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n business)是指基于全球性商业场景,以“一带一路”倡议中“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观,“互利共赢”的基本导向,互尊互信、相互支持的铁杆关系为链接,合力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建设利益共享、利益融合的共同体,实现全球商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提出背景当今世界全球化深入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经济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世界经济从整体上来看是处于复苏态势,不断提升的还有各国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交织,前途命运休戚相关。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在此现实背景下应运而生。 2018 年 8 月,推进“一带一路” 建设工作 5 周年座谈会也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是下阶段的基本要求。推动“一带一路” 实现高质量发展反映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普遍愿望。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企业的要求,就是要以创新驱动方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具体而言,中国企业要以构建全球商业共同体为新目标,同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破解发展瓶颈、维护共同利益,实现共赢共享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本介绍什么是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 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稿中明确提出了,“经济全球化作为历史的趋势,它促使了技术大革新、人员大规模流动、投资更便利和贸易更繁荣。联合国在新世纪主导了经济全球化,制定了到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目标,不仅使互联网的使用人数达到了35亿人、19亿人喝上安全标准下的饮用水,还使脱贫人数达到了11亿人,同时将在 2030 年实现零贫困的目标。由此,经济全球化足以被证明是正确的。然而,诸如公平赤字、治理困难和发展失衡等问题还依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不仅要重视而且要想法子解决。直到今天我们还未能解决百年来的和平与发展这项全人类共同的任务。我们要听从人民的呼声,不怕困难和艰险道路,勇往直前,力争把和平与发展带上更高的历史台阶。” 从上述演讲稿中,我们能看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身就是对人类共同繁荣的一种期盼,是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愿景,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的是我们对“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义利伦理价值的追寻。纵观世界历史可以看到,不论是在古希腊时期,还是在太平洋彼岸的古代中国,或是近现代历史时期,人们都对人类自身的繁荣有着共同的希冀。 但是,如今全球经济竞争愈演愈烈,有时候企业容易陷入工具理性的偏执中,加上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文明的渗透致使中国市场上出现了诸多商业道德问题,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成为以利益妥协为代价的“零和”选择。 “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解决重大利益冲突的创新思路,其理论内核是将利益关系上升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铁杆关系。“命运共同”是商业系统的首要特征,是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的高度凝练,是一种指向未来、持续共赢的思想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思想强调:“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在此思想下,企业命运共同体不能单纯地被定义为企业的利益盟友,而是铁杆、共生、共存的合作联盟。在自觉觉他,成人达己,共同富裕的基础上,打造和谐统一利益共同体,坚持“利他”价值引导。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正是“利他”与“利己”的有机结合,是企业必须长期坚持并践行的发展性行为。 在命运共同体思维下,企业、市场与社会的职能边界进一步开放,“不搞我赢你输,实现双赢”,以铁杆关系为纽带,以真心为铁杆创造价值为核心,形成铁杆链接、互利合作、共同富裕的商业生态系统。 受命运共同体构念启示,“命运共同”的商业生态系统可以理解为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基于全球性商业场景,以“一带一路”倡议中“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观,“互利共赢”的基本导向,互尊互信、相互支持的铁杆关系为链接,合力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建设利益共享、利益融合的共同体,实现全球商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这个新概念是为了满足共建“一带一路” 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而提出的,融合了多学科理论基础(共同体理论、和平学理论、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等)。可以说是关于中国企业共建 “一带一路”的理论创新探索。 理念内涵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重新配置,世界多极化使国际关系深刻调整,社会信息化把整个世界连为一体,文化多样化又引发多种文化思潮交流交融。与此同时,国际恐怖主义肆虐、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众多难题困扰着人们。 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中国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判断。受命运共同体构念启示,为了满足共建“一带一路” 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创新探索了“命运共同”的商业生态系统——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 理解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需要更加深化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1月18日,在日内瓦万国宫“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我国也提出:“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体现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思想内涵。“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如何发挥企业的主体性作用,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国企业需要改变现有的“惯性驱动”模式,实施“创新驱动”,以构建“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 为新目标,通过与市场利益相关者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实现共同发展,与非市场利益相关者形成价值共同体以实现积极和平,与国际组织形成责任共同体以实现改善治理,从而有效推进高质量“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要求。 这也意味着在实现“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这个新目标过程中,要坚持“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共 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共同发展导向”取代“自我利益最大化”。 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是在顺应当今世界潮流和把握全球经济形势的背景下,各企业以铁杆关系为纽带,合作共赢为重要原则,在寻求自身利益之时不能损害他人利益,以利益为根基,把责任作为重要保障,以共同的命运为坐标,构筑铁杆信任关系链接的铁杆新商业,向着共同富裕目标前进,为实现美好生活共同行动。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是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的世界价值观,博采东西方文明之所长,探寻全球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之道。 “以心为本、以善为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范畴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对人类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希冀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筑造人类共建共享共存的大同社会。 中华典籍《礼记》中以寥寥数语便生动描绘出人类孜孜以求的“ 大同世界 ”,在社会上贤能之人各司其职,人们讲求信义、团结友爱,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人们不偏私于己,人人有德有爱,对大同世界的栩栩描述实则是人们对理想社会走向的一种期许,也是人们力图构建大同社会的真实写照。 梁漱溟先生也曾讲过:“从前中国人是以天下观念代替国家观念的。他念念只祝望‘天下太平’,从来不曾想 ‘ 国家富强 ’”。中国人正是因为心怀天下,才会有天下观念,也正是在这种天下观念之下,拥有在与外界交往中始终坚持平等相待、广交朋友的准则。 人类社会虽有国家之分、民族之别,但汇聚起人类的合力可以创造人的全面发展的地球家园。 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其实也是一种看待世界的角度,把世界各国利益相关者放到了经济共同体这一本质属性中,将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命运提升至了世界视野当中,而不是只站立在自身角度看事物,局限于一国之内、一行业内的发展。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向度来看,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体现出的是一种天下观念,以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为出发点。 在百年变局中,经济发展问题纵横交错。我国也多次指出“过去数十年,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而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够”“全球治理体系只有适应国际经济格局新要求,才能为全球经济提供有力保障”。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当今时代国际层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关系,构建商业“命运共同体”,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构筑铁杆信任关系链接的铁杆新商业,促进各国协同联动发展,构建全球共商共建共享格局,正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从我国西汉时期张骞开拓的“丝绸之路”,到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大交流,直至今天中国在众多领域对外交往的实现,通过各种方式的交流交往,中国加深了与世界的联系,而世界也通过中国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当今时代的主题并没有改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是人类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想要实现更好的发展,需要坚定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理念,因为只有共同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大家一起发展才是好的发展。 当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在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发展就是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不能只搞你存我亡的游戏,也不是仅发展关涉到自身利益的事情,而是要寻找各方的利益共同点、交汇点,团结互助,共同做好今天的事业;合作共赢,就是要坚持和衷共济的准则,不搞“你追我赶”、“你赢我输”、“独自做大”、“独家经营”的零和博弈,坚持天下为公之精神,在精诚合作中互利共赢,实现长远发展。 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切表达了渴望实现人类社会的世界大同理想,为促进全球经济协同联动发展坚定信心,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天下格局。 人类是利益融合的利益共同体,绝非是矛盾的对抗体。正如荀子所指出: “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 (《荀子 · 荣辱》)同样地,作为企业而言,失去对义的坚守也就失掉同其他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难以立足。同时,企业若一味追逐利益很容易会陷入矛盾和冲突的泥淖中,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 ” ,因此在进行各种商业行为中,要真正认清“共荣俱损”的连带效应,以铁杆关系为纽带,以真心、真意、真诚、真货、真价、真情为铁杆创造价值为核心,让商业以铁杆新商业精神为准绳,才能不断扩大“朋友圈 ”,找到真正可靠信赖的“合作伙伴” 。 所谓 “利益至上” ,看似会迅速获得所谓的成功,本质是一种 “利益短视 ”,这种短视渗透到行为中,便形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两者如出一辙。保罗 · 库尔兹的《21世纪的人道主义》也提到过:必须认识到“人类必须寻求对那些决定自己命运的问题的共通解决之道,即心照不宣地领会到:我们都在沉浮与共的同一条船上。 ”世界那么大,容得下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果实,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是立足全球经济发展现状,着眼于世界和平发展、共生共荣的大局,而提交的一份思考中国企业共建 “一带一路”的理论创新探索。 意义“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思想的重要内涵,并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指导合作行动,将逐步深化世界各国的共识并将进一步促进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新治理机制发挥作用。“人类商业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解决利益冲突的创新思路,其理论内核是将利益关系上升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以商业命运共同体思维构建企业的底层逻辑,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和利益矛盾(即统一企业行为的利他性与自利性),应用这一理论视域解读企业利益关系, 或可为商业生态系统下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破与立”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