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 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著名东北考古学家王绵厚先生近年来经历了两次手术,多年的田野调查和案头工作让他的脊椎、腰椎常常疼痛难忍,以致很少出门,但他仍手耕不辍。在避疫的三年里,他常一个人整理自己的履职资料和调研成果,那些是他近60年从事东北考古和文博事业的记录。家中的一次“水患”让他的部分听课和考古原始笔记被浸损,但他用了几年的时间,凭借超强的记忆力和其他辅助资料,成功地将其中一部分记录复原,这让他感到些许欣慰。《东北考古六十年》的书稿,也正是在这三年中整理出来的。 王先生是一个有浓厚乡邦情结的学者。他的古体诗集《三古斋诗赋》中有《悼祖父》一首,提及他的祖先自顺治时来到东北,“独闯关东三百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他以“县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他的老师宿白、阎文儒都是辽宁人,对这位小老乡格外关照,并推荐他阅读东北著名历史学家金毓黻先生的《东北通史》,这让他初立“仿效金毓黻等先贤的雏志”。他从业后开始耕耘的第一块领域,是辽北开铁地区和辽东“二江”(鸭绿江、浑江)、“二河”(太子河、苏子河)流域。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他又在辽西大凌河流域、长白山区系等地域从事考古实践,重点从事东北历史地理和东北亚交通史、高句丽古城调查及扶余史迹、长白山区系考古与民族、秦汉东北史、辽海长城史迹与长城文化等方面的专项研究。在《东北考古六十年》一书的后记中他曾写道:“广阔的关东辽海大地,不仅是我的桑梓之地,也是我个人成长的平台。”与他相熟的学者初国卿先生认为,他的书“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几乎每篇文章都渗透着故土情怀与乡邦乡缘”(初国卿:《东北考古六十年序》)。 1984年在金上京遗址阿骨打墓考察(从左到右:黄凤岐、冯永谦、郑绍忠、孙进己、王绵厚) 这部《东北考古六十年》,侧重“东北考古”四字,因为本书记述和研究的空间主要是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和北京、河北等地,也兼及日韩两国。从时间跨度看,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了100年,而作者经历了其中的近60年,尤其是1970年代之后东北地区的主要考古、文博工作,作者几乎都亲历或见证过,这很难得。从内容上看,该书其实是作者一个甲子的“践行实录”,或者说就是一位东北考古学家和文博工作者的真实工作经历,因为该书的内容虽属追忆,却不收家事、友朋叙事,而全部与作者的专业、履职和研究有关,重在学术反思和研究回顾。 1985年在与李健才、王侠调查吉林市东团山等地夫余王城史迹后在松花江考察水道交通 全书主要分为追忆篇、访谈篇、论评篇三个部分。追忆篇的50多篇文章,完全是作者文博从业经历和对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地区古地理、古民族、古文化(作者斋号“三古”的由来)的研究实践,多为回忆性文章和口述整理记录,真真切切,原原本本。其中像《追寻东北亚古代交通史迹的半世纪历程》《我与秦汉东北史研究》《回忆参与省内外长城资源调查的心路历程》《探索大凌河古道交通史迹的半世情缘》等文是作者长期从事某个专项研究的纵向回顾与展望,从中可以看出一位考古工作者长期专注于某一课题,不断深入发掘、归纳、总结和反思的过程,颇有学术参考意义,可供专业学者借鉴。野外踏查的具体案例则更多,如对辽东长城史迹的调查、与刘厚生先生辽西考古踏查、重访琉璃寺、大黑山到敖汉旗考古调查、玄菟古道的意外考古收获等二十余篇,内容保持着学术性,语言却有很强的可读性,一些真实的旧事也有传奇色彩,这里举《从大黑山到敖汉旗的考古岁月》一文中的一例: 当我们过了大黑山口,到了一个记不起名称的车站时,售票员告诉我们,下车后距离大甸子村尚有近20里。我考虑杨仁恺先生已60岁,想租一辆“驴基普”(带电动的三轮车),可是在那个小车站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未寻见。杨老见我着急的样子便说:“绵厚,没问题,你能走,我十里、二十里也没问题。”杨老的话令我感动。于是我们离开车站,按当地老乡指引,沿一个干枯河道抄近路徒步去大甸子。 我在野外考察行进中有一个习惯,就是边走边注意周边环境。此行真的是巧合,当行进快一半路程时,我发现在干河沟冲积形成的临河断崖处距地表1米以下露出一个人头骨。丰下发掘的经验告诉我这不是现代坟地,因为现代挑选坟地多避开河床,且地上多有土包,据我推测,这可能是夏家店下层一类的古墓。该头骨的风化程度较高,似也证明此点。我突发奇想,要取出头骨看看。当时我看了看手表,已是下午一点多,早上下火车后与杨老只在车站吃碗面条,现已饥肠辘辘。刚巧离河岸不到200米就有一个小村落,于是与杨老合计,先到村里找饭吃。该生产队的队长四十出头,人很热情。看到了我们带的介绍信后,他说:“省里的干部,过午了,别派饭了,在我家吃一口吧。”便很快端上两碗高粱米饭,加上大葱、大酱,外有两个咸鸭蛋。我知道当年辽西农民是舍不得常吃鸡鸭蛋的,这是给我们的“加菜”。饭后,主人一再推让给钱。我说:“钱是必须给的,我们有规定。你可以再帮个忙。”于是我和杨老各付三两粮票、三角钱(规定二角,人家加个鸭蛋,就多给了一角)。之后,队长拿铁锹下河套,我小心地取出人头骨(更深的尸骨无法取出)。果不出所料,这是典型的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墓地。在被黄土紧裹的头骨两侧,还有两枚鸡骨白的玉块。我轻轻取下玉块包好,后回馆交给保管部,并在当年馆里的油印通讯上写有短文。直到几十年后,郭大顺先生还提及此事。这可以算作鲜为人知的一段带有传奇色彩的考古趣行。 2004年与李健才先生最后一次共同考古调查金界壕 对师长的敬重和对友朋的纪念,是作者在书中蕴含的另一情怀。无论是在自己的回忆还是在他人的采访中,作者都不断提及当年师长对他的厚爱和友朋在他研究过程中给予的助力,以及与他们的交往的旧事。在《我的师道情缘》一文里,作者回忆了他从小学到中学、北大、吉大读书所遇到的良师,包括苏秉琦、周一良、宿白、吕遵谔等先生在考古学、文献学方面给予的指导;在《我的第二母校吉大结业访古行》一文中,他又记述了在吉大研究生班读书时金景芳、姚孝遂、吕绍刚等先生的教诲;在后记中,他对谭其骧、李文信、阎万章等先生给与的聆教“没齿难忘”;在记录几乎每一个踏查遗址时,他都叙述了当年与他同行的友朋的名字及当时共同调研的经过,所涉学人达上百位,如李健才、张森水、姜念思、黄凤岐、孙进己、冯永谦、邓宝学、郑绍忠、辛占山、刘厚生……都是在东北史地考古领域赫赫有名的人物,这当中多人已作古;在自己的一位学生离开辽宁转赴广东工作时,他颇发感慨,撰写了一篇专文以为纪念。从这方面看,作者在严谨的治学之外,还“或许是一个多虑善感的人”(王绵厚:《从一位青年学者南下引发的断想》)。 需要强调的是,本书的作者并不仅仅是考古学家,还是一位博物馆行业的老专家,是“一个博物馆的老兵”。书中“访谈篇”中有专门的对话录,代表了作者对博物馆特色、功能、“走出去请进来”以及“博物馆走进社会”等问题的意见。作为辽宁省博物馆原馆长,作者对东北考古文博事业一些重要历史事件有若干记录,虽为亲历者的追忆片段,但很有史料价值。如书中作者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交通史编写的回忆、五女山申遗往事、对辽博选址的回忆、对辽博馆藏古地图展陈研究的片段回忆、构想“盛京博物馆”(而今已成现实)等,而今看来,皆是辽沈文化史上值得记录的插曲。 2010年考察营口石棚峪石棚 书名:东北考古六十年 作者:王绵厚 整理: 张松 温科学 责任编辑:孟祥斌 上架类型:回忆录与口述史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定价:95.00元 作者简介 王绵厚,辽宁海城人,1945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辽宁省博物馆原馆长、辽宁省博物馆学会原理事长。多年来一直从事东北历史考古与古民族方向的研究,尤致力于东北历史地理、东北亚交通史,东北古代民族与长白山区系的考古、民族研究。主要著作有《秦汉东北史》《高句丽古城研究》《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追忆、访谈和口述历史的方式汇积成编,共五十余个专题,叙述了王绵厚先生在近60年的时间里,在东北古代交通地理、东北古民族、辽东青铜文化源头和长白山区系考古等领域的亲身践行经历,兼及博物馆从业的片断回忆。 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来源:辽海出版社 责编:李静 【边疆时空】荐书|《中国朝鲜族移民史》 【边疆时空】荐书|《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 【边疆时空】荐书|《殊方未远:古代中国的疆域、民族与认同》 【边疆时空】荐书|《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