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国河北廊坊很多地区取暖进行“煤”改“气”,但是因为农村用燃气取暖成本过高,部分村民“弃气烧煤”,让国家、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的燃气取暖成为闲置,政府在治理大气雾霾时更应该考虑用户的实际情况。 张贵金说:“廊坊PM2.5源解析显示,冬季主要是燃煤污染,平时主要是工业污染。2016年共完成‘气代煤’(或称‘煤改气’)20多万户。” 但是,在“煤改气”的住户中,实际通气率并不太高,“煤改气”后老百姓是否已经改烧天然气也存在一些疑问。 廊坊市发改委牵头负责当地“煤改气”工作,发改委主任朱建强向督查组介绍,廊坊市2016年8月份开始实施“煤改气”工作,在完成改造的22万户中,通气10万户左右,市县建成区基本完成通气,农村通气率只有20%左右,大部分农村居民2016年冬季采暖仍用型煤。 对于农村通气率低的问题,朱建强解释,主要是三个方面原因:“煤改气”会让农村日常做饭等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需要有接受过程;“煤改气”带来取暖成本增加,增加农民负担;农村铺设燃气管道条件复杂,安全验收面临考验。 针对廊坊市反映的农村“煤改气”的情况,督查组随机挑选多个已经改造完成并通气的村庄,实地入户检查供暖季“煤改气”的实际落实情况。 在廊坊市安次区大麻村,据村委会人员介绍,全村440多户,已通气426户,个别房屋无人居住或属于危房而未改造,全村自2016年12月底正式使用天然气取暖。 随后,督查组走访多家农户,一般用户家里燃气表上显示出使用的数字是600~1000立方米,但在一家走访时,督查组发现该农户院内角落堆有散煤,而其燃气表上显示的数字仅为2立方米。 无独有偶,督查组在安次区小麻村走访调查时,发现一家农户家里的燃气壁挂炉和燃气表被塑料纸层层包裹,并没有使用的迹象,督查组撕开燃气表外面的塑料纸,燃气表显示的数字仅为12立方米。 对此祝浩表示,“煤改气”完成后,仍有部分农户弃气烧煤,接下来,地方政府不仅要推进“煤改气”工作,还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 据了解,廊坊市“煤改气”的补贴标准是每户补贴7900元,其中管道建设补贴4000元,壁挂炉补贴2700元(省里和市县各补贴1350元),用户使用天然气前1200立方米每立方米补贴1元共1200元,补贴持续3年。 朱建强算过一笔账:一个取暖季,一家农户5间瓦房要烧2000立方米的天然气,按照2.4元/立方米算要4800元,即使政府补贴1200元,农户也需要承担3600元,烧煤只需要2000元左右,因此部分农户不愿意接受。 在现场督查时一位村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用天然气取暖太费钱,即使白天不烧,每天还需要烧18立方米左右,有点烧不起,不行的话只能再烧煤了。” 前景分析:地方财政面临补贴压力 朱建强透露,很担心农民复燃(散煤)。用户都比较直接,主要看成本,现在的成本让部分用户有些难以承受。 实际上,2017年1月,廊坊市大气办就曾向河北省大气办提交报告,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及建议”中列出:统计数据调整,煤炭削减压力大;民用散煤清洁化治理难度较大;气代煤气价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周期长。其中,提出的4个问题有3个涉及民用散煤治理问题。在气代煤方面,目前已完成气代煤、使用天然气取暖的用户普遍反映,气量消费过高,一户一个取暖季消耗天然气量达1500~2000立方米,即使取消阶梯气价、财政实施气价补贴,农户仍感觉运行成本普遍高于燃煤。 那么政府能否提高补贴标准,使补贴之后燃烧天然气与烧煤价格相近呢? 张贵金介绍,2016年该市对20多万户进行“煤改气”,各级政府部门已投资20亿元左右。按照环保部要求,今年10月底前还需对70万户进行散煤替代,需投入约70亿元。“现在是各县贷款做散煤替代,如果地方政府不补贴的话,用户肯定不会烧(天然气),地方政府需要长期补贴,财政负担很重,有些地方可能背负不起。” 如果70万户全部改造完成“煤改气”,加上去年完成的20多万户,一共90多万户,按照每户补贴1200元燃气补贴费用的话,每年政府拿出的补贴费用将超过10亿元,其中1/3来自省财政,其他资金需要市县财政解决。在督查现场的座谈会上,对督查组询问能否如期完成2017年散煤替代任务时,当地一些官员坦言“心里没底”。 源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