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期我们科普了手表的常见名词,有读者留言让小火普及摆频的相关,那么说干就干吧! 我们看到的每只机械表的参数中都会有“摆频”,从每小时18,000次到28,800次甚至72,000次不等,既然每款表都会写摆频数,那么摆频的高低对于选购手表,或者判断一款手表品质的高低来说有什么用吗? 答案是:没啥用!(绝大多数情况下) 首先,摆频是什么? 手表机芯中的心脏为擒纵系统,这个系统中有三个主要部件:擒纵轮、擒纵叉和摆轮(及游丝)如上图。整个机芯的运转、走时快慢都以擒纵系统的频率为准,归根结底,其实是以摆轮的频率为准。摆轮的频率即为“摆频”。手表中标注摆频的方式是以摆轮单向运转一次为准,因为摆轮只要完成一次单向运转,擒纵轮即会前进小小的一格。比如18,000,即是摆轮每小时摆动18,000次。而摆轮之所以会产生一定的频率,是因为伽利略所发现的摆的等时性:是指摆(钟)摆动一次的时间,只由摆架的长度来决定,不但跟摆动幅度的大小没关系,而且跟摆锤的轻重也没关系;只要摆架的长度一定,摆动一次的时间就一定。——维基百科。 摆频为什么有高有低? 当我们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若干段,分的段数越多,如果其中一小段的长度发生变化,对整体长度的影响也就越小。摆轮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将时间这根“绳子”分割了。整个20世纪的前半段时间内,钟表的频率被制作成标准的每小时18,000次,相当于将一小时的分割成18,000段,每秒钟5段。做个不切实际的比喻:如果机芯运转不稳定,摆轮在1小时内少运动了5次,那么一小时就会产生1秒误差。如果同样情况发生在摆频36,000次的机芯上,一小时只会有0.5秒的误差。结果似乎是摆频越高的表走的越准,这么简单的理论瑞士的制表师一定不会没想到,但为什么现在绝大多数表的摆频还都在18,000至28,800之间呢? 摆频快不一定走的准。 摆频并不能决定走时的准确度,或者说,摆频只是一个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更多的取决于机芯的整体品质。毕竟机芯是一个整体,而擒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诸如装配和调教,温差,齿轮组的相互摩擦都会让机芯的表现有所差异。并且摆频越高,对部件、润滑油的损耗也就越高。所以如今摆频28,800的表照样有大把走得不准,摆频18,000的高品质机芯通过COSC天文台测试也是小菜一碟。这一点大家可以对比往期《深度评测》中最下面的走时测试,相信就会有体会。所以我最前面说摆频的高低对于选购手表,或者判断一款手表品质的高低来说基本没什么用。 “基本”没什么用,其实还是有一点点用。 摆轮直径的大小是影响摆频高低的因素之一,摆频越低,摆轮越大。很多表迷都比较喜欢大尺寸的砝码式摆轮,原因很简单:漂亮、古典,所以很多设计古典手表都会选择18,000这一档摆频。如果机芯、外观设计都非常古典,里面加个小摆轮,摆频做到28,800,就显得很不搭调了。也有比较极端的例子,ANTOINE MARTIN推出过一款名为Slow Runner的手表,摆频竟然低到了每小时7,200次,超大的摆轮几乎占满了整个手表背面。 相比18,000摆频,21,600、25,200则可以算是一种保守的中庸之选,28,800则更专注于走时精准,比如绝大多数的计时表都会选择这一档。以真力时(ZENITH)为代表的前卫派还会选择36,000摆频。比36,000更高的,则是“未来派”了,主打理念。不过话又说回来,摆频的高低不能决定走时精准与否,大家不必纠结于此。 赫兹又是怎么回事? 赫兹不是手表专用词汇:赫兹(英语:Hertz)是计算频率的单位,属于公制的一种,意为每秒的周期运动次数。其命名取自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符号是“Hz”——维基百科。 赫兹与摆频最大的不同是:摆频以每小时为单位,摆轮运动一次即为一次。赫兹以每秒为单位,运转一个周期为1赫兹。比如表王5175的摆频3.5赫兹,意思是摆轮每秒往复(摆过去和摆回来)运动3.5次,换算成摆频的话就是3.5×2×60(秒)×60(分钟)=25,200次/小时,同理,4赫兹就是4×2×60(秒)×60(分钟)=28,800次/小时。简单一点,就是赫兹数直接乘以7,200既是每小时的摆频数。 常见摆频-赫兹对照 2.5Hz 摆频18,000次/小时 3Hz 摆频21,600次/小时 3.5Hz 摆频25,200次/小时 4Hz 摆频28,800次/小时 5Hz 摆频36,000次/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