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问题一直是令美国“头疼”的烦恼,对于美国而言,假使伊朗拥有核武器,那无疑是极大的威胁;而对于伊朗而言,核武器可以成为他们的“安全保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双方都在捍卫自己的利益,但就在和平谈判几乎毫无进展、矛盾也无法调和之际,伊朗顶级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被暗杀,再度为伊核问题蒙上了阴影。 伊朗方面对于法赫里扎德之死反应强烈,他们曾披露暗杀的细节,并将矛头直指以色列。最近还有消息称,伊朗已经成功对以色列进行了“报复”,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开端:顶级核科学家遭遇暗杀身亡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伊朗就已经开始了核能源的开发活动,原本该计划得到了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 但没想到的是,在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伊朗伊斯兰革命取得了胜利,在美伊断交之后,伊朗也拒绝向美国“屈服”,还指责美国在伊朗周边的战争和军事行动影响了伊朗的国家安全。 由此,美国变了一副脸孔,开始指责伊朗“和平利用核能”只是一个借口,实际上伊朗正在秘密发展核武器,并通过制裁、遏制要求伊朗放弃核研究,伊朗核问题由此诞生。 在伊朗核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个我们绕不开的人物,那就是伊朗高级核物理学家、伊朗国防部副部长——穆赫辛·法赫里扎德。 法赫里扎德出生于1958年,是伊朗德黑兰伊玛目侯赛因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但同时他也是伊朗国防创新与研究机构(SPND)负责人,属于伊朗的顶级科学家。 但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及以色列的眼里,法赫里扎德是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准将,也是所谓伊朗秘密核武器项目“阿马德项目”的负责人。 早在2015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核计划进行“最终评估”时,法赫里扎德就已经被“点名”,他也成为了当时唯一被点名的伊朗科学家,还有西方外交官将法赫里扎德称之为伊朗未来的“核弹之父”。 在2018年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点名”法赫里扎德,声称他们从伊朗的“秘密档案”中获得了约10万份文件,并据此得出了这一结论,而且,内塔尼亚胡还公开了法赫里扎德的长相。 据悉,由于法赫里扎德身份特殊,此前他的长相、身份从未公开,伊朗政府还多次拒绝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他进行采访。 有媒体报道称,尽管伊朗政府曾经承认法赫里扎德的存在,但只说他是一名陆军军官,并没有参与核项目。 而且,法赫里扎德日常出行都会受到严密保护,其所乘坐的车辆也都是防弹的,但即使受到了严密保护,法赫里扎德还是于2020年11月27日在德黑兰遇刺身亡。 最初,伊朗媒体报道称法赫里扎德在德黑兰以东约70公里的阿布萨德镇遭遇“武装恐怖分子”的伏击,还有媒体声称有“至少5名枪手手持机关枪”向法赫里扎德的座驾进行扫射,这导致法赫里扎德的安保团队和他本人均身受重伤。 尽管法赫里扎德很快被送往医院抢救,但医疗团队并没有能挽救他的生命。 这是2020年继美国刺杀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之后,伊朗失去的第二员大将,也再度引起了伊朗方面的激烈反弹。 事发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要求严刑重罚此事的幕后黑手,大批伊朗人则走上街头抗议,要求为法赫里扎德报仇。 很快,伊朗政府公布了更多法赫里扎德受到刺杀的细节,并谴责是以色列“精心策划”了这起暗杀,他们将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反击。 细节:暗杀仅用3分钟,武器由卫星控制 2020年11月30日,伊朗为法赫里扎德举行了“国葬”,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葬礼并不对外公开,仅有法赫里扎德的亲属、国防部和军队的官员参加葬礼。 此前,伊朗半官方媒体法尔斯通讯社披露了法赫里扎德遭受暗杀的细节。 据该媒体报道称,在经过官方调查后,发现这次暗杀行动仅持续了3分钟,而且现场没有人为因素的痕迹,因而尽管伊朗方面的直升机很快感到现场,却没有当场抓获任何嫌疑人。 该媒体称,事发当天,法赫里扎德与他的妻子正准备从伊朗马赞达兰省前往德黑兰阿布萨德地区某地,他们此行共受到3台保镖车的护送。在途经阿布萨德镇时,其中一辆保镖车先行前往目的地对当地的安全性进行检查。 恰在此时,法赫里扎德所乘坐的车辆被子弹击中,发出声响。车内的法赫里扎德误以为声响是由于车辆故障或者是撞机导致的,于是选择停车并下车检查。 当法赫里扎德下车后,一架受遥控控制的机枪从一辆停在约150米之外的尼桑车中开始进行射击,有3发子弹当场击中法赫里扎德,一发子弹击中了他的后背,另外两发子弹则打中了他的侧面。 听到枪声后,保镖们立刻试图通过“肉盾”的方式对法赫里扎德进行保护,此时机枪仍在射击,有几发子弹击中了保镖。据悉,机枪共开火十几次,随后这辆尼桑车也发生了爆炸。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表示,他们在现场发现的武器是“由卫星控制”的,整个行动过程中没有人员在场,因而伊朗方面在现场并没有抓获任何人。 据伊朗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于袭击法赫里扎德的尼桑车车主早在10月29日就已经离开伊朗,下落不明。 但伊朗方面仍查到4名嫌疑人,已向全国下发嫌疑人的照片,并加强了两伊边境附近的巡逻,因为伊朗方面认为,嫌疑人可能通过边境逃至伊拉克境内。 另外,伊朗方面从袭击现场找回的武器上带有“以色列军工的标志”,且经过调查后,沙姆哈尼表示参与此次的袭击的人包括伊朗反政府组织“人民圣战者组织”以及以色列摩萨德和他们所支持的“犯罪分子”。 公开资料显示,以色列是全球在战争领域使用无人机技术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他们拥有遥控皮卡车、遥控船只等多种技术和工具。 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声明中也将矛头直接对准了以色列,声称“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沾染了法赫里扎德鲜血。 也正是因为这项调查结果,伊朗大批示威者在德黑兰街头焚烧美国和以色列的国旗,并高喊“不向美国屈服,只向美国开战”等口号。 同时,伊朗民众还要求停止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他们的审查,因为他们认为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泄露了伊朗核科学家的姓名、身份,导致科学家被害。 但与苏莱曼尼被刺杀一事不同的是,没有任何国家、组织或是个人表示将对此事负责,美国和以色列方面都罕见地保持了某种沉默。仅有“小道消息”声称,美国政府官员暗示这场暗杀的“幕后黑手”是以色列,但他也不知道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对此事是否知情。 而以色列情报部长科恩则对此事进行了否认,可同时,他还表示“法赫里扎德一直热衷于制造核武器”,因此,法赫里扎德的死亡令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安全”。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以色列这种“幸灾乐祸”的态度也难怪伊朗会认定以色列就是“凶手”。而且,在法赫里扎德被暗杀之前,伊朗已经有4名核科学家遭到暗杀,当时,伊朗方面就认定这4人都死于以色列的暗杀。 但不管以色列如何否认,在法赫里扎德身亡之后,中东局势升级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而伊朗“反击”来的也很快。 报复:加速核计划,对摩萨德进行“回击” 尽管伊朗媒体呼吁对以色列的第三大城市海法发动报复性袭击,但最终伊朗并没有选择如此激烈、可能直接引起战争的报复手段,而是选择了加速核计划。 公开资料显示,伊朗议会在11月29日就通过了一项紧急法案,这项法案旨在取消对于核计划的所有限制,并停止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核协议对伊朗进行核查的行为,恢复伊朗的核工业。 该法案允许伊朗原子能组织每年生产120公斤丰度20%的浓缩铀,重新启用离心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将推动伊朗核工业的发展,还有专家表示,伊朗目前所拥有的低浓缩铀可以制造“至少两颗原子弹”。 此举令中东局势迅速升级,不仅美军“尼米兹”号航空母舰返回了海湾地区,美军还派出B-52轰炸机前往波斯湾和地中海地区,导致中东地区局势面临极大的动荡。 有分析人士认为,法赫里扎德遇刺事件所产生了“一石多鸟”的效果。 首先,法赫里扎德的死让美国和以色列少了一个“眼中钉”,而且,他的死可能会拖延伊朗核项目的研究进度。 其次,这符合特朗普想要打击伊朗的愿望,还能够为未来拜登政府与伊朗的谈判蒙上阴影,因为法赫里扎德遇刺时距离特朗普政府向拜登政府进行交接仅有3周时间,未来拜登政府如果想重启伊核谈判显然也不会这么容易。 而特朗普早已想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打击,只是其团队坚决阻止了他的这一举动,现在,伊朗顶级核科学家的身亡,显然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特朗普的“愿望”。 第三,这也是对伊朗其他核科学家乃至是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的威慑,这意味着只要他们“违背”了美国的“愿望”,那么即使是在自己的国家也可能会遭受到生命危险。 最后,这也是留给伊朗政府的难题。 尽管伊朗政府看似态度强硬,还扬言会对此进行报复。但此前伊朗所支持的伊拉克民兵已经“减少”了对美军基地的袭击,有人认为这是伊朗想留下与拜登政府谈判的余地,可法赫里扎德之死让伊朗内部的强硬派再次抬头,甚至还可能会要求加倍抵制西方,这可能违背了伊朗政府的初衷。 而以色列方面尽管坚决否认刺杀事件与自己有关,但以色列驻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使领馆都加强了安保、提高了警戒级别,还加强了对犹太人的保护,他们宣称这是为了防止伊朗进行“报复”。 不过,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伊朗却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这似乎意味着伊朗还相对克制,但这似乎也代表着,伊朗不过是在等待时机,因为伊朗的“报复”似乎终究还是来了。 2022年3月,俄罗斯媒体援引了伊朗Press TV的消息声称,一名45岁的男子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遭遇枪击身亡,而此人是以色列摩萨德高级指挥官法米·希那维。 根据多张流传于网络的现场照片和伊朗媒体的报道显示,希那维是在十字路口等红灯时遭受枪击的,现场有多名枪手,大约共发生了15次枪击,希那维所驾驶的车辆车上有多处弹孔。 但同时,俄罗斯媒体也表示现在他们无法证实该消息的真实性,以色列及摩萨德方面也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回应。 如果伊朗媒体的报道属实,那么如同网友猜测的一样,很大可能就是伊朗制造了对希那维的刺杀,其目的就是对以色列方面刺杀法赫里扎德一事进行报复。 因为此事与法赫里扎德遇刺事件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案发地点都位于两国的首都、两人都是在乘车出行时遇刺,而且刺杀过程都十分快狠准,尤其是伊朗声称遇刺的是摩萨德的高级指挥官。 这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法赫里扎德遇刺事件中,伊朗指责以色列摩萨德策划了此事。 至于为何伊朗选择才此时进行“报复”,也许对于伊朗方面而言,想要找到合适的报仇时机,等两年也不算晚,也许伊朗还有其他的目的,但最为重要的可能是,中东的多事之秋,正在加速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