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弗拉维王朝由韦帕芗(Titus Flavius Vespasianus)创建,历三帝统治,凡27年。仅存27年的弗拉维王朝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至少是帝国历史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父子相传、兄终弟及的王朝。 韦尔斯宣称,韦帕芗和他的两个儿子构成了第二个朝代,弗拉维王朝 “在元老院宣布他(韦帕芗)为皇帝的同时,(他的两个儿子)提图斯和多米提安也被授予恺撒头衔。”他曾经对元老们说:“我的继承人只能是我的儿子,不会是别人。”类似“家天下”的王朝在罗马帝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图|韦帕芗半身像 韦帕芗结束了动乱与内战,帝国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发展时期。“经过暴乱和三名皇帝连续暴死之后,弗拉维家族终于控制了长期动乱的帝国,并使之趋于稳定。”历史学家说:“韦帕芗在奥古斯都已经设计好的基础上复活了帝国,而且是重新建立的帝国。”但由于军队是内战最大“受益者”,所以韦帕芗即位后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军团勉强接受了这位新皇帝”。韦帕芗并不是出身皇统的帝王,按照古典史家的说法,“他的出身既不高贵,也非富有”。他的家族名望不高,没有显赫的祖先肖像可以供奉。当然,在帝国“秘密”大白天下后,军队以自己好恶决定皇帝人选,出身和血缘已经没有必要成为“参照系数”了。 按西方学者观点,韦帕芗是“罗马和平”的开创者,认为从公元70年至180年,罗马帝国的稳定与和平的局面是韦帕芗奠基的。然而,西方学者一再赞赏的“罗马和平”实际上并不和平,谋杀和内乱虽然少于公元68-69年内战,但也此起彼伏。每一次内乱都伴随着失控的军人对罗马城肆无忌惮地劫掠,受害者是无辜的罗马人。韦帕芗先头部队进入罗马城之后,劫财杀人,一些富豪和前朝重臣横遭屠戮。此外,在“罗马和平”时代,“并不是说没有混乱,多米提安统治时期的莱茵河军队的一系列反叛、马尔库斯·奥莱里乌斯(Marcus Aurelius)当政时期的叙利亚总督领导的反叛(两者均遭失败),包括成功谋杀多米提安和康莫都斯的许多阴谋,以及皇帝家族和顾问们中间,经常性的图谋和为达到某种目的的企图。然而,帝国所得到的是固定的规律,一种几乎被类似事件打断的规律”。 图|今人所绘罗马士兵形象 公元68-69年内战破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秩序,造成了灾难性后果,韦帕芗的新王朝“重整河山”面临诸多难题。最为突出的两个问题是:一是财政困难,二是军队如何治理。由于韦伯芗前几任皇帝竞相奢侈,帝国民穷财尽。按照苏埃托尼乌斯的说法,帝国财政亏损高达400亿塞斯退斯。但军队问题远比财政困难更严重。一年多的内战,军队纪律败坏,多次皇位更替,“抬高”了士兵和军队的地位,尤其是军队“领悟”到了问题的“关键”-皇帝只有依靠他们才能获得政权,因此有形和无形之中助长了军队的骄横与霸气。 “军队到了放纵不羁,胡作非为的程度,一部分军队由于胜利趾高气扬,专横跋扈,另一部分军队则因可耻的失败痛心疾首。”这种现状是帝国政治秩序混乱的必然结果。因此,要想恢复帝国正常政治秩序,必须整饬军队。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韦帕芗表现出了少见的坚定性。“他处死了许多维特里乌斯的士兵,对立过战功的士兵,他也不过分恩赐,甚至迟迟不发规定的赏银。他从不放过整顿军队的任何机会。”恢复和平、整顿军纪成为韦帕芗的主要政绩。 不过,韦帕芗并没有一味地对军队严加管束,既然他汲取了种种经验教训,也自然明了恩威兼施的必要性。所以,“在他抵达罗马后,便把礼物分发给士兵和平民”。他的这种行为是遵守“规矩”的表现,也是战乱之后收买军心、笼络民心之需要。韦帕芗对一些部队进行了改编,参加军事叛乱的日耳曼军团大部分被解散;维特里乌斯的军队或遭到了惩罚,或被解散。通过种种措施,韦帕芗重新确立了军队的纪律和秩序,这也是他在位期间统治和社会都比较稳定的重要因素。能够对军队进行有效控制的皇帝,帝国历史上寥寥无几,韦帕芗为其中之一。 图|奥古斯都雕像 鉴于近卫军自奥古斯都创建以来的骄纵无度,及其杀戮皇帝、干预帝政等恶行,韦帕芗在加强控制军队的同时,强化了对近卫军的治理。他首先将近卫军大队由维特里乌斯时的16个步兵大队缩减为最初的数目——九个步兵大队。“近卫军仍然在意大利和附近行省的公民中征召,其忠诚依然通过赠与来保证……”为了达到遏制近卫军,使其不再犯上作乱的目的,他任命自己的长子提图斯为近卫军长官。“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职位,因为军队的忠诚对新王朝的延续是必不可少的。”对近卫军实施垂直控制,是韦帕芗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皇帝任命自己的儿子为近卫军长官,为帝国历史上第一次,足以说明这位皇帝的防范和戒备之心,也使得近卫军更加凸显出皇帝私人卫队和保镖的性质。 和前一阶段的帝国相比,一方面,弗拉维王朝统治的27年间社会相对平稳;另一方面,则真正实现了帝位的嫡传。其中固然有诸多原因,但韦帕芗比较好地解决了军队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他赢得了军队对新王室的忠诚。此时,虽然不能定论军队对于帝国命运起绝对作用,但军队蓄意参与王位更替,给帝国造成了无穷祸患,使帝国一再陷入内乱与纷争,却已得到验证。所以,帝国历史上,稍微明智一点儿的皇帝,为保持国家稳定,维持自己统治的稳固,绝不会对军队听之任之。这几乎可以视为帝国历史上一个特殊规律。韦帕芗就属于汲取了经验教训的皇帝。“……(韦帕芗)在政治上解决了军队问题。为防止篡权者僭夺王位,韦帕芗指定他的两个儿子提图斯和多米提安为继承人。” 图|多米提安半身像 韦帕芗当政期间对军队的治理较有成效,至少由于他没有一味地迁就军队,使他和他的继承者——他的儿子提图斯得以“善始善终”。但韦帕芗的所作所为只能说是“治标”,尚不及“治本”的程度。正如我们前面所涉及的,军队的祸患主要根源在于元首制本身,在于这个制度对军队的依赖和放纵。元首制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和致命的弱点,决定了对军队的治理和稳定是暂时的,而依赖却是持久的。 “韦帕芗是一个强有力的皇帝,在他死的时候(79年)把帝位传给了长子提图斯(Titus Flavius Vespasianus),提图斯无可争议地继承了王位。”提图斯于公元79年继承王位。在狄奥·卡西乌斯笔下,提图斯是一个贤明君主,既不沉湎于酒色淫乐,也对一些奢侈的娱乐活动予以阻止。在他“统治期间,不曾处死一个元老”。提图斯基本上奉行了父亲的各项政策,他统治下的帝国没有大的动荡和变故。由于提图斯是近卫军唯一首领,加之韦帕芗对军队治理获得成效的基础,所以,在位仅仅两年的(公元79-81年)提图斯才“有幸”没有成为军队的杀戮对象。公元81年,提图斯偶然病故,死因其说不一。种种迹象表明,提图斯之死与其弟多米提安有直接关系。据记载,他执政期间,多米提安就曾有过推翻他的阴谋,他在断气前也曾说过:“我只犯过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就是没有处死多米提安。 图|罗马元老院内部场景绘画 提图斯没有子嗣,其弟多米提安(Titus Flavius Domitian)理所当然地成为皇位继承人。也使得该王朝成为罗马帝国历史上极为少见的“父子相传”,“兄终弟及”的王朝。早在韦帕芗执政期间,元老院就曾经建议皇帝,继承人应在优秀的元老中挑选,但韦帕芗对此不屑一顾,把帝位传给了儿子提图斯。提图斯死后,多米提安继承王位,元老院的“理想”再次落空。元老院中的反对派曾认为多米提安“篡权”。多米提安则以屠刀“回敬”了元老院的“好意”。 在古典史家笔下,多米提安是一个既爱慕虚荣,又追求奢靡的皇帝(韦帕芗不喜欢他的次子,很少让他参与国政)。一方面,“他的荣誉如此之多,乃至在他统治的地域内到处树立着金银制成的雕像和浮雕”;另一方面,他在竞技场、斗兽场内上演花样不断地演出。尽管多米提安远没有他的父亲和哥哥那么幸运,但在帝国历史上,他和提图斯仍然属于自奥古斯都以来对近卫军控制比较好的皇帝。还在提图斯死前,已经得到皇帝头衔和权力时,他便给予了士兵他哥哥所给予的一切。 图|古罗马斗兽场遗址内景 自奥古斯都以后,“还没有哪个皇帝像提图斯和多米提安那样赢得了近卫军的忠诚”。对待近卫军,多米提安可谓独辟蹊径,治理有方。在同日耳曼人和达契亚人的战争中,他把近卫军派往战场。训练严格的近卫军不负皇帝期望,在战斗中表现上佳。公元87年,一位名曰科尔内里乌斯·福斯库斯(Cornelius Fuscus)的近卫军长官战死沙场。派近卫军参加战争,近卫军长官殒命疆场,帝国历史上尚无先例。应当说,多米提安的举措比较高明,成效一举两得,正式结束了近卫军不赴前线参战打仗的历史。 可以认为,多米提安把近卫军派往战场,并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军队的作战实力,还有把帝国内部,特别是皇帝身边的不稳定因素向外转移的意图。和帝国历史上许多皇帝一样,多米提安在关注近卫军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其他军队,没有忘记奖赏士兵,提高士兵的军饷。经常许诺给予士兵金钱和荣誉,以保证军队的稳定和忠诚。多米提安在位16年,注意到了军队之于统治的重要性。他曾把近卫军增加到10个步兵大队。10个大队的编制一直持续到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遣散近卫军。但他没有像他的父亲一样采取严厉的措施整肃军纪,而是采取了收买和拉拢军队的做法。“他把军团士兵一年的军饷由225狄纳里,增加到300狄纳里。”多米提安在军队里比较有威望,“并不是由于其他原因,只是因为他第三次增加了士兵军饷”。 多米提安统治时代,意大利曾经发生严重经济危机。为了解决危机,多米提安采取了各种措施,但仍未能恢复意大利原有的繁荣。这场危机一个影响比较深远的后果是,“意大利的人口似乎在减少,或至少不再增长。意大利不可能再有充足的兵源,越来越多的军官和士兵来源于比较罗马化的西部各行省”。罗马军队非意大利化实际上是后来蛮族化的开始。 图|多米提安旧照 多米提安的统治远未及其父亲统治的那么安定,反对他的兵变多次发生。镇压了莱茵河流域军团的反叛后,多米提安开始实施恐怖统治。狄奥·卡西乌斯记载了许多人因为一点儿小事便被处死的事例。公元96年,多米提安宫廷中曾发生一场谋杀,主谋是两名近卫军长官。“95年时,多米提安处死了两名近卫军长官。由于想取代近卫军长官职位的两个人:皮特罗尼乌斯·塞昆都斯(Petronius Secundus)和诺尔巴努斯(Norbanus)确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被除掉,因而决定组织废除多米提安的一场阴谋。” 结果,多米提安被人杀死在宫廷中。他的两名宫廷侍从直接参与这次谋杀。此外,宫廷中一些对多米提安恐怖统治不满的官吏也参与其中。特别是那位塞昆都斯,长期以来把持着近卫军,使他本人和那些阴谋者可以“得心应手”地进行阴谋活动。“尽管多米提安的私人卫兵对他日夜守卫”,但他仍然没有逃脱被谋杀的厄运。 悲惨的命运结局将多米提安的良苦用心全部化为乌有。用金钱维持军队和士兵的忠诚,对任何时代和国度的皇帝,都不可能是最佳选择。因此,西方学者认为多米提安被谋杀的主要原因,是“军队和近卫军放弃了对他的忠诚……”金钱赎买军队忠诚的不可靠性又一次显现出来。多米提安被杀的事实反映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军队和近卫军犯上作乱反映了军队的腐败和堕落,而皇帝的荒淫、残暴则为军队的杀戮行为提供了“口实”。所以,近卫军和行省军队每每制造事端,皇帝自身因素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图|今人扮演的近卫军士兵 多米提安被杀标志着弗拉维王朝的终结。弗拉维王朝历三帝,计27年,至少在王位嬗递形式上实现了“父子相因”、“兄终弟及”,也使该王朝形式上具备了“家天下”的特征。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天下”的王朝里,最后一个皇帝仍未能躲过近卫军组织的谋杀。多米提安被谋杀的事实说明,帝国历代王朝即便是嫡亲相袭,也会因军队的失控无法实现正常的帝位传承。“随着多米提安被杀,弗拉维家族灭亡,竟然没有留下一个继承他的王位的人。”多米提安无子嗣可立,“元老院为防止近卫军乱政,所以就赶紧宣布诺(尼)尔瓦为帝,因为近卫军经常擅自废立皇帝,以作为自己升官发财的政治工具·····。” 结语 由于军队尚未及时作出“反应”,给在帝国政治生活中作用越来越小的元老院创造了机会,终于获得了行使自己选择皇帝的权力。也算是元老院在皇帝继承人人选问题上的一次“胜利”。“多米提安遭谋杀属意料之外,没有军事将领准备称帝,继承人的提名权落到了元老院······”同以往军队多次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元老院相比,“这次则是元老院自己作出了选择,并任命了皇帝”,成为帝国历史上少有的事例。多米提安被杀事件“清楚地说明,元首制是无法沿着王朝的脉络承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