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元年(前711年)【经】春王正月,公即位。【左传】 元年春,公[1]即位,修好于郑[2]。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 【公羊传】 继弒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 【谷梁传】 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弒兄、臣弒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遂可以至焉尔。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 继故不言即位,正也。继故不言即位之为正,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继故而言即位,则是与闻乎弒也。继故而言即位,是为与闻乎弒,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己正即位之道而即位,是无恩于先君也。 【经】三月,公会郑伯[3]于垂[4],郑伯以璧假[5]许田[6]。【左传】 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7]、祊[8]故也。 【公羊传】 其言以璧假之何?易之也。易之则其言假之何?为恭也。曷为为恭?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许田者何?鲁朝宿之邑也。诸侯时朝乎天子,天子之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此鲁朝宿之邑也,则曷为谓之许田?讳取周田也。讳取周田则曷为谓之许田?系之许也。曷为系之许?近许[9]也。此邑也,其称田何?田多邑少称田,邑多田少称邑。 【谷梁传】 会者,外为主焉尔。 假不言以,言以非假也。非假而曰假,讳易地也。礼,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无田则无许可知矣。不言许,不与许也。许田者,鲁朝宿之邑也。邴者,郑伯之所受命而祭泰山之邑也。用见鲁之不朝于周,而郑之不祭泰山也。 【释】 初读《春秋》一经三传(八)中提及“宋公、卫侯遇于垂”,此处也提“公会郑伯于垂”,“垂”在当时属于卫国。 初读《春秋》一经三传(八)中提及“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此处又提“郑伯以璧假许田”。 【经】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10]。【左传】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结祊成也。盟曰:“渝[11]盟无享国。” 【公羊传】 【谷梁传】 及者,内为志焉尔。越,盟地之名也。 【经】秋,大水。【左传】 秋,大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公羊传】 何以书?记灾也。 【谷梁传】 高下有水灾,曰大水。 【经】冬十月。【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无事焉,何以书?不遗时也。《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 【左传补】 冬,郑伯拜盟。 宋[12]华父督[13]见孔父[14]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释】 初读《春秋》一经三传(三)中提及“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的孔父。 成语“目逆而送”的出处。
导读:《春秋》一经三传 国表君谱 上一篇:初读《春秋》一经三传(十一) 下一篇:初读《春秋》一经三传(十三) 参考- ^鲁桓公,姬姓,鲁氏,名允,鲁惠公嫡长子,鲁隐公之弟,鲁国第十五任国君,在位二十年,谥号“桓”。
- ^郑国,姬姓,郑氏,伯爵国,都城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传二十四位君主,历时432年,前375年,为韩国所灭。
- ^郑庄公,姬姓,郑氏,名寤生,郑武公之子,郑国第三任国君,在位四十二年,谥号“庄”。
- ^古地名,也作“犬丘”,卫邑,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北句阳店。
- ^借;换取。
- ^古地名,鲁国祭祀先祖周公的场所,今河南省许昌市东北五十一里许田村。
- ^姬姓,名旦,周文王第四子,鲁国第一任国君,封邑于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东北。
- ^bēng,古地名,郑国祭祀泰山的汤沐邑,今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东方城镇北。
- ^许国,姜姓,许氏,男爵国,司明刑后裔许文叔(名丁)后裔,封于许,今河南省许昌市,传二十四位君主,历时672年,前504年为郑国所灭,前503年,楚国扶持下复国,前375年为楚国所灭。
- ^古地名,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附近。
- ^违背。
- ^宋国,子姓,宋氏,公爵国,殷商后裔,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传三十四位君主,历时829年,前286年,为齐国所灭。
- ^子姓,华氏,字华父,名督,宋戴公之孙。
- ^宋国大司马,子姓,名嘉,字孔父,孔子六世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