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自己在回忆录中说,他父亲是浙江省象山“知事”1916年7月间,暑假开始,我到县省视父亲,他原任法官多年,其实,那时的知事,就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县长。 张国焘两次去找父亲,其实都是有事情的,那年暑假开始,因为非常仰慕蔡元培先生想报考北大,到象山征求父亲意见,得到了父亲积极支持,然后转回到上海复习迎考。笫二次约9月下旬,被北大录取后,要到北京上学感到川资不足,又回到父亲那里补充行囊。就在这短短两个月时间里,给不足二十岁的张国焘带来了重大人生转折:一是从湖南乡下进入心仪已久的学术殿堂、学运中心北京大学;二是在上海租界里接触到许多热血青年、革命党人,引导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象山县志》有记载:民国时期知事、县长人名表:张鹏霄,江西萍乡,1914.7-1916.1;张鹏霄,江西萍乡,1916.6-1917.10。说明他父亲两次当了县长。 张国焘家是当地望族大户,诗书之家。他是满清最末一届省试中录取的拔贡,后科举废除,朝代更替,到浙江求学,就读于浙江政法学校,毕业后从事法律工作,曾任浙江审判厅推事。后来,受到张国焘的牵连,改了名字,叫张劼庄,回南昌市政处、江西省公路处任主任秘书,后来,张国焘参加红军时去世。 张国焘父亲张鹏霄,生于1875年,曾是县试第一名,在1909年清末最后一届会试中被国子监录取,次年进入浙江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法律,毕业后曾任浙江高等审判厅推事,后任浙江象山县知事,在任3年。当张国焘就读北大时,张鹏霄恰在象山县任职。 在五四运动时,当他父亲知道他是革命的激进派,先后两次特意来到北京找到张国焘,起先的意思是规劝他不要做那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读好书才是王道,并表示,你要是出了问题,连累家人很麻烦,是好是在家里结婚,通过这一方式,才能拴住他的心,定了一门亲事,可张国焘要求退亲事,要自己谈恋爱,坚决不肯父母包办。 这时的张国焘,对父亲信誓旦旦地说,我个人做事个人当,决不会连累父亲。他的父亲听到了这些话以后,非常难过,知道再说也无益了,儿子大了,有主张了,尤其是有了知识,已经根本不会听自己的话了,于是。没有说话就走了。他父亲的走,就标志着他跟父亲两代人的分道扬镳。 其实,作为知识分子的张国焘的父亲,他也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精英,就读的浙江法政专门学校,在当时也算是名校,该校由时任浙江巡抚增韫,向朝廷代呈了陈叔通等人的创校申请。,校董会选举陈叔通为监督,正式开展招生事宜,并于当年9月开学,该校学制严格,分正科和别科两种,正科4年毕业、别科3年毕业。正科新生须在中学堂或程度相当之学堂得有文凭,别科新生须品行端正且国文具有根底。 我们从张国焘父亲就读学校的基本情况看,名为“专门学校”,实际上就是一所法科大学,其专业化程度与后来的东吴、朝阳等法科大学并无差异。张父即为第一届学生。作为清末的法科毕业生,毕业后又遭逢民国初建。总体而言,张父以建设为职志,在他担任象山县负责人时,该县的学校开办、桑林种植、平民工厂创办、罪犯习艺所建设、海塘圩堤建设等各项事宜都逐步展开。 后来,他回到江西担任九江地方检察厅厅长。从经历可以看出,张父虽不算有大成就,但中规中矩,可以说是地方官和法律人中的良材。 面对在当地可以说旺族的家庭条件,有这样一位朴良的父辈,张国焘选择的先是说服,后是辩论,最后是叛逆。他的想法是要说服父亲,所以他说,每星期都将阅读过的报刊和少数新书邮寄给父亲。后来我所寄去的书刊就多是《新青年》这类的东西,其中甚至有无政府主义者的刊物,还常写信向我父亲鼓吹新思潮。 后来他父亲来信告诉他,他反对你这种激进思想,反对新思潮,尤其讥讽白话文,并主张保存国粹,这样就引起了父子间各执己见的辩论,从此再也没有看到过父亲。 象张国焘家族中,可以说是人才辈出,他父亲妹妹的女儿喻宜萱,同时代的张国焘的亲表妹,就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新中国声乐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并创建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将民歌《康定情歌》唱红,也是张家人的骄傲。 可是,在张国焘的眼里,父亲是循规蹈矩,慎小慎微的旧式官僚,使他内疚的是,由于自己的革命,父亲晚年备受国民官吏骚扰,郁郁不乐,仍然疼爱两个共产党的儿子,不加责备,也无怨言。后来曾给他找了个姑娘,多次催促他回家结婚,可张国焘表示坚决退婚,他后来自己找了杨子烈。 随着张国焘越来越激烈的想法、目标呈现后浪对前浪的催促时,随着年纪的增加,张国焘也会表现出“跟不上”。张国焘对“五四”时人们“打千问安”式的礼节不以为然,可是在1935年红一、红四方面军四川懋功会师前后,当他叫毛泽东和朱德“润之兄”、“玉阶兄”时,却遭到了博古的质问。博古问张国焘,这不是军阀式的称兄道弟吗?张国焘说,对博古充满莫斯科气味的问题,他只好“哭笑不得”,想想自己真的赶不上时代了吗。 也许正是他这种一向叛逆的思想,导致后来的张国焘在长征期间的拥兵自重,野心膨胀,另立中央,走向分裂党和红军道路,后脱党投靠国民党,寄居海外,客死他乡,成不一位典型的前半生轰轰烈烈,后半生凄凉落寞的悲剧性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