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奢网 名表 名表日报 查看内容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2022-12-15 19:05| 发布者: 夏梦飞雨| 查看: 113|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哈佛心理学家艾伦·朗格(Ellen J. Langer ) 教授生于1947年3月25日,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取得教授席位的女性。本文作者丨Ellen J. Langer哈佛心理学教授艾伦·朗格的惊人结论:专注力是与岁月对立的力气。 ...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哈佛心理学家艾伦·朗格(Ellen J. Langer ) 教授生于1947年3月25日,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取得教授席位的女性。


本文者丨Ellen J. Langer


哈佛心理学教授艾伦·朗格的惊人结论:


专注力是与岁月对立的力气。


在岁月面前,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将一个人的心理时钟倒拨20年,有可能吗?在这里,心理学将为我们发现这种“可能”。


1


返老还童的可能性


心理学家艾伦·朗格教授今年63岁,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第一位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取得教授席位的女性,以及哈佛医学院的老年医学部门成员之一。曾获古根汉艺术基金奖,美国心理学会公共心理学出色贡献等多项大奖。


在一部行将开拍的好莱坞新片《倒时钟》中,詹妮弗·安妮斯顿将出演朗格教授,电影主线是她在1979年做的一个实验。


一个匹兹堡的老修道院里,朗格教授和学生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这个中央被布置得与20年前一模一样。他们约请了16位老人,年龄都在七八十岁,8人一组,让他们在这里生活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环境里,他们听上世纪50年代的音乐,看50年代的电影和情形喜剧,读50年代的报纸和杂志,讨论卡斯特罗在古巴的军事行动,美国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他们都被请求愈加积极的生活,好比一同布置餐桌,收拾碗筷。没有人帮他们穿衣服,或者扶着走路。独一的区别是,实验组的言行举止必须遵照往常时——他们必须努力让自己生活在1959年,而控制组用的是过去时——用怀旧的方式谈论和回想1959年发作的事情。


实验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他们刚出往常朗格的办公室时,大都是家人陪着来的,老态龙钟,步履踉跄。一个星期后,他们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血压降低了,平均体重增加了3磅,步态、膂力和握力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不外,相比之下,实验组,即“生活在1959年”的老人进步愈加惊人,他们的关节愈加柔韧,手脚愈加矫捷,在智力测试中得分更高,有几个老人以至玩起了橄榄球。局外人被请来看他们实验前后的照片,简直不敢置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多年来,关于这个实验的质疑历来没有中止过。究竟,这是一个田野实验,由于缺乏实验室的控制,一个结果能够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事实上,直到今天,朗格教授依旧难以解释,那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的大脑和身体之间到底发作了怎样的交互。独一能够肯定的是,这些老人在心理上置信自己年轻了20岁,于是身体做出了相应的配合。为了维持时间感,那些“活在1959年”的老人必须付出更多的“专注力”,即更有认识的“活在当下”,因而他们的改善更明显。固然不至于“返老还童”,但这个实验至少证明了,我们生命最后阶段的衰老并非是不可逆转的。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她接着说,“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得性无助,而不是必定的生理过程。”关于衰老的很多思想定式是经不起揣摩的。好比人老了,记忆一定会衰退吗?


脑神经科学的证据显现,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其大脑生动水平与20多岁的年轻人并没有区别。他们在短期记忆力、笼统推理才干以及信息处置速度等方面的才干都不应差于年轻人。那么,到底是什么抑止了他们真实的潜能?


依据朗格教授的剖析,这是由于我们身处一个崇拜青春而厌弃老年的社会。年轻的时分,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老。与此同时,我们顽固而轻率地认定衰老和才干削弱有着必定的联络。某天早上我们醒来,惊惶地发现自己已步入老年,这种思想定式常常极具杀伤力。当我们发现自己忘性越来越差时,最现成的解释似乎就是——我们老了,而很少再去寻觅其他的可能性,好比或许是我们失去了记忆的动机和企图?


事实上,很多心理实验都证明,一个人衰老的速度与环境暗示很有关系。与一个比自己年轻的人结婚,常常短命;相反,与一个比自己年老的人结婚,常常短寿。社会经常规则了,什么样的年龄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否则就是为老不尊。因而一个经常穿制服的人常常不容易显老,由于制服没有老少之分,没有年龄暗示。


“假如我们不是将‘变老’看成是一种时间的丢失,一条单向的下坡路,而是一个时间的过程,一种自然的变更,我们会发现年老的许多益处。”


在20多年前的一个养老院的实验中,她发现,当一个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权时,好比他能决议在哪里款待客人,玩什么文娱节目,自己照顾房间里的植物,他会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顾的老人愈加高兴,更爱社交,忘性更好,而且活得更久。


有人问朗格教授,能否想过让自己回到30年前?


她笑着说:“假如你是一个懂得专注力的人,年龄历来不是问题。无论你20岁,30岁,或者60岁,你都是在体验当下,你在自己的时间里参与生命的体验。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人的终身就是中止尝试,尝试的越多,生活就越美好。


——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2


可能心理学


朗格教授用一词之差来解释她的研讨与传统心理学之间的差别:传统心理学研讨的是“什么”,而她研讨的是“可能是什么”。


她将自己的研讨称为“可能性心理学”,不是描画普遍的真相,而是寻觅个别的可能性。


朗格教授酷爱网球。年轻的时分,她摔断了脚踝,医生说她从此会瘸腿,再也不能打网球了。但往常她双腿健康,依旧在打网球。30多年“可能性心理学”的理论,使这位心理学家将身体和心灵的控制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渡过了一段特殊的岁月。


她觉得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她不敢尝试的。当他人通知她“不”的时分,她一定会反问一句“为什么不?”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3


什么是专注力?


“可能性心理学”的第一个假定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者能变成什么,一切皆有可能。


但人是习气的动物。我们如此容易被生硬的世界观、惯例、成见或者呆板印象所麻木,我们的很多行为常常是先入为主、不假思索,或者想当然的结果,而没有经过任何思索或者认知过程。


很多时分,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我们并不知道。


朗格教授做过一个“复印机”实验:几个人在排队复印东西,实验者问前面的人能不能让他先复印。只需这个实验者给出了理由,人们通常都允许他插队。有趣的是,这个理由自身能否合理却并不重要。无论你说“对不起,我赶时间”,或者“对不起,我想复印文件”,人们的反响是一样的。


“并不是他们没听见你说什么。”朗格教授说,“而是他们基本没认识到你说了什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都是像复印机实验里的那种“自动”状态下做出的。所以,我们需求时不时地停下脚步,思索一下我们正在做什么,在某个情境下是怎样反响的,为什么会这样的反响?还有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所谓的“专注力”。在她的学术生活中,这是一个中心概念。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 “专注力”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理论——留意新事物,积极寻觅差别。无论是关于你自己的,还是关于周边环境的,无论这个新事物看上去很傻,或是很聪明,只需它是新的,是不一样的,就会将你置于“当下”的状态,让你对人和环境重新敏感起来,向新的可能性敞开,构成新的视角。而那些我们多年来称之为“聪慧”的东西也会变得可疑起来。


为了适于生存,我们的脑海里保存了无数的规则与分类,以快速有效地指导当下的行为。这也是文化对人的教化功用——经过传达“绝对”的概念,我们的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这无疑带来了稳定,但也让我们付出代价。由于很多时分,情境曾经变更了,我们还一如既往地坚持着那些规则和分类,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


从这个角度而言,“专注力”是一种批判性的思想方式,它并不意味着承认,而是存疑和追问,从传统、权威、成见、惯例、商定俗成中,收复自己的头脑,对塞给自己的信条问一句,“真的吗?”“为什么?”“万一呢?”


朗格教授以为传统医学的问题也在于此。医学是一种不圆满的科学,它能提供的只是概率,一种笼统的数学概念,但到了病人那里,却经常被作为独一的正确答案接受下来。事实上,任何一种疾病,一旦落到个人身上,每个人都有他的特殊性,没有一个人是概率,没有一个人是“大多数”。


“我并不反对传统医学。”她解答道,“我只是反对对医学测试和医生的无条件信任与依赖,以及由此而招致的无认识状态——我们太容易接受一种疾病的标签了,好比癌症、抑郁症等。”


“现代人应该对‘不肯定性’有更健康的尊重。”她说,“‘不肯定性’才是理想世界的实质状态。理想历来不是静止的,从不同的角度察看,得出的是完整不同的结果。”


一旦我们看清自己是如何自我约束在文化、范畴、言语和思想方式的圈套里,就会发现,人生中我们能够控制的部分,包含健康和高兴,其实远远超越我们的想象。


End


经典课程:进步自己的学问水平


西方政治史上最重要的 25 本书,都在这里了


许子东用一年时间陪你读完100本小说,他是认真的


徐贲:但丁、莎士比亚......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经典为何有必要精读?


我们翻遍了100年心理学史,把你想看的都挑出来了


葛兆光:用故事讲透全球史,解答你对世界的猎奇


刘心武揭秘《金瓶梅》——生死爱欲与世间万象


52倍人生——戴锦华的电影课


《统一与团结》之后,葛剑雄又提供了哪种看懂中国史的措施?


社会热点背地,要看透社会运作的逻辑


文化的解体,为什么总是那么猝不迭防?


马勇:中华文化通史


福柯、海德格尔、爱因斯坦,他们思索的话题,其实与你息息相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文章排行

  • 阅读
  • 评论

最新文章

文章列表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