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十一年(前712年)【经】春,滕[1]侯[2]、薛[3]侯来朝。【左传】 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4]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5]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6]齿[7]。君若辱贶[8]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乃长滕侯[9]。 【公羊传】 其言朝何?诸侯来曰朝,大夫来曰聘。其兼言之何?微国也。 【谷梁传】 天子无事,诸侯相朝,正也。考礼修德,所以尊天子也。诸侯来朝,时正也。犆[10]言,同时也。累数,皆至也。 【经】夏,公会郑[11]伯[12]于时来[13]。【左传】 夏,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14]也。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15]。公孙阏[16]与颍考叔[17]争车,颖考叔挟辀[18]以走,子都拔棘[19]以逐之,及大逵[20],弗及,子都怒。 【公羊传】 【谷梁传】 【经】秋七月壬午,公及齐[21]侯[22]、郑伯入许。【左传】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23]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24]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25]。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26]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27]奔卫[28]。 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29],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30]。”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31],其[32]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33],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其况[34]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35]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36]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37]谒[38]焉,如旧[39]昏媾[40],其能降[41]以[42]相从也。无滋[43]他族,实偪[44]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45]许[46]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47]也。”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48]器用财贿,无寘[49]于许。我死,乃亟[50]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51]之胤[52]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53]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郑伯使卒[54]出豭[55],行[56]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 【公羊传】 【谷梁传】 【释】 许国的来历,一说是许文叔(名丁)后裔,另一说是太岳伯夷后裔,所以在这里有“太岳之胤”一说。 【左传补】 王[57]取邬[58]、刘[59]、蒍[60]、邘[61]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62]之田:温[63]、原[64]、絺[65]、樊[66]、隰郕[67]、攒茅[68]、向[69]、盟[70]、州[71]、陉[72]、隤[73]、怀[74]。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恕[75]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己弗能有[76]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
周王室用温国的地换郑国的地
郑、息[77]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78],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79]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冬十月,郑伯以虢[80]师伐宋[81]。壬戌,大败宋师,以报其入郑也。宋不告命,故不书。凡诸侯有命,告则书,不然则否。师出臧否,亦如之。虽及灭国,灭不告败,胜不告克,不书于策。 【经】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左传】 羽父[82]请杀桓公[83],将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84]菟裘[85],吾将老焉。”羽父惧,反谮公于桓公而请弑之。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86],止[87]焉。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88],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十一月,公祭钟巫,齐[89]于社圃,馆于寪氏。壬辰,羽父使贼弑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者。不书葬,不成丧也。 【公羊传】 何以不书葬?隐之也。何隐尔?弒也。弒则何以不书葬?春秋君弒,贼不讨,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子沈子曰:“君弒,臣不讨贼,非臣也。子不复雠[90],非子也。”葬,生者之事也。春秋君弒,贼不讨,不书葬,以为不系乎臣子也。公薨何以不地?不忍言也。隐何以无正月?隐将让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 【谷梁传】 公薨不地,故也。隐之,不忍地也。其不言葬何也?君弒贼不讨,不书葬,以罪下也。隐十年无正,隐不自正也。元年有正,所以正隐也。
导读:《春秋》一经三传 国表君谱 上一篇:初读《春秋》一经三传(十) 下一篇:初读《春秋》一经三传(十二) 参考- ^滕国,姬姓,周文王第十四子滕错叔后裔,周武王封于滕,今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传二十三位君主,历时750年,前414年为越国所灭,不久复国,于前296年为宋国所灭。
- ^姬姓,名安,滕国第十五任国君。
- ^薛国,周代东方方国之一,任姓,炎帝后裔,位于今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和张汪镇之间,前418年为齐国(田)所灭,为齐邑。
- ^官名,官名。周朝掌占卜之官。
- ^劳驾;降临。
- ^薛国,任姓。
- ^并列,在一起。
- ^kuàng,赐,赏赐。
- ^以滕侯为长。
- ^zhí,作“特”,特别。
- ^郑国,姬姓,郑氏,伯爵国,都城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传二十四位君主,历时432年,前375年,为韩国所灭。
- ^郑庄公,姬姓,郑氏,名寤生,郑武公之子,郑国第三任国君,在位四十二年,谥号“庄”。
- ^古地名,也称“郲lái、祁黎”,郑邑,今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县东有厘城。
- ^许国,姜姓,许氏,男爵国,司明刑后裔许文叔(名丁)后裔,封于许,今河南省许昌市,传二十四位君主,历时672年,前504年为郑国所灭,前503年,楚国扶持下复国,前375年为楚国所灭。
- ^太宫,太庙。
- ^公孙阏è,字子都,公孙子都(生卒年不详),姬姓,名阏,字子都,郑桓公之孙。。
- ^郑国大夫,执掌颍谷。
- ^zhōu,车辕。
- ^通“戟”,兵器名。
- ^四通八达的大道。
- ^齐国(姜),姜姓,吕氏,侯爵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传三十二位君主,历时661年,前386年,为齐国(田)所代。
- ^齐僖公,姜姓,吕氏,名禄甫,齐前庄公之子,齐国(姜)第十三任国君,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僖”。
- ^迫近,靠近。
- ^máo hú,军旗。
- ^陨坠,覆亡。
- ^huī,通“挥”,挥舞。
- ^许庄公,姜姓,许氏,名弗(茀),字苴人,许国第十一任国君,在位二十年,谥号“庄”。
- ^卫国,姬姓,卫氏,侯爵国,先后建都于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楚丘(今河南省滑县)、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市)、野王(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县),传四十一位君主,前209年,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彻底灭亡。
- ^拱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 ^接受。
- ^安宁、安定。
- ^副词,表诘问,相当于“岂,难道”。
- ^指“共叔段”。
- ^何况、况且。
- ^公孙获,郑国大夫。
- ^纠正。
- ^敬辞。用在动词前,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 ^yè,请,请求。
- ^指老交情、老朋友。
- ^婚媾,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 ^xiáng,欢悦,悦服。
- ^连词。
- ^栽培,养育,培植。
- ^bī,同“逼”,靠近。
- ^yīn sì,古代祭天的一种礼仪。
- ^许氏。
- ^yǔ,边境。
- ^通“尔”,你们。
- ^zhì,放置。
- ^副词,表示时间紧迫,相当于“急、赶快”。
- ^太岳。
- ^yìn,后裔。
- ^法度。
- ^军队编制,百人车兵为卒。
- ^jiā,公猪。
-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步兵为行。
- ^周桓王,姬姓,名林,周平王之孙,太子泄父之子,东周第二任君主,在位23年,谥号“桓”。
- ^古地名,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西南。
- ^古地名,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南。
- ^wěi,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
- ^yú,古地名,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西北。
- ^温国,苏姓,子爵国,大司寇苏忿生后裔,封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前650年为狄国所灭。
- ^古地名,今河南省温县西南。
- ^古地名,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
- ^古地名,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西南。
- ^古地名,又名“阳、阳樊”,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南。
- ^xí chéng古地名,也作“隰城”,今河南省焦作市武陟zhì县西南。
- ^古地名,今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南。
- ^古地名,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南。
- ^古地名,今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 ^古地名,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东南。
- ^xíng,古地名,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西北。
- ^tuí,古地名,今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西北。
- ^古地名,今河南省焦作市武陟zhì县西土城村。
- ^以己度人,体谅。
- ^占有。
- ^息国,姬姓,侯爵国,封于息,今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城西南6公里,前684年为楚国所灭。
- ^通“境”,边境。
- ^wěi,对,正确。
- ^西虢国,姬姓,公爵国,周文王三弟后裔,初建都于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东,西周末期东迁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历时391年,前655年为晋国所灭。
- ^宋国,子姓,宋氏,公爵国,殷商后裔,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传三十四位君主,历时829年,前286年,为齐国所灭。
- ^姬姓,名翚huī,字羽父,鲁宗室成员。
- ^鲁桓公,姬姓,鲁氏,名允,鲁惠公嫡长子,鲁隐公之弟,鲁国第十五任国君,在位二十年,谥号“桓”。
- ^建造。
- ^tù qiú,古地名,鲁邑,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
- ^^古地名,郑邑,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西南。
- ^俘获。
- ^神名,诸侯及大夫立以为祭主。
- ^zhāi,通“斋”。
- ^chóu,同“仇”,仇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