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慈心、悲心、舍心,处处同情对方,想辅佐对方,愿意把自己一切给予对方,这是治嗔恨心的初步措施。 “一念嗔恨起,百万障门开”,“一念嗔恨起,火烧功德林”,这都是佛经中的说法。《佛遗教经》也有云:“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也。”嗔恨心的破坏力气真实太大了!修行途中的无数障碍可能就此被引出,更能一把火烧光我们的功德。嗔恨念不能起,嗔恨心要不得。 在佛法里,嗔被列为三毒之一,又是三毒中最狠毒者。《大智度论》中说:“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 这“第一难治”的嗔心,不能简单视为我们平常所说的发脾气。和尚前面已说过,脾气本无所谓好坏,好比孩子不听话、学生不努力,父母、教员发牌气,指责他们,这是善心,为此发脾气就不能说是坏牌气。但是不论为什么缘由起了嗔心,一定都是错的。 嗔心生起的种种表示,常见的有这三种:一是非理嗔,并无外来干扰,自己心生憎恶。好比初见一个人,无故地厌恶对方,不论对方做什么,都觉得憎恶。二是顺理嗔,这是受其他人或事影响而生起的憎恶心情。好比你爱的他人恨,你厌恶的他人爱,你便由此憎恶他人。三是诤论嗔,即由争论是非而生的憎恶,这也是平常最多见的。你是对的,他人就是错的;你以为很好,他人就不能挑缺陷。 种种嗔心源自我执,反过来又滋养增长我执,恶性循环,错误的心念长在肥美的土壤上,功德林里杂草丛生,野火焚野草,烧毁功德林,也就不奇特了。 嗔心过盛的人,面色不和,内心不悦,刀子嘴刀子心,没有外来懊恼便容易生气、火暴、不耐烦、不称心、不自由,一旦再有波折、不公加身,憎恶心、仇恨心、嫉妒心都有可能疾速收缩,以至淹没一切理性,忘失正念。 很多佛教经典都教导众生如何调伏嗔心,有四观调伏法,有五念调心,还有法门十则。和尚暂且讲一讲其中部分措施,想治好这“第一难治”的心病,究竟只依托前贤总结也很艰难,还需各位多多努力。 《增支部》中说,当一位比丘生起嗔恨时,有五种措施能够把它灭尽。对某人生出嗔恨时,应培育对那人的慈心。对某人生出嗔恨时,应培育对那人的悲心。对某人生出嗔恨时,应培育对那人的舍心。对某人生出嗔恨时,应不心想、不留意那人。借此镇伏对那人的嗔恨。 对某人生出嗔恨时,应观想那人是自己的业的产物:“这位尊者是他的业的造作者,是他的业的继承者,缘他的业而生,由他的业得眷属,依他的业而活。”借此镇伏对那人的嗔恨。 转懊恼为聪慧,转嗔恨为菩提,要有无我和空性为指引。修慈心、悲心、舍心,处处同情对方,想辅佐对方,愿意把自己一切给予对方,这是对治嗔恨心的初步措施。不心想,不留意对方,将心安置于正念的修行上,有一定的效果,但也不能抽薪止沸。将对方观想为自己业的产物,将一切放置于万事万物的因果循环里,就会发现:一切原本无须计较。 要停息嗔恨心,净化暴戾的脾气,能够念佛号、持咒、诵经,但归根结底要解开心结,然后对症治疗。换个角度看自己、看他人、看人生、看宇宙,就会发现所谓心结其实一拉就开。 和尚举几则法门,与君共勉: 一、嗔恨百害无一利,先伤己后损人; 二、因果循环,广结恶缘的人,究竟自食其果; 三、世上本无绝对善恶之分,因他此时“恶”而憎恶,又从何感悟他彼时之善; 四、众生都是未来佛,让你嗔怒的不是他,而是他的懊恼,对他的懊恼发脾气,是愚痴的行为; 五、用感恩的心多想他人,心胸就宽广了,遭到伤害的机遇就小了; 六、伤害自己的众生本是如意宝; 七、世上四处是争斗,争斗本源在嗔恚,吾辈如不能抑止嗔恚,世界将无宁日。 八、倘若事情无法弥补,生气何用?假如尚可挽回,又何必生气? 寂天菩萨有偈颂:“遭遇任何事,莫扰欢欣心,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若事尚可改,云何不欢欣,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法门无量,能不能发挥功效还是要看个人修行。要时时想着消弭嗔心,就算嗔心不起的时分,也要提示一下自己。假如怕遇事一激动就会遗忘,能够随身带个东西,好比在伎俩系根红线,随时看见,随时想起不要生气,不要埋怨,不要憎恶,不要报复,不要诅咒,不要攻击,不要伤害。 选自《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