。伊斯兰教开创人穆罕默德于公元622年从麦加来到麦地那,麦地那城里的穆斯林闻讯欣喜若狂,家家都准备了丰厚的饭菜迎接穆圣。穆圣从所乘的骆驼上下来,每到一户门前,人们都抓住骆驼的缰绳,请圣人住在自己家里。圣人表示他们放开缰绳让骆驼自己走,骆驼卧在谁家门前,就住在谁家。骆驼不时走到一名叫阿龙布的老汉家门前卧下,穆圣说:“这是安拉意愿,我就住在这里。”为表寸心,老汉把已炸好的油香拿来款待圣人,老汉负疚地说:“我家清贫,仅此供圣人膳食。”圣人说:“谢谢您老,我很爱吃。”从此,穆圣在阿龙布家吃油香的事就在阿拉伯国度传为佳话,穆斯林们每遇传统节日及婚丧嫁娶大事都以炸油香为圣行。元代时阿拉伯人到中国传教、经商,又把这种做油香的习俗传给中国的穆斯林。 回族的油香,色红质软、味美醇香,以面粉和油为主料,大致分为烫面、发面两种做法。依据不同地域的原料相配,又分淡味油香、甜味油香、地瓜油香、肉油香等。 油香制造是在发酵面里掺入适量干面,用盐、碱、矾、水中和,参与少许香油、鸡蛋和薄荷粉,制成大小相等的面团,擀成圆饼状,用刀在中间穿二至三个孔,放入油锅内炸熟。技术全在火候的控制,油温过高、过低或一次下锅太多,均影响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