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两钱 战国时期秦国秦惠文王二年时开始铸造的货币,此后一直通行,至秦始皇统一,废除了布、刀、贝币,统一使用半两钱,成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其形制方孔圆形,铸工精美,周郭齐整较圆。钱文高挺,字体瘦长,小篆,笔画方折。大小轻重无常,重 2.5-12g 不等。 秦朝铸造半两钱意义重大,不仅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形制各异、名称不同的混乱局面,还统一推行到全国,促进了全国经济的交流发展。此外,更是确立了方孔圆形作为我国铜铸币的主要形制。 二、五铢钱 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最早出现在西汉武帝年间。它是以重量为单位的货币,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钱径2.2cm左右,面纹五铢,魏晋南北朝、隋都曾铸造五铢钱。唐开元通宝的出现正式宣告五铢钱的结束。 三、白金三品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发行的银锡合金。所谓白金三品是指:圆形龙币,又名白选、白馔,圆形而有龙纹,重八两,值三千;方形马币,方形而有马纹,重六两,值五百;椭形龟币,肉圆好方,币形像龟,以甲为币文,重四两值三。白金龟币背有篆书“幼光”二字,两头呈椭形,面有龟甲纹状,上有一方形戳印“少”字,即表示为少府所造。龟币为三品中铸造量最少、最珍贵者。 四、国宝金匮直万 新朝王莽时期所铸钱币,字体优美、铸工精良、造型别致,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方孔圆钱形式,直径为3.1厘米,面文为“国宝金匮”四字,旋读,悬针篆。下部为正方形,内有两条竖棱,中间直书悬针篆“直万”二字。该币存世极少,价值连城,为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目前存世2枚半,一枚完整版藏国家博物馆,另1 枚半下落不明。 五、一刀平五千 新朝王莽时期第一次币制改革所铸钱币,又称“金错刀”。铸工精良,形制独特,分为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环柄为一方孔圆钱,环文上曰“一”,下曰“刀”,字为阴刻,字陷处填以黄金,并且加以打磨,使字面与钱面平齐。刀身上铸有阳文“平五千”三字,其中“平”是“值”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币价值等于五千。钱文大体以悬针篆为主,文体有精有粗,粗者文字平夷,制作较逊,精者轮廓斜削,笔划细挺。 六、永通万国 北周静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始铸钱径3厘米,重6克面文“永通万国”,玉篆,“永通”意为永远通行,“万国”示天下万国可用。字廓深峻,形体厚重,制作精美绝伦,居六朝钱币之首。因该钱当时以一枚兑换折一钱五万枚,称虚值大钱之冠,民不乐用,流通时间不长。存世量较少,弥足珍贵。 七、隋五铢 隋代货币,隋文帝开皇元年始铸。面文隶书“五铢”。外廓较阔,无内廓。回制钱铜料中加入大量铅、锡,钱色发白,故又称“白钱”。 (文章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你的文博考研路上,有我一路相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