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奢网 名表 名表日报 查看内容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2023-4-21 09:09| 发布者: 挖安琥| 查看: 117| 评论: 1

放大 缩小
简介: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典型陶器之一。关于尖底瓶的讨论也进行了许多年了,目前有汲水器、酒器、祭器或礼器、攲器、魂瓶、葬具诸多说法,其中以汲水器一说影响最大。 图1 小口双耳 ...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典型陶器之一。关于尖底瓶的讨论也进行了许多年了,目前有汲水器、酒器、祭器或礼器、攲器、魂瓶、葬具诸多说法,其中以汲水器一说影响最大。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1 小口双耳尖底瓶

图1-1这是一款典型的小口双耳尖底瓶,基本反映了初始设计的器型特征,年代为BC5000-BC4000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41厘米,口径5.8厘米,泥质红陶,杯形小口,细颈,深腹,尖底,腹偏下部置环形器耳一对,腹中上部拍印斜向绳纹。图1-2是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遗址。器高46.2厘米,比图1较瘦长一些。

小口双耳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最重要的代表性器物,它一般为小口细颈、斜肩鼓腹、瘦长尖底、腹部有对称双耳。其分布范围西至甘青地区,东至河南腹地,南及鄂西北汉水中游,北达内蒙古中南部、晋北、冀西北地区。

那么,这一造型特征的小口双耳尖底瓶是谁家原始研制设计的?叫什么名称,初始功能是什么?

一、小口双耳尖底瓶的原始设计与功能

1. 小口双耳尖底瓶是谁家初始设计的?

从迄今为止的考古成果来看,所发现的早期小口双耳尖底瓶的遗址主要是半坡遗址、北首岭遗址和庙底沟遗址。而这三个遗址皆指向一个部落——神农氏。其大致历史过程是:公元前5500年前后,神农氏炎帝发动了“神农战斧燧”之战,夺取了华夏国的统治权,占据了蓝田辋川河以西的白鹿原以及伸入古西海的少陵原和神禾原,进行大规模的农牧业扩张。其中,白鹿原南部的大羊峪和小羊峪之间的秦岭山就是史上所谓的“常羊山”,在这一带秦岭北麓浅山区大力发展畜牧业,从此,诞生了首批原始羌人。经过二、三百年的向西开拓,约于公元前5200年前后,已经扩张到了宝鸡一带,北首岭遗址的上限年代反映了这次西扩到宝鸡一带的年代。到了公元前4700年前后,有娀氏黄帝发动“刑天之战”,打败了神农氏,不仅夺取了华夏国的统治权,也占取了神农氏西拓的成果。原神农氏西拓的羌、氐之从,大量向西逃走,从此在陇原以及青藏高原东缘产生了氐与羌两大族系。尽管“刑天”反抗得顽强而悲壮,失败了的原始羌人的一支,沿浐河逃到了浐河下游,这就是半坡遗址的这支原始羌人。半坡遗址的上限年代反映了“刑天之战”历史事件的大致年代。

公元前4500年前后,中华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蚕桑运动,神农氏的祝融与共工两代赴灵宝至三门峡一带的空桑之地,经营蚕桑经济。而庙底沟遗址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亦是神农氏的文化特征。因此,北首岭遗址与半坡遗址所反映的文化特征相似度较高。而庙底沟文化虽然具有相似性的传承文化特征,但由于生产对象不同,导致了器物的文化特征上又有较大的区别。

由小口双耳尖底瓶发现较早的这三个遗址与神农氏的历史渊源上看,小口双耳尖底瓶的原始发明人应该是神农氏。《太平御览》卷 833 引《逸周书》说:“神农耕而作陶”,神农氏作陶,既不先创,也不为后,其制陶能够在历史上有所记载,必有其特别之处。其中,小口双耳尖底瓶的创意便是这“特别”之一。

2. 小口双耳尖底瓶的初始功能作用

关于小口尖底瓶功能,崔俊俊、马金磊《小口尖底瓶功用刍议》一文作了总结,见下表:

关于小口尖底瓶功用的各类观点及出处

点提 者出 自动汲水说物理学者《中国古代物理学史话》背水说孙霄、赵建刚《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灌溉说孙霄《欹器与尖底瓶考略》酿酒说孙霄、李仰松《欹器与尖底瓶考略》、《对我国酿酒起源的探讨》明器、葬具说孙霄《欹器与尖底瓶考略》礼器说王先胜《关于尖底瓶,流行半个世纪的错误认识》魂瓶说朱兴国《也说尖底瓶》欹器、侑卮说孙霄、郑志强《欹器与尖底瓶考略》、《小口双耳尖底瓶应为“侑卮”》

(引自崔俊俊、马金磊《小口尖底瓶功用刍议》http://www.doc88.com/p-0179370714457.html)

除了上述观点,可能还有其他说法。由于这种尖底瓶流行了好几千年,发生了许多变化,用途各异,造型也五花八门,要统于一个说法之中,其实是办不到的。因而,在几十年的讨论中,出现了各种说法,皆自有其道理,但又似乎不能自圆其说。这里只追溯这种尖底瓶的初始用途,从而探究神农氏最初的设计思想。

孙霄、赵建刚《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一文的这样一段描述:“将灌满水后的陶瓶背在肩上十分合适。陶瓶紧贴背水者的腰部,身体阻挡了陶瓶的倾覆的危险,所以,我们认为半坡类型的尖底瓶很可能是原始人使用的一种背水器”。应该说这段描述最接近尖底瓶的原始用途。

其实,小口双耳尖底瓶的初始功能就是一种户外使用的水壶。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2 65式军用水壶

这是一款军用水壶。小口双耳尖底瓶的功能和作用与它相同,是一种户外饮水器具。时隔七、八千年,65式军用水壶与小口双耳尖底瓶在设计理念和设计造型上仍有许多相似之处。若再过数千年,人们会认为:65式军用水壶是由小口双耳尖底瓶演变而来的。

3.小口双耳尖底瓶产生的时代背景

神农氏为什么要设计这种小口双耳尖底瓶?

公元前6500—5500年这一千余年里,是一个农业和畜牧业大发展的时期。中华台及环关中平原四周早已是黍、稷、稻、麦、梁、麻、菽,成片耕作。在家畜饲养方面,早已是鸡鸣犬吠、猪栏马厩、牛羊成群。农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口的过剩,新的危机产生了。

神农氏,位于渭南市临渭区花园镇南的岭头上。东边紧邻沋河上游的清水河。神农氏前身是烈山氏,烈山氏前身是混沌氏。清水河口的混沌氏与蓝田县清峪峪口的有巢氏、辋川峪口的燧人氏是现代人起源最早的三个部落。所以,神农氏是最古老的部落之一,分立的部落众多。到这一时期,土地分割早已完成,导致神农氏部落剩余的土地越来越小,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最为突出,终于,在公元前5500年前后,发生了具有世界影响的“神农战斧燧”,向西大肆进行农牧业扩张。

为了缓解人口过剩这一矛盾,神农氏率先向秦岭北麓的边缘地带扩大畜牧业。小口双耳尖底瓶就是畜牧业扩张的产物。

小口双耳尖底瓶原始设计,就是牧羊人的水壶。从考古上,小口双耳尖底瓶除了向东流传和演变外,向西、向北方向所发现的尖底瓶,反映的是游牧文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小口双耳尖底瓶是游牧早期文明的反映。

小口双耳尖底瓶初始产生的时间,应不晚于公元前5500年。最有可能产生于公元前6000—5500年。最早产生地约在神农氏部落一带。

4. 小口双耳尖底瓶的原始设计特征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3 小口双耳尖底瓶(半坡类型)

小口双耳尖底瓶这种实用器的设计目标是牧羊人人挎背的饮水壶。为此,在设计上具有以下特征:

1)从技术角度来讲,最大特征就是双重重心上移。一方面在外形结构上,将双耳偏下设置,以便于挎背时上部产生一个倾覆偏转力,使水瓶紧贴于腰部。如果双耳偏上,重心偏下,行走时,水瓶会大幅摆动,影响行走速度;另一方面是下部收尖,使容积重心上移,主要为了汲水方便。

2)结构上的核形设计,符合人体侧面腰胯间的曲面,增大接触面和摩擦力,在行走时减弱水瓶的前后晃动。

3)下部收尖:一方面是为了挎背饮水壶行走时不欺胯,更重要的是使容积重心上移,这样在装满水时,使水瓶紧贴于腰部,不致于行走时产生不和谐频率的前后晃动;也使在较深的水源汲水时,汲入一定量后,重心前移,压迫瓶口沉入水中,再用绳子控制瓶口,汲水方便而快捷。

4)瓶口:瓶口设计相对变化较多,如图4-1,北首岭遗址的杯状口;图4-2是陇县原子头大型尖底瓶F22:1(据《陇县原子头》,图版一〇),瓶口加长带稍度。图4-3是南郑龙岗寺尖底瓶M394:1(《龙岗寺》,图版八九),设计为头状侧口,可能为牧童设计的,很有童趣。但无论瓶口如何变化,必须是细颈凸口。这是为了汲水时将绳子扣入瓶颈不致脱落。

5)器长一般在30—50左右。更小一点的可能是牧童的饮水瓶。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4 小口尖底瓶瓶口

5. 小口双耳尖底瓶如何汲水?

小口双耳尖底瓶在河中汲水,直接按入水中汲满即可。而在较深的水潭中汲水,又是如何操作呢?

流行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汲水时,将绳子穿过瓶子的双耳,将空瓶放入水中,它在水中自动下沉,注满水后,由于重心转移,瓶口朝上竖起,再用绳将瓶吊出水面,从而实现取满水而滴水不漏,汲满水时,瓶口向上并保持平衡。

然而,孙霄、赵建刚《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一文通过实际测试否定了这一说法。王先胜《关于尖底瓶,流行半个世纪的错误认识》一文直接否定了这种流行说法。按照自动汲水的说法,《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一文的试验是汲入一半水时,尖底瓶翻转,瓶口翘起,离开水面而无法再进水,并且还达不到直立的效果。

尖底瓶之所以设计为尖底,除了不欺胯外,主要是为了将容积的重心向瓶口方向偏移。其理想的效果是当汲入一定水量后,将瓶口没入水中。而要防止的是瓶口翘起,离开水面。平常用水桶在浅井中取水,当水桶灌不满时,可以左右摆动,使桶沿没入水中,而灌满水,但尖底瓶口太小,这种方法没有效果。

当用绳子将尖底瓶放入水面后,人对尖底瓶发生作用的力只有一个,就是向上的拉力。由于瓶底收缩,容积重心前移,当汲入一定水量后,发生重心偏转,将瓶口没入水中。这时,可以施加这唯一的拉力,将瓶口的一半拉出水面,继续排气汲水,直到汲满沉没,再提出来。由于尖底瓶这种头重脚轻的设计,古人用之汲水时,绝不会像《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一文试验那样,如果仅将绳子系于双耳,即使汲满水,也是提不出来的,一定会倾覆得滴水不留。

古人用尖底瓶汲水,是将绳子扣套于瓶颈,再放入水中,当瓶口没入水中,可以将瓶口一半拉出水面;汲满后,提出时,不会产生倾覆。其操作过程如下图示意: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5 小口双耳尖底瓶汲水示意图

6. 小口双耳尖底瓶的名称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6 甲骨文“酉”

中国考古学泰斗、考古学区系类型理论的奠基者苏秉琦先生称尖底瓶为“酉瓶”,“甲骨文中有两个容器形象,一个是‘酉’,一个是‘丙’。酉字如前所说,就是尖底瓶演变到最后形式的象形字,单唇、宽肩、亚腰。‘丙’字是三个瓶结合在一起,形象正是袋足器刚刚出现的形象(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9、124页)”。这一说法应该是正确的,尖底瓶的名称就是“酉”。不过,甲骨文的“酉”字,更象马家窑类型的尖底瓶,取像要比小口双耳尖底瓶更年轻一些。

既然推断小口双耳尖底瓶的名称为“酉”,必然在历史上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如今有两条河取“酉”之名,是否与尖底瓶有关,前面已论及尖底瓶初始创制为神农氏所为,这两条河的命名与神农氏有没有关系,也可以间接证明尖底瓶为“酉”。

渭南市临渭区南有一条河叫沋河,原叫湭河,解放后才简化为“沋”。1983年版《渭南县志》说:“湭河由稠水河、清水河在河西公社史家村汇合而成。自川道北流到川口王,经灰堆村穿渭南城到双王公社张庄村东北入渭。近年在湭河上游发掘的北刘、白庙、史家村仰韶文化遗址,证明氏族社会时,各部落傍水而居,称部族和氏族的首领为酋长,所以,古称‘首河’或‘酋河’。也有写‘猶’河的,新中国成立后才改写为湭河。”沋河取名恐怕与“首领”、“酋长”无关,可能为“酉”的直接演变。沋河最早记载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渭水又东,酋水南出倒虎山,西总五水,单流经秦步高宫东,世名市丘城。历新丰原东,而北径步寿宫西,又北入渭。”有些古本写作“首水”,也有人认为“首”为“酋”之误。如今酉(you)、酋(qou)、首(shou)韵母相同,只是声母不同,绝非偶然。酋、首为酉的衍生字,古代混用而已。既是以“酋水”为准,恐也是由“酉”演化而来。沋河最早的名称应是“酉水”。

神农氏的位置就在沋河上游的清水河与稠水河之间。这段稠水河至今仍叫姜河。当年神农氏扩大畜牧业规模,就是在清水河所处的黄狗峪一带,牧人在清水河用最先创制的小口双耳尖底瓶(酉瓶)汲满饮用水后,背着“酉瓶”上山放牧。久而久之,便将经常汲水的清水河命名为“酉水”了,后来衍化为酋水、首水、湭水和沋水等不同的名称了。

长江上游也有一个酉水河,与神农氏又有何关系?

酉水,又称更始河,为沅水最大支流。有南北二源:北源又称北河,是为主流。源出湖北宣恩县酉源山,向南偏西流至湖南省龙山县境,复出境经湖北来凤、重庆酉阳,南流至重庆秀山的石堤,与南源汇合;南源通称秀山河,源出贵州省松桃县山羊溪,北行经重庆省秀山县至妙泉纳龙潭河后,东北至石堤,与北源汇合,水量始增。折向东南流经保靖、花垣、永顺、古丈县,于镇溪入沅陵县风滩,东流29公里至明溪口,明溪自北注入。酉水又南流26.5公里至乌宿,酉溪自西注入。酉水自乌宿东南流14公里至沅陵县城关镇注入沅水。神农氏一族南迁为苗,西迁为氐羌,北迁为渠搜。如今酉水仍有大量苗族人生存,由此看来,酉水的命名是南迁的神农氏所为。

2007年7月20日《人民网》上杨元崇、易灏《酉水惊现6000年前石器制造厂》一文说:“湖南、重庆两地考古专家近日在酉水河中上游进行考古工作时,惊喜地发现一处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葬群。专家认为,在与巫山大溪遗址相距千里且有重山阻隔的酉水上游首次发现大溪文化遗存,填补了酉水文化序列中新石器时代的空白,丰富了酉水流域古代文化的内涵,把这一地区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推到了6000年前。”“此次发现的笔山坝遗址位于重庆市酉阳县酉酬水电站工程库区,发掘面积约1500平方米,目前已清理出墓葬和一些建筑遗迹。考古专家介绍,在发现的6个墓葬中包括长方形单人墓葬和椭圆形双人合葬墓,分别代表了新石器时代的两个时期。在遗址内还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打制和磨制石器,专家们初步认定这里是远古人类的石器制造厂”。该报道没有给出一个绝对的上限时间点,而给出了一个参照文化点:大溪文化。据《百度百科》“大溪文化”条介绍:大溪文化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地区。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发现,揭示了长江中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大溪文化的彩陶纹饰有横人字形纹、曲线网格纹,有的器形和彩纹,明显受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影响。

这里有两个点值得注意,一是公元前4400年这个起始点,二是有庙底沟彩陶文化的痕迹。由此推断:大溪文化这批人在南方的出现,与“共工怒触不周山”事件有关。神农氏那次战争失败后,大批苗人南逃,其中也包括从灵宝至三门峡的空桑之地回援的苗人。神农氏南逃的族人大致最初落脚于重庆一带。那么沅江支流酉水名称的复制时间约在公元前4400—4300年。从此,返回来可以证明临渭区的沋河至少在6000年前称作“酉水”。

二、户外饮水器的变化

古人设计器型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设计的。不同的生产活动所制造的用器也有所不同。作为户外饮水器,上述的小口双耳尖底瓶(酉瓶)是为放牧人设计的一种挎背式饮水瓶,可以称其为游牧型饮水器。如果不是从事游牧生产活动,就没有必要使用这种户外饮水器了。因此,可以说,小口双耳尖底瓶间接反映了游牧文化的繁荣。下面再介绍几种其他类型的户外饮水器。

1. 农耕型户外饮水器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7 船形彩陶壶

这款船形彩陶壶是一款典型的农耕型饮水器。1958年出土于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器长24.8厘米,器高15.6厘米。陶壶造型由仰韶文化常见的小口尖底瓶转化而来,基本是将纵向的瓶身横置并稍加变形,将瓶口移到壶身的中央,再将本位于瓶身两侧的对称双耳移到壶身的肩部而成。双耳穿绳,是一种手提式户外饮水器。由于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一般距离居住地不会太远,提上一壶饮用水,放置田间地头即可。

7500年前,神农氏炎帝以白鹿原为起点,向西进行农牧业大扩张。北首岭遗址的上限年代,基本可以代表扩张到最西端的年代。从事游牧生产的称为“羌”,从事农业生产的称为“氐”。直到6700年前,“刑天之战”失败,氐人和羌人才向西扩散。氐人是种小麦的,这个船形彩陶壶上彩绘图案,是麦穗形象的简化,也反映出这个陶器为农业生产活动的用器。

2. 园林型饮水器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8 庙底沟类型尖底瓶(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第23页)

苏秉琦先生《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文排列出庙底沟类型尖底瓶的演化、发展序列,共选取四个样品瓶:其中第一、第三个尖底瓶双耳位置均非常偏低,双耳高度约在瓶高的三分之一处;其中第二个尖底瓶腹部无耳,这种无耳尖底瓶在庙底沟类型尖底瓶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中第四个尖底瓶为喇叭口,这种瓶出现于仰韶文化晚期,已处于尖底瓶文化的尾声阶段,双耳靠上,这种瓶才有可能盛满液体而不倾覆。

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也是从半坡类型尖底瓶演变而来的。其个性特征是明显的,器型收细加长,器身瘦长。瓶口收缩,形成双唇小口。双耳位置要不仍保留在半坡类型尖底瓶的位置不变,但器型拉长,显得双耳过分偏低,要不双耳上移,最后,干脆去掉双耳。那么,庙底沟文化时期,为什么要作这些改良呢?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就容易理解了。

6500年前,中华台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抢滩运动,纷纷抢占古四海边缘的滩地桑林。率先发起抢滩运动的是轩辕黄帝,派玄嚣占领了华县到华阴一带最好的一片桑林(周代称棫林),昌意在白鹿原以西古西海边缘抢占桑林。神农氏动手晚了一步,派祝融和共工远赴东海之外的空桑之地(今灵宝至三门峡一带),经营桑园。从6500年前起,环关中平原及豫西晋南的蚕桑丝织业快速崛起。约到了5500年前,东西方首条丝绸之路开通,大批丝绸运销西亚及地中海。自祝融与共工进入空桑之地,直到商汤灭夏时,才被彻底打散。庙底沟文化,主要反映了神农氏这一支族群一定时期的文化特征。庙底沟时期,他们主要经营的是桑园管理及蚕桑生产活动。尖底瓶作为户外饮水器,但他们主要活动于桑园的林木之间,对器型也要作一些改变。首先,过于鼓圆的器型不便于在林间穿行,因而,先给器型瘦身,做成细长型的尖底瓶。其次,他们劳作前将饮水瓶带到桑园,悬挂于树枝或树权上,尖底瓶处于静态。而牧羊人的尖底瓶是要加塞子的,不管是跑来跑去或放于山坡,水都不会流出来。而在悬挂于桑园中处于静态,就没有必要加塞子了。于是做成双唇将口进一步缩小,减少灰尘或飞虫落入的几率,最多再盖片树叶即可。第三、牧羊人是背着尖底瓶,为了能靠实于腰部,故意作成头重脚轻这种结构,但要无依无靠悬挂于空中,必然倾覆,而要悬挂,就不能使尖底翻转,于是,采取双耳位置不变,器身加长,再在器身上部用绳子绕一个绳环,与提绳连接,就不会倾覆了。或者将双耳上移,也可以达到不倾覆。在林间行走,容易与树枝发生碰撞,双耳容易磕坏,后来,干脆去掉双耳,用绳子做大小不同的两个绳圈,再于提绳组成一个简易网兜,将尖底瓶插入便了。因而,本文将这种瘦长型适用于园林生产活动的小口尖底瓶称为园林型饮水器。

3. 酒器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1.马家窑类型旋纹尖底瓶 2. 马家窑类型旋纹彩陶瓶 3. 马家窑类型网纹双耳彩陶罐

图9 马家窑类型尖底瓶、陶瓶与陶罐

图1这件旋纹尖底瓶是一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代表性陶器,出土于甘肃省陇西县吕家坪口径7.1厘米、高26.8厘米。器身由橙黄细泥红陶制成,侈口长颈,折肩收腹尖底,腹中部两侧出一对系绳用的小拱耳。器表细腻,打磨光滑,施黑彩。颈部绘平行条纹,肩腹部及以下绘间饰小圆点的四方连续漩涡纹,近底部光素无纹。图2是一件旋纹彩陶瓶,其纹饰与旋纹尖底瓶类似,而且描绘得更加流畅优美,胎质更加细腻光润。这件旋纹彩陶瓶口径7.2厘米、高25.4厘米、底径7.2厘米,甘肃省兰州杏核台遗址出土。图3是一件马家窑类型网纹双耳彩陶罐。这三件陶器外形造型具有极高的相似度。

上述这件典型的马家窑类型的尖底瓶,侈口的设计不是为了汲水,而是方便于灌注。长颈的设计是为了灌注液体时便于把握。但整体造型仍是一个户外用挎背式的饮器。器型较小,制作精细,显然这是一件户外用的酒器。说明作为牧羊人使用的户外饮水器——小口双耳尖底瓶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一般认为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为公元前3000—公元前2700年前。比马家窑类型稍早的是西王村类型。此类型的遗址是1960年在山西芮城西王村发现的,遗址分布于山西西南的汾水、涑水流城及陕西渭水流域一带。属仰韶文化晚期。《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将它列为仰韶文化第四期,时间约为公元前3600至前3000年之间。西王村类型的尖底瓶典型的是长颈凹腰尖底瓶、喇叭口尖底瓶,已经明显地从水器向酒器转变了。公元前6000年前由神农氏创制的这种牧羊人的饮水瓶,历时两千多年,公元前3500至前3000年之间,逐渐衰落而退出了历史舞台。尖底瓶向酒器转化,此后,作为饮酒人腰间的酒葫芦,延续了不长时间便彻底消亡了。

与旋纹彩陶尖底瓶型制、图案相仿的那件旋纹彩陶瓶,应是户内用饮酒瓶。古人户内使用的饮瓶不会使用尖底,而是采用平底的。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10 华县泉护村平底瓶H5:168(《华县泉护村》,图版13)

三、“酉”为“德”器

有许多人认为小口双耳尖底瓶就是古代的“欹器”。所谓“欹器”,即利用重心来调节平衡,空时倾斜,盛水过半时直立,盛满就倾倒的一种器具。《荀子·宥坐》记载了春秋时期孔子在鲁桓公庙初观欹器时的情景,“欹器”表达的是“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这个道理。《太平御览文部御制下》载“殷有盘铭,周有欹器”,看来这种东西是周朝的事物。上升到精神层面就是表达一个“中正”的思想。有人考证这个物件叫“侑卮”,是个“劝戒之器”,启发和劝戒君主时时处处要做到不偏不倚,保持“中正”。周朝人为了表达这种思想观念,做这个“侑卮”时,是不是参考了尖底瓶,我们不知道。神农氏当年设计尖底瓶时,是否具备了这种思想观念,我们也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使神农氏具备了“中正”的思想观念,也绝不会将尖底瓶做成“侑卮”。恰恰小口双耳尖底瓶的设计最大的忌讳就是这个“中正”。如果在汲水时,汲入了半瓶水,瓶子竖立起来了,就没办法将瓶口按入水中汲满水了。于是,将瓶子的后半部分收缩为尖底状,目的是将容积的重心向瓶口偏移,当进入一定量水后,瓶口会栽入水中,用绳子将瓶口一半拉出水面,很快就能汲满水了,设计还是非常科学实用的。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11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双唇口红陶尖底瓶

上图这是一个长得离谱的小口尖底瓶,长度达146厘米。距今约6000年。现收藏于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考古发现了一些特大号的小口尖底瓶,又是干什么用的呢?

关于大号小口尖底瓶,李宝宗《浅说仰韶文化尖底瓶形制、用途及其他》(《中国文物报》2011年11月16日第4版)有两段文字:“大个头的尖底瓶很少,但皆出土于聚落的中心大房子里,而且还都在主室的中心部位”。“尺寸在七八十(厘米)到一米多的大号尖底瓶,其胎体厚度一般都在5毫米左右,非常薄。而从其容量可盛百来斤水看,是根本不具有实用性的。因为一抬动,瓶体就会破碎”。王先胜《再说仰韶文化:尖底瓶非“侑卮”》(《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1月12日总第378期)有一段文字:“大型尖底瓶不仅仅见于郑州地区作葬具使用,也见于其他仰韶文化,几乎每个遗址都有一件。半坡类型大型尖底瓶是有双耳的,它们出土于居住区,不是作葬具使用”。根据这些描述,形成一个概念:长度7、80厘米至1米多的大号小口尖底瓶,数量少,多被安置于聚落的中心大房子里的主室的中心部位,几乎每个遗址都有一件。时间跨度上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都存在。除了郑州地区将小口尖底瓶当作儿童瓮棺使用不作讨论外,我们对聚落中心大号小口尖底瓶作一点初步的讨论。

是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多或少总会流传下来一些信息。上博竹简《容成氏》1—3号简有一段讲述远古帝王政治的文字,原文内容如下:“[尊]卢氏、赫胥氏、乔结氏、仓颉氏、轩辕氏、神农氏、混沌氏、垆毕氏之有天下也,皆不授其子而授贤。其德酋清,而上爱下,而一其志,而寝其兵,而官其材”。其中,有“其德酋清”一句,对远古帝王德行的概括,“酋清”是“其德”的具体内容。就是这个“酋清”弄得专家学者没法解释。

那么,什么是“酋清”呢?这就和尖底瓶扯上关系了。这还须从前面提到的陕西渭南市临渭区南边的沋河说起。沋河古称“酋水”更早称“酉水”,北流入渭。中游以南,分两支,东支出黄狗峪,叫清水河;西支叫稠水河,即苗人记忆中的浑水河。东支水清,西支水浊。于是古人常用清与浊来区别事物的好与坏。古人在道德的认识上,以清水喻道德的圣洁高尚,自然以浊水喻不道德的行为和思想。于是,就形成“酋清”这一“德”的理念。“酋清”的意思就是指道德的圣洁高尚,是古人最高的道德标准。酋水因酉瓶而得名,酉瓶又是装清水的,酉瓶就成了“德”的物化象征。此前,古人以钺象征着兵权。以手杖象征着皇权与神权。那么,小口尖底瓶这个“酉瓶”则象征的是“德”,应为“德”器。

从上博竹简《容成氏》中“其德酋清”这句中,找到了尖底瓶(酉瓶)与“德”的关系,对那些大号的小口尖底瓶在聚落中心的出现就好理解了。的确大号小口尖底瓶并非实用水器,而是和“钺”、“杖”有着同样的性质,是“德”的象征。

“首”、“酋”是“酉”字的直接衍生。从字义中可以看出“酉”在古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酉—首”:古人将“德”放在第一位的,所以,“酉”就第一、头、最高的意义,于是,衍生分离出了“首”这个字。

“酉—酋”:衍生分离的这个“酋”字,应用不广,用于酋水、“其德酋清”等仍读you,与“酉”相同。读作qiu时,只有一个意思,即“酋长”,指部落首领。明白了古人以“酉”喻“德”这层含义之后,才知道作部落“酋长”是有条件的,首先必须是“德”的典范,必须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否则,不会被推举为部落首领的。

了解了古人在对人的思想道德、才能综合判断上,将“德”放在第一位的。也了解了古人以“酉”喻“德”这个象征意义之后,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将大尖底竖立在聚落中心的大房子的中心呢?后来又消失了呢?本文作以下两点推测:

1.训戒

对于管理一个群体,古人最初推行的是德治,而不是法治。古人在“德”的方面有一定的标准和规章制度。竖尖底瓶的地方便是训戒之所。对一些道德典范在此表彰,对一些违反道德标准及失德行为在此进行进行评判、教训或作出相应的惩罚。在法治没有完善之前,德治之中含有法治中的诉讼、评判、惩罚等因素。因此,竖立尖底瓶的地方是宣扬、推行德治、处理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行为和事件的一个重要场所,是管理族群,维护族群正常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管理设施。

2. 教化

德治除了一些必要的训戒和惩罚措施之外,最重要的手段是通过教化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规范行为。在聚落中心竖立尖底瓶,在于彰显“德”的教化作用。聚落中心的大房子是一个公共活动场所。除了议事或进行某些管理活动外,日常更多的是老人和儿童的活动场所。远古时通常是将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儿童放在一起,儿童的教育由这些老人来传授权。所以,这个公共活动场所日常兼具幼儿园、学校和托老所的综合功能。尖底瓶竖在其中,也是德育教化的象征。由此传达出了一个信息:古人是明知德育教化的重要性,也明知教化要从娃娃抓起,思想品德课是第一必修课。

以“酉”喻“德”的大号尖底瓶,最终还是从历史上消失了。要不是上博竹简《容成氏》篇中冒出了“其德酋清”一句,恐怕真就成迷了。“酉”为“德器”,并没有流传多久便淡出了历史舞台,以致今天不知其为何物。这一“德器”的淡出,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德”重在教化,权力性较弱,不象钺、权杖是某种权力的象征,被历代统治者不断强化,因而,逐渐淡化了。二是公元前五千纪,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道德体系也在发生变革,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阶级分化加剧,传统的道德体系被打破,新的道德体系被重建。《周易》卷八《系辞下》说:“(轩辕)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典型的一个穿着丝绸衣服的奴隶主贵族的形象。尤其到了前五千纪中后期,新兴的奴隶制社会体系已经打破了传统的道德体系。蓝田的尧与舜两代执掌华夏国政权时,曾试图恢复传统道德体系,结果是支父托病、卷善投渊。事实上,这种不合时宜的旧道德体系的倡导,被以轩辕氏为代表的新兴奴隶主贵族的颛顼、帝喾击得粉碎。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继而有了“皋陶作刑”,法治开始进入社会管理体系,也就是说,“德”之训戒作用基本消失。远离中华台的部落,这种变革可能滞后一些,传统道德观念维持的时间相对长一些,“酉”作为“德器”保留的时间要长,这种大号尖底瓶,在前四、三年纪还有出现。

四、小口尖底瓶的历史影响

1、游牧型尖底瓶的消失

神农氏创制小口双耳尖底瓶本来目的就是牧羊人的户外饮器,没想到后世发生了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变化。因此,尖底瓶的出现反映了畜牧业的崛起和扩大。但通过马家窑类型和西王村类型的尖底瓶来判断,大约到了公元前三千纪中叶,游牧生产陆续放弃了使用这种户外饮器。这是因为此时游牧生产的马、牛、羊规模扩大,转场距离越来越远,马匹成了牧人的主要交通工具,这种陶质饮器易碎,可能改用了皮囊类软性水器,耐得马背上的磕碰。这种陶质尖底瓶可能在黄土高原沟壑地带小规模放牧的牧人中还延续了一段时间。

2. 尖底瓶向酒器转型,延续了较长的寿命

马家窑类型和西王村类型这种以侈口、长颈为特征的尖底瓶,已经不是水器,而是酒器了。尽管后来改造为平底,但对酒类的杯、瓶、壶、坛、罐的造型有很大影响。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多半可能就是制酒的器具。从下图中甲骨文、金文的“酒”字来看,“酒”字是直接用“酉”字,还过加了几个水点表示液体属性。但从造型来看,具有侈口、长颈的特征。“尊”为双手捧了个酒瓶之形,属于酒字系衍生之字。但从下图“奠”字三个甲骨文文字来看,似乎有侈口,也有小口的。这说明在转化为酒器之前,小口尖底瓶就已经也是一种祭祀器具了。这符合考古实际,因为大多数小口尖底瓶是从墓葬遗址中发现的。由于小口尖底瓶为“德”品,所以在祭奠或陪葬尖底瓶,表达对祖先“德”的尊敬和宣扬。这与今天常见的人已千古,芳德永存的说法在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12 酉、酒、奠、尊

远古酿酒业最发达的是两个地区,一个是环关中平原地区。一个是环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四千纪,由于关中平原古四海还存在,所以,环关中平原蚕桑丝织业开始走向鼎盛,经过米诺斯(苗氏)的不懈努力,终于打通了经印度河、西亚直至地中海东岸的东西方经贸大通道,首条丝绸之路开通,后与吐火罗人(即达罗毗荼人)共同经营,产生了印度河文明和苏美尔文明。支持印度文明与两河文明的基础则是环关中的丝绸工业。这一时期,渭北要比渭南经济要发达,泾水下游的杨官寨遗址可能就是当时外贸的大型港口城市。自晋南、洛、泾水下游、陇原、河西走廊以至印度河,是当时极其实富庶的商道。马家窑彩陶多为酿酒器具,商业兴盛带动了酒业的发达,经济的富裕使马家窑文化将彩陶文化推向了巅峰。公元前四千纪中叶,北狄(犬戒)黄帝发动“阪原之战”之前,还在洛水下游今陕西白水一带时,其地已出现了“杜康”这一酿酒名家,说明当时酿酒业已达到了工业化级别。

公元前四千纪,关中酿酒业的兴起,其基础是粮食有了剩余,主要是以谷物酿酒。当华夏先民迁徙到西亚和地中海地区,粮食生产远没有关中发达,发明了葡萄酒酿酒技术,从此,葡萄酒在西方开始流行。

从以下图中可以看出,华夏先民迁徙到地中海沿岸,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其所用器具仍具有尖底、侈口、长颈的特征,有一些将双耳上移到瓶口作了把手,虽然器型有了较大改变,但仍能看出其文化上与小口双耳尖底瓶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以下图片引自张英锋《马家窑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是如何使用的?如何立起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81417)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13 两河流域Khafajeh遗址出土石刻上所见乌尔王国(公元前2600-前2350 年)的尖底瓶用法,这是抬到宴会上的礼物,注意后者右手拿着一个圆形坐垫,以便放置卸下来的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14 图坦卡蒙时代的叙利亚人用吸管喝尖底瓶里的酒。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15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Rekhmire墓葬(公元前1479–前1420年)所见送往底比斯太阳神庙的盛酒的尖底瓶,用网套把它五花大绑后,两人用棍棒把它抬在肩上;小的则用双手捧住直接放在肩头小的一人肩扛。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16 古希腊人在庆祝丰收时,抓住底部尖端从尖底瓶里倒出葡萄酒。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17 土耳其Bodrum发现的各种规格的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18 古罗马马赛克装饰画中的尖底瓶


小口尖底瓶的来龙去脉初探

图19 分别来自墨西哥(特奥蒂瓦坎时期)、玻利维亚、秘鲁(奇穆王國时期,公元1000年~1300年)的尖底瓶。

除了环地中海地区之外,即使在美洲,从北美到南美的印第安人也使用了同样的设计,虽然他们不像环地中海地区大量使用于酒器上,但他们的设计更接近小口双耳尖底瓶。这绝非印第安人的单纯模仿或偶然巧合,实际上,他们就是不同时期远徙美洲的华夏先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1 人参与

会员评论

  • 奢侈品回收 2023-4-21 09:10 引用
    内容很丰富,但不清楚古人怎么想的,尖底平放不方便为什么不用平底,就是最后几张图的那种

文章排行

  • 阅读
  • 评论

最新文章

文章列表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