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此辈惟为翻译生 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昆明西南分离大学外文系。西南联大巨匠云集,学术氛围浓厚。从闻一多、柳无忌、陈梦家、刘文典等的授课中许渊冲打下了坚实的中文基础,而师从吴宓、皮名举、叶公超、钱钟书等学者,许渊冲的英文日益精进。吴达元先生的法文课也给他打下了良好的法文基础,西南联大学贯中西的诸位巨匠名流的教导为许渊冲日后从事英汉、汉英以及法语翻译作了充沛的铺垫。1939年许先生翻译了他翻译生活的第一首新诗即林徽因的《别丢掉》,刊登在《文学翻译报》上。1941年,许渊冲在美国意愿空军任英文翻译,他将“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翻译成民有、民治、民享,第一次在翻译工作中崭露头角。1943年许渊冲从西南联大毕业后,任教于昆明天祥中学。1944年他考入清华大学文学研讨所,研讨《莎士比亚和德莱顿的戏剧艺术》。1946年参与出国留学考试,两年后旋即赴欧,先去英国伦敦、牛津和莎士比亚故乡游历,后去法国巴黎大学攻读文学研讨文凭,研讨拉辛和莎士比亚的戏剧。1950年取得巴黎大学文学研讨文凭后回国。 许渊冲先生的外语学习颇有家学渊源。他与法语结缘地道是机缘巧合。其中学时读过林语堂的《大荒集》,里面提到使林先生最受益的书是《牛津英文字典》,许先生就要借一本看看,不料图书馆员给了许先生一本英法对照的字典,一看发现法文英文大同小异,就模含糊糊起了要学法文的念头,这是“诗译英法独一人”的缘起。许先生在大学只学了两年法文,课虽未几,但基础很牢。许先生读郭穆木天翻译的《欧也尼·葛朗台》,觉得译文固然描写生动,但是译文显得生硬冗长,读来颇不流利,便有重译巴尔扎克的愿望。1956年许先生翻译巴尔扎克的《人生的开端》,成为他翻译出版的第一本法国小说。在法国,许先生选修了有关雨果、巴尔扎克、福楼拜、高乃依等人的文学课程,还选修了《12世纪至15世纪的法国抒情诗》、《16世纪杜伯雷的<田园杂兴>》、《17世纪拉辛的诗剧》、《18世纪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和《19世纪夏多布里昂的<墓畔回想录>》。系统地研修法语文学为他后来翻译法国文学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许先生翻译的罗曼·罗兰的小说《哥拉·布勒尼翁》,得到罗曼·罗兰的好评。法国文学会会长罗大冈读许渊冲汉译莫泊桑《水上》后说:“传神与传真一箭双雕,可谓上品” (转引自张智中,2006:38)。 许渊冲的英语学习颇有家学渊源。许渊冲的表叔熊式一在20世纪20年代翻译过《王宝钏》并在英国演出,得到萧伯纳的赞扬。熊式一翻译的《西厢记》主要采用散文体,于是许先生就把熊氏的散体《西厢记》改成英文韵文,这是他第一次尝试韵体翻译。20世纪50年代,许先生在北京西苑、香山等地外国语学院任教;60年代在张家口外国语学院任教;70年代,在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任教。1983年招聘到北京大学,先后在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学院任教,主讲《翻译学》、《中西文化比较》、《文学翻译》、《唐宋诗词翻译》、《中英诗比较》等课程,开端把翻译范围扩展至唐诗、宋词、元曲,将中国古典诗词译为英法韵文。同时,许渊冲在大江南北的天津、大连、秦皇岛、上海、南京、杭州、南昌、合肥、武汉、重庆、昆明、桂林、广州、海口、香港等地的高等院校讲学,蜚声海内外。许先生形容自己是:“五十年代翻英法,八十年代译唐宋。九十年代领风骚,二十世纪登高峰。”(许渊冲,2011:279,287)1999年,许渊冲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诺奖评委称其《中国古诗词三百首》是“巨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样本”。 许渊冲终身笔耕不辍,出版译著百余部,洋洋洒洒近千万余言。所译内容皆为文学经典,时间跨度三千年,语种纵横中英法。许先生不只具有大批海内外读者,其中佳译美文遭到普遍好评。其翻译理论著作《翻译的艺术》、《文学与翻译》、《中诗英韵探胜》等著作详述了其翻译理念,对读者深化翻译认识大有裨益。《追想逝水年华》、《诗书人生》、《山阴道上》等回想类散文集追想了许先生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读者能从中窥见许渊冲先生做人做事之道。许渊冲 翻译的古典诗词英译作品众多,主要包含《唐诗一百五十首》、《古诗绝句百首》和《西厢记》等。1986年,北京大学举行首届学术成果评奖,许渊冲英译的《唐诗一百五十首》取得著作一等奖。1994年,英国企鹅出版社推出了许渊冲翻译的中国古诗词集《不朽的诗》。入选企鹅丛书不时被视为一种荣誉和认可,这是该公司初次推出由中国人翻译的古典诗词,在英、美、加、澳等国同时发行,好评如潮,出版者评价此书的译文是“绝妙无比”。这标记着许渊冲的古诗词英译开端走向世界,被国际译坛所认可。英国聪慧女神出版社评价他翻译的《西厢记》,以为其在艺术性和吸收力方面堪与莎士比亚的作品相媲美,墨尔本大学学者寇志明说他译的《楚辞》是英美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许渊冲, 2006: 23)。许先生不只汉英翻译功夫了得,中法功力也相当深沉,《中国古诗词三百首》法文本取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好评,称其是“巨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样本”。许先生的译作如《一切为了恋情》、《昆廷·杜沃德》、《飞马腾空》等也颇受读者欢送。德莱顿的诗剧《一切为了恋情》,讲述罗马大将安东尼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1943年许先生早在联大四年级时便将其翻译成中文,这是许先生汉译的第一部世界文学名著,也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德莱顿译著,由于各种缘由该书12年后才得以出版。由上观之,许先生的学术成果,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看,都为后世学人及译者提供了模范,真实践行了“学不能够已”的古训。 二、译论首创蜚神州 许渊冲先生的整个翻译生活和译论研讨有两条既平行又相交的线索构成:一是在古典诗词的翻译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可谓独树一帜;二是在诗歌诗词翻译理论的构建上不遗余力地著书立说,提出了许多有关诗词翻译的理论观念。能够说,许先生是理论与理论并重,成果与新论迭出。(刘军平,1996:32) 许渊冲的翻译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他擅长集百家之所长,博览精义,向前辈翻译巨匠学习,融会贯串,分离自家几十年翻译理论之阅历,总结出了一套系统丰盛而有独具特征的文学翻译理论。他将其文学翻译理论总结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许渊冲从鲁迅提出的言语“三美”论当选了一个“美”字,从钱钟书提出的“化境”说当选了一个“化”字,从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选了一个“之”字,加上朱光潜《诗论》之中“‘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艺术的成熟境地”(转引自许渊冲,1998:47)的“艺术”二字,把文学翻译总结为“美化之艺术”五个字。在许先生的译论中,“美化之艺术”指的是三美论,三化论和三之论的艺术,艺术也指“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艺术的成熟境地的见地。此外,许先生又从郭沫若提出的创作论当选了一个“创”字(“好的翻译等于创作,以至超越创作”,郭沫若,1983:806),从傅雷提出的神似说当选了一个“似”字,从发挥优势论当选了一个“优”字,再加上 “竟赛”二字,又把文学翻译总结为“创优似竞赛”五个字。在许先生的译论中,“创”指创译论,“优”指优化论,“似”指三似论,“竞赛”指竞赛论。他以为,文学翻译的本体论是优化论和三美论(漂亮);措施论分别是创译论、三化论和优化论;目的是三之论,认识论是竞赛论。易言之,文学翻译就是三美、三化、三之的艺术。纵观其译论,能够归结如下: (一)“三美”论: 在许渊冲先生的翻译观中,他将文学翻译的美学准绳置于重要的位置。为了寻觅美,发现美,能够突破金科玉律的方式约束。在翻译理论中,他一直践行自己的翻译准绳。三美论是许渊冲提出的第一个翻译新论。1978年《毛泽东诗词选》英法译本出版时,许先生在序文中提出,鲁迅先生关于言语的“三美论”(意美以感心,型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也可应用于文学翻译。同时,许渊冲的三美论也综合了林语堂的“五美”以及茅盾的“美的感受”的理论观念。许渊冲的三美指的是意美、音美、型美。他以为译诗岂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三美之间的关系是:意美第一,音美次之,形美再次之。也就是说,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完备。意美常来自历史要素或文学典故联想的互文缘故,译成另外一种没有相同历史传统或联想的言语,就难以传达出原诗的意美。音美的传达,译文能够借用译语诗人喜见乐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借助于双声、迭韵、重复等措施来表白。在诗词翻译中,诗歌所装载的信息总量是由语义和文体组成,而语义(内容)不外是低层次的信息,而文体(方式)好比音韵、节拍等才是高层次的信息,假如仅仅再现低层次的信息——语义,产生的译文就不再是诗,而变成散文了。至于形美的传达,许先生以为,主要力图在诗句长短和对仗工整方面,尽量做到形似。译诗假如不能传达原诗的音美和形美,便不能超越前人;但假如只传达原诗的音美和形美,也不能算是青胜于蓝。只需音美、形美、意美三者俱得,方可称为超越前人。 例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有两句:“惟余莽莽”和“顿失滔滔”,许先生译成“The boundless land is clad in white”和“The endless waves are lost to sight。”原诗每句四字,译文每行八个音节,一字折合英文两个音节,四个字和八个音节可算形似;四个汉字和八个音节的对应恰恰把原文的节拍转化为译文的音步,表示了音美;原诗两句对仗工整,两行译文也步步跟进,能够说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形美。许先生还强调,假如两个词都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其中有一个还能传达原文的音美,那么译者应选择两者兼备的词,即便一个词汇只能传达八分意美和八分音美,那也比能传达九分意美和五分音美的词汇强。在其所著的《翻译的艺术》中以及其撰写的论文中,许先生重复指出音美和形美的重要性,其目的就是坚持韵诗的翻译应坚持原诗的韵律和结构。(刘军平,2006) 又如王昌龄的《闺怨》,意随境出。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是: Sorrow of A Young Bride Nothing in her boudoir brings sorrow to the bride; She mounts the tower,gaily dressed on a spring day. Suddenly seeing willows green by the roadside, How she regrets her lord seeking fame far away! 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恰如其分地再现了原文的方式美和音韵美。原诗四行押aaba的韵,许译的韵脚是abab。头韵法的运用读起来诗味盎然,boudoir brings, suddenly seeing;“s”音的重复运用sorrow-she-dress-mounts-spring-suddenly-seeing- willows-regrets-seeking传送一种伤感之情。最后一句许译慨叹句也深深表白了闺妇的幽怨之情。(刘军平,2001)在诗歌翻译中,许渊冲以为译者应该极力做到三美完备,以突出文学翻译的审美力。译诗假如不能传达原诗的音美和形美,便不能超越前人;但假如只传达原诗的音美和形美,也不能算是青胜于蓝。只需音美、形美、意美三者俱得,方可称为超越前人。 (二)“三化”论:要传达原文的“三美”,能够运用“三化”的措施。许渊冲的“三化论”是对钱钟书“文学翻译的最高规范是化”的化境论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许渊冲则将“化”细分为三个层次,即“等化、浅化和深化”。所谓深化,包含特殊化,细致化,加词,一分为二等译法,如可将“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人”,能够细致化为“士兵”或者“卫士”;所谓浅化,包含普通化,笼统化,减词,合二为一等译法,如将特地名词“秦关”变通为普通名词“古代”;所谓等化,包含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等译法,如普通名词“关“能够转化为特地名词“长城”。直译特地词语不能传达原文的“意美”时,需求变通用浅化或深化的措施。变通而有损于原文的民族作风或中央颜色时,又以等化或直译为宜。许先生以为诗歌翻译中的典故需求变通,至于改译特地词语,改动原诗的观念和语气,改动原诗的词语,假如更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那也应该变通。许先生以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译诗曾经是在创作了。“三化”是意译的翻译措施,是一种变通的伎俩。佳译要能深化,其次请求等化,最后才是浅化,但即便是浅化,也要浅化得尽可能深一点。深化是扬长,浅化是避短,等化则为半扬长半避短。而“化”的限度,许先生以为:“只能化成原文内容一切、原文方式所无的译文,不能化成原文内容所无的东西。” (许渊冲, 2006: 116)现举许渊冲先生译李商隐《无题》上半部分为例: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许先生的译文是: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 The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 The candle but when burned up has no tears to shed。 英译文的艺术感染力简直与原文相媲美。译文用abab,cdcd的押韵艺术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整个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很强的节拍感。原文第一句中有两个“难”字,前一个是“难得”,后一个是“难舍难分”,译文用了两个不同的词:“difficult”和“hard”,乃“等化”译法。第二句译成东风太弱,无力使凋残的花朵复生,是原句表层含义所无,而深层含义一切的内容,乃“深化”译法。“百花残”的“百”字删而不译,是减少了原文表层虽有,原文深层可无的词,乃“浅化”译法。第三句的“丝”字与“思”,谐音,译文用silk译“丝”,又用love-sick译“相思”之苦,而silk和sick岂但音近而且形近,传送了原文的“意美”,用的是“深化”的译法。经过采用“深化、等化、浅化”的措施,许先生的译文再现了原诗的意境、韵律和方式。(刘军平,1996,2001) (三)“三之”论:许渊冲的三之论的灵感来源于先哲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说,许渊冲将“三之”应用到翻译中来,作为文学翻译的目的论:“知之”是指了解;“好之”是指喜欢;“乐之”则是愉悦。换言之,文学翻译的目的,第一是让读者知道原文说了什么,第二是使读者喜欢译文,第三是使读者读完译文产生肉体上的审美愉悦。使人“知之”需求达意,使人“好之”需求传情,使人“乐之”需求感动。 “三之”是翻译的目的,为了完成这一目的,就需求译者经过“三化”论、创译论和优化论等措施来完成原文的“三美”。“浅化”能够使人“知之”,“等化”能够使人“好之”,“深化”能够使人“乐之”。译者在再创作时,原作者的作风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使读者像读原文一样得到美的感受,就是要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忠实的译文只能使读者“知之”,忠实而通畅的译文才干使读者“好之”,只需忠实通畅而又发挥了优势的译文之美的译文才干使读者“乐之”。许渊冲先生借用王国维在《人世词话》里的说法:“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以为,若将王国维的上述词话应用到翻译上来,第一境可称之为 “知之”境,第二境为“好之”境,第三境则为“乐之”境。“乐之”是翻译之最高境地,是读者对译者最高之评价,是翻译王国的桂冠。 (四)创译论: 创译论又称以创补失论,许渊冲以为,创译论是最高级的深化论。所谓“创译”是指赋予译文新的意义。他以为,发明性的翻译应该等于原作者用译语可能中止的创作。翻译有得有失,假如得不偿失,就应以创补失,运用合适原作作风的文学言语再现原作。许先生一直强调发明性翻译,即译出原文后面的东西,把原文字面上没表白的东西表白出来。郭沫若先生以为“好的翻译等于创作,以至超越创作。”(郭沫若,1984:22)范存忠也以为:“有些译诗经过译者的再发明,还能够胜过原作。”(范存忠,1981:9)许渊冲十分赞同上述见地,他坚持诗词翻译要发明性地传达原作的“三美”。好的翻译等于创作,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乱译,要考究度的问题。林纾的翻译含有大量的创作成分,一方面使得他的译作颇受学界诟病,另一方面却颇受读者欢送,但许渊冲的创译论不同于林纾的恣意改译的措施,许先生追求的是一定灵活度限制下的再创作,重点不在于“创”,而在于“译”,“创”是为了更好的“译”,也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是前提,“从心所欲”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再创作。这与许渊冲的留法同窗、画家吴冠中先生所说的:“风筝只需不时线,飞得越高越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许先生看来,文学翻译中,“风筝指‘意美’,线指‘意似’。只需风筝不时线,只需译文不违犯原文,那就能够用加词法、减词法、换词法等来传达原文的‘意美’,使风筝飞得越高越好。只需风筝不时线,加词不是‘多译’,减词也不是‘漏译’,换词更不是‘错译’”。 (许渊冲,2003b:221)这是翻译艺术的成熟境地,也是翻译的再发明“艺术论”。请看许渊冲翻译的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是: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 At moonset cry the crows,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Dimly lit fishing boats ’neath sadly lie. Beyond the city walls,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 晚秋夜晚、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夜半钟声、江南水乡、无不使人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和意境清远。能够看出无论是“景”的再现和“意”的发明,译者都出神入化地向目的语读者传送了完好的艺术意境。“streaking the frosty sky”中的“streaking”用得传神地道,既有“装点、装饰”之意,又有“擦过,飞过”的含义,如英文表述“A meteorite streaked the sky”。中国古诗中有炼字说,翻译诗歌也应炼字。王荆公作“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话时,从“到”字到“过”,从“过”字到“入”字到“满”字,改了十余次之后才定为“绿”字,此一例便可见出艺术发明之严肃了。擅长再发明的译者亦当如此。“frosty sky”对应“霜满天”最分歧自然的实践(霜华在地不在天),却完整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使诗人感遭到洋溢满天的霜华,这种违背逻辑但契合诗歌再发明的处置也可算作诗歌的破格(poetic license)。比较Bynner的平铺直叙的译法: While I watch the moon go down, a crow caws through the frost; 或陆志韦的译法: The moon goes down, a raven cries, frost fills the sky。 读者可看出许渊中的译文更胜一筹。第二句许译留意启承转合的衔接,即“对愁眠”是在“霜满天”的苍天之下,用“dimly-lit fishing boat”灵活地翻译“渔火”比Bynner的torch,或陆志韦的lantern要高明。今人吕淑湘在评论Bynner的这句诗说,“原诗‘对愁眠’纯是静境,今作‘渔火徐移’,则以动与静相映,意境似更好。”笔者不敢苟同,由于“a fisherman moves his torch”表明渔人在岸上而不是原诗所指的船中旅人。这是一种误读。对原诗第三句的了解三位译家十分契合,关于寒山之所名刹,或企图译,或用音译,只不外许译更流利,缘由是与第四句衔接紧凑。最后一句陆译分为二个句子,滞重平谈,Bynner弄巧成拙地用了me,用my boat翻译“客船”也无甚创意。许译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再发明,传达出原诗的意境:钟声惊破羁人之梦(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一个“still”的运用岂但烘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提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中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王国维在评“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说,着一“闹”字而“境地全出”。我们也能够说,许译着一 “静”(still)字而意境自现。(刘军平,2001) (五)目的语优势论: 又称译语优势论,即扬长避短,发挥译文优势。发挥译语优势的提法是许渊冲的翻译新论。西方译论注重对等,许先生的译论则强调优化,重点是充沛应用最好的译语表白方式(具有意美、音美、形美俱得的方式)来翻译原文,而不强调字面对等。许渊冲的翻译理念是,不同的言语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对比要素,译入、译出两种文字有时能够对等,这便是均势;若不等,则分强弱。而不同言语在不同的方面各有优势。因而在翻译的时分,要尽力发挥译语优势,改动优势,争取均势。在翻译理论中,不能对等的部分要么翻得比原文好,要么翻得不如原文,普通说来,翻得不如原文。许先生所追求的则是胜过原文。要胜过原文,就需求在原作的基础上发挥译语优势,用译入语中相应更为恰当的表白方式,在原作的基础上,让译文更上一层楼。同创译论一样,许先生的优化论同样以忠实通畅为前提,但是忠实并不等于保存原语的表白方式,而是保存原作的艺术魅力。发挥译语优势,扬长避短,则是如虎添翼。 例如《第三帝国的兴亡》中有一句“Hitler was the fate of the German people”。假如把它译成“希特勒是德国人民的命运”,许先生以为也不能算错,但是从中文看,一直没有表白出那种所说“在所难免”,“命中一定”的宿命意义,于是后来有人将其改成了“希特勒是德国人民的劫数”,这样原文的含义就充沛表白出来了。把fate译成“劫数”就是发挥了译语的优势。(许渊冲,2003b:63)不只翻译如此,许先生在谈及人生时也怀有同样的观念。他以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做到超迈前贤的缘由就在于:他人都在谈对等翻译的时分,他在谈超越。目的语的表述有时分真正决议了翻译质量的成败,好的译文有时分胜过原文,其胜利之处就在于它能被目的语国度的读者所接受,成为目的语文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目的语优势论固然有着归化的痕迹,但就其接受效果而言,完成了翻译的真正目的。 (六)“三似”论: “三似”指“形似、意似和神似”。许渊冲以为,方式对等能够说是“形似”,奈达的动态对等能够说是“意似”,而发挥译语优势论则能够说是“神似”,“神似”是一种再创作。“三似”内部之间或“三似”与“三美”之间,可能会呈现矛盾。假如译文“似”而不“美”,那就要舍“似”求“美”。只需传达了原文的“三美”,“三似”的幅度是能够有所变更的。许渊冲赞同齐白石先生的一句话,大意是: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将其运用到翻译理论中来,“似”指“意似”,“不似”中的“似”指“形似”,“似与不似之间”就能够称为“神似”了。也就是说,翻译请求“意似”,不求“形似”,最妙的则是“神似”。文学翻译是艺术而不是科学,科学研讨的是“真”,艺术研讨的是“美”。科学研讨的是“有之必定,无之必不然”之理,艺术研讨的则是“有之不用然,无之不用不然”之艺。科学研讨注重精确,艺术研讨注重朦胧,由于艺术形象有偏于具象或偏于笼统的差别。具象艺术的形象具有明白性、肯定性;笼统艺术具有朦胧性、含糊性。许先生还创新地引入了数学公式来阐明这一问题:科学研讨的是1+1=2;3-2=1;艺术研讨的却是1+1=3;3-2=2。由于文学翻译不单是译词,还要译意;岂但是译意,还要译味。 形似:l+1=1(译词) 意似:1+1=2(译意) 神似:1+1=3(译味) 许先生对其的解释是,中诗“意”大于“言”,英诗“意”等于“言”。假如“言”是1+1,“意”是2,那么“言”和“意”相等的公式就是1+1=2。假如“言”还是1+1,“意”是3,那么“意”就大于“言”了,公式便成为1+1=3。这里的“3“不一定指细致的3,而是大于2的意义。在许先生的眼里,“译味”是审美的最高目的,它包含“意味”和“神韵”,换言之,“神韵”包含许先生所重复倡导的译文的音韵、节拍。钟嵘说:“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同理,我们亦能够说“味”是“译诗之至也”。固然“味”不是诗的方式,但它是诗人发明的意象所流露的作风,是坦率之美,是“象外之象”。许渊冲还用图标阐释了“形似”、“意似”和“神似”译法的力气对比(许渊冲,2003b:26): 许先生以为,“形似”的译法假定“忠实”可得9分,“通畅”可得2分,总分只是2x9=18分。“意似”的译法假定“忠实”可得5分,“通畅”可得8分,总分是5x8=40分。“神似”的译法假定“忠实”可得8分,“通畅”也能够得8分,总分就是8x8=64分。总分越高,译法也就越好。此外,许先生还将若干个翻译技巧如加词、减词、换词、移词、分译、深化、浅化、等化等用数学公式来表白。“分译法如朱生豪把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后一句中的woe译成`离合悲欢’,能够说是一分为四,可用下列公式表白:分译:4=1+1+1+1。相反,鲁迅的诗句‘管他春夏与秋冬’译成I don’t care what season it is,把‘春夏秋冬’合译一个词season(时节),能够说是合四为一,公式如下:合译:1+1+1+1=4。”(刘军平,1996:34)许先生借助数学措施定量剖析引入翻译理论之中,让科学和艺术走到一同去了。或许是受其好友杨振宁先生的影响,许先生除了提出文学翻译的公式1+1>2之外,还提出,在物理方面,文学翻译等于超导——在化学方面,翻译是把一国文字转化为另一国文字的化学;在生命科学方面,文学翻译是克隆论。(许渊冲,2003b:274)这些将科学与艺术共融共通的理念形象生动,在国内翻译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七)竞赛论: 竞赛论是许渊冲提出的另一条翻译新论。许先生征引叶君健先生在《翻译也要出精品》中曾提出过“要把尽量多的世界文学名著变成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这里要展开竞争”(叶君健,1997:29)的说法,提出文学翻译不只是同一原作不同译本之间的竞赛,更是两种言语、以至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创作自身能够算是一种翻译,是把作者的思想转化为文字;而翻译则是把作者的思想从一种文字转化为另一种文字,既然两种文字都在表白原作者的思想,那么就存在高低之分,也就有了竞赛一说。两种言语的历史、文化各不相同,用译语来表白原文内容的时分,可能会呈现三种状况:一是译语出于优势,表白方式不如原语;二是两种言语处于均势,表白方式不相上下;三是译语由于文化或历史的缘由,处于优势,表白方式胜过原语。所谓竞赛,是看哪种表白方式更能传达原文的内容,尽量用最好的译语表白方式,争取用一种文化之长补另一种文化之短,让双方都有所进步,以便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使一个言语的美成为另一种言语的美,以丰厚全人类的言语文化,因而要发挥译语优势,抑或中止再创作,使译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许先生把“不爱红妆爱武装”翻译成“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也被以为是胜过原文的典型。这种竞赛论在许渊冲翻译的毛主席诗词《念奴娇?昆仑》中可见一斑: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再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 词中有三个“一截”,中国译者将其译成“one piece”,美国译者将其译成“one part”。许先生以为两者均保存了原语方式,但是缺乏艺术魅力。许先生把第一截翻成“山顶(crest)”,第二截翻成“山腰(breast)”,第三截翻成“山脚、余部(rest)”,构成了对仗和押韵,发挥了英文的译语优势,中止了再发明,丰厚了英语文化。于是上阕诗词的译文成为: I would give to Europe your crest And to America you breast And leave in the Orient the rest。 假如把“山脚、余部(rest)”了解为“安定(rest)”,反过来也丰厚了汉语文化。但在当时,由于翻译这些,有人责备许渊冲过火发挥,还被批斗过。但在留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分,英文版《毛泽东诗词选》的定本还是采用了他的译法。 (八)自得忘形与得形忘意之辩证论:妙译来自“自得忘形”。许渊冲以为,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方式放在第二位,把通畅的译文方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措施。意译却是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畅的译文方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方式的翻译措施。无论直译、意译,都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他还进一步区别了直译与硬译,意译与滥译,指出硬译就是翻译中的方式主义,滥译就是翻译中的自由主义。当译文的方式和原文的方式不分歧的时分,就有直译和意译的问题,而且直译能够有不同水平的直译,意译也能够有不同水平的意译。 例如“to gild(or paint)the lily”这个成语就能够有几种译法: 1. 给百合花镀金(直译,保存原文形象); 2. 给百合花上色(同1); 3. 花上贴金(半直译,特殊译成普通); 4. 花上添锦(仿译成语); 5. 如虎添翼(借译); 6. 弄巧成拙(借译或半意译,改动形象); 7. 徒劳无益(意译,没有形象); 8. 多此一举(同上)。 前四种译法能够说是水平不同的直译(三、四是半直译、半意译),后四种是水平不同的意译。有人译成“给百合花上色,费力不讨好”,那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许先生(许渊冲, 2006: 23)曾模仿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创作了《译经》: 译可译,十分译。 忘其形,得其意。 自得,了解之始; 忘形,表白之母。 故应自得,以求其同; 故可忘形,以存其异。 两者同出,异名同理。 自得忘形,求同存异: 翻译之道。 诗句明晰地表白了许先生保存形与意的辩证翻译理念。值得留意的是,许先生并不是说方式不重要,而是在意义与方式有抵触的时分,舍形保意,自得忘形。许渊冲以为,无论直译、意译,都应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许渊冲, 2006:72)许先生关于直译与意译以及保存或隐去形意之间的辩证观念的确富有开辟创新的意义,它拓宽了翻译理论研讨的思绪,注重到翻译中保存形意的辩证关系。(刘军平,1996:34) (九)文学翻译阐释诸论:文学翻译得最高目的是成为翻译文学,即翻译作品自身要是文学作品。把文学翻译进步到文学创作同等位置。一流文学翻译家的作品,和一流文学作家的作品,读起来应该没有什么高低之分。翻译求“似”,文学则求“美”,“似”是文学翻译的低规范,“美”是高规范,“似”而不“美”的文学翻译不能算是翻译文学。许渊冲以为,三百年来世界范围内能够成为文学翻译的作品未几,如蒲伯翻译《伊里亚特》、《奥德赛》,菲茨杰拉德翻译《鲁拜集》等,其特性是求真缺乏,求美有余,而真正的翻译文学应该是既真又美的,真即美,美即真。译者需求发挥译文言语和文化的优势,运用“深化、等化、浅化”的措施,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尽可能表示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唯有于此,文学翻译才有可能成为翻译文学,才干被目的语国度的读者接受并产生影响。 许渊冲经过八个与“译”近音的字,与《易经》八卦相联络,巧妙地阐释了他对文学翻译的共同见解(许渊冲,2003b, 153-164): 1. 译者一也:译文应该在字句、篇章、文化的层次上和原文统一。(矛盾统一论,包含“均势”、“等化”在内都是原文和译文在三个层次上的统一); 2. 译者依也:译文如不能和原文统一,则可只以原文字句为依据。(“三似”新论); 3. 译者异也:译文以原文为依据时,能够创新立异(以创补失论); 4. 译者易也:翻译要换易言语方式(“三化”论); 5. 译者意也:翻译要传情达意,包含言内之情,言外之意(直译、意译新论); 6. 译者艺也:文艺翻译是艺术,不是科学(艺术论); 7. 译者益也:翻译要能开卷有益,使人“知之”(目的论); 8. 译者怡也:文学翻译要能怡性说情,使人“好之”、“乐之”(“好之”、“乐之”论)。 从译者、作者、读者的三者关系来看,“一也”是作者和作品的关系,是翻译的理想,在词汇的层次上有时还能做到,在句子和篇章的层次上就很少能够统一,只能做到“译者依也”。“依也”是译者和原作的关系,有时还要换易言语,那就是“译者易也”。“易也”表示了原作和译作的变易关系。“异也”是世界对译者的影响,只需能使人“知之、好之、乐之”。翻译以至能够创新立异,中止发明性的转换,这就是“译者异也”。“意也”是译者和作者的关系,译者有时岂但是换易言语,还要传达言语之外的心意。 “艺也”是译者和译作的关系,传情达意不是科学,而是艺术,所以说“译者艺也”。“益也”是译者和读者的关系,而艺术的高低,要看它能否能怡性悦情:使人理性上怡悦,先要使人“知之”,这是“译者益也”。“怡也”是译作和读者的关系,使人感情上怡悦,就要使人“好之”、“乐之”,这就是“译者怡也”。从“一也”经过各种不同水平的“依也”直到“异也”,这种同中存异、异中求同的理论就是翻译学的《易经》。翻译的变译之道经过许渊冲的仔细诠释,栩栩如生地勾勒了一幅翻译的诠释学、艺术学、变译论和审美目的论。 更进步看,翻译艺术有六个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译者,译作和读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世界影响作者,作者反映世界,发明出作品来,用文字表白思想,文字和思想统一,这是“译者一也”。译者依据作品,再发明出译作来,这是“译者依也”。译者受世界的影响同作者不可能完整一样,总有别树一帜之处,这是“译者异也”。固然别树一帜,译者不能不传送作者之情,达作者之意,这是“译者意也”。如何异中求同,传情达意,这是“译者艺也”。传情达意,总要换易言语,这是“译者易也”。译者换易言语,目的是使读者受益,这是“译者益也”。假如译作能使读者在明智上“好之”,在感情上“乐之”,这是“译者怡也”。总之,“一也”是翻译的理想,“依也”是常道,“异也”是变道,“意也”是译者和作者的关系,“易也”是作品和译作的关系,“艺也”是译者和译作的关系,“怡也”是译作和读者的关系。(刘军平,1996)许渊冲的变译理论充沛吸取了上至先秦汉唐的儒家哲学聪慧、《易经》的变译道,是一种艺术变通而不是技巧上的改动,它上承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下持续至近代的王国维、朱光潜、郭沫若、钱钟书等人的文艺美学思想,既发扬了传统中国文论,又开创了我国当代翻译理论新的里程碑。 更难能可贵的是,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大都根植于自身的翻译理论,他一直站在读者的角度考量翻译的可接受性问题,目的是为了使原作能够更好的为译语读者所接受。许先生自己的翻译践行也不时理论着自己提出的翻译理念。他以为,做翻译的人,一定要有翻译的实力。翻译理论的解释能否站得住脚,需求用自己和他人的翻译理论来做检验。在翻译理论与翻译理论的关系之中,理论是第一位的,理论是第二位的。在理论和理论有矛盾的时分,应该改动的是理论,而不是理论。要用理论来检验理论,而不是用理论来检验理论。许渊冲上述提及的理论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互为参考,互为引申,较好地完成了知行合一,能最大水平上保存诗歌的美感与风味,能给读者带来“知之、好之、乐之”的认知及审美感受。“如羽翼之相辅,星月之交辉,足微非知者不能行,非行者不能知,空谈理论与盲目理论,皆当废然自失矣。”(许渊冲,2011:89)理论与理论的有机分离,成就了许先生的共同的翻译事业。 三、春华秋实耀寰宇 继1999年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提名之后,2010年许渊冲荣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的殊荣。2014年,他又取得了国际译联颁发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奖 “北极光”出色文学翻译奖。“北极光”评奖委员会的颁奖词热情洋溢地赞誉许先生所取得的出色的翻译成就:“我们所处的国际化环境需求富有效果的交流,许渊冲教授不时努力于为运用汉语、英语和法语的人们树立起沟通的桥梁。”(刘文嘉,2014)这是该奖自1999年设立以来,第一次授予给亚洲翻译家,许先生更是成为迄今为止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翻译家。 各种翻译大奖如期而至,中外诸多好评如潮。许渊冲的理论结出了绚丽的成果。理论与理论并重的双轨制,如车之两轮,星月交辉。躬耕翻译与论述翻译,如鸟之两翼,比翼齐飞。其译作兼诗词两体制,英法两语种,如十八般武艺之有双枪将,左右开弓。其诗歌翻译所理论其音美、形美、意美的主张,好像带着音韵和节拍的镣铐翩翩跳舞,灵活的舞姿在风中潇洒地飞扬。许渊冲译出的富有神韵悠长的诗句,令读者为之赞不绝口。钱钟书、杨振宁、叶嘉莹等关于许渊冲的翻译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国内外学者对其译文的评价也不发溢美之词,顾毓琇说许渊冲:“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且能押韵自然,功力过人,先生实为有史以来第一”(转引自许渊冲,2003:222)。复旦大学教授林同济也称誉许渊冲“英法兼通,为国内冠”。美国加州大学韦斯特教授读罢英译《诗经》后评价说许译读来津津乐道。美国加洛格利教授读《唐诗三百首新译》诗意盎然。这是由于译者不只翻译,且融入了再发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恩格曼教授读许渊冲英译的《李白诗选》后,赞誉说其译本是自己读过最美的中诗英译。(许渊冲,2011:284-285)无独有偶,许先生有30首英译诗入选海外大学教材绝非偶尔,实属不易。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孟子·尽心》)。另一方面,许渊冲的自傲也引来多方质疑。许渊冲的名片上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独一人”, “遗欧赠美千首诗,不是院士胜院士”,称自己的译作是最好的,能够传播千秋万代。许先生的宅中条幅上写着:“自豪使人进步,自卑使人退步”。这种真情表白显现了自信满满的个性和气冲云霄的情怀。国内不少学者如王佐良、陆谷孙、江枫、赵瑞蕻、冯亦代都曾对许译提出质疑,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译文的作风和译文的忠实性上,这其实也是对翻译本体论问题的争论:如译文与原文能否分主次;超越原文的译文算译文还是算创作;译者的客观能动性体往常哪里;译文与原文的贴近性和译文的可读性两者之间的度如何掌握;作者、作品和译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掌握等,这一系列问题,其实由来已久。非三言两语能够结论。纵观整个世界翻译史,翻译问题的论争继续不时。不同的时期环境和社会条件,批判家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作者、原文、译者、译文的作用,由于时期不同、语境不同以及受众不同,对上述诸问题的反响众口一词,无所适从,纷争此起彼伏、此消彼长、不时演化。这种纷争倒是可看成许渊冲先生在当代翻译界的重要影响,他之所以成为谈论的中心人物,不只是他有着浪漫主义的人文个性,更是大家看重许渊冲对翻译的见地。狂狷耿介之士乃文人骚客天性,有真人然后有真知乃是千古谬误。在翻译界,许渊冲的真人真知反而让人敬重有加。其个性如其译风在中国译坛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许渊冲终身顽固中译英法韵文及小说翻译六十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从翻译理论起家,出版了一百多部国内外读者喜欢的译著,洋洋洒洒译文逾千万字。他不只将欧美文学精品引进了华夏大地,受惠一代代人,而且将中国古典文学推向了世界:向世界阐明中国,向世界阐释中国,他走在了时期的前头。他著书立说创建了一系列翻译新论,从共同的角度看待原作、译者和译文的关系,进步了译者和译文的位置,把文学翻译变成了翻译文学。上述提及的许先生创建的文学翻译九论,在国内外翻译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必将载入中国翻译史册。 大道至简,译道为先。目前,96岁的耄耋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仍埋头翻译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的汉译,计划五年完成莎翁全集。许渊冲语出惊人,译才毕露,直道而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九十功名尘与土,八万里路云和月,终不悔,一手佳译万古留。名和利关于译作等身的许先生算得了什么呢? “纵化大浪里,不喜亦不惧”是许先生目前心态的最好写照。 参考文献 1. 范存忠. CHINESE POETRY AND ENGLISH TRANSLATIONS [J]. 外国语,1981,05:9-26. 2. 郭沫若. 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 3..刘军平. 莫道桑榆晚 飞霞尚满天——记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翻译生活[J]. 中国翻译,1996,05:32-35.. 4. 刘军平. 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与再发明[A].《中国翻译》编辑部. 文化丝路织思[C].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5. 刘军平. “三美”完备谱华章 “三味”醇香共品味---许渊冲译古典诗歌撷英赏析”[A],翻译名家研讨[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50-465. 6. 刘文嘉. “北极光”奖取得者许渊冲:翻译改动世界[N]. 光明日报, 2014-08-04(7). 7. 刘文嘉. 狂狷意趣 家国情怀[A].许渊冲.逝水年华[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讨出版社,2011.310. 8. 毛泽东. 毛泽东诗词选 : 汉英对照. 许渊冲译[M]. 北京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 9. 王一. 他人谈对等时,我在谈超越[N]. 解放日报, 2014-08-15. 10. 王辛. 敢为人先豪气在 汉诗西译第一人——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访谈录[C].许渊冲者.续忆逝水年华[M]. 武汉 :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242-262 11. 徐萧. 他以为直译的主张是错误的[N]. 东方早报, 2014-08-29. 12. 许渊冲. 美化之艺术[J].中国翻译,?1998(4)46-49. 13.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 [M]. 北京 :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14. 许渊冲. 诗书人生[M]. 天津 :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a. 15. 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M].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b. 16. 许渊冲. 山阴道上:许渊冲散文随笔选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7. 许渊冲. 续忆逝水年华[M]. 武汉 :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 18. 许渊冲. 逝水年华(增订版)[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讨出版社, 2011. 19. 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M].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0. 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 : 从《诗经》到《西厢记》[M].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21. 叶君健. 叶君健.翻译也要出精品[J].中国翻译,1997(1):29-30. 22. 俞晓群. 许渊冲:款步走来的巨匠[N].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03日(5). 23. 庄建. 人类文化的搬运工——写在中国翻译协会成立30 周年之际[N]. 光明日报, 2012年12月6日(5). 24. 张西平. 许渊冲——中国古代文化翻译的探求者 [N].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6月25日(19). 25. 张智中. 许渊冲与翻译艺术[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6. 原载《中国翻译家研讨》(当代卷,第733-762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年。 第一作者简介:刘军平(1962-),哲学博士,武汉大学教授,中国哲学、英语言语文学、翻译学三个学科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全国翻译资历(水平)考试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讨会常务理事等。1998年至2000年在哈佛大学担任高级研讨员,从事中西比较文化研讨。2005年至2006年作为中美富布赖特基金研讨学者在耶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讨。先后在《中国翻译》《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图书评论》《文史哲》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CSSCI及A&HCI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及译著共22部,翻译作品数百万字。专著《西方翻译理论通史》曾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讨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三等奖、中国大学出版社第二届优秀图书奖二等奖。合著《翻译学概论》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讨人文优秀成果二等奖。其他研讨成果也多次获奖。兼任多所高校兼职和客座教授,湖北省教育厅“彩虹学者”特聘教授。 图文|翻译学研讨 责编|王晓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