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奢网 名表 名表日报 查看内容

【珍藏】施蛰存《盛唐诗话》

2022-12-18 10:42| 发布者: fuwanbiao| 查看: 101|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施蛰存《盛唐诗话》 民国转自星期一诗社24.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常建,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 ...

施蛰存《盛唐诗话》


民国


转自星期一诗社


24.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常建,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及第,但他的官运比王昌龄更差。《唐才子传》说他“大历中,授盱眙尉。仕履颇不如意,遂放浪琴酒,有肥遯之志。后寓鄂渚,招王昌龄、张偾同隐,获大名于当时。”他的生平,可知者只需这一段记载。但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高才无贵仕,诚哉是言。曩刘桢死于文学,左思终于记室,鲍昭卒于从军。今常建亦沦于一尉,悲夫!”可见在天宝末年,常建已为县尉,可能就是《唐才子传》所谓盱眙尉。大约安禄山乱后,就失去官职,寄情琴酒,隐居作诗,这是他的暮年生活。


常建与王昌龄、储光羲、孟浩然、王之涣,都是开元、天宝年间著名诗人,也同样都是潦倒不自得的诗人。他的诗往常只存五十多首,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他的著名作品,简直各个选本都选入的。破山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县虞山上,遗址犹存,因常建此诗而成为古迹。此诗可能是常建任盱眙尉时所作,由于在他的诗集里,这首诗之后就有《泊舟盱眙》一首,也是五言律诗,可能是同时所作。


这首诗只是从正面描写一所冷落岑寂的山中古寺,没有寓意,因而只是赋体,没有比兴。自从南朝的鲍照、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以来,直到唐代,诗的范畴里构成了山水景色诗一派,以至影响到艺术范畴里,从王维起产生了山水画派。


这一派山水诗与陶渊明的田园诗不同。陶渊明作田园诗是表示了他的人格的。他对农民,对田园生活和消费劳动有同情,有欣羡,也有怜惜。而鲍、谢诸人的山水诗大多是客观的描画,不反映与人民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理想。以至能够说,这些诗没有主题思想。诗人在写作时,留意的只是如何用精巧的词句来刻划自然景色。固然诗的结尾有时也表白一点慨叹,但从全诗的写作态度来看,却并不是重点,不外借此来做终了而已。因而,这一派的诗,常常只需好的句子,少有好的全篇。鲍、谢等人所作,都是五言古体诗,描写的句子较多,但也不能句句都突出地好。锺嵘《诗品》称谢灵运的诗“名章迥句,处处间起;典丽新声,络绎奔会”,称鲍照。善制外形写物之词”,称谢眺的诗“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常常警遒”,这些都是指出他们的优点是有美善的章句。所以谢灵运的诗最为人传诵的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眺的名句是“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之类。在全篇中虽是警句,而全篇却并不都好。刘彦和总论宋齐间的诗风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所竞也。”(见《文心雕龙·明诗》)也说这些山水诗的创作倾向在于刻意雕琢新奇的对句。初、盛唐诗人继承并展开了这个传统,简直每人都有些描写山水景色的诗,不外已不用古诗体的五言,而改用律诗体的五言了。五言古诗篇幅较长,能够“俪采百字之偶”,五律则时间都得放在中间二联二十个字上。随着诗人们的争奇斗胜,五言律诗在唐诗中成为艺术规范最高的一种诗体。


山水诗既以发明秀句为工,这一习尚在文学批判上招致了一种极不好的倾向。即评论诗篇,不谈思想内容,不谈全篇的完好统一,而只摘取其一二“奇章秀句”。《世说新语》记载了一件谢安石的秩事:他问子弟们:《诗经》里那一句最好?他的儿子回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句最好。谢安石说:我以为“纡谟定命,远猷辰告”这一句最好,由于有雅人深致。这是摘句论诗的开端。其后锺蝾作《诗品》,常常举出各个诗人的秀句。到唐代,殷璠作《河岳英灵集》,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他们评论当时诗人.都举出其传诵一时的名句。宋元以后,许多人作诗话,经常举出某诗人的一二联诗句,致其赞扬,绝不论及全篇的思想内容,似乎诗的好坏,关系全在有无佳妙的联句。这样的文学批判,就犯了纯艺术观念的错误。


关于诗人自己的用力于锻炼句子,我们的见地应当一分为二。大诗人也考究做精警的句子。杜甫就说他自己作诗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又说他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还说李白的诗很多佳句:“李侯有佳句,常常似阴铿。”又寄高适诗云:“美名人不迭,佳句法如何?”又答岑参诗云:“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这些特别强调“佳句”的资料,反映出盛唐时期诗人极注重锻炼句法,而这所谓“佳句”,常常是律诗中的二联。有人说做诗不宜苦思,苦思则丧失自然风姿。但诗僧皎然却在他的《诗式》中说:“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这一段话,大可留意。皎然以为:作诗取境,必须经过苦思,方能炼得奇句。但在全诗完成以后,要使这个奇句,并不显得突出,好象是随意写来,不见苦思的痕迹,这才是高手。由此可见,他是请求奇句与全篇容颜分歧的。锻炼奇句,不是作诗的目的,而是作好诗的伎俩。所以,象杜甫那样的耽于发明惊人的佳句,我们应当肯定的。


中、晚唐诗人慢慢忽视句与篇的关系。他们作律诗,常常先有中间二联,然后配上头尾。他们并不是先有一种思想感情,然后用诗的方式来表白,而是先有佳句,然后配上适合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虚伪的文学。固然象贾岛那样“二句三年得”,而不能使人“一吟双泪流”,也就等于纸扎花果,徒费肉体,无补适用。这样的追求佳句,就缺乏为法了。


我们每读一首诗,第一总得研求它的主题思想。纯用赋体的叙事或写景小诗,就以它的诗意为主题。假如是一首用比兴措施写的诗,特别应当研求它所寄予的意义,即所谓言外之意。其次才赏鉴它的章法、句法,乃至用字的艺术手法。宋元以后的诗话,很多的是摘句论诗,所以很少有高明的见解。


往常,我们回头来解释常建这首诗。第一联是很好的流水对,初读时不觉得它是对句。“初日”呼应上句的“清晨”,“高林”呼应下文的“竹径”和“花木”。第二联和第三联是平列的,用几个细致形象来表示古寺的幽静。第一联不用对,作者却做了对句;第二联必须对,作者却错误。这种方式,称为移柱对,又名偷春对,是律诗的变格,普通都出往常五言律诗中,七言律诗中如此者极少见。第三联说清晓的山光使鸟雀都感到喜悦,澄沏的池塘使人心也同样空虚。“山光、潭影”都是描写一个“清晨,初日”。在朝阳临照之处,亮的中央是光,暗的中央是影。“悦”与“空”都是动词。“山光悦鸟性"这一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固然说一、三、五不拘,但连用三个仄声字,究竟音节太硬。因而,下句就不能连用三个平声字。作者用“潭影空人心”,这个“空”字不能作平声读,才能够挽救上句“悦”字的拗口。从前有许多人不了解,以为作者用的是平声的“空”字,惹起过一些争辩。沈德潜说;“空字平声,此入古句法。”吴昌祺也说:“空字只作平声读,自佳。”他们都以为这是古诗句法,不知其他七句都是律诗音节,怎样能够在此插入一句古诗?


沈德潜解释这一联云:“鸟性之悦,悦以山光;人心之空,空因潭水。此倒装句法。”他只知道“悦”和“空”都是状词,因而他把“悦鸟性”解作“鸟性悦”,把“空人心”解作“人心空”,所以说这两句是倒装句。我们往常知道这个“空”字在诗律上必须读作仄声,那么它肯定是一个作动词用的字。“空人心”,意为使人心肠空虚。王昌龄诗云:“萧条郡城闭,旅舍空寒烟。”也是应读去声的。同样,“悦”字也是一个动词。


第四联合尾。大意说:这个中央除了寺里钟磬声音之外,一切都是沉寂的。“此”字用在这里,能够省去下面的名词。不论此事、此物、此地、此时、此人,都能够单用一个“此”字,反正看上文总可明白。“寂”字是全诗的中心,由于整首诗写的只是一种沉寂气分。“但馀钟磬音”的“馀”字,普通都讲作“剩馀”。“但馀”就是“只剩”。但锺伯敬却强调这个“馀”字,解作


“多馀”。他说:这里一切都是十分沉寂,只需寺里的钟磬音是多馀的。我以为这样讲法,没有摸清作者的思绪。作者并不以为寺里的钟磬音是破坏沉寂境地的多馀之物,反之,他以为寺里的钟磬音增强了此地的沉寂。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亦即此意。


诗就这样讲过,诗意也就这样表白无遗。你假如问,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一个文艺作品,不可能没有主题。否则,作者为什么写它出来呢?但这首诗是纯客观的描写,对读者既没有任何教育意义,也没有什么启示。以至一点不用夸大手法,说它的创作措施是赋,也似乎说不上。这首诗只是冷冷地勾勒几笔,描画出一个山中古寺的幽寂境地。这就算是它的主题了。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盛唐诗人,都有这样的诗。历代评论家对这些诗都十分赞扬,说它们清秀、古淡、闲雅、朴素。“竹径通幽处”一联,更是欧阳修十分观赏的,他自己说,极力摹仿,也写不出这样好的句子。


这一派的诗,对后世有相当大的影响。许多诗人把肉体糜费在雕琢字句,铸造两副精工的对联。艺术成就可能不坏,而全篇意义空虚,终于只是一种消极的文学。


一九七八年五月二十日


25.王昌龄:七言绝句四首


长信秋词(三首之一)


p>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迭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寄穆侍御出幽州


一从恩谴度潇湘,塞北江南万里长。


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七言绝句的唐律声调,完成于初、盛者之际,作者愈多。加以西域歌曲大量输入,需求新的歌词以配乐,诗人们都应用绝句的方式。因而,开元、天宝年间,绝句盛行,尤以七言绝句为主。


七言绝句一共只需二十八字,声韵、章法、句法的错综变更,题材的多样,诗人艺术手法的各有特征,使这二十八字能组织成种种不同图案的万华镜。在盛唐诗人中,王昌龄特别是作七言绝句的高手,他的七言绝句传到今天的也是最多。我们往常再选讲他四首七绝。关于从军,边塞的绝句,曾经讲过一首,这里不再选了。往常选取的是其他两种题材的作品。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今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官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史传中说他由于“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安禄山之乱,他回到家乡,不知因何事,为县令闾丘晓所杀害。所谓“晚节不护细行”,竟无从查考,不知是怎样一回事。做江宁县丞的时分,大约是他作诗的全盛时期,因而当时人称他为王江宁。他最后的官职是龙标尉,故后世人称他为王龙标。


这里所选四首绝句,前二首属于宫词、闺怨一类,后二首属于朋友投赠一类。加上从军边塞诗,就是他全部七绝的题材了。


宫词是写宫中妃嫔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她们对君王的怨情,或者是失宠了,或者是求宠而不得,或者是悲叹青春虚度。闺怨是写普通民间妇女的情怀,或者失宠于丈夫,或者怀念分手已久的丈夫。二者真实是同样的题材,不外作宫词就需求多用些华美的辞藻,而且常常是借古喻今,不能明白地直说是当今皇宫中时势情。这一类闺情诗,固然《诗经》中已开端呈现,但在晋宋之间,民歌盛行以后,滋长了它的波澜。《乐府诗集》中有许多晋代的民间情歌,如《子夜歌》、《读曲歌》,也都是五言四句。到了梁陈时期,文人用这种题材来描写贵族妇女的生活和恋情,就成为宫体诗。唐代诗人继承这一传统,但采用比兴措施,将失宠或不得宠的妇女的怨情,隐喻自己不得志的遭遇。于是使这类诗具有新的意义,构成了一个新的传统。


《长信秋词》共有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五首诗的题材是汉成帝两个妃子的故事。成帝先溺爱上班婕妤。不久又溺爱了赵飞燕。班婕妤失宠后,自请到长信宫去侍候太后,这样才得避免赵飞燕的妒害。班婕妤是史学家班固的祖姑,也有文才。她留下了一篇自叙性的赋,其中有句云;“奉供养于东宫兮,托长信之末流;供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就是叙说她退居东宫,为太后执酒扫之役,甘心从此终老。王昌龄运用这个历史故事,作《长信秋词》,描写班婕妤在长信宫中秋天里的思想感情。


第一句说:天色黎明,殿门开了,她捧了扫帚进去打扫。第二句说:暂且拿一把团扇在殿前徘徊休息。将,作持字解。为什么这里忽然用到团扇?由于秋风一同,团扇被人丢弃了,恰恰意味妇女的失宠。班婕妤在殿前徘徊,是和团扇在一同,一个是失宠的人,一个是失宠的物,所以诗人说“共徘徊”。昭阳是赵飞燕寓居的华美的宫殿。班婕妤看到从昭阳宫那边飞来的乌鸦,背上还带着太阳光,而自己身上却照不到,因而慨叹自己的容颜反而不迭乌鸦。太阳,在文学上常是君王的意味,太阳光,是君王恩宠的意味。这样一阐明,这两句的形象思想就分明了。从散文的语法观念来看,“犹带"的主语,应当是“玉颜”,但这是讲不通的。从诗意的剖析来看,主语应当是“寒鸦”。这是诗与散文语法结构不同之处。


第二首较为简单,用正面描写的赋体。一个不知忧虑的青年妇女,在春天里装扮得齐齐整整,上楼去眺望。忽然看到路边杨柳曾经抽青,才后悔不该让丈夫离家远去,追求封侯做大官。凝妆即严妆、盛妆。翠楼、朱楼、红楼都是指妇女所居,诗人能够随意用,但青楼却专指妓女所居了。觅封侯是从军的代用词。只需从军杀敌,树立军功,才干得封侯之赏。所以这一句等于说“侮教夫婿去从军”。这首诗有两个迂回。第一个迂回是第三句与第四句的关系。为什么她看到陌头柳色,就后悔不该让丈夫远行。不动脑筋,就不能了解。不能体会封建时期妇女的思想感情,也不能了解。原来柳色青青,表示春意浓厚,这时孤独的妇女,为春意所感动,迫切需求爱人在身边。觅封侯是没有掌握的事情,而孤独无伴却是当前忍耐不了的生活。她这时才醒悟到:牺牲青春的恋情,去追求无掌握的富贵,完整是错误了。第二个迂回是前二句和后二句的关系。这里,关键全在“忽见”二字。固然在春天,她原先并没有什么感伤,照样装扮齐整,高快乐兴地上楼去望远景。这是她“忽见”以前的状况。“忽见”以后,状况大变。从“不知愁”剧变而为后悔了。四句诗刻划了一个出征军人妻子的心理过程。用散文写,二十八字肯定不够。这就是王昌龄所作七绝的凝炼的特征。


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评解此诗时指出了一个问题:“伤离者莫甚于从军,故唐人闺怨,大抵皆征妇之辞也。”我们看唐代诗人的闺怨诗,果真大多描写军人的妻子。这是为什么呢?伤离为什么莫甚于从军呢?这里就必须联络到唐代的兵役制度。原来唐代采用府兵制。府兵就是分别从属于各个军府的常备兵。这种战士的退役期极长。最初的规则是二十一岁入伍,年满六十退役。武则天时改为二十五岁入伍,五十岁退役。一个青年假如被征召入伍,他的妻子就差未几做一辈子寡妇。因而,战士的妻子特别有伤离怨别之情。这就是唐人闺怨诗的社会背景。


第三首是在芙蓉楼上送朋友辛渐回洛阳去而作。芙蓉楼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当时的北门城楼,面临长江,大约船码头就在城下。这个楼最近已修饰一新,一定是王昌龄此诗的影响。全诗大意说自己从寒雨中乘江船来到吴地,已是夜晚了。可是第二天清早却要在这里,孤独的楚山下,送人远行。镇江是吴地,也曾经属于楚。上句用吴,下句用楚,没有关系,总之这两个字都代表“此地”。送客时要托他带个口信去给洛阳亲友。假如在洛阳的亲友问起我的状况,请你通知他们,我的心正象玉壶里的一片冰一样。这是一句隐语,也是一种比方。向来注解者都引鲍照的诗句“清如玉壶冰”,以为这是王昌龄诗意的来源,以为作者借用来比方自己关于做官曾经淡漠得很。玉壶是比方自己的高傲,冰是比方自己宦情之冷。


我们假如查考一下当时诗人用“冰壶”二字的含义,恐怕对王昌龄这句诗,就不能这样解释。开元初,姚崇做宰相时,曾写了一篇《冰壶赋》以劝诫官吏。赋前有一段小序,文曰:


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不忘乎清。夫洞沏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是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赋的最后有铭,铭文的最后几句云:


嗟尔在位,禄厚官尊。固当耸廉勤之节,塞贪竟之门,冰壶是对,炯戒犹存。以此清白,遗其子孙。


这里说得很明白,他请求官吏廉洁营私,象冰壶一样的内清外润。这篇文章在当时是廓清吏治的指导文件,为官吏和士大夫所熟读,而且连考试也以此为题目。王维有一首诗,题日《赋得玉壶冰》,注曰:“京兆府试,时年十九。”


《文苑英华》有失名作《玉壶冰赋》,题下注云:“以坚白贞虚,作人之则为韵。”又陶翰、崔损各有一篇《冰壶赋》,题下注云:“以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为韵。”这三篇赋显然都是考试时做的限韵的律赋。同时诗人王季友也有《玉壶冰试诗》,其结句云:“正值求珪瓒,提携共饮冰。”卢纶亦有一首题作《清如玉壶冰》的诗,有句云:“玉壶冰始结,循吏政初成。”韦应物有一首《寄洪州幕府卢二十一侍郎》诗,其句云:“文苑台中妙,冰壶幕下清。”李白有一首诗,赠其侄临漳县令李聿,也说:“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清光洞毫发,皎洁照群情。赵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这许多诗赋,都是响应姚崇的《冰壶赋》而作,玉壶冰的意义是比方为官廉洁清正。王昌龄此诗,应该也是寓同样的意义,请辛渐回去通知洛阳亲友,说自己做官,一定守冰壶之戒。沈德潜代表了明清许多选家,给此诗批道:“言己之不牵于宦情也。”(《唐诗别裁》)我以为全都错了。王昌龄不是一个“不牵于宦情”的人。


第四首是作者在龙标寄给一位姓穆的朋友,此人官为侍御史,正要到幽州(今河北省地域)去。诗意说:自从我蒙恩降官,渡过潇湘二水,来到龙标,我在江南,你却到塞北去了。我们相隔万里,可是,你不要说,你不容易从蓟门寄信来,要知道在秋天里从北方飞来的大雁也飞得到衡阳呢。这两句是希望他多写信来。封建时期的官吏,因有罪而被降职,还得感激皇帝,说是遭到恩德,定罪从宽。“恩谴”二字就是降谪的礼貌语。


王昌龄这四首绝句,每一首都契合“起承转合”的逻辑程序。第一句当然都是起句,又称为发句。这一句要起得不平凡,不闲空,还要能够控制全诗的主题思想。有些著名的诗,起句十分忽然,好象桂林的山,拔地而起,一句就抓住了全篇。例如鲍照的《登黄鹤楼》起句云:“木落江渡寒”,谢朓的《赠西府同僚》起句云:“大江流日夜”,吴均的《春咏》起句云:“春从何处来”,王维《观猎》的“风劲角弓鸣”,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都是以起句雄健著名的。第二句是继承第一句的思绪而作弥补或展开的。到这里,必须完成一个概念,而全诗的主题思想还没有透显露来。第三句应当转一个方向,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然后用第四句来完成这个概念,从而阐明了第三、四句与第一、二句的关系,这一句称为结句,或曰落句。一首诗,能否使读者感到有馀味,就要看结句的艺术手法。起句和结句是固定的,承句并不固定。或许第一、二句都是起句而没有承句。第三句转也是固定的,它是全诗的关键句子,读到这里,就看出诗人的企图来了。学习古代诗歌,应当留意绝句的第三句,看作者用什么措施表示全诗的主题。


往常援用《岘傭说诗》两条,可供参考:


七绝企图宜在第三句。第四句只作推宕,或作指点,则神韵自出。若企图在第四句,便易尽矣。


若一、二句企图,三、四句全作推宕或指点,又易空滑。故第三句是转舵处。求之古人,虽不尽合,然法莫擅长此也。


一九七八年五月二十七日


26.李颀:渔父歌


白头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避世常(不)仕,钓鱼清(江)滨。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春。


持竿湘岸竹,爇火芦洲薪。


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


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


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


用渔父为文学题材,来源也很古了。传说中有太公姜尚,八十岁还在磻溪钓鱼,被周文王请去做军师,打倒了商朝纣王的糜烂政权,成为周朝的开国功臣。从此,文学上用磻溪渔父的典故,就代表了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庄周写了一篇散文《渔父》,借一个渔人和孔子的对话,批判了儒家讲礼乐的虚伪性。屈原跟着也写了一篇小品文《渔父》,经过他自己和一个渔人的对话,表示了自己的明哲保身,不受污辱的品德,而渔父却讪笑他自鸣孤高,不能与世浮沉。于是,在文学上,渔父又代表了一种浪迹烟波,自食其力,不问世务的人格。陶渊明写了一篇诗序《桃花源记》,叙说一个捕鱼为业的武陵人发现了一处与乱世隔绝的安定社会。于是文学上的渔父,又添了一个新的意义,他成为发现理想社会的探险者。盛唐诗人储光羲、高适、岑参、李颀,都有《渔父词》,其主题思想大约都继承了这些传统。中唐诗人有张志和,也写过五首《渔父词》,发明了新的方式,后来成为词的始祖。此外,还有不少歌咏渔人生活的诗歌,以后有机遇时还将讲到。


往常选了李颀的这一首《渔父歌》,借此了解一下初、盛唐五言古诗演化到五言排律的一种特殊方式。由于这首诗的声调和句法都在五言古诗和律诗之间,既不同于六朝的五古,又还不是唐代的律诗,题目用“歌”字。而诗体又不是歌行。从方式上看来,这首诗能够说是一个“四不象”。


往常先讲全诗大意。前四句叙说一个青丝老人,也不知他是谁.身上披蓑戴笠,远避人世,在清澈的江水边钓鱼。下四句开端描写这个渔父的生活状况:他常常在明亮的沙滩边洗脚,在沉寂的月光下垂钓。他住宿的中央无非是浅水沙滩,一年四季只是唱歌消遣。再下面四句继续是描写句。他手里的钓竿是湘江岸上的竹枝,他在船中生火做饭,用的是芦塘里取来的芦柴。他用江中清水煮饭,用青荷叶包裹钓得的鱼。最后四句是终了:这个渔人在这样的生活中悠然自乐,由于他所要的是顾全自己天真的品性,因而对那些自以为“众醉独醒”的人,如屈原那样,徘徊于水边,有许多悲痛、苦闷之感,倒觉得很可笑。全诗的主题思想,都在这最后四句。而这最后四句,也正是屈原《渔父》的缩影。


这首诗的方式,能够说是加了一倍的五言律诗。每四句只抵得律诗的一联。我们无妨把它删减一半,诗意并无损失:


白头何老人,钓鱼清江滨。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


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


这样就成为一首五言律诗。由此可知,所谓排律,就是把五言律诗扩展一倍、二倍、三倍……除了起结之外,中间都是对句。主题思想复杂或丰厚的,这些对句还能够有许多变更、转机,主题思想简单的,就只是堆砌许多同样的描写句。这首诗的中间八句,就是其例子。杜甫的五言排律之所以好,就由于他的诗意层出不穷,富于变更转机,不是永远停留在一个概念上。


但李颀这首诗还不能称为排律,由于它的声调还分歧律体,差未几每一联都有失粘的字。我已把它们用号标出来,假如改换了这些字的平仄,它就成为排律了。另外一方面,这首诗又由于曾经有了调声的倾向,一联之中,粘缀处多于失粘处,声调还是近于律诗,而不能说它是古诗。


这种四不象的五言诗,正是从古诗展开到律诗的过渡方式。齐粱以前,古诗不考究平仄调和,齐粱以后,开端留意到平仄调和。但规律还不严,就象李颀这首诗。盛唐以后,声律紧密了,不允许一联中有失粘的字,象李颀这样的诗就很少呈现。关于对偶,谢灵运以前的古诗,绝大多数不用对句,谢灵运开端用对句,但还不成规格。而且不考究平仄粘缀,还是古诗的对句,不是律诗的对句。李颀这首诗中间八句是律诗的对句,但是是失粘的。这种对句,以后也不再有了,总结起来说,这首诗代表着古诗、律诗界线未清时期的方式。盛唐以后,做古诗就不论平仄调和,也不作对句;做律诗就严守格律,不许有一字失粘,于是古诗和律诗的界线分明了。


李颀,不传其字,东川人(四川东部),从幼小时即住在颍阳(今河南许昌)。《唐才子传》说他是开元二十三年贾季邻榜进士。《全唐诗小传》说他是开元十三年进士,官新乡尉。二说相差十年,未知孰是。从他的诗集中,可知他和王维、高适、綦毋潜、王昌龄都是好友,这几位诗人都是开元十年前后的进士。看来李颀和他们是同辈,大约以开元十三年举进士为近是。


李颀的诗,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并评云:“发调既清,修辞亦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可知他不以律诗见胜。与李颀同时的高适也有《渔父歌》,是七言歌行;岑参有一首《渔父》,是五七言歌行;储光羲有一首《渔父词》,完整和李颀此诗一样,也是一首四不象的五言诗。可知这个题材,当时正在盛行。


一九七八年六月九日


27.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


《国秀集》选录李颀诗四首:五律二首、七绝二首。《河岳英灵集》选十四首:五言古诗七首,七言歌行五首、五律一首、七绝一首。编者殷璠称“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可知《国秀集》所选是他早年的诗,其时兴未以歌行著名。后来多作歌行,又耽于学道,诗格因而一变。如《谒张果老先生》、《送霸道士还山》等,都是语参玄理的诗。歌行诗除《渔父歌》之外,还有一首也常被选录: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向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烟寒,大荒阴沉飞雪白。


先拂商缠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槭槭。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隔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珠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阴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进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皇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诗并不高明,“董夫子”以下七韵十四句都是形容琴声,每句都是孤立的。中间插入五言二句,非但没有好的效果,反而破坏了七言歌行的气韵。我选这首诗,主要是为了解释诗题。由于良久以来,由于无人了解题意,就随意把题目改动。题目改错,作者的本意不明白,讲这首诗也就不很分明了。


董大是董庭兰,当时著名的琴师。房给事是给事中房琯。李颀作此诗,是把董庭兰引荐给房琯。房琯为给事中,在天宝五年正月,可知此诗作于天宝年间。大约董庭兰就由于李颀的引荐,做了房琯的门客。肃宗时,房琯为宰相,常常召集琴客,大开筵宴,听董庭兰弹琴。这时董庭兰已成为房琯门下的红人。朝廷官员,要见房琯,常常走董庭兰的路子。董庭兰又倚势招纳贿赂,拖累房琯,为御史弹劾。至德二年五月,房琯罢相,贬为太子少师。董庭兰亦得罪而死。


《胡笳十八拍》是琴曲。相传东汉末年,蔡邕的女儿蔡琰,又称蔡文姬,因董卓之乱,流落在匈奴。她听到匈奴人吹胡笳的声音,谱入琴絃,刨造了表示胡笳声的琴曲,名曰《胡笳十八拍》。建安十二年,曹操派人去匈奴赎回文姬,嫁给董祀,《胡笳十八拍》遂传播于中国,成为最早受胡乐影响的中国琴曲。


李颁这首诗的题目,在《河岳英灵集》中是: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


这是李颀自己写下的原题,懂得这个琴曲的人,当然看得懂这个诗题。


《唐文粹》、《唐诗纪事》、《唐音》都照录原题,可知编者都了解题义。但《文苑英华》是北宋早年编定的书,这首诗却题为:


听董庭兰弹琴兼寄房给事。


尔后,明代的《唐诗纪》、清代的《全唐诗》,都题作: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明代的《唐诗品汇》、《唐诗解》和清人选的《唐诗三百首》都作: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最近出版的《唐诗选》也选入此诗,题作: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文苑英华》的编者最为痛快,他们把不懂的字一概删掉。《唐诗纪》以下的编者都不了解“语弄”二字,有人以为应当连读,有人以为应当分属上下文。或者以为题中有误钞入的衍文,或者以为有钞写颠倒之字。于是各就己意改定,题尾都改成“弄房给事”。“语”字属上文,于是改成“寄语”。但是,“弄”是戏弄、调谑之意,此诗中真实看不出有戏弄房给事的话。于是把“弄”字移在前,成为“胡笳弄”。


一九五九年,由于讨论郭沫若的《蔡文姬》,牵连到李颀这首诗,对这个诗题,也惹起了一番争辩。有人把诗题读作“声兼语”,声是指琴曲而言,语是指唱词而言。他以为董庭兰是一边弹琴,一边唱歌词的。这个讲法,被许多人承认了,由于诗中看不出有描写歌唱的句子。也有人以为诗题应读作“声兼语弄”,但没有找到“语弄”的释义。只得暂时存疑。后来,这些问题中止了讨论,这个诗题至今没有弄明白。


《河岳英灵集》的编者殷璠在评论李颀时,引述这首诗,说:“又《听弹胡笳声》云……”他把诗题简缩为五个字,而在“声”字上读断,这是第一个读破句的人。后人跟他误读,下文的“兼语弄”云云就无法了解了。往常我们应当把这个诗题标点分明: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


“声兼语弄”是一句,用来形容董庭兰的琴声。“寄房给事”是这首诗的作用,用这首诗来引荐董庭兰,寓意都在最后四句中。“声兼语弄”是说董庭兰弹奏《胡笳十八拍》,兼有“语”的声音,又有“弄”的声音。什么是“语”呢?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仇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心。(刘长卿:《听杜别驾弹胡琴》)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白居易:《琵琶行》)


这里四个“语”宇,都是形容琵琶声的。白居易索性将琵琶声说成“琵琶语”了。原来唐人对西域来的音乐或歌曲,都比之为胡语。“弄”是琴曲的称号,例如“梅花三弄”,至今还有曲谱。“声兼语弄”是形容董庭兰弹奏《胡笳十八拍》,兼有胡笳和琴的声音。也就是说,他的琴声中充沛表白了胡笳的声音。戎昱有一首《听杜山人弹胡笳歌》。杜山人是董庭兰的学生。戎昱描写他的琴声之美好,都用蔡文姬在匈奴的生活状况为比较,固然不用“胡”字,可知他亦以为琴声表示了胡地风光。李颀这首诗中也有“隔绝胡儿恋母声”一句,亦比之为胡语。特别可证。


本文目的,仅在解释诗题,为唐诗学者处置一个问题。诗容易懂,而且已有许多注释,故不再拾人牙慧。我说这首诗的作用是向房琯引荐董庭兰,以前也没有人说过,这是我从最后一句体会出来的。“高才”即指房琯。“乌珠”,今本多误作“乌孙”,“逻娑”即今西藏的拉萨。


一九七九年十月七日


28.黄鹤楼与凤皇台


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登金陵凤皇台


凤皇台上凤皇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


往常选了两首极著名的七言律诗。作者崔颢和李白是同时人。崔颢登武昌黄鹤楼,题了一首诗,写景抒情,当时被以为是杰作。听说李白也上黄鹤楼旅游,看见崔颢的诗,就不敢题诗,只写了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李白到南京,游凤凰台,才做了一首诗,显然是有意和崔颢竞赛。从此之后,历代观赏唐诗的人,都喜欢把这两首诗来评选。谈论纷繁,各有见地。往常我们也来观赏这两首诗,把前人各种评论引见一下,然后谈谈我的意见。


崔颢,不知其字。汴州(今开封)人。开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登进士第,累官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公元七五四年)卒。《河岳英灵集》说:“颢少年为诗,属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鲍照、江淹,须有惭色。”崔颢的诗,往常只存数十首,并没有浮艳轻薄之作,可能已删除了少年之作。《唐诗纪事》说他“有文无行”,似乎他的品德很坏,但到底如何“无行”却不见于唐宋人记载。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中才有细致的记载,说他“行履稍劣,好蒲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原来只是爱赌钱、喝酒、好色而已。说他“行履稍劣”也还公平,说他“有文无行”恐怕太重了。


黄鹤楼在武昌长江边,是历史上的名胜古迹。解放后建长江大桥,这座楼已撤除,准备换一个中央重建。因而撤除下来的建筑资料都编号保存,听说近来已在重建。


崔颢这首诗有不同的文本。第一句“昔人已乘白云去”,近代的版本都是“昔人已乘黄鹤去”。唐代三个选本《国秀集》、《河岳英灵集》、《又玄集》,宋代的《唐诗纪事》、《三体唐诗》,元代的选集《唐音》,都是“白云”,而元代另一个选集《唐诗鼓吹》却开端改为“黄鹤”了。从此以后。从明代的《唐诗品汇》、《唐诗解》直到清代的《唐诗别裁》、《唐诗三百首》等,都是“黄鹤”了。由此看来,似乎在金元之间,有人把“白云”改作“黄鹋”,使它和下句的关系扣紧些。但是晚唐的选本《又玄集》在诗题下加了一个注:“黄鹤乃人名也。”这个注十分奇特,好象已知道有人改作“黄鹤”,因而注明黄鹤是人名,以证其误。这样看来,又似乎唐代末年曾经有改作“黄鹤”的写本了。我们往常所见到的《又玄集》,是从日本传回来。一九五九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据日本刻本影印,一定是原本式样。这个注可能是后人所加,而不是此书编者韦庄的原注。《唐诗解》的著者唐汝询在此句下注道:“黄鹤,诸本多作白云,非。”他所谓诸本,是他所见同时期盛行的版本。他没有查考一下唐宋旧本,不知道当时的诸本,都作“白云”。他武断地肯定了黄鹤,使以后清代诸家都跟着他错了。此外,“春草萋萋”,唐宋许多选本均同,只需《国秀集》作“春草青青”。从《唐诗鼓吹》开端,一切的版本都改作“芳草萋萋”了。可见这个字也是金元时期人所改。往常我们依据唐宋旧本抄录。


黄鹤楼的来源,有各种不同的记载。《齐谐志》说:黄鹤楼在黄鹤山上。仙人王子安乘黄鹤过此山,因而山名黄鹤。后人在山上造一座楼,即名为黄鹤楼。《述异记》说:荀环喜好道家修仙之术。曾在黄鹤楼上望见空中有仙人乘鹤而下。仙人和他一同饮酒,饮毕即骑鹤腾空而去。唐代的《鄂州图经》说:费文祎登仙之后,曾驾黄鹤回来,在此山上休息①。总之,都是道家的仙话。有仙人骑黄鹤,在此山上呈现,然后把山名叫做黄鹤山。有了黄鹤山,然后有黄鹤楼。或者是先有山名,然后有传说。为了附会传说,才造起一座黄鹤楼。中国的名胜古迹,大多如此。但黄鹤是人名,却毫无依据,这个注是胡说。


自从唐汝询承认了“白云”之后,还有人在讨论“白云”与“黄鹤”的是非。于是金圣叹出来助阵,在《选批唐才子诗》中,极力为“黄鹤”辩护。他说:


此即千载喧传所云《黄鹤楼》诗也。有本乃作“昔人已乘白云去”,大谬。不知此诗正以浩浩荡笔连写三“黄鹤”字为奇耳。且使昔人若乘白云,刚此楼何故乃名黄鹤?此亦理之最粗浅者。至于四之忽陪白云,正妙于有意无意,有谓无谓。若起手未写黄鹤,先已写一白云,则是黄鹤、白云,两两对峙。黄鹤固是楼名,白云出于何典耶?且白云既是昔人乘去,而至今尚见悠悠,世则岂有千载白云耶?缺乏是当一噱已。


金圣叹这一段分辩,真可当读者一噱。他煞费苦心肠争辩此句应为“黄鹤”而不是“白云”,但是关于一个关键问题,他只好似是而非地躲闪过去。我们以为崔颢此诗原作,必是“白云”。一则有唐宋诸选本为证,二则此诗第一、二联都以“白云”、“黄鹤”对举。没有第一句的“白云”,第四句的“白云”从何而来?金圣叹也看出这一漏洞,觉得无以自解,就说:好就好在“有意无意,有谓无谓”。这是故弄玄虚的话。这四句诗都能够实真实在地按字面解释,没有笼统的隐喻,基本不是“有意无意,有谓无谓”的句法。所以我们说他讲到这里,便躲躲闪闪地把话支吾开去了。“昔人已乘白云去”,是说古人已乘云仙去,接着说今天此地只剩下黄鹤楼这个古迹。第三、四句又反过来说:黄鹤既己一去不返,楼上也不再见到黄鹤,所能见到的只是悠悠白云,固然事隔千年,白云却荡然无存。四句之中,用了两个“去”字,两个“空”字,完整是“有意”的、“有谓”的。总的意义,只是说:仙人与黄鹤,早已去了;山上的楼台和天上的白云却依然存在。“空”字有徒然的意义,在这千年之中,没有人再乘白云去登仙,所以说这些白云是徒然地悠悠飘浮着。金圣叹又以为“白云”与“黄鹤”不能对峙,由于黄鹤是楼名,而白云没有出典。这个观念也十分奇特。第一,律诗的对偶,只请求字面成对,并不请求典故必须与典故成对。依照圣叹的观念,则李商隐诗“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马嵬二首》之二)牵牛是星名,驻马又是什么?岂非也不能对吗?第二,假如一定要以典故对典故,那么,此句中的“白云”,正是用了西王母赠穆天子诗中的“白云”②的典故,圣叹不会不知道。第三,在这首诗中,“白云”和“黄鹤”不是对峙,而是双举。唐人七言律诗中,常见运用这一手法。这四句诗,假如依照作者的思想逻辑来排列,应该写成:


昔人已乘白云去,——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馀黄鹤楼。


原诗第一句的“白云”和第三句的“黄鹤”是虚用,实质上替代了一个“仙”字。第二句的“黄鹤”和第四句的“白云”是适用,表示眼前的景物。经过这样一剖析,谁都能够招认原作应该是“乘白云去”,而金圣叹却说:“白云既是昔人乘去,而至今尚见悠悠,世岂有千载白云耶?”这话已近于无赖。依照他的观念,昔人既己乘白云而去,今天的黄鹤楼头就不该再有白云了。文学言语有虚用适用之别,圣叹似乎没有了解。


元稹有一首《过襄阳楼》诗,以“楼”与“水”双举,今附见于此,作为参考:


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楼莺舌两三声。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华明。


此诗接连三联都用“楼”与“水”,而彼此都没有呼应作用,手法还不如崔颢紧密。而金圣叹却大为称誉,评云:“一时奇兴既发,妙笔又能相赴。”由此可见圣叹评诗,全靠一时发其“奇兴”,说到那里是那里,心中本无准绳。他的《选批唐才子诗》,固然有不少极好的解释,但前后言行一致处也很多。


这四句诗虽是七律的一半,但是用双举手法一挥而就,并无起承的关系。况且第三,四句又不作对偶,论其格式,还是律诗音调的古诗。下面第五、六句才转成律诗,用一联来描写黄鹤楼上所见风光:远望晴朗的大江对岸,汉阳的树木历历可见。江中则鹦鹉洲上春草萋萋,更是看得分明。可是,一会儿已到傍晚,再想眺望得远些,看看家乡在何处,这时江上已掩盖着烟雾,看不清了,叫人好不愁恼。这样就终了了全诗。


方回(字虚谷)说:“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瀛奎律髓》)李东阳(字宾之)说:“然律犹可间出古意,古不可涉律,此篇律间涉古,要自不厌。”(《怀麓堂诗话》)吴昌祺说:“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何独李唐。”(《删订唐诗解》)以上三家,都留意于诗体。前四句错误,平仄也不很粘缀,是古诗方式。后四句忽然变成律诗。这种诗体,在盛唐时期,还是常见的,正是律诗尚未定型的时期的作品,并不是作者的特性。“气势雄大”,成为“千秋绝唱”,其实与诗体无关。这首诗之所以好,只是流利自然,主题思想表示得明白,没有矫作的痕迹。在唐诗中,它不是深化的作品,但容易为大众所观赏,因而成为名作。


李白的诗,绝大多数也是这样的作风,所以他登上黄鹤楼,看到壁上诗牌上崔颢这首诗,感到自己不易超越,就不敢动笔。但是他还写了一首《鹦鹉洲》,其实能够说是《黄鹤楼》的改名,却写得不好,后世也没有人留意。大约他自己也有些沮丧,心中不平,跑到南京,游凤凰台,再刻意做了一首,才够得上和崔颢竞赛的资历。


凤凰台在南京西南凤凰山上。听说刘宋元嘉年间曾有凤凰栖止在山上,后来就以凤凰为山名。李白在唐明皇宫中侍候了一阵皇帝和贵妃,被高力士、杨国忠等人说了许多背话,皇帝对他开端有点淡漠。他就自己告退,到齐、鲁、吴、越去旅游。在一个月夜,和友人崔宗之同上凤凰台。最初的感受和崔颢一样:曾经有过凤凰的台,往常已不见风凰,只剩一座空台,台下的江流还在滔滔东流。第二联的感受是崔颢所没有的,他想起:金陵是东吴,东晋两朝的国都,往常吴大帝宫中的花草早已埋在荒山上小路边,晋朝的那些衣冠人物也都成为累累古墓了。“花草”是妃嫔、美人的代词,“衣冠”是贵族人物的代词。这一联使这首诗有了怀古的意味,假如顺着这一思绪写下去,势必成为一首怀古诗了。幸而作者立刻掉转头来,看着眼前景色:城北长江边的三山,被云雾遮掩了一半;从句容来的一道水,被白鹭洲中分为二,一主流绕城外,一主流入城内,就成为秦淮河。不说山被云遮了半截,而说是半个山落在天外。一则是为了要和下句“白鹭”作对,二则是潜伏一个“云”字,留待下文点明。“二水中分白鹭洲”,其实是白鹭洲把一水中分为二,经过艺术处置,锻炼成这样一联。这一联相当于崔颢的“晴川,春草”一联。最后一联合尾,就和崔颢不同了。李白说:总是由于浮云遮掩了太阳,所以无法望到长安,真叫人好不愁恼。


崔颢因“日暮”而望不到“乡关”,他的愁是旅客游子的多愁。李白因“浮云蔽日”而望不到长安,他的愁属于那一类型?这里就需求先明白“浮云”、“太阳”和"长安”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文学上的比方意义。古诗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二句,这是“浮云蔽日”被诗人用作比方的开端。《陆贾新语》有一句“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蔽日月”。这是把浮云比为奸邪之臣,把日月比为贤能之臣。此外,太阳又是帝王的意味。《诗经》里就有“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就是人民把太阳来代表君王的。因而,“浮云蔽日”有时也用以比方奸臣蒙蔽皇帝。《世说新语》里记了一个故事:晋明帝司马绍小时,他父亲元帝司马睿问他“还是长安近呢,还是太阳近?”这位皇太子回说:“太阳近。”皇帝问是什么理由。他说:“往常我抬眼只见太阳,不见长安。”原来他的所谓太阳,指的是皇帝,他的父亲。从这个故事开端,“日”与“长安”又发作了关系。李白这两句诗,是以这些传统比方为基础的。“浮云蔽日”是指高力士、杨国忠等人蒙蔽明皇。“长安不见”是用以表示自己不能留在皇城。这样讲明白了,我们就可知李白的愁是放臣逐客的愁,是屈原式的政治性的愁。


这两首诗,在文学批判家中间惹起了优劣论。严羽以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搂》为第一。”(《沧浪诗话》)刘克庄说:“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后村诗话》”)方回说:“太白此诗,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瀛奎律髓》)这是宋元人的意见。顾璘评《黄鹤楼》诗曰:“一气浑成,太白所以见屈。”(《唐音》)王世懋以为李白不迭崔颢。他的理由是:二诗固然同用“使人愁”,但崔颢用得恰当,李白用得不恰当。由于崔颢原本不愁,看到江上烟渡,才感到乡愁。这个“使”字是起作用的。李白是失宠之臣,肚子里早已装满愁绪,并非因登凤凰台才开端感到愁,他这个“使”字是用得不契合思想心情的理想的。(见《蓺圃撷馀》)徐献忠评曰:“崔颢作风奇俊,大有佳篇。太白虽极推《黄鹤楼》,未足列于上驷。”(《唐音癸签》引)这都是明代人的意见。吴昌祺批李白诗道:“起句失利,岂能比肩《黄鹤》。后村以为崔颢敌手,愚哉。一结自佳,后人毁誉,皆多事也。”(《删订唐诗解》)这意义是说李诗起句不迭崔诗,故没有与崔诗“比肩”的资历。但又暗暗地针对王世懋说,结句是好。金圣叹对李白此诗,大肆冷嘲。他说:“然则先生当日,定宜割爱,竟让崔家独步。何必如后世细琐文人,必欲沾沾不舍,而甘于出此哉。”这是痛快说李白当时应该藏拙,不用作此诗出丑。沈德潜评崔诗云:“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这一评语是恭维得很高的。他又评李白诗云:“从心所造,偶尔相似。必谓摹仿司勋,恐属已然。”这是为李白分辩,说他不是摹仿崔颢,而是偶尔相似。以上是清代人的意见。此外肯定还有许多评论,不想再费时间去搜集了。


大约《黄鹤楼》胜于《凤凰台》,这是众口一辞的定评。《凤凰台》能否媲美《黄鹤楼》,这是谈论有出入的。到金圣叹,就把《凤凰台》一笔批倒了。往常我们把这两首诗放在一同作出评选。我以为,崔诗开头四句,真实是重复的。这四句的意境,李白只用两句就说尽了。这是李胜崔的中央。可是金圣叹《选批唐才子诗》却说:


人传此诗是拟《黄鹤楼》诗。设使果真,便是出手早低一格。盖崔第一句是去,第二句是空,……今先生岂欲避其形迹,乃将“去”、“空”缩入一句。既是两句缩入一句,势必句上别添闲句,因而起云:“凤凰台上凤凰游”,此于诗家赋、比、兴三者,竟属何体哉?


吴昌祺也跟着说:“起句失利,岂能比肩《黄鹤》?”可见他们都以为李白此诗起句疲弱,不迭崔作之有气势。其实他们是以两句比两句,当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知崔作第三、四句的内容,李诗已概括在第一、二句中,而李诗的第三、四句,已转深一层,从历史的陈迹上去兴起慨叹了。方虚谷说:“此诗以《凤凰台》为名,而咏凤凰台不外起语两句,已尽之矣。”方氏此说有可取处,不外他没有说得透彻。他肯定李诗只用两句便说尽了崔诗四句的内容,故第一句并不是金圣叹所说的闲句。诗家用赋比兴各种表示手法,不能从每一句中去找。李诗前四句是赋体,原本很分明。“凤凰台上凤凰游”固然是一句,还只需半个概念,圣叹要问它属于何体,简直可笑。请问《诗经》第一篇第一句“关关雎鸠”属于何体,恐怕圣叹也答不上来。方虚谷的评语是指出李白用两句概括了凤凰台的历史和现状,而崔颢却用了四句。但是他把话说错了,使人得到一个印象,似乎下面六句就与风凰台无关了。一个“不外”,一个‘已尽”,都是语病。这个语病,又反映出另外一个问题,这里顺便讲一讲。


诗人作诗,普通都是先有主题思想。主题思想常常是偶尔取得的,能够说是一刹那间涌现的“灵感”。这个主题思想经过认真组织,用恰当的形象和辞藻写成为诗,然后给它安上一个题目。题目能够阐明作品的主题,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能够不透露主题,例如《登金陵凤凰台》;更简单些,例如《黄鹤楼》。不透露主题的诗题,对诗的内容没有约束。在“黄鹤楼”这样的诗题下,能够用赋的手法描写黄鹤楼,也能够用比兴的手法借黄鹤楼来感今、怀古、抒情或叙事。方虚谷说李白用起语两句咏尽了凤凰台,这是他把这首诗看成咏物诗似的,两句既已咏尽,以下六句岂非多馀。崔颢的四句,李白的两句,都只是全诗的起句,还没有接触到主题。句“尽”或“不尽”,都没有关系,以至“咏”或“不咏”,也没有关系。作者,特别是读者,都不该拘泥于诗题。苏东坡说过:“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就是对这种状况而言。例如做一首咏梅花的诗,假如每句都写梅花,绝不说到别处去,这就可知作者不是一位诗人。所以我说,李白以两句概括了凤凰台,在艺术手法上是比崔颢精练,但不能说是咏尽了凤凰台。


崔颢诗一同就是四句,占了律诗的一半,馀意便难免局促,只好以“睛川春草”两句过渡到下文的慨叹。李诗则平列两联,上联言吴晋故国的人物已成往事,下联则言当前景色依然是三山二水,从这一对照中,流露了抚今悼古之情,而且也恰恰阐发了起句的意境。


最后二句,二诗同以慨叹终了,且同用“使人愁”。二人之愁绪不同,我们已剖析过。崔颢是为一身一己的归宿而愁,李白是为奸臣当道,贤者不得见用而愁。可见崔颢登楼望远之际,心情远不如李白之积极。再说,这两句与上文的联络,也是崔不如李。试问“晴川历历,春草萋萋”与“乡关何处是”有何交代?这里的思想过程,好象缺了一节。李白诗的“三山二水"两句,既承上,又启下,作用何等奇妙!假如讲作眼前景色依然,这是承上的讲法;假如讲作山被霎遮,水为洲分,那就是启下的讲法。从云遮山而想到云遮日,更惹起长安不见之愁,思想过程,岂非表白得很合逻辑?而上下联的关系,也显得很密切了。萧士贇注曰:“此诗因怀古而动怀君之思乎?抑亦自伤谗废,望帝乡而不见,乃触景而生愁乎?太白之意,亦可哀也。”这解释也完整中肯。因怀古而动怀君之思,“三山二水”两句真实是很重要的转机关健。


由此,我们能够做出结论:李白此诗,从思想内容、章法、句法来看,是胜过崔颢的。但是李白有摹仿崔诗的痕迹,也无可讳言。这决不是象沈德潜所说的“偶尔相似”,我们只能评之为“青出于蓝”。方虚谷以为这两首诗“未易甲乙”,刘后村以李诗为崔诗的“敌手”,都不失为持平之论。金圣叹、吴昌祺不从全诗看,只拈取起句以定高低,从而过火贬斥了李白,这就难免有些成见。 


一九七八年六月八日 


①此条见《唐诗鼓吹》郝天挺注中所引


②西王母赠别穆天子诗云:“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复能来。”(见《穆无子传》)亦以白云起兴,希望穆天子能再来。


29.李白:古风三首


古风第十四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三十六万人,哀衷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从王维以下,我们已选讲了十多位盛唐诗人的各体诗。这些诗人及其作品,都是有代表性的。但是他们合起来,还不能代表这个时期的唐诗。没有李白和杜甫,盛唐诗和初唐诗还没有显著的区别。李白和杜甫之所以成为巨大的诗人、盛唐诗作风的发明者,并不是他们遗留给我们的诗多至千馀首,而是由于他们的诗在思想内容及艺术表示措施上都有共同的发明,在过去许多诗人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道路、新的境地。在天宝至大历这二十年间,他们的诗是新诗。李白才气豪迈,提起笔来就用各种形象思想来表白他的豪迈、忧伤、苦闷,气愤的心情,而以游仙和饮酒作为他的外衣。他不甘心于绞尽脑汁,句斟字酌,因而他的诗固然极流利,却比较粗疏。他又不肯为律诗所约束,随时都任情高唱,唱出来就是诗句。有许多句子在他人是以为只能用在散文里的,而他却大胆地组织在诗里。


杜甫和李白恰恰相反。杜甫的性格沉静稳健,他的诗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他刻意发明出色的句法、章法,要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他非但严守格律,而且还使格律有所展开。他暮年的诗作,句法变更愈多,用他自傲的话说:“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在题材方面,他比李白更普遍、更深化地反映了政治、社会的现象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这两位同时期的大诗人,从性格到创作作风,完整不相同。我们用外国文学的术语来说,李白是浪漫主义的诗人,杜甫是理想主义的诗人。


李白的诗,五言多于七言,古诗和歌行多于律诗。而他的传诵千载的诗篇,大多是歌行。这是由于他的艺术发明,在歌行体最为突出,易于惊扰世人耳目。他的古诗,在方式上并没有发明,表示手法比较粗浅、直露,因而不惹人留意。其实他的古诗倒是继承了陶渊明的一脉真传,以古淡取胜。普通人读古诗,常常有一种脾气,遇到晦涩难懂的诗,固然心里不懂,口头却偏要赞扬,恭维这位诗人写得深化;遇到明白易晓的诗,便有点五体投地,以为作者幼稚。再加上青年人大多喜欢辞藻浓丽的诗,不喜欢油腻朴素的诗。团此,从陶渊明到李白这一派五言古体诗,非中年以上的人不能观赏。


往常选讲三首李白的《古风》。这个“风”字是“风雅颂”的“风”,用以代表一种反映人民思想和生活的诗。李白写了五十九首五言古诗,总称之为《古风》,古体的风诗。他的第一首诗就有自叙的意味,大意说:《大雅》一类的诗,久已没有人作了。《国风》一类的诗,也由于战国乱世,简直湮没在荒烟蔓草之中。到了秦代,诗人只需哀怨之歌,而没有中正战争的诗。汉朝则杨雄、司马相如等人创作了许多淫靡的赋,使文风佚荡。魏晋以后,诗体日益瑰丽,更缺乏可贵。到我们大唐,古道复兴,政治文教以清真为贵,出了许多诗人才子,各有新的作品,象秋空中万点明星。我也有志于此,想用诗歌来垂名于千秋。这篇叙诗,能够说是他对“古风”的解释。


《古风》五十九首是陈子昂、张九龄《感遇》诗以后的又一组汉魏古体诗,其内容也有咏史、咏怀、感事等各方面。但是李白喜欢以餐霞炼丹、修真入道这一类道家思想和辞藻组织在诗里,因而他有些诗又很象晋代郭璞的《游仙》诗。他又经常喜欢歌咏饮酒,这些诗又很象陶渊明的《饮洒》诗,读李白的诗,必须了解游仙与饮酒是他的艺术外衣,切不可以为是他的主题思想。清代陈沆在他的《诗比兴笺》中有一段论李白诗的话:


诗有必笺然后明者,嗣宗《咏怀》、子昂《感遇》是也。有必选之而始善者,太自《古风》是也。夫才役乎情者,其色耀而不淫,气帅乎志者,其声肆而不荡。不浮,故感得深焉;不荡,故趣得永焉。世诵李诗,唯取迈逸,才耀则情竭,气懔则志流。指事浅而易窥,摅肊径以伤尽。致使性情之比兴,尽掩于游仙之陈词,实末学之少别裁,非独武库之有利钝也。


这是对《古风》五十九首说的,我以为也适用于李白的全部诗作。陈沆以为李白的《古风》不浮不荡,有深化的感情,无量的意趣。而普通人读李白诗,却喜欢他那些豪雄放逸的作品,殊不知这些作品,固然才气焜耀,可是感情和思想都比较肤浅,而且没有坦率,反而使比兴的意义,都被游仙的老生常谈所掩盖了。这不单是由于李白的武器(诗作)自身有好环,也由于读者没有鉴别才干。


陈沆这一段语,我以为评论得极为深化。他说李白的诗“必选之而始善”,我也完整同意。李白的诗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但是挟泥沙以俱下。我们决不要以泥沙来代表李白。


往常我选了三首《古风》,都是比较平正,接近陈子昂的作风。第十四首也是以边塞为题材,更能够和其他诗人的作品参读。这首诗开头八句概括了新近被胡人入侵,遭到破坏后的边城景状。诗意说:那中央从古以来都是遍地风沙,风光萧条。每到秋天,树叶零落以后,登高一望,就见得到戎虏猖狂。大沙漠中我方一切的碉堡戍所,都已空空无人,连完好的墙也不留一堵。草莽之中,四处都是古来战死战士的残骸。接下去四句是一个转机点。是谁在我们边疆上大肆肆虐呢?这是用提问句法。下面一句就是答语:是那些张牙舞爪的匈奴人干下的勾当。匈奴人自以为是“天之骄子”(天帝所溺爱的儿子。见于《汉书·匈奴传》)。后来,文学上即以“天骄”代表匈奴,或其他强悍的少数民族。王维《观猎》诗云“居延城外猎天骄”,是同样用法。“毒”是一个动词,“毒威武”的意义就是“大大的炫耀了他们的威武”。这两句,在诗的修辞上称为问答格。上句问,下句答。陶渊明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之五)也就是用了问答句的格式。“我圣皇”是指玄宗皇帝,他闻报胡人入侵,勃然大怒,立刻派遣军队去征讨。李白对这次战争是持反对态度的,所以他用一个“劳”字表明了他的立场。以下六句,就描写皇帝差遣人民出关作战的状况。“阳和”是春天的气候,往常却一下子变为杀气,由于征兵骚动了全国。征募到三十六万战士,人人都泪下如雨,不得不茹苦含悲去服兵役,还怎样能顾得到运营自己的田园呢?最后四句是诗的终了,阐明了主题思想:假如不看见这些从军青年的苦况,岂能知道边疆生活的艰难?由于今天没有李牧那样能扞卫国防的名将,致使边塞上的人民被豺虎般的胡人所伤害。这四句诗应当和陈子昂的《感遇》诗第三首的结尾四句参看,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它们就是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风第二十四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这是一首讽喻时势的诗。前四句先描写一下富有多金的“中贵”,即权力显赫的宦官。他们所住的都是甲级大宅院。“连云”是形容房屋挺拔入云。他们出来的时分,大车长大列,尘土飞扬,虽在正午,也使道路黯淡。“阡陌”是道路的代词,不用讲做“田间小路”。宦官是在皇宫里服侍皇帝和后妃的人,他们原本没有政治位置,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阔气呢?由于他们会迎合皇帝的喜好。玄宗皇帝有一个时分,喜欢斗鸡。宦官们就向民间去搜索能斗的鸡,以此得到皇帝的恩赐。以下四句,就说:路上碰到斗鸡的人,他们都是冠带巍峨,气度十分显赫,鼻孔里出气也上冲虹霓。路上行人遇到他们,都战战兢兢,十分惧怕。唐人小说中有一篇陈鸿作的《东城父老传》,记载了一个宦官贾昌,由于能斗鸡,玄宗任命他为“五百小儿”的首领。“五百小儿”是宫中锻炼的五百名斗鸡队员。贾昌气势显赫,玄宗天天恩赐他金帛,当时人民称他为“神鸡童”。李白这首诗,就是为贾昌这类人物写的。最后二句说:往常没有象许由那样高尚的人,谁知道当今皇帝象尧一样好呢,还是象跖一样坏。古史相传,许由是尧帝时的人。尧要把帝位传给许由,许由听了,赶紧到河边去洗耳朵,表示不要听这些污秽的话。唐尧总算是个好皇帝了,可是许由还不以为好。今天没有许由这样的人物,皇帝的好坏更没有人知道了。


徐祯卿说:“此篇讥时贵也。”(郭云鹏重刊《李太白文集》引)我看此诗的讽刺对象还不是“时贵”,而是直接指向玄宗皇帝李隆基的。李隆基在位四十三年,他的政治设备,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李白从他的荒淫糜烂的行为,看穿了他残虐人民的盗跖面目,因而有这两句诗。《古风》第四十六首有句曰:“斗鸡金宫里,蹴踘瑶池边。”也是讽刺玄宗斗鸡踢球的生活的。


古风第五十六


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隅。


清辉照海月,美价倾皇都。


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


鱼目复相哂,寸心增烦纡。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南越商人采得了明珠,象海天明月一样光辉。贩珠商人从南方把明珠带到京都,价值之高惊动都城。可是当他把这颗明珠献给皇帝的时分,皇帝却按剑而有怒色,以为它是假货。贩珠人看到皇帝不识废物,只好怀珠长叹。而这时分,那些冒充明珠的鱼目珠,却纷繁来讪笑他,使他愈感到心中愤闷。


这首诗的寓意很明显。李白自比为南海明珠,而玄宗皇帝不能认识,因而没有留用他。玄宗左右那些坏人,如李林甫、杨国忠之流,都是冒充珍珠的鱼目,却对他讪笑不已。这首诗显然是李白被放出长安以后所作。《古风》第三十六首以卞和向楚王献玉为比方,与此诗同一个主题,能够参看。


以上选讲了三首李白的《古风》,都是陈沆所谓“指事浅而易窥”的作品。既不披游仙的外衣,也不作迂回隐约的比方,它们易于为普通读者所观赏,这是李白诗的大众化倾向。但正由于如此,关于一些文学涵养较深的人,他的诗又常常被以为浅俗。元稹曾经对李、杜二人的诗作过比较,他以为李白的“壮浪纵恣,摆去拘谨,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能够比得上杜甫,但在“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这方面,则李白远不如杜甫(见《工部员外郎杜甫墓系铭》)。“属对律切”,是指律诗的对偶功夫。李白作律诗未几,他似乎不屑费时间去做对句,这一点确是不如杜甫,至于说杜甫能“脱弃凡近”,分明是说李白的诗浅俗了。苏轼也说:“李白诗飘逸绝尘,而伤于易。”(《东坡题跋·书学太白诗》)这个“易”字,也是平凡粗浅之意。历代以来,有许多人作过李杜比较论。有人扬李而抑杜,有人尊杜而贬李。种种谈论,固然从各种不同的观念动身,但实质却反映了一个诗歌要不要大众化的问题。我们今天研讨、学习或观赏李白的诗,在参看各方面评论的时分,必须体会到这一意义。


一九七八年六月二十八日


30.李白: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韵一)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能够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勇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韵二)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拊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韵三)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韵四)


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蝾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韵五)


磨牙吮血,治病救人,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的作品,以乐府和歌行最为著名,他的豪迈狂放的作风,在这些作品中表示得特别淋漓痛快。乐府和歌行,在诗的方式上,原无分别,假如以乐府曲调为题目,就属于乐府诗,假如自己制造题目,不谱入任何曲调,就属于歌行体诗。“蜀道难”是魏晋时期早就有的歌曲,它属于相和歌辞中的瑟调曲。这个歌曲的内容就是歌咏蜀道的艰难,行旅之辛劳。李白此诗,以《蜀道难》为题,所描写也是蜀道的艰险,所以它属于乐府诗。


李白此诗极力渲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为什么忽然想到这个题材,为什么做这首诗,关于这一疑问,历来就有好几种解说。


唐人王定保的《摭言》首先记载了这首诗的故事。李白初到长安,去访问贺知章。贺知章是玄宗皇帝注重的诗人,他读了李白这首诗,十分赞扬,夸奖李白有“谪仙之才”。接着,孟棨所著《身手诗》也说:李白从蜀郡到京师,住在旅馆里。贺知章闻其名,首先去访问他。看到他的状貌姿势,大以为奇。又请他拿出著作来看,李白就把《蜀道难》取出来讨教。贺知章读后,赞不绝口,称他为“谪仙”。这两段都是晚唐人的记载,大同小异,可知当时人以为李白作此诗是描写他从蜀郡出来漫游时的行旅艰苦,又可知李白作此诗的时分相当早。李白到长安,在开元、天宝年间,此诗大约作于开元末年。


《新唐书·严武传》说:严武在蜀中,任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尹,骄恣放肆。其时房琯在他部下任刺史。房琯做宰相时,曾引荐严武。后来房琯因得罪降官,做了严武的下属,可是严武对他却极为倨傲。其时杜甫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顾问,由于误犯了严武的父亲挺之的讳字,严武简直要杀他。李白得知此事,遂作《蜀道难》,为房、杜二人耽忧。《新唐书》这一段记载是从唐人范摅所著《云溪友议》中采录的,可知唐代人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宋祁、欧阳修把这个故事写入了官方正史。就肯定了它的正确性。但严武任剑南节度使,是在肃宗末年。请杜甫任节度顾问,是在肃宗的最后一年,即宝应元年(公元七六二年)。这年的十一月,李白便故世了。当时李白远在江东,似乎来不迭知道房琯、杜甫在严武部下的状况。而且从杜甫写赠严武的诗来看,他们二人世的关系一定坏到如此。因而,假如说《蜀道难》是为房琯、杜甫二人的安危而作,在时间与史实上都有矛盾。


李白诗集有元人萧士贇的笺注本,他对《蜀道难》提出了新的解释。他以为这首诗是作于安禄山叛军攻占长安,明皇仓皇幸蜀的时分,即天宝十五载(公元七五六年)六、七月间。当时李白在江南,听到这个音讯,以为皇上幸蜀不是上策,“欲言则不在其位,不言则爱君忧国之情,不能自已,故作此诗以达意。”


明代的胡震亨,在其《唐音癸签》中,也谈到过这首诗。他以为上文所引三家的解说都是“傅会缺乏据”。他以为“《蜀道难》自是古曲,梁陈作者,止言其险,而不迭其他。李白此诗,兼采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弗居’等语用之,为恃险割据与羁留佐逆者著戒。惟其海说事理,故包含大,而有合乐府讽世立教本旨。若但取一人一事实之,反失之细而缺乏味矣。”


以上是历代诗评家对《蜀道难》主题思想的讨论。把这些意见和原诗参研之下,萧士贇的讲法似乎最合道理,而且使这首诗含有高度的比兴意义。由此,明清两代讲唐诗的人,大多采用他的讲法,例如唐汝询、陈沆、沈德潜等,都肯定《蜀道难》是为明皇幸蜀而作,剖析得很细致。


但是,有一件事,他们都没有留意:丹阳进士殷璠编选的《河岳英灵集》,选录了与他同时期的二十四位诗人的作品,共二百三十四首。他在自序中阐明这些诗起于甲寅,即开元二年(公元七一四年);终于癸巳,即天宝十三载。他选了李白的诗十三首,其中就有《蜀道准》。这是一个无可推翻的证据,证明《蜀道难》作于安史之乱以前。那么,它显然不是讽谕明皇幸蜀的诗了。假如《摭言》、《身手诗》的记载可信,则此诗的创作年代还能够提早到开元末年。为此,我们不取以上那些讲法,而把此诗定为李白赠入蜀友人的诗。


初唐以来,乐府歌行的方式,普通都是七言古体诗,但李白却发明了新的方式。他擅长把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各种句法混合运用,成为一种不同于魏晋的新型的杂言体。以至,他有时还大胆地在诗里运用散文句法。这是远远地继承着楚辞和汉代乐府歌辞的传统,而加以新陈代谢的。就象这首《蜀道难》,七言句不到一半,其馀大半是不拘一格的杂言句。读他的诗,要跟着作者的豪迈的感情和划一的句法,一气贯注,而以它的韵脚为段落。长篇的诗,不论歌行或排律,换韵的中央普通总是思想内容分段的中央。读诗的人应当懂得这个诀窍。这一点,我在上文曾经谈到过,往常再提一提。这首诗,我就用依韵分段,以一韵为一句的措施来写定。


第一段以“天”字起韵,连押五韵。“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固然分二行写,真实只是一句。全诗一开头就用三字惊叹词“噫吁戏”。屈原用过“已矣哉!”汉乐府歌辞有“妃呼豨”、“伊那何”,都是三字惊叹词。尔后或许在民间歌曲里一向存在着,但在魏、晋、南北朝诗人的作品中却不再呈现。不外“噫吁戏”是“噫”字下再加一个“吁戏”。所以不能说是三字惊叹词,应当标点作“噫!吁戏!”“吁戏”就是“於戏”,而“於戏”是“呜呼”的古代写法。《宋景文笔记》云:“蜀人见物惊异,輙曰噫嘻。李太白作《蜀道难》,因用之。”可知“噫吁戏”是“噫嘻”的衍声词。胡元任又引苏东坡的文章来作证。东坡《后赤壁赋》云:“呜呼噫嘻,我知之矣。”又《洞庭春色赋》云:“呜呼噫嘻,我言夸矣。”也就是李白的“噫吁戏”。李白把“噫嘻”衍为三字,苏东坡更衍为四字,都用了蜀郡方言。


诗的创作措施,完整用赋体。全诗都是夸大地描画蜀道的风险,行旅的艰苦。第一句先大纲总述:由于山路既高且危,所以蜀道之难比上登青天还难。以下四句,从蜀国古代史讲起。据杨雄所作《蜀王本纪》:上古时蜀国之王有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通等,其时人民椎髻哤言,没有文化。从蚕丛到开通,共三万四千年。李白节取了两位蜀王的名字,说蜀国的开国史多么悠远。“茫然”是长久不可知的意义,和往常的用法稍有不同。杨雄说蜀国古史三万四千年,曾经是夸大了;李白又加上一万四千年,说是四万八千年以来,不时没有和三秦人行旅往来。太白山,或称太乙峰,是秦岭的主峰,峨眉是蜀中大山。这两句说:从太白到峨眉,只需一条狭窄而风险的小路。因而,秦蜀之间一向无人交往。


《蜀王本纪》又记载了一个关于蜀道的神话。听说秦惠王的时分,蜀王部下有五个鼎力士,称为“五丁力士”。他们力能移山。秦惠王送给蜀王五个美女,蜀王就命五丁力士移山开路,迎娶美女。有一天,看见有一条大蛇进入山洞,五丁力士一齐去拉蛇。忽然山岭崩塌,压死了五丁力士。秦国的五个美女都奔上山去,化为石人。这个神话,反映着古代有许多劳动人民,凿山开路,牺牲了不少人,终于翻开了秦蜀通道。李白运用这个神话的母题①,写了第五韵二句:“地崩山摧勇士死”,也能够说是指五丁力士,也能够说是指成千累万为开山辟路而牺牲的劳动人民。他们死了,然后从秦入蜀才有山路和栈道衔接起来。第一段诗到此为止,用四韵八句叙说了蜀道的来源。


第二段共用九个韵,描写天梯石栈的蜀道。“六龙回日”也是一个神话故事,听说太阳之神羲和驾着六条龙每天早晨从扶桑西驰,直到若木。左思《蜀都赋》有两句描写蜀中的高山:“羲和假道于峻坂,阳乌廻翼乎高标。"羲和和阳乌都是太阳的代词。文意是说:太阳也得向高山借路。而最高的山还使太阳回飞避开。“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这一句就是说:上面有连太阳都过不去的高峰。“高标”是高举、挺拔之意,但作名词用,因而能够解作高峰。萧士贇注引《图经》云:高标是山名。这是后代人误读李白诗,或有意附会,硬把一座山名为高标。原诗以“高标”和“回川”对举,可知决不是专名。


这两句诗有一个不同的文本。《河岳英灵集》、《极玄集》这两个唐人的选本、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唐人写本,还有北宋初的《唐文粹》,这两句却不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而是“上有横河断海之浮云,下有逆折冲波之流川”。从对偶来看,后者较为工整,若论句子的魄力,则前者更为壮健。可能后者是当时传播的初稿,而前者是作者的最后改定本。故当时的选本作“横河断海”,而李阳冰编定的集本作“六龙回日”。往常我们依据集本抄录。


以下一大段又形容蜀山之高且险。黄鹤都飞不外,猿猴也怕攀缘之苦。青泥岭,在陕西略阳县,是由秦入蜀的必经之路。这条山路百步九曲,在山岩上纡回盘绕,行旅极为艰苦。参和井都是二十八宿之一。蜀地属于参宿的分野,秦地属于井宿的分野。在高险的山路上,从秦入蜀,就好似四脚朝天,屏住呼吸,摸着星斗行进。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旅程中,行人都手按着胸膛,为此而长叹。这个“坐”字,不是坐立的坐,应该讲作“因而”。


以上是第二段的前半,四韵八句,一气贯注,渲染了蜀道之难。下面忽然接一句“问君西游何当还”,这就透露了赠行的主题。作者不象作普通送行诗那样,讲些临别的话,而在描写蜀道艰难中间,插入一句“你什么时侯才干回来呀?”由此反映了来去都不容易。这一句自身也成为蜀道难的描写部分了。


“畏途巉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文章排行

  • 阅读
  • 评论

最新文章

文章列表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