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一个人,一生都在与酒为伴,与酒同行。他自己饮酒品酒酿酒,同时,还写信给自己的孙辈,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告知他们做人的道理——做人也要像酒一样。最后,表达了对下一代人的期冀以及期盼。 这封信的字里行间,无处不体现难能可贵的匠人精神。他就是茅台酒厂的首席酿造师严刚。 酒的四大道理 2017年,茅台酒厂的首席酿造师严刚,给自己的三个小孙子写了一封信,其中最大的也才三岁半。 为什么要给还在牙牙学语的小辈,写这样一封感情真挚、富含人生道理,这样蕴意深厚的一封信呢? 严刚在信中提到,自己在酒厂工作了33年,风雨无阻,没请过一次假。在2017年,是自己最后一次做酒了。在三个孙辈能够差不多看懂字的时候,这批酒,就快要做成了。 时间酿造了最甘洌的美酒,同时也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成长。曾经立于凛冽长风中,衣带肆意飘飞的青年,眼睛里的光不断闪烁,时隔数十年的风风雨雨,眼神里的炽热依旧存在,这就是酒的含义,也是人生最美好的状态:“归来仍是少年”。 青年人的身上常被冠名“有冲劲”、“朝气”、“有活力”,但是这些词并非年轻人专属,而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花草树木都会枯萎,铜铁银器也会被腐蚀发黑、不再如往常一般闪亮。 但是用小麦高粱酿成的酒,却逃过了时间的袭击,转而变成往事的沉淀,最后留下一抹酒香,让人赞美感叹人生的美好。 因此,严刚在信中以酒为题,对三位孙辈的孩子分享了有关“酒”的人生四大道理。 第一,做人要感恩。 严刚写道“最刻骨铭心的茅台酒”是在自己19岁的时候。那正是一个年轻人风华正茂的好年岁,那一杯茅台酒,是自己参军的壮行酒。 在那一场战争中,班长为自己挡下一枚子弹,牺牲了自己倒在了血泊中。从那以后,每一次的出酒日,严刚都会给那位班长“尝一尝”老战友亲手酿的茅台酒。对于别人的帮助,要时常感恩在心。 除了这份深厚的战友情,茅台酒在战争年代对于战士的情谊,也是十分宝贵的。 1935年,红军来到了茅台镇。镇上的居民给红军战士们奉上了最醇的美酒,不近帮助战士们缓解伤痛,同时还鼓舞了士气,解乏治伤更是不在话下。 临走时,战士们才知道原来这就是茅台镇,这些都是闻名四海的茅台酒。并向居民们购买了许多,留在路上舒筋活血或是缓解疲乏。 第二,做人要坚持。 严刚希望自己的后辈们,做人做事能够坚持、持之以恒。他在信中以自己为例。自己年轻时刚进酒厂的时候,只会干力气活。后来在边上看着,自己偷偷跟制酒师自学,默默无闻学了十多年,才终于当上了名副其实的制酒师。 酒与其他饮料不同。大部分饮料都有保质期,需要在期限之内饮用完,否则则会影响了口感甚至身体健康。 “时间”是饮料避之不及的条件,只有酒,最需要时间的沉淀和酿造。多一分少一秒,都无法获得最完美的香气以及口感。时间对于它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 这与人生真实不谋而合。人的一生就是在无数大大小小的经历之中组合而成的,有的人顺风顺水,有的人坎坷不断。 但是无法否定的,是这些所见所得的事物,都给我们的人生构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以及遭遇,少了哪一部分,那都不是完整的人生。 不需要后悔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错事也好,尴尬的遭遇也罢,正是有了过去,才成就了现在,乃至未来的自己,也是最期待的自己。 第三,与人相处要真诚。 酿酒的人常说:“没有赤水河,就没有茅台酒”。赤水河,是茅台酒的根源,曾被毛主席称为“神水”。这句话不无道理。 茅台酒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共有三十道工艺,一百六十五个环节,中间需要经过三百多双手的工作。但它的原料却只有三种——小麦、红高粱、赤水河的水。 赤水河也被叫做“变色的美酒河”,它变色的时间和茅台酒的制作周期一样。人们在酒厂里酿酒,广袤的天地则在赤水河里酿酒,沉淀出自己独有的风味。 严刚希望自己这新一辈的年轻人,做人不仅要像茅台酒一般醇香,还要像赤水河一样真挚纯净,不能失了本心。 人一生都在寻找的,追根溯源,就是本心。但生活在社会的名利场,追寻理想的途中,很难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从而一步一步被铜臭味侵蚀身心,与原本的想法背道而驰,从而丢失了一开始出发的初心。 在黑夜里踽踽独行,除了天上星星的指引,更多的还是自己胸腔里的熊熊燃烧的火焰,比手里捧着的蜡烛、天上的星河都更为明亮且炽热。这才是人生真正需要去保护,为之付出一切的真心。 第四,做人要勤奋。 严刚在信中笑称,自己常被同事叫作“酒厂里的老牛”。除了自己对于行业的坚守和热爱,除此之外,更是知道茅台酒的历史,以及前人的辛苦。 在茅台酒的办公楼前,有一座塑像,是开国总理周恩来先生的。 周恩来先生,是茅台酒的国酒之父。在几十年前,是周总理让茅台酒在关键时刻派上了大用场。严刚在信中郑重其事地写道:“没有他就没有茅台酒今天的地位”。 信中提到的“大用场”,在朱军老师的解释下,也为观众知道了茅台酒作为国酒的历史。 茅台酒在日内瓦会议上,引得许多外国友人的好评。在之后,周总理更是说,日内瓦会议有两台让中国外交十分顺利,一是茅台酒,二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可见其当年的重要性。 因此,严刚认为“只有把自己做得最好,才能让更多人认识到你们的价值”,这也是茅台酒在国际舞台上的优秀经历。 匠艺传承,匠心永驻 酿酒,从端午踩曲到重阳下沙,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从制作到出厂,历时五年,才能酿出最甘洌的酒浆。复杂的工序,一代一代技艺的继承和发扬,才导致了国酒茅台能够拥有现在的质量以及地位。 这其中除却酿酒工艺的优秀,同时优秀的,还有独到的匠心精神。 “匠心”精神,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负责,也有像严刚老先生一样自学成才的勤奋,同时还有茅台作为品牌的坚守。最重要的,是期冀和精神的传承。 严刚先生的家庭三代,工作全都与酒有关,都是做酒的。茅台酒,也拥有两千多年的深厚历史。 茅台酒第一次走出国门,是在一百多年前。1915年,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大的世界级国际博览会——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成就了“怒掷酒瓶振国威”的佳话。 一开始,茅台酒被封在陶罐里,无人问津。一次搬运的意外,打碎了一罐茅台酒,顿时酒香四溢,这倒是为工作人员提供了灵感。 后来,茅台酒就敞开瓶口,任酒香挥发。敞开瓶口的茅台酒被放在展会四处,惹得人群纷纷寻香而来,大为赞叹。 因此,茅台酒被高级评审委员会授予荣誉勋章金奖。1994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80周年国际名酒品评会上,茅台酒时隔八十年,再次荣获国际特别金奖第一名的成绩,完全不输当年风范。 2015年11月12日,茅台集团举办了纪念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一百周年庆典。 旧金山市市长李孟贤亲自出席,对茅台酒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贵州茅台日。 这是一种纪念,也是传承,这一个日子无不在提醒着后辈前人当时的辉煌还有艰辛。如今的盛世不是运气好,也不是天上掉馅饼,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奋斗拼搏的果实。 对于工作必须高质量完成,这才不辜负过去积累下里的文化、精神财富,以及匠艺的精心完美。 传承与发展 毛主席曾说“听说一吨茅台能换苏联四十吨钢材,十几部汽车,一定要抓好出口”,并且还笑言“要做人民需要的一吨茅台酒”。 当时领袖的一句快言快语,其实也是对发展民族工商业的鼓励和希望。 中华上下五千年,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领域广袤,有山有水,气候宜人,最适宜农耕。农业发展得好,工业、商业自然就相对落后。建国以后,炼钢、发展商业同样被提上国家发展的日程。 微观上,是工艺的进步,宏观上需要的,则是民族工商业的崛起以及发展。我们能够靠茅台的酒香走出国门,就可以依靠自身强有力的民族工商业为世界展现中国全新的形象。 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以及沉淀,如今的太平盛世,大好河山,也一定正如前人心中所想象一般盛大美好、繁荣富强。 这一次的信使,是歌唱家蒋大为老师。他在节目中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在舞台上读信,很紧张也很激动,为此做了不少准备工作。 他认为,读信也像喝酒,一字一句地读,正如喝酒需要一口一口地品。品过美酒细腻的口感,才是大口大口地“酒入胸胆”。了解背后的故事,再通读,一气呵成。 蒋大为老师在这封信中读出了酒的浓香,也读到了这种酒对人的一种非常重的影响,读到动情时分还现场唱起了《祝酒歌》。 严刚先生的信,要等到自己最后一批酒酿成时,儿孙才可领会其中意思。这一事件的跨度,也是十分有趣的意义。 酒在发酵,人也在成长。新一辈人才辈出,老一辈当仁不让,这才是社会发展的美好前途,国家进步的蓝图希望。 时间是大众最想要逃避的事物,爱美的人讨厌皱纹,年老的人厌恶时间流逝。群众都在渴望年轻,返老还童,青春电影都在塑造学生时代的朝气和美好。但正因为是时间,我们才有了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期盼,这些都是时间的魅力。 酒的醇香,也正因为时间的加持,才有了它的价值。人生如酒,浓烈的香气,入口的甘洌,这都是时间送给我们的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