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彰华 彭华保 夏稳 陈礼娟 选自:中华重生儿科杂志, 2018,33(4)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以往称为经典型BPD,近年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与重生儿医学的延展,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胜利率明显增高,BPD发作率也逐步升高,成为重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疾病诊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但BPD发病机制仍不明白。本课题组前期研讨发现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与心室负荷成正相关[1],推测地塞米松可能经过抑止炎症反响、降低肺血管阻力、减轻心室负荷,从而间接影响血浆NT-proBNP水平,但目前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本研讨经过对重度重生儿呼吸困顿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患儿应用地塞米松治疗,讨论地塞米松对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评价其与BPD发作及严重水平的关系,以期对临床诊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对象和措施 一、研讨对象 前瞻性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本院NICU收治的生后24 h内需呼吸机支持的重度RDS早产儿为研讨对象。入选规范:(1)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2)重度RDS(Ⅲ~Ⅳ级);(3)住院时间≥28 d。扫除规范:(1)兼并遗传代谢病和(或)严重先天性心脏病;(2)生后14 d和(或)28 d动脉导管仍未关闭;(3)严重感染、重度贫血、肾功用异常;(4)撤离呼吸机后或住院>14 d因病情不稳定再次上机。重度RDS分级规范参照《适用重生儿学》第4版[2]:患儿有呼吸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表示,依据胸部X线片,Ⅲ级为肺野透亮度降低,心缘、膈缘含糊;Ⅳ级为整个肺野呈白肺,支气管充气征愈加明显,似禿叶树枝。 二、措施 1.基本治疗及分组: 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呼吸机支持及肺名义活性物质治疗,依据生后14 d能否需继续行呼吸机支持分为撤机组和非撤机组。撤机指征参照重生儿机械通气常规撤机规范[3],撤机后患儿病情稳定、无呼吸艰难及呼吸暂停者为撤机组;14 d后仍需呼吸机支持者为非撤机组。非撤机组依据患儿病情,并告知家眷应用地塞米松的目的、顺应证及不良反响等,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别给予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治疗(地塞米松治疗组)和仅机械通气治疗(未治疗组),并察看两组患儿生后28 d发作BPD状况。本研讨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科研第(2015003)号],一切研讨对象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BPD诊断规范及分度[4]: 指任何氧依赖(吸入氧浓度>21%)超越28 d的重生儿,如胎龄<32周,依据校正胎龄36周或出院时需吸入氧浓度分为:(1)轻度:未用氧;(2)中度:吸入氧浓度<30%;(3)重度:吸入氧浓度≥30%或需机械通气。 3.地塞米松治疗措施: 参照2010年糖皮质激素应用指南和《适用重生儿学》第4版[2,5]。地塞米松治疗组生后14 d初次静脉运用地塞米松,剂量依照0.15、0.10、0.05 mg/(kg·d)递加,每12 h 1次,每个剂量连续应用3 d,疗程9 d。 4.血浆NT-proBNP测定: 归入早产儿于生后14 d和28 d宁静状态下超声检查后1 h内采集静脉血2 ml,置肝素锂抗凝管内,低温4 000 bpm离心10 min,分别上层血浆,避免溶血。采用固相免疫层析技术,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并对各组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比较剖析。 三、统计学措施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剖析。方差齐性且正态散布的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对数转换后各组NT-proBNP均呈正态散布。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普通资料 共归入重度RDS早产儿188例,扫除先天性心脏病4例,遗传代谢病3例,生后14 d和(或)28 d动脉导管仍未关闭8例,严重感染2例,严重贫血1例,撤离呼吸机及住院>14 d因病情不稳定再次上机13例,最终归入157例。其中男92例,女65例;胎龄(29.0±1.8)周,出生体重(1 157±214) g;剖宫产77例,自然分娩80例;胎膜早破135例。撤机组108例,非撤机组49例。撤机组患儿出生体严重于非撤机组,生后14 d血浆NT-proBNP水平及生后28 d BPD发作率低于非撤机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普通状况比较 二、地塞米松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患儿各时间点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 非撤机组应用地塞米松治疗30例,未治疗19例。两组患儿生后14 d血浆NT-proBNP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后28 d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未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随日龄增加均呈降落趋向,生后28 d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生后14 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比较(pg/ml,x-±s) 三、地塞米松治疗与发作BPD及血浆NT-proBNP水平变更的关系 非撤机组患儿生后28 d发作BPD 24例(49.0%),其中地塞米松治疗组11例(11/30),轻度BPD 8例,中重度BPD 3例;未治疗组13例(13/19),轻度5例,中重度8例。地塞米松治疗组发作BPD比例及中重度BPD比例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BPD的患儿生后28 d地塞米松治疗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未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作BPD患儿生后28 d血浆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未发作BPD患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地塞米松治疗和发作BPD对生后28 d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pg/mlx-±s) 讨论 血浆NT-proBNP普遍散布于心脏、肺部、脑等组织,是一种主要由心室心肌细胞合成、分泌的循环激素[6,7,8],在体内可对立肾素-血管慌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缩血管作用,具有排钠、排尿、扩血管作用,也具有对立肾素-血管慌张素、肾上腺素等水、钠潴留效应[9]。目前国内外检测血浆NT-proBNP主要用于心力衰竭[10,11],应用于肺部,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特别是BPD患者比较少见。Joseph等[12]对胎龄≤34周的BPD早产儿生后4周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生后8周复查,发现BPD患儿治疗前基础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非BPD患儿,随着病情好转,血浆NT-proBNP水平降落明显,且水平上下与肺部疾病严重水平相关。Kalra等[13]研讨也显现,血浆NT-proBNP水平与BPD严重水平有关。在BPD发病机制中炎症反响起重要作用,炎性细胞的迁移和汇集可招致肺间质损伤[14,15],而炎症反响促使炎性因子、内毒素分泌,使心脏合成并释放脑钠肽,升高脑钠肽水平[16,17]。本研讨结果显现,撤机组血浆NT-proBNP水平降落,且发作BPD患儿生后28 d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未发作BPD患儿,表明血浆NT-proBNP水平与BPD发作相关。 地塞米松是早期应用于防治BPD的药物,20世纪90年代普遍应用于临床,能促进肺名义活性物质生成,减轻炎症反响,抑止纤维细胞增生,促进肺发育,减少呼吸机和氧依赖,对防治BPD有一定疗效[18]。目前,地塞米松对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本研讨结果显现,地塞米松治疗组患儿发作中重度BPD比例明显低于未治疗组,且生后28 d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未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地塞米松能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其缘由可能与地塞米松能促进肺名义活性物质生成,减轻炎症反响,促进肺泡发育,改善肺部微循环,从而降低肺血管阻力及心脏负荷,随之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有关。因而,血浆NT-proBNP水平与地塞米松治疗BPD疗效有关,动态监测血浆NT-proBNP水平变更可为临床评价BDP的发作及严重水平有自创意义。但本研讨仍有缺乏之处,未对BPD患儿严重水平进行细化分组,且未对不同严重水平BPD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变更进行比较,今后还需进一步行前瞻性、大样本研讨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