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号,世界慰安妇留念日,国内首个取得公映答应的慰安妇题材的电影上映,名字叫做《二十二》。 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八年间,至少20万中国妇女被迫沦为日军的性奴隶。影片《二十二》记载了中国内地仅剩的22位“慰安妇”幸存者的暮年生活。 面对镜头,很多老人不愿回想过去。相比展示伤痛、留作史料,影片《二十二》抑止地截取镜头,充沛展示了一个历史后来人,对“慰安妇”幸存者的维护与尊重。 《二十二》导演郭柯表示,影片票房收益部分除去还债,将捐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讨中心。 1937年到1945年,至少有20万中国女性被日军强征为慰安妇。到了影片拍摄的2014年,仅存22位幸存者。 就在纪录片《二十二》上映的前两天,片中的女主角之一黄有良老人逝世了。 这部纪录片中共有22名女主角,平均年龄超越90岁。开拍过程中,已有一人逝世。往常到了上映的时分,22个名字里,其中14个都加上了黑框。 往常这个数字减至个位数,最终会成为0。 女主角们来自黑龙江、山西、湖北、广西、海南五省。但不论在哪里,她们的生活看起来都如此相似:太阳出来,她们起床,吃饭,靠着墙根晒太阳。偶尔用浓厚的乡音闲谈,更多时间则是缄默。太阳下山,她们端着椅子回屋,吃饭,睡觉……日复一日。 平凡到,和我们自家奶奶的生活,不会有两样。 独一的不同可能是,女主角们都背负着身心伤痛,猛烈到有的人终其终身无法直面。 在我们看来乏善可陈的无聊日子, 是她们用了自己的全部努力, 才活下来、过下去的。 抗战期间,有20万中国妇女成为日军“慰安妇”制度下的受害者。1990年代,陆续有百余受害者站出来,向日本政府提出诉讼,请求负疚与赔偿。 但再激烈的生存愿望,再顽固的“要个说法”,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敌不外时间。2012年,青年导演郭柯开端关注“慰安妇”制度受害者,并为韦绍兰拍摄第一部纪录短片时,国内“慰安妇”幸存者尚有32人,他因而把片名定为《三十二》——韦绍兰是其中一个,也是每一个。 在2014年他决议将一切幸存者的故事都搬上银幕时,由于一些老人的离世,片名曾经由《三十二》变为了《二十二》。影片选择在今年8月14日“国际慰安妇留念日”上映,而此时,在世者不外8人。 由《三十二》变成《二十二》,虽一字之差,却透显露无尽凄凉。郭柯明白“或许5年后,这个数字就是0了”。关于拍摄这部中国最后的“慰安妇”生存状态的影片,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多年以后回头看时,让自己不会后悔、不会遗憾”的事。 片尾播出长达三分半钟的近3万众筹者 郭柯第一次接触这个题材是在2012年,他看到了媒体对韦绍兰老人的报道——这位1920年出生的老人有一个在“慰安所”怀上的混血儿子,是目前国内已知的唯逐一例。他本能地判别出这是一个好题材,年底就动身奔赴广西,拍摄了韦绍兰和她混血儿子的故事。 韦绍兰老人(右)和她的混血儿子 影片拍完,郭柯在临走前给韦绍兰老人留了500块钱。第二天,老人给他们摄制组的4个人一人发了一个红包,每个里面都装了100块:“快过年了,给你妈妈买点糖果吃。” 郭柯当场就哭了。不只仅是由于他知道,眼前的老人每个月就靠30元的低保为生,更是由于在自己亲奶奶逝世16年之后,他又再一次收到了奶奶给的红包。这个红包至今藏在他的钱包里。 或许,正是这份内心的感动坚决了他拍摄《二十二》的决计。 那个大年初四,郭柯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什么样的艰难。但他含糊地觉得,凭着一点公义、一点私心、一点柔软的感情,应该能让自己坚持下来。于是,在没有拍摄计划、更遑论拍摄答应证的状况下,他自己掏了路费和租机器的钱,毅然上路。究竟,彼时的24曾经变成了22。 2014年5月23日,《二十二》剧组正式开机。郭柯马上遇到了拍摄的问题:采访对象不愿回想“慰安所”的日子。 这超出了他的预料。究竟在此前拍摄《三十二》时,主人公韦绍兰老人仁慈、健谈,充溢信任地像看待一个孙辈一样看待郭柯。面对镜头,她能谈论灾难,大多来自日军,也有的来自丈夫和乡民;她也记得取得的涓滴好意,逃出“慰安所”时被陌生人留宿、舍粥,知道怀孕后婆婆维护她留下了腹中的孩子;她还会唱童年时学过的山歌,唱男人娶了恶媳,唱女人被丈夫毒打。她阅历的人生的苦,在那些歌谣里,不再孤独。 刚强、达观、仁慈,一直展往常韦绍兰老人脸上,更重要的是,她有求必应。 92岁的老人去河边挑水,弯着腰、曲着腿小步小步挪,一小勺一小勺往桶里舀水,另一只手把着扁担避免自己掉进河里。镜头在河对岸看,不留余地。 但老人能做到这一切,与其说是她的义务感、正义心,不如说是她面对媒体的仁慈。 在家人的回想中,老人每说起过去的事,总要关起来难过好几天。 而更多的老人,并不愿让过去继续影响自己往常的生活。 郭柯团队在同意拍摄的每户人家都待了一个星期,哪怕很多素材在开端的几天就曾经拍到。但他觉得,应该多和老人们相处一段时间。广西老人何玉珍在拍摄期间总是一言不发、神色恍惚,剧组陪了她一个星期,临走时还给她留了一些物资和款项,看起来有点懵懂的老人忽然很明白地拉着郭柯的手说:“你们走了,又剩下我一个人。” 而往常,影片中的何玉珍老人曾经分开了人世。 采访终了后,拍摄团队还会和老人的全家一同合影,并将照片洗出来送给她们。这些照片后来被她们仔细珍藏,有人放在床头,有人收进盒子里。其中有一位家里装修的,还请求郭柯给她洗一张大的,“好挂在客厅里”。 这样的诚意,的确容易让老人们感动,也更愿意敞开自己埋藏多年的秘密。采访后期,山西老人李爱连通知郭柯,以往她对其他记者“没有讲实话”, “那些问题,当着我的儿媳、孙孙,怎样说得出口?” 李爱连老人做了很久的心理准备,她想通知郭柯自己曾遭遇了什么,但最后只悄然问了一句:“门都关好了吗?” 似乎只需关严屋子的门,她才敢翻开心里的门。 据李爱连回想,被日本兵抓去后,她被饿了三天三夜,最后有人扔给她一堆大葱。18岁的她一口吻吃了8根,胃从此坏了。当她开端边哭边回想那个欺负她的日自己时,郭柯让摄影师关掉了机器。“我不拍了。不想拍,觉得没有必要,对她来说翻开(内心)是多么难多么痛,我为什么要通知一切人说‘快来看啊,她在说了,这是干嘛呢?” 他十分明白,自己想做的影片并不只仅为了文献价值:“我想让下一代看看,那些奶奶有多么心爱。我也想让国际上看看,我们没有生硬地把一段历史挖出来给你们看,而是看看我们中国人,是怎样维护这些老人、尊重这些老人的。” 海南老人林爱兰是郭柯此行中,最难打交道的一位。年轻时她曾是红色娘子军,杀过日军,得过两枚抗日奖章,后来被日军俘虏,送入了“慰安所”。她暮年寓居在敬老院,房间的墙上一直挂着一把刀,觉得万一有小偷来,还能砍小偷,固然那时的她曾经简直难以走动。 第一次见面,林爱兰对他们毫不理睬。她当着郭柯的面和身边的老人说:“我知道他们来干嘛,哼,我什么都不会说。” 采访一度堕入僵局,最后是郭柯在当地救助的一条小狗,成为了关键的破冰道具。知道林爱兰爱狗,郭柯就每天把小狗带去和她作伴,趁老人快乐,他就用糟糕的广东话凑到她耳边喊“爱兰!”——他探听到林爱兰曾一度在广东行商,会说粤语。 林爱兰听后惯例瞪他一眼,嘴角却笑了。 “爱兰其实特别心爱,我们从不叫她奶奶,都叫她爱兰爱兰。或者学她养女,叫她爱兰女士。”郭柯说。 在成片里,他想表示这种接触的一波三折,于是林爱兰的出场被剪的故弄玄虚:第一天她在敬老院的集体生活里只呈现半个身子,第二天又呈现多一点……廖庆松问他:“老人生活中也是这样吗?躲躲藏藏?神神秘秘?” 郭柯说:“其实她们的生活都很无聊。” “那你为什么就不能让她们无聊?”廖庆松反问。 “听到那句话,我就像任督二脉被打通了一样。廖桑直接看出了我那时的焦虑,就是面对市场和观众,我想增加一些剧情化的东西。他最后把我这些都拿掉了。这个片子毫无疑问应该把老人放在第一位,她们不是你表白的工具,或者用来感动观众的道具,这是我觉得最最少的。会感动的人,自然会被感动。” 韦绍兰老人曾英勇地参与了东京“战争与女性暴力战争资料馆”的公开活动。 和《二十二》中的每位老人一样,韦绍兰忍耐了凌辱与伤害,忍耐了歧视与歹意,忍耐了贫穷与老病,但是她依旧特别英勇。她曾经参与东京“战争与女性暴力战争资料馆”的公开活动,痛哭不止,但一边哭也要一边控诉。而相处的大多数时分,她笑眯眯地唱着山歌,慨叹“这世界红红火火的。我要活下去,吃野菜也要活下去。” 大多数人,都不像韦绍兰那样能够直面过去。以林爱兰这样的烈性,说到自己在“慰安所”的日子,只说了一句“想杀人”。而湖北老人毛银梅是朝鲜人,她的讲述里有大量留白,表示如应激障碍。说到逃难时被日军抓到汉口“慰安所”,她忽然哭了:“我不想说,不想说了。”这时,镜头缄默地切到了汉口“慰安所”遗址,有时分深情注视,有时分不忍直视。 有声音质疑说: 从艺术发明的角度上看,即便是纪录片,也需求矛盾和抵触,也需求有情节。 太无聊了,糜费了一个好题材。 郭柯说:“她们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矛盾和抵触,她们暮年的生活就是这么无聊,你不能由于它的无聊,而不接受它。” 在或长或短的拍摄过程中,郭柯发现老人身上的共同点有很多——生活宁静、少有仇恨、难见眼泪,假如你真实地来到老人身边,所见所感基本上也就这样。 在老人们身上,相比那段可贵的历史,活着才是更大的主题。 这群老人中的大多数不是斗士,不是勇者,生命只教会她们做一个默默接受的人。这样,在人生里挣扎的痛,也就少一点。 对我们来说呢? 了解老人的过程,有我们直面历史的态度。 电影院里会呈现《二十二》这样一部比较特别的电影,它不一定出往常显眼的位置,但哪怕放在角落,也希望你能够去看它一眼。 最后,希望“达康书记”的这句话能够辅佐你更好地翻开它:“面对伤痛,不整天仇恨,但一刻不忘!”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乐意 版权归原作者一切,如有侵权请联络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