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一部名为《末代皇帝》的影片横空出世,斩获奥斯卡九项大奖。直到现在为止,到现在为止,这部影片在豆瓣评分依然高达9.2分并常年居高不下。 影片于1987年在意大利上映,改编自溥仪的自传体《我的前半生》。该片讲述了60年来,我们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从一名位居高位的皇帝到新我们成立后的一名公民期间,跌宕起伏的一生。 虽然《末代皇帝》是以我们近现代史为背景,全华人班底出演的电影。但究其根本,它还是由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约翰·里德利进行剧本改编而制作的面向西方市场的故事电影。电影从旁观者角度对溥仪这位末代皇帝做了一些艺术化的形象处理,使得一个有血有肉的溥仪展现在观众面前。 诚然,就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关于溥仪,在不同的人眼中可能有着不同的样子。那么,我们究竟应该从电影中怎么看待溥仪这个人呢?又或是说,当我们看待溥仪的同时,我们又能从这个人背后发现一些什么呢? 一.历史的横向思考——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 从历史的横向维度来看,影片中描绘的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在爱新觉罗·溥仪的身上体现的淋漓精致。 末代皇帝溥仪是大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接受的教育不仅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洗礼,还有来自西方的庄士敦老师对西方文化的传授。作为一个皇帝,他既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环境中生活过,也在认知中感受过西方的生活方式。 溥仪对西方文化表现出非常高的热情,他和庄士敦师生之间常常出现一些经典对话。“你的祖先埋在哪?”“苏格兰,皇上。”“你们的地方男人不是不是穿裙子吗?”“不,皇上,苏格兰人不穿裙子,而是穿褶叠短裙。”国外人庄士敦的到来为溥仪带来了西方文明,他在教授溥仪课程时送给了溥仪一辆自行车,以及让他成为了第一个戴眼镜的皇帝。 溥仪对庄士敦说他想去牛津大学读书,想要娶一位会说英语会跳欢快舞步的女子。他说甚至说:“我认为西方的任何东西都是好的,特别是口香糖、阿司匹林和别克汽车。”他可以说一嘴流利的英文,打着网球,对西方文化十分了解。甚至从紫禁城里搬出来的时候,他还没完没了的买着钢琴、手表和无线电,不断扩充着他的收藏。 尽管他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接近西方文明,但是在他内心深处,已经将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刻在了骨子里,并且反应在他为人处世和思考方式之中。当文秀对他提出分手时,溥仪却说:“我是清朝的皇帝,没有人能和我分手。” 从这里可以看出,与近代国外的洋才和魂不同,他身上体现出的更是一种向往和束手无措所交汇而成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庄士敦在年少的溥仪心中埋下了对西方文明向往的种子,但是并不代表移除了他根植于心中的东方思维。他更像近代我们某一批人的特别的代表,渴望学习西方的一切,却又被我们骨子里的传统所约束。 二.历史的纵向思考——时代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激荡 从历史的纵向来看维度来看,溥仪仿佛就是我们近代史变迁的见证者。 那天下午,小溥仪在柱子后面充满好奇的盯着一位垂伤的太后。慈禧说:“你怕我吗?谁都怕我,我是老太后,我在这里好多年了。”溥仪半怕生半好奇地绕过柱子看慈禧,旁边围绕的都是老态龙钟的老太太,老慈禧又道:“他们都叫我老佛爷。”小溥仪却被慈禧床上的小哈巴狗所吸引懵懂无知地走向慈禧。 慈禧喃喃的说道:“小溥仪,我已经决定,我要封你为万年皇帝。”小溥仪一脸不解的看着慈禧,而慈禧这时却已离开了人世。一群喇嘛抱着各种乐器围着灵堂跳跃着,众人跪在地上一言不发。日薄西山,尽管慈禧伤前的排场很大,但是却可以让人从中感受到了残烛般的清廷在风中摇曳的凄凉。 可是皇帝还没有做多久,接着便是袁世凯走上了汉白玉的大台阶,溥仪无力的爬下墙。后面伴随着学生抗议的剧情,又正式地进入我们近代军阀割据的历史之中。随着溥仪被赶出紫禁城,与国外人交好,历史又慢慢进入了抗战时期。直到溥仪被捕不听话,新我们建立,再到他出来,目睹文革的一幕幕场景。 可能,作为一个旧时代的皇帝,溥仪见证了时代,而时代却没有见证溥仪。他从大清国的末代皇帝一步一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普通公民,他参与了从清朝到新我们成立的这段历史,经历了太多,又见证了太多。 在历史的纵向穿梭中,他从一个九五至尊的皇帝到文革中连看守所所长都保不了的小人物,时代的变迁不禁让人唏嘘。他用双眼见证了这段历史,他也被历史裹挟着做出那个时代的他应该做出的选择,他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更迭。 抛开历史因素——溥仪个人不同时期对权力的不同理解 权力对溥仪来说,一直都是复杂的。他既不如一般的政客,也不是被要挟的傀儡。他从小养尊处优的生活不过是一个在局部空间里的特权罢了,当他几次为了出宫门而不得时,让他看到了内心的压抑和苦恼,明白了可能在这紫禁城方寸间的皇帝算不了什么。 当他来到青年时,他想打破这种束手无措,他想掌权,心中的不平衡与年少的血气方刚相交织,可现实的残酷让他的一切想法变成泡影,现在没有实权的他,就连紫禁城内欺上瞒下倒卖文物的太监都治不了。 直到国外人找来对他提出重建满洲国的请求时,他内心的权力欲望被再次点燃。可能他也明白国外人是在利用他,但是他想复出。从小他就被当作皇帝住在了紫禁城,但他从来没有掌控过权力,只是眼睁睁看着权力的中心一次又一次更迭,但是自己却茫然而又无助。 曾经的他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同时却又什么都得不到。他太想要改变这一切了,他需要权力,需要拿回那些他以为的本来属于他的东西,可他却不曾知道,这一切其实都不属于他。 当到了“满洲国”做皇帝时,他才明白:他所拥有的仅仅是可以被人高看一眼的地位,对于实质的权力,他可能根本就摸不到边甚至只能做权力的附庸品。在溥仪心中,他本想着可以做权力的弄潮儿,没想到最后却成为了权力的附庸品,着实可怜。 随着伪满洲国的破灭,再到成为阶下囚并获得特赦。在新我们,溥仪终于以另一种方式赢得了新生。不管之前是主动还是被动,他终于可以摆脱几乎病态的寄生联系,成功的独立自主。在新我们,他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获得了特赦。他终于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尊严,而不是靠曾经的被时代所分手,像牢笼一样囚禁自己一生的皇帝身份。 写在最后: 关于《末代皇帝》,一部以西方人的视角重新解析构筑了溥仪一生的电影。这是一部故事电影而非纪录片,其中不乏有一些地方为了迎合西方主流市场而对影片进行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加工。但就从电影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拥有着极深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本文的分析亦是归于影片中末代皇帝而非现实中真实的溥仪。 关于这位末代皇帝,可能在大众眼中仿佛是一个充满故事的笑柄,但就纵观历史,便可以体会到他从小从皇宫长大的不易以及东西方思想交汇的剧烈变迁。 似乎,他只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是一位被改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末代皇帝,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