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庆月特别策划 金秋九月,中国电影资料馆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馆庆月。 艺术影院将通过一组极具代表性的影片,分别展示资料馆近年在海外珍贵电影档案收集、电影胶片保存、经典影片修复与再利用、电影版权合作以及艺术影片专线发行等领域的工作内容与成果,我们邀请各位观众在馆庆月一起回顾与资料馆共度的难忘时光。这五场放映分别是: 1.珍贵电影档案海外回流:《假凤虚凰》(1947),影片在2018年由巴黎中国电影资料中心纪可梅女士捐赠予资料馆。 本场映前活动安排一场特别的捐赠仪式,届时观众朋友们将会在国内首次观看到由郑小秋导演的《玉碎珠圆》(1942)的珍贵片段。 2.馆藏胶片放映:《摩托日记》(2004),珍贵35毫米胶片拷贝特别呈现,以此片放映庆祝中国与阿根廷建交50周年。 *本片版权由数梦国际DDDream International 提供 3.电影版权合作:本月我馆将策划推出香港著名影人鲍方诞辰百年纪念专题,放映以《新寡》(1956,香港长城)为代表的8部影片。 “长城”、“凤凰”、“新联”在八十年代时合并为现在的银都机构有限公司。感谢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对本次展映的支持。 4.经典影片修复与再利用:《劳工之爱情》(4K,1922)+《银幕艳史(后集)》(2K,1931),在《劳工之爱情》这部珍贵影片——同时也是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的百年诞辰之际,我们精心完成了影片的4K最新修复,并于今年6月的博洛尼亚探佚电影节进行了世界首映。9月,我们将在艺术影院共同见证它的首次国内放映。 本次默片放映,我们将特邀知名爵士钢琴演奏家现场配乐,为观众朋友们带来绝无仅有的特别观影体验。 5.艺术影片专线发行:《坂本龙一:终曲》(2017),由资料馆作为牵头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发行代表作品,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让我们再一次重温这部口碑之作,祝愿中日两国人民友谊长存,艺术精神生生长流。 相关阅读: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庆特别放映9月开启 鲍方百年诞辰纪念 鲍方这个名字,对于许多内地观众而言可能并不是很熟悉。我们可能更熟悉他的一双儿女,鲍起静与鲍德熹。但其实鲍方是凤凰影业公司的创作主力,对于香港电影贡献颇多,曾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榜单,并获香港电影金紫荆奖终身成就奖。 今年恰逢其百年诞辰,我们希望借由专题放映的形式,让更多的观众通过大银幕观看到他更多的作品,对他有更多的了解。 鲍方先生的儿子,知名电影摄影师、导演鲍德熹先生专门为本次展映录制了视频。感谢鲍德熹先生对本次展映的支持与祝福。 注:本次放映影片均为胶片转数字版本。 据鲍德熹先生介绍,鲍方先生赴港之后,作为演员拍摄了53部电影作品,作为导演执导了16部电影,退休之后还参演了36部电视剧。本次专题放映我们辑选了鲍方在香港左派电影黄金年代的8部重要代表作,以此来回顾他的电影创作生涯。它们分别是: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出类拔萃的伦理悲喜巨作”《一年之计》(1955);由朱石麟编导的温和地挑战中式传统伦理价值观的“哀感写情”时装片《新寡》(1956);同样由朱石麟编导的改编自文学名著的《雷雨》(1961),鲍方在其中饰演了道貌岸然、冷酷自私的周朴园,这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难得的反派角色。 《一年之计》剧照 三部鲍方导演作品,一部是鲍方与唐龙联合执导的古装轻喜剧《蟋蟀皇帝》(1965),石磊演技相当精湛;一部是鲍方独立导演的武侠轻喜剧《我来也》(1965),鲍起静在电影中也有参演;还有一部是鲍方编导的《画皮》(1965),影片曾引进内地并引发了巨大反响,是一部公认的奇幻娱乐佳作,也是无数观众的“恐怖片”记忆。 此外还有两部鲍方参演的古装片《董小宛》(1963)与《审妻》(1966),电影融合了戏曲元素,生动好看,富有历史韵味。 相关阅读: 九月力献 | 鲍方百年诞辰纪念专题 特别放映 《解放了的中国》(1950)是新中国第一批彩色纪录片。此前,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资料馆联合百度共同完成了这部影片的修复工作。 影片记录了新中国诞生和成立初期时很多珍贵的镜头。在新中国成立73周年之际再次观看这样一部影片,绝对会收获一场难忘的观影体验。 新作现场 9月5日,艺术影院将迎来一场重磅活动——提名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并获最佳女主角奖,收获了诸多好评的《妈妈!》(2022)将在小西天1号厅与观众朋友们见面。 《妈妈!》由杨荔钠自编自导,讲述年迈母亲为照顾阿尔茨海默病患女儿重新振作、积极生活的故事,是其“女性三部曲”的完结之作,延续了《春梦》《春潮》中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的同时,更进一步观照女性现实命运,用真实的镜头呈现绝无仅有的老年女性形象,锐意推动中国电影“她叙事”的前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彦姝、奚美娟两位老师贡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着实令人泪目。 放映结束后,导演杨荔钠、监制尹露与吴彦姝、奚美娟两位老师将亲临艺术影院,与观众朋友们面对面交流。机会难得,千万不要错过! 焦点影人:张律 9月3日,资料馆的老朋友张律导演将携他刚刚上映的新作《漫长的告白》(2021)和旧作《福冈》(2019)两部影片再临资料馆。 异国、追寻、语言、身份、爱人,还有一些模糊了过去与现在、真实与虚幻的元素……两部跨越国境的故事一前一后展现出相似的诗意与寂寥,而作为背景的东亚三国却在张律的镜头里逐渐融合。 在《漫长的告白》放映结束后,张律导演将为观众朋友们带来精彩的映后对谈,期待观众朋友们的到来! 华语聚焦 在本专题中,《白日焰火》(2014)、《心迷宫》(2014)、《闯入者》(2014)、《路边野餐》(2015)、《又见奈良》(2020)等十余部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华语佳作都将继续与观众朋友们相约资料馆。 其中,我们以《掬水月在手》(2020)向辛勤的“园丁们”致敬。 在常规放映外,本专题还将有两场映后活动: 9月3日,《平静》放映结束后,导演宋方与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戴锦华将在映后与观众朋友们相见。 9月30日,《过春天》放映结束后,主演孙阳也将亲临现场和观众朋友们交流。 欢迎大家前来观影! 银海戏苑 本月小西天2号厅老牌节目“银海戏苑”回归。我们特别安排了著名京剧演员童芷苓的三部电影作品《宋士杰》(1956)、《尤三姐》(1963)和《十八扯》(1976)与大家见面。 其中,《宋士杰》由桑弧编剧,应云卫和刘琼联合执导,黄绍芬摄影,色彩明丽,对白隽永,全方位展现麒派京剧艺术,汪曾祺对这部戏赞不绝口。 在陈西汀编剧、吴永刚导演的《尤三姐》中,童芷苓唱作俱佳,塑造了经典至极、令人见之忘怀的尤三姐形象,即便并不算了解戏曲的观众也能品得京剧之美。 而在戏仿不同剧目和流派的《十八扯》中,童芷苓则以孔凤英一角展现了其强大高超的京剧功底。 童芷苓师从荀慧生,但她同时钻研四大名旦各派之长,曾自学程派《锁麟囊》,也曾拜梅兰芳为师,号称“四大名旦”一脚踢。在流派戏之外,童芷苓还有“劈纺大王”的称号,其戏路之宽令人吃惊。翁偶虹称赞童芷苓“性格开朗,洞察时代气息,荀派之外,亦钦梅、程;传统之外,更喜新作”。 今年同样是童芷苓的百年诞辰。谨以此次放映向她致以深切的缅怀。 此外,本专题中我们还搭配放映了梅兰芳的《洛神》(1956),希望大家喜欢。 弗朗索瓦特吕弗 诞辰90周年特别纪念放映 当安托万在海边停止奔跑,转向观众,画面在此静止——这个已经成为世界电影中最著名的定格镜头,出自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摄影笔”下,宣告了导演特吕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特吕弗15岁在巴黎发起电影俱乐部,21岁进入法国农业部电影处,在《电影手册》和《艺术》杂志任编辑和撰稿人,成为著名影评家。 他撰写的《论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1954)被视为新浪潮运动的纲领与宣言。27岁,特吕弗完成自己的首部剧情长片《四百击》,一举摘下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 2022年,弗朗索瓦特吕弗诞辰90周年之际,艺术影院特别策划他的作品回顾,纪念这位改写电影历史的电影大师。 刚刚落幕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通过全新4K修复放映了贯穿特吕弗导演生涯的“安托万系列”五部曲。 如果说“安托万系列”以其高度的自传性质树立起特吕弗电影创作的精神骨架,那么此次艺术影院回顾展中出现的作品将作为丰沛的骨血,去充盈、复原出一个更加立体的特吕弗。 《射杀钢琴师》(1960)是特吕弗的第二部长片,与备受他与多位新浪潮作者推崇的悬念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惊世骇俗的《惊魂记》出品于同年。这部迷影之作,是特吕弗多年观影与批评积累的产物,展示出他初执导筒时的另一种重要的创作意图。 《射杀钢琴师》 影史最著名的一段三角关系,后来甚至发展成为某种精神图腾的《朱尔与吉姆》(1962)是不容错过的特吕弗作品,让娜·莫罗灵气逼人的表演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片中的战争背景展露了特吕弗与新浪潮一代宏大的历史思考与野心。 《朱尔与吉姆》 《野孩子》(1970)的故事根据十八世纪真实事件改编,因此是一部少见的特吕弗年代戏。到此时已经拥有一定表演经验的特吕弗在片中饰演想要对小男孩进行文明驯化的医生,相当于站到了“安托万”的对立面,十分值得玩味。 《野孩子》 《零用钱》(1976)再一次聚焦儿童世界,展现了特吕弗拍摄儿童时的驾轻就熟和日渐深厚的洞察力。本片可以被看作《四百击》的回响,它透过孩子们的心绪去检视社会,更是特吕弗自白书的某种续写。 《零用钱》 特吕弗作品一直有着颇深的文学渊源,对文学气息浓郁的痴恋尤其倾心。由伊莎贝尔·阿佳妮领衔主演的《阿黛尔雨果的故事》(1975)讲述一代大文豪雨果之女的苦情人生。本片题材之严肃沉重,阿佳妮的表演之细腻深邃,教人久久不能忘怀。 特吕弗曾坦言,阿黛尔的故事太过痛彻心扉,以至于他需要拍摄上文提到的《零用钱》来一扫心头阴霾。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讲述女性陷入爱情,《痴男怨女》(1977)则揭露一个为爱而偏执的男性故事。影片跟随一个“多情种”流连于各色美女之间,目睹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各国都拍摄过近似模式的爱情故事,特吕弗的版本无疑是戏谑与剖析齐飞,拍起男女爱情游戏最刀刀见血的一部。 《痴男怨女》 法兰西电影巨星凯瑟琳·德纳芙与热拉尔·德帕迪约联袂主演的《最后一班地铁》(1980)是一部舞台感十足的虐心大戏,因而也是两位演员展示风采的绝佳机会。本片横扫法国凯撒奖十项大奖,同时获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此时的特吕弗早已无需奖项的认可,但无论是明星的支持还是观众和评论界的认可,都保证了特吕弗在题材和创作上的自由度,让他得以将电影放在第一位,以电影为媒介,对真实和虚幻,艺术与历史展开前卫探讨。 《最后一班地铁》 9月的“弗朗索瓦特吕弗诞辰90周年特别纪念放映”全部影片将以数字格式连映两轮,精彩不容错过。 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电影回顾 2022年是波兰电影大师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诞辰百年纪念,中国电影资料馆与波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合作,携手为北京观众带来非常珍贵的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电影回顾,向这位世界电影巨匠致敬。 中波两国电影文化交流一直都非常密切。2016年,在两国机构通力合作下,艺术影院成功举办“波兰影史精粹单元”,放映《下水道》《铁幕性史》《影迷》《杀人短片》《爱情短片》《生命如此美好》《水中刀》等佳作。2018年,又举办万众期待的“波兰电影周”,放映《浴血华沙》《夜与日》《钢琴师》《沃伦》《灰烬与钻石》《大理石人》《福地》等影片,囊括不可不看的影史杰作与近年新锐。 在大银幕上品味安杰伊瓦伊达和罗曼波兰斯基等波兰大师作品是绝无仅有的体验。而更加难得一见的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也终于将在这个9月来到小西天艺术影院。四部经典,一次性放足两轮,让观众们一饱眼福。 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Jerzy Kawalerowicz,1922-2007)是“波兰电影学派”创始人之一,与安杰伊·瓦伊达、安杰伊·蒙克、沃伊切赫·哈斯被影迷并称为“波兰电影学派四大天王”。他的代表作《影子》曾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正式引进中国。 耶尔齐作品的一大拿手好戏是多线叙事。分别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影子》(1956)和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夜车》(1959)都是代表性的社会派悬疑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耶尔齐在叙事视角和时间线上不同凡响的探索。可谓是细节铺陈比肩希区柯克,烧脑不输诺兰,动作设计领先塔伦蒂诺。 《影子》,1956年,Wojciech Zamecznik 《夜车》,1959年,Wojciech Zamecznik 荣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的心理惊悚片《修女乔安娜》(1961)通过十七世纪修道院中的驱魔故事,透视上世纪六十年代风云激荡中的欧洲社会心理上的悄然变化,被视作波兰电影史里程碑式的作品。 《修女乔安娜》 罕见的史诗巨作《法老》(1966)改编自波兰文学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波莱斯瓦夫·普鲁斯(Bolesaw Prus)的同名小说,而2022年也恰逢普鲁斯诞辰110周年。这部影片在美学上的大胆挥毫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举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同时征服了大洋两岸的评论者。 《法老》 此次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电影回顾的四部神作,无一不精彩。精心设计的交流活动将在后续公布,敬请期待。 在9月大师回顾专题中,更有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全4K修复作品恭候大家。两位波兰大师共聚艺术影院,创造绝妙的历史时刻。 在此由衷感谢波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对此次放映活动的大力支持。 大师回顾 费德里科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1960)和《八部半》(1963)的4K修复版、埃里克侯麦的“四季故事”和《绿光》(1986)、《双姝奇缘》(1987)、《女友的男友》(1987)、以及是枝裕和的《幻之光》(1995)、《下一站,天国》(1998)、《步履不停》(2008)、《海街日记》(2015)等影迷挚爱仍将在艺术影院陪伴大家。 《秋天的故事》 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全4K修复《两生花》(1991)和“蓝白红三部曲” 也将回归,与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同谱一部波兰电影史。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1994)的男主角让-路易·特兰蒂尼昂不久前离世,留下无数经典银幕形象。在北影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与《红》之后,我们期待着与他的更多作品再次相逢。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 环球精粹 9月,李沧东的苍凉悲歌《薄荷糖》(4K,1999),百看不厌的黑色喜剧《荒蛮故事》(2014),余韵悠长的《小妈妈》(2021)都将继续与观众见面。 《小妈妈》 敲黑板! 开票时间:8月30日(周二)中午12:00 网络购票平台:淘票票/中国电影资料馆APP 全部采用网络售票方式,不提供现场售票 影院观众按72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入场 预祝大家购票&观影愉快! 艺术影院9月片单 -END- 栏目编辑|丁小雨 责任编辑|李子 图片|中国电影资料馆、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