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清军入关前,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由皇太极亲自统领,是皇帝的亲兵,称为“上三旗”。余下的正红旗、镶红旗、正白旗、镶白旗、镶蓝旗,称为“下五旗”,由亲王、贝勒、贝子掌管,驻守各地。 上三旗 皇太极继位后,是领正黄旗,其子豪格领镶黄旗,原在此旗的阿巴泰仍领原来的牛录(当时为六个),同在镶黄旗,一直到天聪九年(1635年)十二月改旗以前始终如此。但在史籍中也出现皇太极之“两旗”、或其视两黄旗为己旗的记录,原因是,清初的八旗,同一宗支所领之旗有一定关联。如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的两白旗。 处罚多铎,夺其正白旗牛录,是归入多尔衮、阿济格的镶白旗,兄弟二人各分一半,后来又归入多铎的正白旗下。再如代善、岳托父子分掌的两红旗,他们自己视其为一体,天聪初,镶红旗主岳托在对济尔哈朗表白,不应从阿敏滞留朝鲜应马上班师时说:“尔欲去则去,我率我两红旗兵还。若两红旗兵还之,想两黄旗、两白旗兵亦随我还矣。”岳托是把两红旗称为是“我两红旗”,说成都是自己的领旗。 天聪六年(1632年)正月宴请皇太极,也是两红旗主代善、岳托及同在两红旗的岳托之兄弟们一同宴请。同样,皇太极也把他与其子所领的两黄旗视为一体。如其继位伊始,阿敏曾向皇太极提出要领其镶蓝旗出居外藩。皇太极集两黄旗固山额真及阿巴泰说,如果应允阿敏,“则两红、两白、正蓝等旗亦宜出居于外,朕统率何人?何以为主乎?……尔等勿得妄言。”可见皇太极是把两黄旗看作是自己的嫡系、同一领辖系统。 在《满文老档》中,还可以看到天聪九年(1635年)改旗以前“汗率其两旗及两白旗”出兵,“汗幸校场,集其二旗护军”校射的记载。因这里所说的“其两旗”“其二旗”,都是指两黄旗。之所以如此指称,是因为这两黄旗一旗是他自己所领,另一旗是他的儿子(豪格)所领。 天聪九年(1635年)十二月兼并正蓝改为两旗后,皇太极才成为两个黄旗之主。由于新正蓝旗是豪格统领,所以皇太极在兼并旧正蓝旗以后,可以称形成了皇太极嫡系的三旗势力,而不能称他已领两黄、正蓝的“上三旗”,此后至顺治八年(1651年)以前,无论是各种档案材料,还是太宗、世祖两朝实录,都从未出现皇帝领有所谓上三旗的记载,所多次出现的,倒是皇太极领两黄旗的记录,《清太宗实录》称其为“内两旗”,至顺治初,顺治帝承领其父皇太极所领之旗,仍被称为“上二旗”“内两旗”。 而包括正蓝旗在内的其他六个由诸王所领之旗,则称为“内六旗”。这里的“内”旗,是相对于外藩蒙古所编设的“外”旗一一外藩十三旗而言。清政权的内八旗也即平常所说的八旗,其中皇帝所领的内两旗与诸王所领的内六旗,当时或可称为是上二旗、下六旗。 爱新觉罗·福临 至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济尔哈朗等宗王联合追论多尔衮,收夺其正白旗(时已传其嗣子多尔博)而归顺治帝,从此,皇帝才领有两黄、正白这上三旗,文献中也在此后才有“上三旗”、下五旗”这种名称。如果以前就领上三旗,此时再加上一个正白旗,岂不就成了领有上四旗? 所以,入关前直至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以前,清代皇帝从来也未领有过上三旗,而只能说崇德朝的帝系拥有三旗势力。早年,孟森先生《八旗制度考实》曾认为皇太极原拥有两黄旗,夺正蓝旗后又“自将之三固山”也即领三旗,后来诸家之说大约是沿袭了这种说法。 清太宗通过兼并正蓝旗,以前的八旗八主变成了八旗七主,第一次打破了后金八旗八主的“八分”体制格局,对于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及共举新汗旧制的破除,使后金汗由八旗共主而成为集权王朝的皇帝,有一定影响。 此次并旗事件,也成为以后皇帝为强化皇权、削弱宗王藩权而继续兼并强藩领旗的先例。正白旗主多尔衮死后被追论定罪,其正白旗由顺治帝收纳,皇帝由领“上二旗”进一步变为领“上三旗”。 下五旗 1、皇子入封下五旗 入关后,由于八旗“八分”体制的瓦解,皇帝已打破入关前八分制下只能在自领之旗分封子孙的旧制,将其皇子入封下五旗。 这是入关前后八旗分封的最大不同点,它也是皇帝用“众建以分其势”的方式,继续削弱宗室王公领旗势力的一种手段。其间经过了数个强化步骤。 第一步,以皇子入封下五旗中王公势力最弱之旗,以及与皇室宗支关系较近之旗,并由皇帝将上三旗自领之佐领分予皇子带入所封之旗。第二步,封入下五旗中的所有旗分,并由入封皇子分占下五旗王公的部分佐领。第三步,雍正朝以后,基本上全部进占下五旗王公之佐领。第四步,乾嘉时期,继续实行雍正朝及以前的定制。第五步,道光朝,限定下五旗中清初军功王公后裔所领祖先佐领的数额。 八旗铠甲 清代的宗室,也是在以上过程中延续性地受封,延续性地保留对所封及所继承的佐领下旗人的领属关系。 以下对不同阶段分封的具体状况进行考述。 最早入封下五旗的皇子是顺治帝的三个皇子福全、常宁、隆禧,所入封之旗为镶白旗、正蓝旗。镶白旗的旗人,多数是豪格生前的正蓝旗人,被多尔衮霸占后调入镶白旗。多尔衮死后,顺治帝将兄豪格之子,即其皇侄富绶封入此旗,应算是“物归原主”。 正蓝旗除原阿巴泰一支外,另一支便是在顺治八年(1651年)后曾遭帝室及郑亲王等严重打击的多铎后裔。这两旗,一旗属皇室近支之旗,一旗的原旗主多铎已被追降郡王,后裔也是遭压制的罪属,旗主后裔势力最弱。所以这两旗是当时皇帝有较大处置权的旗分,皇子入封下五旗,最初也是这镶白、正蓝两旗。皇子分封下五旗的具体制度,从康熙六年(1667年)开始制定。 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皇帝将顺治帝次子福全封裕亲王,入封镶白旗,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一月,顺治帝的另两个皇子恭亲王常宁、纯亲王隆禧分封入旗。康熙帝所以将自领的上三旗佐领分予他们带入下五旗,是因为当时皇室旁支的下五旗王公对各自所领之旗的佐领尚有较强的私领性,皇帝本支之人不能随意侵占。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圣祖的六个皇子受封,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封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封为贝勒。因此又制定郡王、贝勒两个爵级应分予的旗下佐领数额。 当年,两位郡王分府入旗,经奏准:“给郡王旗下佐领(即旗分佐领)及内务府佐领、内管领,视十四年分给亲王之例。”也即按照前述分予恭亲王常宁、纯亲王隆禧的数额。此次分封发生两个重要变化,一是皇子开始入封下五旗中正蓝、镶白二旗之外的其他旗,胤禔、胤祉二人便是封入镶蓝旗;其他四人仍封入镶白、正蓝二旗。 其二是开始进占下五旗王公所领有的佐领。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因有皇子封贝子,又定贝子分封之制。这一年,康熙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禵俱封为贝子。 八旗 当时规定,贝子分府入旗,所予旗分佐领及包衣佐领、管领之数,与贝勒相同。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圣祖第十子胤封郡王,入正红旗(雍正年间,圣祖第十五子胤禑、第十七子胤礼,分别封为贝勒、郡王,这二人也入正红旗)。雍正元年(1723年),世宗又以镶红旗庄亲王博果铎无后,以清圣祖第十六子胤禄过嗣,入封镶红旗,袭庄亲王。至此,下五旗五个旗中已全部有皇子入封。 雍正八年(1730年),清世宗又将贝勒与贝子所分予的汉军佐领裁撤,适当增减其满洲佐领、蒙古佐领,作为以后定例实行。至此,皇子封爵入旗,或其后裔封爵、袭爵,其应拥有的分封佐领数都有了固定数额,并成为乾隆以后诸朝皇子分封遵行的定制,其应分予佐领之制如下(旗分佐领):亲王、郡王,给满洲佐领六、蒙古佐领三、汉军佐领三。贝勒,给满洲佐领四、蒙古佐领二。贝子,给满洲佐领二、蒙古佐领一。八分公,给满洲佐领一、蒙古佐领一。不入八分公及以下爵级不分予佐领。 2、下五旗旗主延续 下五旗中的分封还有一种情况,是原下五旗旁支王公之子孙袭爵者的继承佐领,以及封爵者的分予佐领。这些人以“铁帽子王”为主,这些人的王爵可世袭罔替不降袭。他们的先辈在清初都有军功,所以又称“功封”王公,或称“军功”王公,他们又都是清初的旗主、管主,这八个“铁帽子王”爵及袭爵者是: 正红旗 旗主礼亲王代善,其后裔满达海等先袭巽亲王,以后杰书、椿泰、崇安、永恩等袭王爵时,号康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永恩为王爵时复号礼亲王,以后的昭楗、麟趾、全龄、世铎等袭亲王,均号礼亲王。 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代善第三子萨哈廉之子,亦在正红旗。其后裔勒尔锦、勒尔贝、扬奇、充保、布穆巴、诺罗布、锡保、熙良、泰斐英阿、恒恩、伦柱、春山、庆恩、讷勒赫仍袭顺承郡王。 镶白旗 由原正蓝旗主肃亲王豪格后裔入封。豪格后裔富绶、丹臻、衍潢、蕴著改袭显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蕴著为王时复号肃亲王,以后袭号肃亲王者:永锡、敬敏、华丰、隆慰、善耆。 镶红旗 旗主克勤郡王岳托,其子罗洛浑袭号衍禧郡王,后裔罗科铎、讷尔图、讷尔福、讷尔苏、福彭、庆宁、庆恒改封号平郡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庆恒为郡王时恢复克勤郡王原号,以后袭此王号者是雅朗·阿、恒谨、尚格、承硕、庆惠、晋祺、崧杰、晏森。 承泽亲王硕塞,后裔及继嗣者世袭庄亲王,他们是:博果铎、允禄、永瑞、绵课、奕責、绵護、绵薛、奕仁、载勋、载功。 正蓝旗 原镶白旗主豫亲王多铎,其子多尼调入正蓝旗,降袭信郡王,袭信郡王者:多尼、鄂扎、董额、德昭、如松、修龄。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复多铎袭豫亲王,此后袭豫亲王者:修龄、裕丰、裕兴、豫全、义道、本格、懋林。 爱新觉罗·多尔衮 睿亲王多尔衮,原正白旗主,死后由多铎第五子多尔博袭亲王,旋因追论多尔衮而削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又为多尔衮平反,以多尔博之后裔世袭睿亲王,也安置在这正蓝旗中分封,此后世袭睿亲王者:淳颖、宝恩、瑞恩、仁寿、德长、魁斌。 镶蓝旗 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后裔济度、德塞、喇布、雅布、雅尔江阿、神保住改袭简亲王。乾隆十三年(1748年)神保住夺爵,以济尔哈朗弟费扬武曾孙德沛袭简亲王,德沛死后,复由济尔哈朗后裔奇通阿、丰讷亨、积哈纳袭简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王时复号郑亲王。以后袭郑亲王者:乌尔恭阿、端华、承志、庆志、凯泰、昭煦。 八旗的排序 在清入关后的史籍中,涉及八旗的排列次序,一致写作:(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下五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 但是这个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1、皇太极继位后的八旗排序 《清太宗实录》中出现过两次,时间为皇太极继位后的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天聪三年(1629年)十一月,两次所记八旗排序,都是按以下次序:一、正黄旗;二、镶黄旗;三、正红旗;四、镶红旗;五、镶蓝旗;六、正蓝旗;七、镶白旗;八、正白旗。 这一时期的这一排序,与前述努尔哈赤天命后期档册上两次所记排序有两点变化:其一,正黄旗又改为第一,镶黄旗第二。这是因为正黄旗是具有汗身份的皇太极为旗主,一国之主的皇太极,其领旗当然要与努尔哈赤时期一样,排在首位。而镶黄旗主为其子豪格,而且皇太极对镶黄旗也有私统上的连带关系。其二,两白旗位置互相倒换,镶白旗改为第七,正白为第八。原因是镶白旗主已为阿济格,天聪二年(1628年)三月又改为多尔衮,正白旗主是多铎,无论阿济格还是多尔衮,都是多铎的兄长,因而他们的镶白旗要排在多铎的正白旗之前。这兄弟三人年龄上又都小于三大贝勒,所以他们所领的两白旗,仍是在三大贝勒所领的红、蓝旗之后,置八旗之最末。 其他旗仍旧,次序也仍旧,二贝勒阿敏的镶蓝旗,仍在三贝勒莽古尔泰的正蓝旗之前。而这两个兄贝勒的两蓝旗,又都置于幼弟的两白旗之前。可见,这一时期八旗的记档、文献叙述排序,仍同天命时期一样,以旗主的宗法身份地位,作为该所领旗排列先后的重要原则。而原四贝勒皇太极已身为国汗,所以其本支的黄旗也排在最前边,其子豪格之镶黄列于正黄之下,而侄辈岳托之镶红列于正红之下。 2、皇太极称帝时的八旗排序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称帝,改元崇德,此后实行了不少符合帝制,提高皇帝尊威的汉化性礼仪制度,其中就包括八旗朝仪排序的又一次变更。其称帝后的第一次元旦(崇德二年)是亲统大军在外征朝鲜,无京城朝仪贺典。崇德三年(1638年)、崇德四年(1639年)两年元旦贺仪,在清入关前的内国史院及礼部档案中,留下了典仪中八旗排序的具体记录:一、镶黄旗;二、正黄旗;三、正白旗;四、正红旗;五、镶白旗;六、镶红旗;七、正蓝旗;八、镶蓝旗。 爱新觉罗·皇太极 天聪六年(1632年)以后,八旗的排列,将以前的由旗主或率旗行礼者的行辈年齿为序,改为按“旗分”序列,以及皇太极称帝后又进一步改尚右为尚左的旗序变更,均关乎旗主身份地位的改变,主要用于政治性的礼制场合。 3、顺治朝八旗排序固定 至入关后的顺治朝,旗色按黄、白、红、蓝的顺序,此后,为了划一、规范,即使在文献中,同色旗一起并记的方式也逐渐摈弃不用,而代之以前述皇太极称帝后所改定的朝仪中按旗分、先左后右的排列次序,即:(上三旗):一、镶黄旗,二、正黄旗,三、正白旗;(下五旗):四、正红旗,五、镶白旗,六、镶红旗,七、正蓝旗,八、镶蓝旗。 所以在康熙朝所修《大清会典》及雍正朝所修《八旗通志》中,凡事关八个旗,其记述都是采取这一排列次序。其他文献也是如此,直至清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