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世纪前,已故恩师夏承焘(瞿禅)教授曾为学生讲过绝句的特点。他归纳为“六字诀”还每三个字都押韵,即:少、小、了,常、藏、长。此为宗师密传,因时间久远,夏师当年之精辟阐发,已难复述。现在只能结合自己后来读诗的体会,来分别谈一谈了。 少——从时间性上说,就是过程短暂;从空间上说,就是画面单干净。 我们如果将长篇歌行比作电影、电视剧,那么绝句就只相当于一张照片。它不允许你从头至尾讲事件的过程,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那一瞬间,就象摄影师拍运动员跳高的照片,通常是截取他正在跃过横杆时的姿势摄入镜头。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把安享美酒的欢愉与沙场血战的惨酷的矛盾,置于“欲饮”美酒,忽闻马上琵琶声而不顾的那一刻。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第三句就将急急追歼逃敌的行动定格在准备出发时的情景上了。王维《渭城曲》写友人元二出使安西,相送于客舍,一切过程诸如设宴饯行,对酒倾谈等等,都撇过不写,只选取饯别将散、元二欲停杯辍饮之时,其时友人必有推辞时间不早,已不胜酒力之类的话,连这些细节也一概省略,剩下的只有王维满怀依恋的两句劝酒的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写景若能像国画中的写意花卉,比如画折枝梅花,一两枝已足,很突出,画面干干净净,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这就很好。李白《望天门山》可谓是净化事成的范例。诗云:“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画面基本上可示意为一个大写的“H”,将两竖的上端各向外弯曲,那就代表天门山了;横线代表江水,再在横线上加一点代表“孤帆”构图就完成了。你看,多么简单!绝句的画面简洁与绝句在唐代被大量采为唱词相关。到宋代,词大盛,替代了唱诗,绝句在有些诗人笔下,就从口头转向案头,写景也由简趋繁,无复唐人绝句风韵。如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诗云:“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诗当然还是好诗,但须静心地闲坐案前,慢慢地玩味其中字字句句的意思,才能领略,作歌词是不宜的。就算有人能唱,听的人也不一定知道唱的是什么,因为景物太繁复了,修饰词也太多了,听者的接受能力跟不上。这样的诗读过不易记住,要传诵自然也难了。 小——是指借细节或琐事来表现诗旨。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云:“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诗写了大好春光中少妇的寂寞愁思,末句以蜻蜓飞来,立于其发际首饰上的细节,摹写少妇见花沉思,凝立如痴的光景,可谓妙极。 杜牧的名篇《赤壁》,则是以小见大,借细事以增议论诗趣的典范之作。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春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折戟沉沙”之偶拾,引人进入“前朝”赤壁鏖战的想象,是以小见大,自不必说。由此产生的诗人独特的议论又何尝不是。史载“时东南风急”,“火烈风猛”,“烧尽北船”“北军大坏”(见《江表传》)。故诗人有曹军此败,乃天助周郎之想,若无东风助火攻之便,恐形势逆转,东吴难保,则孙策之妻大乔、周瑜之妻小乔,均为曹操所得,将被“锁”于其所筑之铜雀台以娱晚年了。宋《许彦周诗话》首先非议云:“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穷书生)不识好恶。” 此言一出,后来讥许者不绝:客气的说“彦周未免错会”,“殊失(牧)意”,不客气的说“此直村学究读史见识”、“与痴人言,不应及于梦”、“宋人之不足言诗如此”、“迂腐”等等。的确,诗往往以小见大,尤其是绝句,光会说大道理的人,未必是知诗者。若按许彦周之说正面把社稷苍生都不保的意思,做在此诗末句,那还有什么诗趣可言!后来《三国演义》的作者即据杜牧此诗敷演出诸葛亮说二乔事激怒周瑜,及七星坛借东风等虚构故事,可见其影响之深。 了——是指语言要明明白白,不但要一看就知,最好能一听就懂。 韩愈写古体诗,至艰涩难读处,佶屈聱牙。即如人们比较熟知,也不算太生硬古奥的《调张籍》诗也有“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之类的句子。至于那些有意“横空盘硬语”,以示“勇往无不敢”的诗句就更不必说了。然而,他写起绝句来就不同了。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十分平易流畅;“草色”句如寻常口语,而写春草初萌极传神。又如其《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诗云:“荆山已去华山来,日照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就像一首满怀豪情的凯旋曲(作者随宰相裴度讨伐蔡州吴元济叛军获胜回师)。 杜甫作律诗,善于琢句,其锤炼功夫,无人能比,如“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之一),“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秋兴八首》之七)之类,皆极老健。然其为绝句,便不用此法,造句只如说话,如《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常——就是指常见、常在、带普遍性的题材和表现形式。 杜甫《有怀台州关十八司户》诗:“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所写乃罕有物类,故只宜用于古体而不宜绝句。《宿府》诗:“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景物倒是常闻常见的,但用前五后二组成七言,乃罕有句法,也不会用于绝句中。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用“赫赫炎官张火伞”和“金乌下啄赪虬卵”的奇喻来形容长在树上的柿实一片彤红,它可以成为韩诗“狠重奇险”的艺术特色的代表,但对于绝句体裁来说,却没有用武之地。 此外,使用事典,在各种诗体中,绝句也是最少的,除了本身是咏史性质的绝句。有的诗,偶尔用之,也多属众所周知的熟典。 “常”与“了”往往彼此相关。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与今天口语几乎没有多少差别,谁都能懂,这就是“了”;而其所写望月思乡之情事,又是“常”。岑参《逢入京使》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张籍《秋思》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类似这样的情况,我们不是都曾经遇到过吗?正是这些平常不过的感受,能写出来,引起别人的共鸣,就是好诗。绝句能写成“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因其平常而忽略之)”,便是真正的上乘之作。李白最擅长此道。这一特点,不言自明,也仍与绝句兴起时,多被用来作歌词有关。 藏——就含蓄,耐人寻味,不一览无余。绝句短小,尤贵在尺幅有千里之势,言有尽而意无穷。 王昌龄《闺怨》之“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媚觅封侯”,《芙蓉楼送辛渐》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刘禹锡《乌衣巷》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之“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等等,都是意有所藏的极佳例子。沈德潜《唐诗别裁》评王维《渭城曲》云:“阳关在中国外,安西更在阳关外;言阳关已无故人矣,况安西乎?此意须微参。”所指说的也正是此诗的一种“藏”。 长——反映的是韵味悠长,情意绵长,即所谓一唱三叹有余音者。 这一点对占绝句中最大量的抒情诗来说,尤为重要;若作为歌词来唱也是大关键。怎样的诗才算“长”呢?我想,读来仿佛能听到吟唱者叹息的诗,大概就是了。如刘禹锡有一首不算著名的《杨柳枝》云:“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也许,这也可算是“长”了。被诗家誉为“神品”或“七绝压卷”的王昌龄《出塞》诗,这一特点也极明显:“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把持续千年的边境多事,战纷难靖的历史现象,唐帝国政治军事上的腐败,将将帅们骄惰无能、不恤士卒,致使边患长期不断,因而人们意识到加强边防、抗御西北少数民族贵族集团侵扰的必要,同仇敌忾情绪,以及百姓渴望亲人团聚、过太平幸福日子的强烈愿望等等,都结合在一起,通过妇女叹征夫不归的角度来表现,不但诗的容量极大,也写得温柔不迫,情切韵长,而极宜伶工被乐歌唱。 为强化咏叹的调子,绝句在关键的三四句上,运用假设、诘问、否定(不、无、莫),排除(唯有、唯见)等句式特多。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为假设和否定;“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否定和诘问;“孤帆远影碧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则是排除,如此等等。又五绝较七绝短促,似难酣畅抒情,然高手为之,仍不乏韵味悠长之作,名篇俱在,毋烦赘举。 唐代绝句具有明显共性特点如此。当年夏师阐述极灵活深辟,这里的表述恐难传达其说之精髓。绝句至宋代,则又有新的发展,亦时代、社会条件变化而使然。恰似人生,过了纯情少女时期而渐趋成熟,便博识深思,而多谐语理趣。如王安石、苏轼、范成大、杨万里、陆游、姜夔皆一时绝句高手而有所创造。大体说,苏、陆、姜仍继承了不少唐绝的特点;而黄、范、杨则宋人独特面目更多些,此又非数语所能说清,明清诗人,有尊唐抑宋的,也有厌唐尚宋的,此亦学人所共知。 绝句仅四句,看似最省力,其实它是一种“成如容易却难精”的体裁,正因为它简短,所以最难藏拙,不像歌行还可以铺陈词藻,来点缀点缀,律诗还可以用对仗来遮饰遮饰。东坡曾喻“禁体物语诗”为“白战不许持寸铁”,我想,这话若用来说绝句特点,倒是很合适的。要检验一位诗人是平庸还是真有诗才、有灵性,只须看他写的绝句就可以知道了。当然,要学会绝句,经验仍很重要,名篇佳作读得多,能领悟其成功的诀窍,自然也会有很大的助益。 (摘自蔡义江《绝句的兴起与特点》) (声明:本微刊投稿邮箱已关,请勿往邮箱投稿。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图文版权属于作者,平台传播知识,分享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如涉侵权请留言,我们一定妥善处理,本微刊负责人微信号huierlianxin) 荐读: 【收藏】经典古诗词链接汇总(一) 【收藏】 王蟄堪|半夢廬詞話完整版 【收藏】王力《诗词格律》合集 【收藏】王力《诗词格律》 【收藏】叶嘉莹先生讲座合集 【温馨家园读诗词】之十五 【收藏】安全东推选历代诗1200首集合帖 【收藏】古诗词常用典故 【大有诗说】集合帖 【诗词中国诗友3群选刊】砚石谈诗的用韵 【常用繁体字异体字用法表】 【写诗必备 】各种花卉的雅称,太美了! 钱穆:如何读古诗? 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 【收藏】从0岁到100岁,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居然这么美! 有了此图,再也不怕写错繁体字了(超级实用)! 叶嘉莹||什么样的诗才算好诗? 听讲丨叶嘉莹:传统诗词到底美在哪儿 叶嘉莹谈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 叶嘉莹论诗词:诗显而词隐 浅谈词的流畅 浅谈诗的语言特点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