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这样描写她的母亲:“她才醒来总是不甚快乐的,和我玩了许久方才高兴起来。” 试想一个人在刚刚睡醒的那一刻,都不能快乐,那她一整天该有多煎熬。 张爱玲与母亲的关系,可谓折磨了她一生。 从因爱生恨,再到因恨而惴惴不安,最终也没有见母亲最后一面。 一、曾是心中女神 读张爱玲的文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悲凉。 在她笔下,不管是没落贵族的女儿,还是欢场的交际花,亦或旧式家族的少奶奶,都生活在各自的悲剧中。 张爱玲的一生也是,少年成名后痴心错付,之后骄傲、孤寂又凉薄地度过了一生。 她曾说:“如果你认识过去的我,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现在看来,对“过去的张爱玲”影响最深的,应是母亲黄逸梵。 如此睿智而又特立独行的一个女性,最终也没能摆脱母亲带给她的一切烙印。 张爱玲一开始对她的母亲,是充满了爱和崇敬的。 虽然在她4岁时,母亲就远赴大洋彼岸,但却一直关心着她的教育问题。在离婚时,母亲坚决要在协议上注明一条—— “女儿的教育问题,包括要进什么学校,都需先征得她的同意。” 而正是她的不妥协,让张爱玲接受到了更多更好的教育,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彼时,张爱玲看不起抽鸦片的父亲,看不上弟弟的私塾老先生,却无比向往母亲的那个光明世界。 母亲黄逸梵出身名门,是清末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 她审美极好,会穿衣打扮,生活讲究;她敢于反传统,敢于离婚;她有艺术家的气质,会多国语言,还会油画和雕塑,是一个崇尚自由,尊重知识的独特女性。 那时,她是张爱玲心目中的女神,是一位神秘而美好的女神母亲。 二、朝夕相处之后 生活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色彩,甚至比戏剧更丰富多彩。 张爱玲中学毕业那年,母亲回国,与父亲谈判张爱玲出国留学事宜。张爱玲的父亲不仅不同意,还把张爱玲打了一顿,并软禁起来,接着张爱玲逃出父亲家里,与之彻底决裂。 对于女儿的未来,黄逸梵给了两个选项: “如果要早早嫁人的话,那就不必读书了,用学费来装扮自己;要继续读书,就没有余钱兼顾到衣装上。” 张爱玲选择了后者。 虽然是豪门之后,黄逸梵确实没有钱,如今要负责女儿的生活,日子越发窘迫。 母女俩朝夕相处,黄逸梵对女儿越发失望,而张爱玲对母亲的爱,也一点一点地消失殆尽。 黄逸梵是急躁的,自私的,严苛的。 当女儿达不到她的要求时,她会冲着她咆哮;当女儿笨拙时,她会骂她是“猪”;当女儿生病需要她照顾时,她会口不择言地说张爱玲活着就是为了害人。 不仅如此,她还一直信奉“不许哭,弱者才哭”的教条。 一个正常人,怎么就不能用哭来发泄情绪呢?何况,张爱玲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女孩。 张爱玲的母亲固然自私,固然苛刻,但却也是爱女儿的,只是爱的方式不对吧。 不然她怎么会花钱让女儿去学钢琴和英文,为她争取最好的教育资源,请昂贵的私人老师给她补习功课? 可她始终不明白,最好的爱,首先是亲密关系,而不是我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你,然后在你身上实现我未曾实现的梦想。 三、无法抹去的烙印 正值青春期的张爱玲,一边已与父亲恩断义绝,另一边母亲毫不掩饰对自己的失望,自己又很内疚拖累了母亲。 于是,她一直向母亲表示“花你的这些钱,我一定会还的”。 她也爱过母亲,却被伤害了。 在香港念书的时候,教授资助了800块的助学金,她自认在母亲面前抬起头了,自豪地觉得终于能报答母亲。但母亲当晚就把这800块,当成赌资输掉了。 从此以后,张爱玲醒了、冷了。 后来张爱玲与母亲之间,就只剩下了冷冰冰的“欠债与还钱”的关系。 成名后,张爱玲对稿费非常计较,因为她急着“还母亲的钱”。 攒够了钱后,她把钱换成了二两的小金条,找机会递给母亲,说: “那时候为我花了那么些钱,我一直心里过意不去,这是我还的。” 黄逸梵对着张爱玲哭了出来:“就算我不是个待你好的人,你也不必对我这样!” 看着母亲的泪眼,张爱玲心里默默地说:“不拿也就是这样,别的没有了。” 1957年,黄逸梵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写信给张爱玲: “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见你一面。” 张爱玲并没有满足母亲的愿望,只是寄了一张一百美金的支票给她。 一个月后,黄逸梵去世,她的遗产寄到了张爱玲在美国的住处——满满当当全是值钱的古董。 张爱玲也是知道自己的残酷无情的,她也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忘恩负义,所以她曾对自己说: “反正你自己将来也没有好下场。” 她甚至不敢生孩子,因为她怕她的孩子替母亲来报复她。 直到张爱玲晚年时,邻居发现她常常面壁喃喃自语,禁不住问:“您需要帮助吗?” 张爱玲道:“请您理解,我在与我的妈妈说话呢。来日,我一定会去找她赔罪,请她为我留一条门缝!” 在垂垂老矣,生命将近油枯灯灭之际,她还在为自己与母亲的关系而耿耿于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