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爷、绢人、剪纸、彩蛋、风筝……这些老北京传统民间绝活和手工工艺品,是北京人的自豪,也是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国符号,透过他们,我们能够看到原汁原味的北京。老北京人,简直家家户户都能拿出几件值得炫耀的“小玩意儿”,地道的北京人儿时简直都曾玩过和见过许多这样的“小玩意儿”,这些妙趣横生的民间手工艺术给他们的儿童时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乐趣……往常,让我们一同重拾回想,找回曾经的“玩伴儿”吧! 一、泥塑 兔儿爷真叫神,大红帅袍穿在身,将军铠甲金闪闪,背插靠旗好威风。 这是一首老北京的童谣。这童谣陪伴着老北京的儿童长大成人。老北京的儿童可没有往常这么多玩具,泥塑的玩具就成了儿童们的最爱。泥娃娃、泥公鸡、泥响猫、泥果果、泥饽饽……别看这些玩具简单古朴,却是小商贩们、挑货郎担的走街串巷的畅销品。其中,“兔儿爷”是最走俏的泥塑品了。在京城老庶民心中,兔儿爷是一位受人尊崇的神仙。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户户在皎洁的月光下供兔儿爷——那位在月宫中捣了几千年药的“玉兔儿”。 旧时医疗条件差,北京春秋季多发瘟病,北京人以为捣药的玉兔儿能保佑人世安定,故而供奉玉兔儿,按北京人的习气将它尊称为“爷”。 这是普通的泥塑,高级一些的是在摊儿上现场制造泥捏人物塑像。老北京前门外的劝业场有一个泥人摊,陈列着各族、各国泥人,特别是民间熟知的名人,无不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凡是去摊上买泥人的,主人一边与买主讲价,一边就在大袖筒中塑买者形象,塑好后向买者出示,多数买者都欣然接受,遇有不买的,就将泥塑当场捏碎。 泥塑传统工艺,艺人们奉孙膑、女娲为祖。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他在研讨行军布阵时,常捏些泥人泥马,在泥沙堆成的盘上对阵,这是世界军用沙盘之始。有些艺人奉女娲为祖,这源于古代女娲捏土为人的故事传说。 老北京人把从小一同长大成人的交情,说雅了叫“总角之交”,说俗了就是“从小就一块撒尿和泥,玩泥巴”。玩泥巴,是老北京儿童的游戏,泥巴玩来玩去,就成了老北京的一种民间工艺品。 泥塑脸谱 脸谱就是假面具,源于古代祭神用的头饰,到西汉时延展成歌舞演出的道具,多为木制品、金属制品、革皮制品,始称为“代面”。元杂剧中,因嫌代面过于呆板,无法突出舞台人物特征,而采用在演员脸上直接化装的措施。尔后,代面在演出中被逐步取消。代面除在少数表演鬼神的剧目中运用外,很大一部分转化成为儿童们的游戏品。但是,经过艺人长期的变革演化,泥塑脸谱又从玩具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欢的有着鲜明民族特征的艺术观赏品了。 二、绒制品 小孩帽子上红彤彤的毛绒装饰品、妇女头上戴的绒花、小壁挂、盆景及马、骡、驴、牲畜头上的装饰,都是绒花制品。绒制品在老北京处处可见,因以鸡、禽、鸟类占的数量大,故称为绒鸟行业。 绒制品的原资料是蚕丝。生丝染成各种颜色后,铺开,用细铜丝按大小不同的规格夹牢,再一条条地剪下,将剪下的一条条绒条用搓板搓成粗细不等的绒条,再慢慢用钝刀割出绒来。割出的毛茸茸的绒条能够扎、缠、捆、卷成不同形象的绒制品。制造工具只用剪子、镊子、小刀、锉即可,原料除生丝就是少许细铜丝、各种染料。 清末时,北京有很多家这类铺子,大多是前店后厂,较著名的有“瑞和永”、“东胜永”、“鸿兴德”等几十家。绒花制品还是崇文门外花市大街一年四季的畅销货,每逢京城各处庙会,绒制品会占庙会商品很大份额。京城的老少爷们、姑娘、媳妇们都爱在花摊上买一两件中意的绒制品,图个如意喜庆。 三、面塑 面塑,俗称捏面人,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进颜色,捏出各种人物、花鸟鱼虫等,是一种小巧的观赏、陈列品。 面塑艺术是受战国时期的“俑”和汉代木偶等民间工艺的影响延展起来的。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以油面糖蜜造笑靥儿,谓之果食,把戏奇巧百端。”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载了当时北京地域面塑在民间的提高盛况:“七月,宛农家岁以是月祈祷年丰,各用面果送纸钱,挂田禾之上,号曰挂地头。”这里所记载的,都是用熟或生面捏后蒸熟的面塑祭品、供品。 在北京民间,面塑是婚、丧、嫁、娶等习俗活动中不可短少的工艺品。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北京街头,特别是在白塔寺、护国寺、东岳庙以及蟠桃宫等较大庙会上,常有许多捏面人的,他们用蒸熟后着色的面团当场捏塑小娃娃、各种动物或戏剧人物等。 北京“面人郎”郎绍安的作品多反映北京那一时期的民间习俗,如“七十二行”、“坐洋车的女人”、“大娶亲”等;“面人汤”汤子博的作品则多为历史人物和神佛塑像,高雅、隽永、作风清新,代表作“白水滩”、“托塔李天王”、“郑板桥”等捏塑得无不神形毕肖、生动感人。这类面塑不光民间喜欢,就是皇室贵族也喜欢把玩珍藏。现今寄存在故宫博物院的形形色色面塑,就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玩赏品。 自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四大名著相继问世,其中的主人公就成了泥塑、面塑中的人物外型,在老北京各种民间工艺品中被普遍采用,特别是孙猴子的形象,更为北京人喜欢,艺人们处心积虑,用各种各样的资料、形形色色的艺术手法来表示孙猴子的“光辉形象”。 四、鬃人 缺乏十厘米高的孙悟空,手执金箍棒,同一群天兵天将在一大铜盘中对峙着,只需悄然敲击盘边、震动铜盘,盘中的孙悟空便同天兵天将有节拍地打了起来,它们挥刀枪、舞棍棒、耍大锤,酣战不休。这就是老北京人的鬃人工艺品。 鬃人的制造已有上百年历史。北京鬃人是受皮影戏和京剧的影响而产生的,主要表示京剧“八大锤”、“三岔口”、“闹天宫”这类武生戏中手持兵刃对打的局面。鬃人自身是一种具有浓厚传统颜色的艺术品,又是颇有情味的北京民间玩具,它的舞动全靠底座上粘贴的一圈富有弹性的鬃丝。 鬃人的制造措施是:头和底座采用胶泥脱胎,用秫秸做身架,絮裹棉花,外罩彩衣,然后勾勒脸谱,描画服饰。北京鬃人在清末曾盛行一时,著名制造鬃人的艺人是王春佩、王汉卿父子。1915年,北京鬃人曾在巴拿马万国展览会上取得银质奖章。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商曾许以高报酬延聘老艺人王春佩赴美行艺,王春佩以“穷家难舍,熟土难离”为由,直言拒绝了。当年,北京鬃人由老艺人王春佩独家制造并运营,在护国寺、隆福寺、白塔寺等城里庙会上出卖。由于鬃人具有特别的民间颜色和戏剧情味,因而对观赏者很有吸收力。王春佩也是个戏迷,他制造的鬃人穿戴扮相以及脸谱、把子,都是细致而细微得和舞台上的演出一样。特别是“闹天宫”的鬃人作品,让人有置身在舞台前观戏的觉得。 假如觉得刀呀、枪呀、猴啦闹得慌,北京还有绢制的文静的手工艺品。 五、毛猴 毛猴是一种三四厘米高的工艺品,浑身布满密密麻麻的棕色或白色的细绒毛,通体稍有些透明,乍一看,还以为是真毛猴儿的标本,其实,它只是一种供人们玩赏的精巧手工艺品。认真观看,毛猴是用蝉蜕(知了壳)和辛夷(玉兰花骨朵)制成的。制造时用带有绒毛的辛夷做身子,截取蝉蜕的头和爪子粘连上去,便能创作出绰约多姿、别有诙谐的毛猴来。 毛猴作为一件民间工艺品出往常北京,能够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那时,北京有一位人称“猴汪”的汪姓艺人,特地制造毛猴,用毛猴来模仿人们的劳动和生活,作品有“推小车的”、“卖冰糖葫芦的”、“挑剃头担子的”……正所谓民间“七十二行”。他把制造好的毛猴粘在小纸片上,拿到东安市场、护国寺和隆福寺等庙会上出卖,物美价廉,深受儿童的喜欢,成为北京传统的儿童玩具和供人们观赏的民间手工艺品。 北京作为几朝都城,各省各族人民的聚散处,遭到八方的影响,各种作风的工艺品精彩纷呈,像什么寿山石、巴林石、青田石等奇石摆件,彩蛋、根雕、烟壶、茶壶、铜器、花瓶等无一不摆在多宝槅上,成为珍藏珍品。 六、绢花绢人 绢花又称“京花儿”,是地道的老北京手工艺品,有着长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用丝织物制花的记载。到了唐代,绢花更是妇女的主要装饰品。唐代画家周防的《簪花仕女图》就形象地再现了宫中妇女簪花戴彩的情形。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的文物中,也有一束完好的绢花,颜色鲜艳,姿势盎然,足见当时制造绢花的技艺已是相当成熟了。 绢花在我国宫廷和民间婚、丧、寿诞、节日等习俗活动中有着普遍的用处。 从元到清末,大批绢花艺人涌入北京,使北京成为全国制造绢花的中心。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崇文门外迤东,自正月起,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有市。所谓花市者,乃妇女插戴之纸花,非时花也。花有通草、绫绢、绰枝、摔头之类,颇能混真。”北京崇文门外的花市大街就是因生产和销售“京花儿”而得名。 绢人也是老北京的一种工艺品。它与民间布制玩具、“针扎”、“彩扎”等布制手工艺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 我国制造绢人有着久远的历史。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远在北宋时期就已有民间艺人能剪绫为人、裁锦为衣、彩结人形了。明、清时北京民间已有制造绢人的。在清代,还有人以绢、绫、绸、纱剪扎成老寿星或麻姑,作为祝寿的礼品。其制造以金属丝为骨骼,棉花为肌肉,纱绢为皮肤,真丝为发,布帛为衣。这种绢人颜色、质感之真实较泥塑更真切,那细腻的皮肤,滑润的秀发,丰满而富有弹性的形体,加之头绪传神,服饰艳丽,俨然一副真人的缩影。北京绢人的制造题材多是古代仕女或少数民族少女,代表作品有“琵琶仙子”、“自由观音”和依据唐代画家张萱原作复制的“捣练图”。 七、拨浪鼓 我国最传统、最古老的玩具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就已问世;至今仍被人们所喜欢。 八、风筝 又称“纸鸢”;在我国有着长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削木为鹊乘而放之的记载。古时风筝多为战争效劳,成为一种有效的通讯联络工具,风筝作为一种民间文娱工具,最早见于宋代画家苏汉臣的绘画作品中。到了明、清时期,每逢清明前后人们都要走出户外去放风筝。当时北京最有代表性的风筝是“黑锅底”和“瘦腿子”。 九、空竹 以竹木为资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清代曾与空钟混称,俗称响葫芦;江南又称之为扯铃。以北京、天津所产的最为著名。空竹分为单轮(木轴一端为圆盘)和双轮(木轴两端各有一圆盘)。双轮空竹比单轮空竹容易操作。 (*图文内容整理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