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讲于中华文化大楼 刘豫洪记载 五部原典概论 由于缺乏理想的佛学概论,我常倡议学子们从原典开端。在原典之中,有五部很好的佛学概论,其中两部是印度原著,三部是中国的作品: 一、《大智度论》(印度) 二、《瑜伽师地论》(印度) 三、《摩诃止观》(中国) 四、《宗镜录》(中国) 五、《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国)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作者,是密宗黄教致埙宗喀巴巨匠。《宗镜录》则是永明寿禅师的作品。 永明寿禅师,魄力庞大,在他的门下,有几十个知晓佛法的高手,大家共同努力,完成了这部《宗镜录》。 由于佛学是注重理论的,前面已提到过。所以地道宗教信仰,或一味思想的追求,都脱离了佛学的实质。 谈到佛学的倾向,目前还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许多中央款待青年人学佛,好像款待老太爷一样,管吃管住又送书。使青年人觉得,要学佛伸手去拿可也,养成了占低价的缺陷。所谓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佛家的这两句话,充沛阐明了过火慈悲的流弊,适足以贻害对方,过份方便的作风,徒徒养成对方下流的习气而已,关于学佛来说,却构成背其道而驰的措施。 不久前,有一个青年来问一本佛学的书,我倡议他去买一本,岂知这位青年甚感诧异的说:还要花钱买?我学佛的书都是不花钱得来的呢? 是的,佛学讲求的是布施,但却是布施给他人,不是请求他人永远对自己布施。 中国佛教的脉络 在汉朝末年,由于学佛的人要出家,在宗法社会之中,产生了"无父无君"的恶感。所以,佛学虽是中国文化的大主流,却变成了人皆惧怕。明理学虽偷窃了佛学,但是却排斥佛学。王安石、苏东坡之流搞佛学者,宦场皆难如意。直到元明清三代,凡接近佛学之士,亦皆缺乏政治出路。这是一个事实,相沿至今。 三国时期有一位大学问家――牟子,知晓儒释道三家之学,曾作了一本书,名叫《理惑论》。关于中国文化中三教之争,本书的见地是为调和论。其次则有《弘明集》《广弘明集》两部书。 有许多人以为,佛学即是印度的产物,欲学正统佛学,应该先从梵文入手。这种说法,与十七世纪英国人留意印度梵文有关。 这种说法对错误?大有疑问。 释迦牟尼在印度文化中的成就,就像孔子在中国一样。孔子删诗书、订礼乐,把中国文化来了一番大整理。印度的释迦,也知晓种种学问,创建了佛学。但到了唐代,佛学已被中国文化吸收发扬,到了宋代(十三世纪)佛学在印度即彻底绝迹了。 十七世纪的时分,印度连佛学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正统不正统呢? 唐代印度的梵文,尚有五印之别。言语字音因地域而异,随着时期的进步,社会的变更,使文字产生很大的变动。即便孔子在世,亲身来讲论语,大家也可能听不太懂。言语文字固然有关,要紧的依旧是学问的自身,所以在佛学绝迹的印度,它的梵文能否是佛学入门的文字,就大大值得思索了。 诚如庄子所谓:"自得忘言",今日要研讨佛学,只需在中国文化中去寻求。 在中国历史文化中,佛学被攻击的罪名,主要有二。其一为"无父无君"的作风;其二为莫明其妙的两桶水,倒来倒去,一会儿空,一会儿有,就算是佛学(顾亭林亦如此说)。 关于出家 事实上所谓出家,并不是无父无君,也不外像隐士一样,即古之逸民,离群修持而已。 唐代之后,诸子百家的思想,无一不受了佛学的润滑剂作用。而在宗法社会之中,佛学却是居于被人轻视的位置,那种处境,恰如一个童养媳,在一家之中,无事不做,无话不听,四处受气,还要口不出怨言,连心中的怨气都不能有一丁点儿。 儒家的人最后终于说话了,以为幼有所养,老有所终的一切社会福利,都是佛家的功劳,确为一个不能抹煞的事实。 释迦牟尼 在释迦的传记中,这个十九岁的王子,父亲给他娶了印度小姐、世界小姐等等普通的美丽小姐,但他一心要出家。 这位王子一天出了东门,看见病人,讯问随从的人,才知道是病人。第二天出了西门,看见死人装在棺内,讯问了他人,才知道人生原来会死等等。 总之,在传记中,释迦花了四天时间,出了四个城门,经过四次的讯问,才知道人生原来有生老病死四大苦。 请问,这个释迦王子不是太愚笨了吗? 为什么传记上要把释迦描写成如此愚笨的人呢? 原来这是印度文学上的啰嗦缺陷,就像玄奘法师所译《心经》上的一段文字:"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等等。 但《心经》在鸠摩罗什译成中文时,删繁就简,就成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是中文精练美好之处。 可是,在释迦传记、佛学概论,却都仍沿用啰嗦的印度方式,在今天的时期里,给人一种愚不可及的印象,技术太差,真实不能再用了。 后来,释迦在三十二岁悟道,又弘法四十九年,於八十岁时涅盘了。 宋朝的大词人辛稼轩为此作了一首词: [卜算子]: “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 饮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 不饮便康强,佛寿需千百,八十余年入涅盘,且进杯中物。” 释迦涅盘了,他有没有跳出生死,并不是释迦的问题。 这是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跳出生死的问题。 说到轮回,曾有一位宗教徒问我,佛学能否无神论。他的见解是,佛学的轮回,应是唯心所造,故称为无神论。进一步支持他这种说法的缘由是,佛学的道理一切都空,结果当然神也空,于是,他的结论――佛学是无神论。 在以往的定律中,佛的教义能够研讨,但是佛的自身是不能够研讨的,也就是说,释迦是高高在上的,对释迦的自身,只能绝对的置信,不能够思索、狐疑,或研讨。 在《楞伽经》中,有一百零八个问题,代表着人类的种种疑问。 《大藏经》中的《阿含经》《本行经》等,描写释迦由腋下出生,甫自堕地,即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站在文化的立场上来看,真实狂妄之极。这种狂妄,也是自古以来英雄们的共同魄力:唯我独尊,舍我其谁。 承认释迦能否由腋下所生,他像普通孩子一样的被姨母抚育长大。 释迦的幼年,也和我们一样平常,但他特别聪明,充溢了聪慧。他冷静,喜问,多狐疑,关于万事都有追根究底的意志。 在他少年时期,已完成了世间的教育,他对数学更有特别的成就,能够抵达五十三个数字单位以上,抵达无量数。 至于他的武功,更是了不起,拉弓射箭,只手将大象丢出城外,再跑到城外去接住,一箭能够射穿七重铜鼓(不要由于我们做不到而承认)。 释迦的时期,合理中国春秋前后时期。春秋共有百多个大小不同的政治单位,当时的印度,则有五百多个小国,印度的阶级更有四五百种之多。 在印度这个贫富悬殊,阶级森严的中央,王族,婆罗门教,僧侣为第一等,军人次之,农、工商人再次之,而以贱民为最下等。 印度的贱民,见了上等阶级,爬进爬出,似乎狗畜一样,在落后地域,至今仍是如此。 印度当时的修道宗派,极为繁杂、无神论、有神论、唯物论、唯心论,及其他派系极多。修法各异,有拜火、有涂炭。打坐的措施亦多,有的坐、有的站、有烤火入定,像烤肉普通,都是欲求离苦得乐的沙门修行措施。 在《大藏经》中有"金七十论",是南北朝时期翻译,内中论及释迦修道时期数理哲学的理论,共分廿五谛,其中的所谓"冥谛"就是谈论宇宙的开端,与后来吴稚晖称之为"混蛋"(混沌)的东西相似。 在"异部宗轮论"中,将种种不同的见解,分为廿多派。 《华严经》中,又归结为十二大派。 在释迦出生不久,有神秘学派的大相士,替释迦看相说,假如释迦长大后不出家,即为"转轮圣王"。 什么是转轮圣王? 那是一个盖世英豪,转动世界人类的一切,使天下得安定,其功德好像如来。所以在释迦以后的说法岁月中,多处强调转轮圣王的雄伟和功德。 释迦在出家前,应该有过一段矛盾的心理,他当然思索到不出家,统治全世界,使人类享有安乐和安定,作一个转轮圣王。 但最后他觉得到(这个道理,散见大小乘各佛经中),天下固然安定,并不是人类的至高至乐。转化圣王去逝,天下又会大乱,所以并不彻底,还是出家求得一个措施,能基本处置人类的苦恼为佳。 所以,他出家了,最后的胜利,使他成为"万世教主"。 十九岁的王子释迦,在夜里骑了一白马,分开了王宫,开端了学道的生活,这是一个真正的白马王子。 在开端的岁月中,他学尽了各种外道,各种派系,这些外道的实证法,释迦通通学会了。这位重实行的王子,并不是像普通人一样,在未学之前就下一个结论,而是等到自己学会了,才来一个明智的判别,这也是古今圣贤学问的一个态度。 释迦曾学过"无想定",三年学成了,当他学成后,盲目其非道而弃之。为什么以为无想定不是道呢? 由于他觉得,能做到无想定的是"我",但究竟什么是"我'则不得而知,故知其非道。 后来,释迦又找到一个教员,去学"非想非非想",大意就是无思想,也不是不知道的意义。 他又学成了,一定就是三年,学会了仍丢弃,以为非道。 释迦没有教员可投,一人觉得忧闷,就走到印度北部雪山,去修苦行,日食一麻一麦,打坐入定,参究生命的谬误。 释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髪如乱草,居然有鸟来做巢下蛋,释迦只好不动直到育出小鸟,他的慈祥恰如中国人所说,是"仁民爱物"之心。 小鸟人头上巢中飞走了,释迦摸摸自己的肚子,却摸到了脊背,然后站起来说:"苦行非道"。 学遍了一切法门,"知非即舍"。 修胜利的还是道,由于能修的是"我"。 后来禅宗说,释迦寻觅的是生命的真"我",我们的身体是物质,未来总要结束,出借大地,但那不是真正的"我"。 什么是真"我"?释迦学佛胜利,即是"真悟",也即"真吾"的意义。 释迦在雪窖冰天的雪山,患上了风湿症,他说了"苦行非道",即分开雪山,向南行,渡了恒河。这时,他遇见了一个牧场的少女,极同情他的饥病交迫,便用牛奶来营养他,使他慢慢恢复了年轻时的生机。 这时的释迦已是卅二岁了,有一天,他到菩提树下打坐,依照佛经的记载,座下铺了不祥草,在他入坐时,发了一个大誓: "不证菩提,不起此座" 前六日中即神通具足,第七日,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用往常的话来形容,他是彻底大澈大悟了。 释迦找到宇宙的谬误,大悟后说道: "异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聪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这是一个无比的大英雄,比英雄更巨大,英雄能够降服天下,却不能降服自己。释迦降服了自己,找到了人类的真"我"。 释迦证得菩提,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当时的婆罗门教,以为神我是一切的主宰,并且又把这位主宰人格化,有喜怒是非和偏爱,非置信不可,这个所谓的主宰,发明了万事万物。 可是,释迦悟道后,推翻了宇宙间有主宰的说法,以为宇宙并没有超理想的东西为主宰,人们所谓的主宰,依旧没有解脱现象。宇宙万物,有一个共同的真"我",即:性相对等。这就是说,宇宙的发明为"体",世界的一切为"用"。释迦是人类文化中,第一个提出对等的人。 岂但人是个个对等,而且与万物对等。 天人、人,以及有生命的动物、生物,性相皆对等。 释迦的对等论,突破了阶级观念,在当时的神权社会中,很了不起。在释迦日后的弘法岁月里,指派一个贱民出身的修道弟子阿那律执掌纪律,也是由于对等论的关系。 战国时期的驺衍,称世界有九大洲,中国乃九洲中的一洲,他的说法,当时被以为猖獗。 可是释迦却提出了更扩展的宇宙观,以为像如此的世界,宇宙中不知有多少,宇宙自身就是无限的。 释迦以为每一个日月系统,为一个世界。 一千个太阳系统,为一个小千世界。 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 宇宙间比三千大千世界还多,不可说,不可知,如恒河中沙子一样,不可数。 宇宙是无比的大,无限的大,往常的科学,曾经证明了这个无限的宇宙观,但在三千年前,释迦就曾经知道了。为什么? 答案是,一切唯心。生命的功用找到,即找到整个宇宙的功用,性相是对等的。 中国文化与佛学 佛学的宇宙观,在中国文化中的说法,就是天与人的关系。 汉代之前,只提到一个"天"字,依据上古的神话,以为人与天,原本是很接近的。人类所生存的这个中央,与太阳、月亮、星斗等,并是比邻而居。但是,人的行为一天比一天坏,一年比一年糟,致使日月星斗都开端远离人类,最后使人类在宇宙中孤立起来。 我们不要轻视这些神话,世界文化的基础,都是以神话来源而流远,中国是如此,西洋也不例外。像最近的一部外国科学想像新书,书名为《史前星际大战》,以及《外太空人》等著作,置信古代星际之战,一部分人逃离至其他星球,才保存了文化。这些理论往常虽是假想,但是却阐明了人类的宇宙观在扩展,在向佛学扩展宇宙观接近,未来科学的兴隆,更可证明佛学宇宙观的正确性。 先了解一下佛学上所讲的"心"是什么? "心"并不是思想的,更不是我们的认识思想。 "心"是包含时间和空间两大问题和万象的一个表白语。 依照佛学的说法,时间寿命是相对的。在灾难的时分,一秒钟就像一日,在欢乐中,一日却像一秒。 用现代语来说,释迦所证到的,就是解脱时间和空间,情和欲交错于我们的约束,以及物理世界给我们的各种约束。 释迦所证到的,并不只是一种学理,而是人类生命的功用,能够抵达超脱时空的限制,找到生命的谬误,突破物理世界的种种约束。 这是靠自己的力气修行而得,不能也不用靠他力而得到的。 所谓修行,也就是往这条路上努力行进。 依据释迦所证得的结论,三千大千世界,即为一佛疆土。他又将之整理,成为有系统,有条理的佛理。宗教、哲学、科学的问题,也即是佛学的中心问题。人类文化的趋向,是在发掘佛学的宝库。 释迦将宇宙之间,分为三个界线,即所谓: 欲界 色界 无色界 (三界天人表,请参阅老古文化公司出版的"三界天人体系表"。) 在这个三界天人表中,欲界在最下面,欲界的中心是须弥山,这个须弥山有两个不同的说法。 小乘的说法,须弥山似乎就是喜马拉雅山,这种说法只是天文性的说法。 大乘的说法,须弥山是一个形容词,并不局限于天文范围之内,其所指有地轴、银河系等等含义。 三界中,基本的是欲界,其定义也有两种: 狭义的说法,欲界中是以男女两性的性欲构成生命的持续。 广义的说法,欲界有生命的众生,均有贪欲。 在欲界人的世界中,包含了四大洲。但《华严经》中所谓的香水海,它所形容的,似乎是指外太空的界层。 我们的世界是南赡部洲,界于日月星斗之间,在须弥山之南。 四大天王天,则是位于太阳与月亮之间,在须弥山之半。所谓玉皇大帝的帝释天,是欲界中的天王。 欲界中,除了人之外,下级的有畜生,饿鬼和天堂三个境地。原始称天堂为具苦,表示天堂中具有种种的痛苦。天堂的分类有十八种之多,所谓十八层天堂,即是此意。但天堂与天堂,也都具在人世。 在欲界中的众生,是靠五欲而生的,所谓: 声色香味触 笑视交抱触 特别以饮食、男女二欲最难断除。 欲界是物质器世间、疆土世间、有情世间,也有圣贤世界。 欲界中的阿修罗(魔障),位于天人与人之间。 在欲界之上,就是色界,共有十八层。 色界之中,仍有物理的色相。色界的人,在情操方面来说,比欲界的人升华很多。色界的人没有淫食二欲,所以没有男女两根,无男女相。所住宫殿,一切物质享用,都十分美好,所以称为色界。 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 色界的人,寿命很长,究竟多么长,是依据每人的品德、情操和蔼心的不同而有异。 色界中最高的是有顶天,有大梵天主,掌管一个大千世界。 色界之上就是无色界了,其中大多是圣贤世间,没有物理的色相,只需肉体的状况。无色界的人,寿命更长。 无色界中的天人,有生死,也有生育。天人生下来头上便有花冠,外形难以描画。天人容颜永不会变老,但他们的生死要看头上的花冠,年岁老时,花冠慢慢萎缩终至于死。 三界之中分为六道,天、人、阿修罗为上等的三道,饿鬼、畜生和天堂是下级的三道。 在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的生命,皆无任何外力的主宰或布置。相反的,却是由自己业力作主而轮转,这就是六道轮回。 前面说到,死后一切的去留方向,都是自己做主的。这个自己作主的,可称为心速的力气,即是佛学上所说的业力,三界系由业力所构成。 换言之,业力决议一个人死后所轮转的中央及形态,但是这个业力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前面也提到过,六道是依据个人的行为、善恶及道德而自然轮转。所以,个人的一切行为、思想等所产生的力气,都构成了业力。 业力共分三种性质,即善、恶、无记。 所谓无记,就是不善不恶而无认识的思想和行为。 由业力的性质,很明显的能够了解,不只孽是业力,好的行为也是业力,日常生活所说的造孽,应该是造业的意义。 时间和空间的观念 佛学数量名位表(依俱舍论提所载,共有五十三位) 1个 2十 3百 4千 5万 6洛叉 7大洛叉 8俱胝 9末胝(亿) 10阿庾 11大阿庾 12那由他 13大那由他 14钵罗庾多 15大钵罗庾多 16矜羯罗 17大矜羯罗 18频跋罗 19大频跋罗 20阿刍罗 21大阿刍罗 22毗婆诃 23大毗婆诃 24(足+昷)蹭伽 25大(足+昷)蹭伽 26婆喝那 27大婆喝那 28地致婆 29大地致婆 30醯都 31大醯都 32羯腊婆 33大羯腊婆 34印达罗 34大印达罗 36三摩钵躭 37大三摩钵躭 38揭底 39大揭底 40拈阀罗阇 41大拈阀罗阇 42姥达罗 43大姥达罗 44跋罗 45大跋罗 46珊若 47大珊若 48毗步多 49大毗步多 50跋罗 51大跋罗 52阿僧祇 53大阿僧祇耶 劫:梵语"劫簸",或意译"长时"或"大时",为佛学中计算时间之单位。 大、中、小劫的算法 (一)依俱舍论:人寿自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到人寿至八万四千岁止,是为一小劫,依上文,人寿从八万四千岁,百年减一,至十岁止,如是一增一减(两小劫)为一中劫,八十中劫为一大劫。 (二)依智度论:人寿自十岁起,百年增一,至八万四千岁,再百年减一,又减至十岁止,为一小劫(同俱舍论中劫),十二小劫为一中劫,四中劫为大劫(同俱舍论)。 释:成、住、坏、空及三大灾,三小灾: 据阿毗昙论 (一)成、住、坏、空之义如字面,谓一大劫之间,此世界(非指地球)必经此四阶段――世界住经二十小劫"坏",次经二十小劫坏已"空"。……如是循环,现即当住劫之第十一小劫。 (二)每大劫之间,有水、火、风三大灾。 (三)每二十小劫之间,有疾疫、刀兵、饥馑三小灾次第轮转,现当三小劫之饥馑灾。 小劫:是以地球构成,人类呈现后,人寿之增减来计算。起初人寿八万四千岁,每过一百年减低一岁,降至只需十岁,由此起每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之周期称之为一小劫。一小劫计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 中劫:合二十小劫之久,有成、住、坏、空四劫,每一劫即为中劫,一中劫计二亿三千五百九十六万年。 大劫:即包含成、住、坏、空四中劫,计九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以上均指娑婆世界) 注(《华严经》):娑婆世界一大劫等于极乐世界一昼夜,极乐世界一大劫等于袈裟幢世界一昼夜,袈裟幢世界一大劫等于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昼夜,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大劫,等于离垢世界一昼夜,离垢世界一大劫,等于善灯世界一昼夜,善灯世界一大劫,等于妙光明世界一昼夜,妙光明世界一大劫,等于难超越世界一昼夜,妙光明世界一大劫,等于庄严慧世界一昼夜,庄严慧世界一大劫,等于镜尖明世界一大劫,等于胜莲花世界一昼夜。 由旬:距离之单位,或讹称逾缮那、逾阇那、由延等。其长为古圣王一日行军距离,印俗为卅里,或日四十里,亦有定十六里者。 又一由旬为八拘卢舍(意为大牛鸣声所极闻之距离)。一拘卢舍为五百弓,分一弓为四吋,分一吋为廿四指,分一指为七宿麦(《西域记》)。 认真看了前面大小乘佛学的时空观,可知人的寿命极为短暂。月亮中的一昼夜,等于人世的一个月,太阳中的一昼夜,又是人世的一年。其他星际等处宇宙中的时间,则更不可知。 佛学的观念,时间寿命并不是绝对的。极乐世界中,寿命虽长,但在当地的觉得中,也是像人类世界中的几十年一样,这就是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时间的长短,常常是心的感受而已。 三藏十二部 谈到佛学,大家都听说过三藏十二部。 三藏就是经、律、论,是佛学在印度的分类,分红大乘和小乘。佛经包含了全部印度文化,其中最讲求因明学,自从科学到了中国,通常也随意叫它是逻辑。所谓三藏的藏字,是库的意义,似乎中国文化中四库全书等。 经、律、论之中,论藏是佛的弟子们所著。全部的佛经又分红十二部门,皆为佛所说。 实践上佛经大都是佛与弟子们的问答讨论记载。 十二部经之分类: 1.契经 2.重颂 3.讽诵 以体裁立名。 4.因缘 5.身手:讲演前生经过,三世因果。 6.本生:佛终身所行之记载。 7.不曾有:佛所创见。 8.譬喻:一种措施。善说者用譬喻,如《庄子》。 9.论议:研讨讨论专集。 10.自说:从平实的生活开端,如《金刚经》。 11.方广:包含各科系的学问。 12.授记:预言某人来日的成就。 分科判教 在南北朝的陈、隋之间,天台三祖智者巨匠,将紊乱的佛学整理,分科判教为天台四教仪,后代极负盛名。天台宗在陈、隋之间创建。 天台宗的分类,以为释迦悟道后,先说《华严经》。后来到了唐代,又有贤首巨匠,以华严为主,分科判教创建了华严宗。后人说,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可见《华严经》内容之丰厚,以及其在佛学中的份量。 华严经的故事 在释迦悟道后,就想要涅盘了。这时的天人天主们,大大着急起来,赶紧去劝释迦,嘱其信守诺言,教化众生,而释迦却说: "止!止!我法妙难思。" 这是一个运用聪慧和理论的东西,绝不是用思想和讨论能够处置,这本不可用思议的措施来处置的。 但是,后来人们却把不可思议,解释成不能思议了。 话说,释迦受了天人的意见,先对天人说法,也是天人发起的《华严经》,翻译成中文后,共有八十卷。 事实如何呢?《华严经》是释迦灭度后七百年间,由一位中国佛学的八宗之祖,龙树菩萨所流布出来的。后来几经翻译,成为往常中文佛学中的巨著。 《华严经》由龙树菩萨传播。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在他年轻的时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太保。印度任何的学问,他都知晓,后来学会隐身术,就与另外二位太保同窗,四处去玩,玩到无处可玩,居然想入非非,跑到皇宫中捣乱了。 皇宫受此骚扰,潜伏了武士四处知砍乱刺,那两位同窗被刺死了,显现人身,而龙树躲在国王的椅下发抖,心生后悔,发誓如能不死,则要学佛。 侥幸不死的龙树,果真去学佛了,花了三年的时期,又学会了,就一心想当教主。 这个念头,感动了一位龙王,想要服气龙树的狂妄,就找到龙树,引他参观龙宫佛经图书馆。当时龙树走马看经题,美不胜收,叹为观止,一共拿了十万卷华严(后来翻成中文的只需八十卷)。 相传,密宗在翻开南印度塔的时分,曾发现有释迦的密宗经典,也是龙树所传。但又称为龙猛,而非龙树云云。 天台四教 天台宗的五时八教,是将佛学的教化仪式、教化内容及措施,以及时间分类整理。 天台四教(五时八教)(隋天台三祖智者巨匠判) 在化仪四教,即教授措施上面,共有顿、渐、秘密、不定四种。 所谓五时,第一是华严,前面已谈到过。第二、鹿苑,是一个中央,那是属于小乘方面的。第三是方等经,属于普通的聪慧。第四般若,是性空、聪慧方面。第五为法华、涅盘经是。 化法四教,是内容和措施。 藏――保存了一部份神秘学的措施。 通――融通大小乘诸宗。 别――修者因人而异的措施。有一个八十岁老人要出家,因忘性不佳,不能记住佛号,释迦教以扫地,念扫把,后来此人也有神通。 圆――含融周遍,包罗万类。 最下面的真、俗、中,即是空、假、中,这有天台宗修止观的法门,后面再解释。 华严分科判教 唐代贤首巨匠,为华严第三祖,将佛学另作分科判教,华严的修法,是以生命作为实验。 这个分类的措施,并非印度原来的措施。在这个批判中,表示太阳出来时,先照到高山,这是上根器者,先接遭到佛学。 太阳继续上升就转照大地,提高钝根、中根、善根,最后日落西山之时,只照到高山,只需上上根器的才干持续。 华严宗的十仪十门,太特地,又触及佛学的逻辑分类,在此暂时从略。往常先来了解五教六宗,这是将三藏分为五教六宗的意义。 贤首时、仪、教、规、表解(贤首巨匠,唐人,华严第三祖) 我空法不空 前面的表中五教,首先是小乘教。修小法者为随相法执宗,望文生义,小的修法,总要执著一个东西。小的修法,最高境地抵达人空,即"我空"。 空固然是空,只是我空而已,"法"并没有空。 小乘修者,有法可证,有法可得,但却不能把法空掉,假如空了法,则无法可修了,无法可证了,那还搞个什么名堂呢? 一个小乘的四果罗汉,能够入定到亿万年之久,固然宇宙成坏多次,这个四果罗汉能够仍在定中,他有"定"可"执",事实上,他岂不是在"执"著这个法吗? 所以,小乘教称为随相法执宗。 大乘教 华严的观念,以为唯识法相过,和真空无相宗都是大乘的基本。 唯识法相宗所讲求的是"胜义有"。 真空无相宗所讲求的是"究竟空"。 承认是"空"是"有",都是大乘的基本。 方等经内容丰厚,触及学问又广,应该多读,也是大乘法门的基本。 般若经,内容讨论的都是“空”,也是属于大乘教的基本。 关于大乘与小乘,大家都知道,南传的佛教只需小乘,而佛灭后几千年来,这一派并没有人招认大乘的存在。 终教 终教是释迦临终前的说教。 释迦在世说法四十九年,所讲的不外乎两点: 一、无常――世间的苦况。 二、空――是无我的意义。 终其终身,所说的都是劝导世间的现象界,世间的一切都是不牢靠,这些现象界是暂时所偶存的理想事物,也能够说是物理世界的变更组合,并不永存。 但在释迦临终时,却另外有两个名义看来相反的说法,以为生命的谬误是: 一、常――永世的快"乐"。 二、净――真"我"呈现。 这个相反的论调与无常及空并不抵触,由于这个常、乐、我、净,所指的是超理想的。 这个临终所说超理想的常乐我净,就是终教。藏心缘起宗,熟读涅盘经便知。 一乘顿教圆教 禅宗所讲求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就是顿悟法门。 但以华严的观念来看禅宗,不外就是顿教而已,一乘教也就是真性寂灭宗。 最上乘的是圆教,所谓法界圆融宗,是五教中最圆满的,一切体用皆圆满。 止和观 小乘教及大乘教所采用的是真空绝相观。 佛学不是哲学,必须参究通了道理,再以心身来修持开端作实证。 天台宗所采用的修法,是止观法。其实,任何佛法宗流的修法,也都不外于止观。 止者止也。简单的归结,一个凡夫生命心理思想,像流水一样,每秒活动不停。假如开端修行,先要锻炼自己思想静止于一,这是一切修定者都采用的共法。 但修慧方规律不是共法。 修到思想能止,则妄心顿止。 使惦念静下来的措施,有八万四千种之多。小乘有九个阶段,大乘更多。 修"止"胜利,能够化除自己的情欲,身心的感受都空了,这是小乘最高的境地。 能够"空"虽好,但只是沉缅在"空"中,却不是道。 能止之后,一定要能起"观",即般若慧观,才干产生三个慧学,即真、俗、中。才干起"妙有"。 不能起"妙有",就不能入世度人。 "空"与"有"是相对的。"空"是体,"有"是用,在功夫抵达时,就是"止观"胜利,即所谓"中观"。 "中观"就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龙树菩萨所著《中论》也是这个内容。 法界 终教和一乘顿教,所修的是理事无碍观。 华严提出"法界"的说法,包含了世间宇宙中万事万物和许多笼统的事物。 这个"法界"是由四大准绳构成。即"理"、"事"、"事理"和"事事"。 一、理法界――理代表了形而上,代表了本体,有笼统的,肉体的,理性的含义。宋明理学的理字,即从此处所借用而直接《易经》的易理。 二、事法界――是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物理世界。 三、事理法界――天地之间充溢了"理"和"事",也就是充溢了本体和现象。有事不能通理,是聪慧的缺乏;通理不能处事,则是阅历缺乏。 凡有心想及非想,最终皆能达成事实,这是事理无碍,是真俗无碍,必要修行胜利,才干抵达。 四、事事法界――即理即事,即事即理。事理融通,无二无别。 周遍含融观 从圆教的法界圆融宗看世界,一切都是圆融之美,世界上的"有"是美,"空"也是美。 花开花谢,生老病死,由周遍圆融来看,只不外是宇宙现象。 有白天的吵闹,有夜晚的宁静,一切圆融周遍,抵达了真善美的境地。 四大之身 大小乘的佛经,名词有一两百之多,倒来倒去像水桶一样,但归结来看其中心,极为简单。 以人的文化立场来了解,释迦剖析一个人,是由两部分所构成。 其一为身,其二为心。物质和肉体两种世界,是构成一个人的基本。 1.地――即骨骼。 2.水――血和内分泌。 3.火――热能。 4.风――气。 这地水火风,称为四大,(有人加上空、觉、识,称为七大。)也是物质世界的四大类,人身有卅六件零件,皆为地水火风所作成。 人身有十万八千毛孔,有无数寄生虫,这个人身,也像物理世界一样,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此身只是我之所属,并非我之一切,借用而已。 人身是无常的,非永世的,像庄子所说"不亡以待尽",像《易经》所说的变,必变的道理一样。 五蕴之心 生命的存在,除了一个成住坏空的身以外,加上另外一部为看不见的受想行识,合称为"五蕴"。 五蕴――色、受、想、行、识。 1.色――是物质物理的东西,地水火风也是,严厉说来,色有三种意义: 显色――一切颜色等。 有表色――长短方圆等。 无表色――是作用的,笼统的,如说一个人的风度等。 2.受――由生理上觉得到心理上的反响,感受的温度等。 3.想――思想,绝不属于生理的部份。 4.行――这个字是借用《易经·乾卦》而译,"天行健"之行。人死之后,一样在行,在转动,是为"行蕴"。修行如能除去普通的乱,才干体会到"行蕴"。再将行蕴空了,则近道矣。 5.识――有鉴别的作用,是辨认的意义,死后即是灵魂,活时则为神识。 关于识的问题,南北朝时百年间展开学术论辨,无神论、有神论,梁武帝也参与论辨(见《广弘明集》)。 两重世界 依据小乘佛学及方等佛学,是将物理世界和肉体世界分开的。 举个明显的例子来说,"对境心不起"这句话,有人说是得道了,但境是地水火风,心仍是心,假如这就是道,意义是说,你的心固然不动,地水火风等外境依旧存在,并未"空",这岂不是两重世界。 再举一个例子,《六祖坛经》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的境地。 这是悟道吗?固然你的心不动,但幡仍在动,风也在动,岂不也是两重世界。 事实上,这是理论和理论不能配合,因而产生了误解所致。 六根六尘 在构成一个人之后,与五蕴并存的是六根和六尘。心的作用和生命的关系,藉六根六尘表白出来。 这里所说的心,是心、意、识、念的意义。所谓念,就是妄念分别心。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六根是生理的分类,六尘是人对物理世界产生的官感作用。 根尘的前五项,是生理有关的。"意"和"法"则是与心理有关的。 释迦以为,人类至不幸悯,不知道就此自己的心身内外,有一种超作用的存在。 食 谈到食的问题,兹事体大,特别是中国人,对吃已构成了艺术。 三界中的"吃"法,分红段、触、思、识四种。 段食――分段吃,用筷子、叉子等,欲界中的吃法。所以也叫做抟食。 触食――靠觉得来吃。例如人身连皮肤都需求呼吸才干生存。 思食-肉体粮食。 识食――这不是普通人的境地,而是修道胜利的人如罗汉、菩萨等的境地。 因缘 什么是亲因缘? 这是汉代以后的翻译,因缘还涵有"业果"、"命运"等含义。一个乡下老太婆说他认命了,就是接受了缘的结果。 因缘是合于逻辑的,凡事都有前因,自有结果,但是平常人都以为它是"宿命",其实,并非命定。世上没有"无因"的事,一件事不连续展开,就是亲因缘。 什么是增上缘? 一个家庭中生了十个孩子,他们都在相同的环境中长大,似乎阳光、空气、水,对种子来说是增上缘。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关于孩子来说,就是增上缘。 什么是所缘缘? 种子加上增上缘,生命生长展开的过程,接近到一种事物,继续连续展开。一个孩子,接近佛学,就继续研讨下去了,这是所缘缘。 什么是等无间缘? 种子,加上增上缘,再加上所缘缘,继续发作成为来生的种子,就是等无间缘。 《易经》文化,阴阳之道循环,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循环的圆圈不时。 这也同于唯识法相采用四缘的解释。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的说法,是大小佛学最重要的中央。 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普通的佛经,只把十二因缘当作生死规律,但深化真正的佛法研讨,这十二因缘是代表了宇宙的时间。 十二因缘是佛学的算命法,等于中国的二十地支,也是宇宙时间的代表,十二地支的代号,鼠、牛虎等,是来源自印度。 一、无明――我们的思想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大问题。 刚刚睡醒,眼睛还没有睁开,但已知道自己是醒了,这就是思想。 无论大小乘的佛学,称这个不知道而来的思想为"无明",由于,假如我们明白了思想的来去,就是"明",也就是"悟"了的意义。 人,每天在"无明"之中,连第一个念头都不知道。作人的忧闷,不知道为什么做人,这就是"无明"。 "无明"是解释生命的来源,一个生命的构成,是由三个"无明"的凑合而成。 第一个"无明"是男人的性欲激动,第二个无明是女人的激动,第三个"无明"是自己浑浑噩噩撞上而投胎。 这就是是"三缘和合”的生命来源。 有关于"无明"的心理状态,剖析为三点:即贪、嗔、痴,称为三毒。 再加上"慢"和"疑"两个助伴,合称为五毒,后面再加阐明。 二、行――从无始以来,过去的因缘所带的"因",构成的一种特性,称为"种性",在佛学上的说法,又称为第八识。父母的遗传,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都属于增上缘。每人终身的遭遇,都是过去的"因"所带来的。每人不契合与生俱来的种性,开端了"行"。 行是恒动的意义,恒动的力气所构成的东西就是业,成为一种力气。 一个人要发脾气,是内在一种力气的差遣,想控制也办不到,这就是业的力气。一个人喜欢学问,见书就要看一看,也是内在业力的关系,称为文人的慧业。这些都是恒动。 三、识――在变成胎儿时,只具备了七识和八识,并无第六认识,待婴儿渐长,才有第六认识。有了"识"就构成现今生命的果。唯识学称"因"为种子,"种性"的改动,只会藉自身修行的措施,绝无任何外力能够改动种性。 四、名色――这是生物的物理状态,初生的婴儿,男婴或女婴的区别,属于名,也属于色。有了名色之后则有"色"和"对",胎儿有色无对,婴儿则有色有对。 五、六入――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必须婴儿成熟才干具备六根的作用。 六、触――这是指对物理世界的感触性,一个婴儿,必须抵达五六岁时,对物理世界的反响,才干逐步增强。 七、受――一个人逐步长大,反响更趋激烈,感受更为增浓,知道吃什么好,穿什么好,感受认识日积月累,构成思想的感染,开端了新的"见思惑",即新的结使。 八、爱――这里单纯指男女的性爱,过去的种子显现出一种行为,称为种子起现行,构成现有生命的现状,对爱的占有欲极强。 九、取――生命有了爱,对其他的一切也都产生了"取"的心理,把一切身外之物都抓紧不放,年岁愈大,抓得愈紧。孔子说:暮年戒之在得。这个道理与佛学的理论,不约而同。 十、有――"有"系来自"取"。一切众生,若没有欲取、见取、戒取、我取等,则不会产生"有"。 十一、生――有了"有",则产生了"生",一切欲、色、无色,等"有"具备,自然发作了"生。没有一切的"有"自不会有"生"。 十二、老死――没有"生",即没有"老死",老死是由"生"而演化的结果。 三毒五毒 贪――人类天生具备了自私、占有的愿望,这种得陇望蜀的心理,永远无法满足,永远没有止境。 瞋――这是一种任劳任怨的心理,充溢了忧怨、怨言,所谓"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毫无理性可言。 痴――爱得发痴,想得发痴多情也是痴,人人都有痴心,诗人、文学家、艺术家,更是痴。这是一个痴的世界,使每人心中都有一把屠刀。 这个贪瞋痴,是大无明,是佛学上基本心理状态,危害了永世的大生命。 慢――忌嫉的心理,自以为了不起,就是我慢,看不起他人,是增上慢,以至,我崇拜某人,也因是"我"在崇拜,成为我慢。 疑――人类多疑的心理,是与生俱来的,对人的狐疑,对事的狐疑,随时在"疑"中。 基本懊恼 贪瞋痴三毒,再加上慢和疑,是为人类的基本懊恼。 佛学所说的懊恼二字,并非痛苦的意义,而是一种无明。 形而上的哲学,倡出人性性恶之说,是从这个五毒的观念来看人性的。 相反的,清明的心境就算是善。站在心理思想立志来说,一个无恶念的心境就是善了。 谁能够除掉自身的"无明",使它变成光明? 修行的人是在努力除掉五毒,但是,念经打坐,无一不是五毒的表示。 想修行成佛,是贪。努力断除懊恼,是瞋。 打坐念经搞得脚酸腿麻,是痴。 他人能够修成,为什么我修不成,是慢。 这辈子成佛没有希望了,是疑。 所以学佛要通理才行,所谓穷理尽性致使于命的态度。密过的行者,先要花十六年的时间,学通了佛理,才干开端修行,就是这个缘由。 俱舍论 关于思想观念的问题,人类有许多的迷惑。在《俱舍论》这本书中,罗列了概括三界懊恼的种种迷惑,小乘俱舍有八十八惑,大乘唯识立一百十二惑。 《俱舍论》的作者,是世亲,无著是他哥哥。曾作了不少佛学的书籍。世亲改学大乘佛法后,发现自己以往的论作中,有许多倾向的见解。世亲尊者伤心之余,就要自杀,不忍看到自己著作贻误后人。 他的哥无著劝他不要自杀,并说:"因地而倒因地而起",再努力于著作,矫正以往的错误才是正理,《俱舍论》就是以后世亲所著。无著菩萨是唯识巨匠,《瑜伽师地论》的作者。 这二位弟兄下传甚广,唐玄奘巨匠赴印留学,所接受的佛学,大部分是这二位弟兄菩萨的系统。 十惑 八十八惑可称八十八结使,是与生俱来的结使。使就是指挥的意义。小乘的修法,能断八十八惑,修行才干胜利。首先看欲界中苦谛下的十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贪、瞋、慢、无明、疑。 身见――第一个结就是身见,每人不自知的为身体所迷惑,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这个身体,又要忙着吃,忙着穿,给自己无限的懊恼,一切的占有欲,指导欲,皆因身见而构成。 边见――边见就是成见,这个成见,纯由客观而构成,有人以为禅宗才对,净土错误,这是边见。有人以为"空"才对,"有"错误,也是边见。《维摩诘经》中,在维摩居士的方丈中,天女散花时,花落在阿罗汉们的身上时,花就沾在衣服上了。由于小乘的阿罗汉们,边见的结习未除,遇见外力而分离不散。而那些大乘的菩萨们,结习已除,什么东西都不会沾着了。 邪见――人世间的事情,有许多被以为是邪见的,却是由于时期和观念而改动的,这不算真正的邪见。例如往常大家所穿的衣服,四五十年前会被以为是邪气,这些邪与不邪的规范是受时间地域决议的。但是,有些使众生起懊恼的才是真邪见,对生命无认识,以为靠外力能够成佛,是真正的邪见。 见取见――众生喜欢取得一件东西才干置信,学佛的人要得到一个秘密的传授,才干置信其真实,这就是见取见,有任何一点见取见存留,都不能证得菩提。 戒禁取见――与见取见相反的一种态度,称为戒禁取见,譬如有人说某桩事不可做才干胜利,就牢记戒作某桩事,或者自立一种戒条,以为信守此戒条才干成道,都属于戒禁取见。 在欲界天中,能够解除十惑中的三惑,身见、边见、戒禁取见三个结,此生即为天人境地,等于初果或二果罗汉,死后则为天人。 见解和思想的迷乱 八十八结使,就是"见思惑"。"惑"者乱也,普通佛学上又称为妄念。 "见思惑"的意义,也就是思想的不能解脱。"见"是见解的意义,"思"是思想的意义,所以"见思惑"就是见解和思想的迷惑。 禅宗上常谈到"见地"二字,"地"就是一种境地,"见地"就是上抵达某种境地。 "见惑"即是见解上的迷惑,所以容易废弃了。 譬如说,有"我"的存在,这种认识就是"思"。 情人相思难忘,像《西厢记》里所描画:"茶里也是他,饭里也是他",就是"思惑"。 普通人常说:身外之物。这句话中的"身",就是牢不可破的"身见",也是思惑。 唐代的吕纯阳,上京赶考时,旅店中黄粱一梦,梦见了四十年功名富贵,最后终被杀头,惊醒时,旁边的道人――钟离权正在做的黄梁米饭还未熟,这个黄粱一梦,使吕纯阳悟到人生四大皆空,这是"见"。 清代的诗人,为了此事还做了一首诗,羡慕这个黄粱美梦: 四十所来公与侯 纵然是梦也风流 我今落魄邯郸道 要向先生借枕头 凡是诗人等的情感,都是"见思惑"的高度发扬。 如何废弃迷乱 "见思惑"有两方面的废弃措施。 其一是见解方面的废弃法。譬如一个穷人,看见百货公司的东西,心中甚为想买,但是又买不起,心中十分蹩扭,假如多转几个圈,多反省自己没有才干,不可勉强,结果就不买了,这是在见解方面的破惑。 其二是修行方面的废弃法,人人都知道四大皆空,但这见解方面的废弃。事实上,当身体遭遇到任何的痛苦时,四大一点不能空,假如要真正的抵达四大皆空,必须用修行的措施,才能够真正的废弃见思惑。 所以,佛学不是单纯理论的学说,最重要的是修行的实证,只学理论的佛学是没有用的,只需用修行的实证法,才干证明佛学理论的正确性。换句话说,全部佛学的理论,也都是由实验而得来的。 如何进入色界 前面讨论过欲界的十惑,是在苦谛之下所包含的,另外还有: 集谛――集谛的意义,是指普通人,集中许多的苦,以为是乐。在集谛之中,共有七惑(除去欲界之身见、边见、戒禁取见)。 灭谛――其中也有七惑。抵达无"我",废弃三惑――身见、边见、戒禁取见,即是灭谛的境地。 道谛――这是欲界中的天人境地,所谓天人,与科学上所指外太空生物相似。另外欲界的神及人世间的忠臣、孝子,为他人能够舍弃自己生命的,都属于天人境地。 再看色界的苦集灭道四谛,与欲界相同,只是没有"瞋"心。 欲界修行的人,假如能够没有怨,没有怒,没有恨,则瞋心自然除去。依照孔夫子的说法,"人不知而不愠"即是怨、怒、恨完整消弭,到了这个境地,十惑中的瞋惑没有了,就具备了脱离欲界,进入色界的资历了。 顽固的见思惑 八十八结使也好,九十八结使也好,都是剖析心理状态的归类措施,归根结底,都是无明。 素日喜欢修道打坐的人,等四处置日常事务的时分,那些迷惑之多,以至超越了九十八个结使,可见断惑的艰难,和业力的难于解脱。 修道、禅定都是用宁静的措施,反照自身,应从内心真实修持除掉种种的"惑"。 断惑诚然不易,但持续的努力,至少能够抵达薄地,即见思惑慢慢的变得轻了,水平上变浅了,这是真正的修持之路,所谓渐修。 假如只注重气脉的修炼,身体的修炼,固然会日益健康,以至红光满面,但是"身见"却愈加重,离断惑证真则愈远,这是佛法的修持与其他方面修持基本不同之处。 见思惑是十二因缘中的无明,假如断了见思惑,就是从"无明"而抵达"明",明了以后,十二因缘之中其他的十一因缘,随之了断,就是断惑证真了。 人类的来源 十二因缘讲的是三世因果,当时用印度的说法,称之为轮回。中国的十二地支,则称为循环。 宇宙的一切,都是十二因缘在循环,在轮转,不外当第二次循环时,与第一次的十二阶段,是不会完整相同的,果报产生了一种变异,佛学上称为"异熟"。 在入胎时,是因无明而来,那里的中有身(科学上称其为灵魂,即旧的身死了,新的身尚未成),被业力推进,产生了"行"。二千年前的《入胎记》,所讲的细节,比今天医学上的说法还要复杂。 大乘佛学中一篇"原人论",谈论的人类的来源,以为无明的力气是缘,产生了行。 在唯识宗的论据,"行"是由三种属于"心不相应法"的要素所构成:即"势"、"时"、"速"等。 所谓心不相应法,是说不论人的心中怎样想,这个事情都是超越心而存在的。 "势"――太阳在映照,地球在转动,都是一种势。 "时"――时虽不是绝对的,但是个人的感受却不能影响那另外存在的"时"。 "速"――是一种力气,明天如何,今天不得而知,但是有力气在推进着,却非主宰。 过去往常和未来的流转 整个的佛学,能够用十二因缘规律解释,十二因缘代表了过去、往常和未来,共是三世,也能够说是三个阶段的循环流转和轮回。 在范围上来说,大乘的说法,是扩展的观念,所谓三世流转,其范围广及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也就是说,一个欲界的生命,在未来可能流转到色界,一个无色界的众生,老死后也可能到流转到色界,一切的众生,就在过去往常和未来的流转中,在三界六道中轮转。 1.无明 2.行 3.识 4.名色 5.六入 6.触 7.受 8.爱 9.取 10.有 11.生 12.老死 佛学上所讲的成佛,就是证悟,在实证上,是彻底废弃了十二因缘中的基本"无明"。 假如能一刀翻开贪瞋痴的老根,即是顿悟。假如达不到这个规范,则用修行的措施,逐步进入薄地。能够多多体恤他人,原谅他人,容纳他人,就是渐修的入门,未来自会顿悟。所以顿渐是不能分开的。 禅定的修法也是废弃无明――贪瞋痴。证道之后,十二因缘都消弭了,由于"因"不起现行,业力一扫而空。 假如不能证悟的话,从十二因缘的"老死",再起"无明"。 往常修行的道路,是从"有"返修到"触"。在禅定的时分,返视自己,从6(触)到10(有)能除掉多少,能够消弭到"触"(打坐时腿麻脚酸就是触),再修六入等,最艰难消弭了,就是"识"、"行"及"无明"。等到这三种消弭了,修道就胜利了。 空有之争 整个佛学的研讨,都在"空"和"有"之中,所以常常听见对"空""有"二者之争论。 禅宗讲求空,被以为是空宗,有些人以至以为空是外道。 密宗的修法,注重方式,被以为是有,结手印,念咒,一切供养极尽复杂奢华,处处是有,穷人以至修不起密宗。 净土念佛派,也被以为是有。 这些空有之说,实践上都是一种教育措施,并不触及佛学的基本理论。 佛学的教育措施,极为可观,各宗派措施不同,均甚巨大。可惜,不论空宗有宗,目前均在宗教的灰色内衣下中止。假如能用新时期的教育分类,对人类的贡献一定不可限量。 除掉触及教育措施的空有不论,唯识学、法相宗将整个佛学整理综合,归结为一百种。 真正佛学的"空",并非指打坐而言,所指是形而上的本体,不是现状。 透过自己的身心,了解原来的本体,是"有"。 "空"与"有"是一体的。 《大智度论》,由性宗――空宗,形而上的本体(第一义悉檀)讲起,这本书文学气息很高,文字潇洒,翻译的又好,由于中国人天生喜好文学,所以容易契入这本书。 至于《瑜伽师地论》,是以极为科学化的,逻辑化的方式而写,过于精详周密,分歧中国民族性,看时可能比较艰难。 大乘在那里 在整个佛法之中,所讲的,事实上都是小乘佛教。 佛法各宗派,均以小乘为基础,其修持的措施,都是断惑证真。即断除心理上的结使,证到真如天性之体。不论任何一派,所修持的目的都不出这个范围。 中国文化中提到佛学时,统称中国的佛法是属于大乘的,不招认小乘在中国文化中的存在。但是,所谓大乘者也,事实上大不起来。 为什么大不起来? 由于真正的大乘佛法,处处都要牺牲自己。举例来说,天下雨了,有一个人对你说,他在这里听讲要你回家替他拿伞,你就要无条件的照办,舍己为人。 请问这件事办得到吗? 在学佛功夫没有相当基础时,大乘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任何的佛法,都必须以小乘为基础,就像是一个大建筑物之中,我们不可轻视任何一粒沙子或一块石头,由于这些沙石,正是构成这个建筑的基本。 所以,大乘佛法是建筑在小乘佛法上的,没有小乘佛法,也就谈不到大乘了。 缘起和性空 稍稍涉猎佛法的朋友们,一定都听到过"缘起性空"和"性空缘起"两名话,这是大小乘佛学所共有的理论。 察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以及人的喜怒哀乐等等,无一不是从缘而生,也无一桩事是单独忽然孤起的。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手表是如何产生的?由于有了金属的零件,有了技术工人,有了手表工厂,这一切的因缘凑合起来,一支手表降生了,这是因"缘"而起。 可是在这支手表未造以前,这个手表是没有的,是不存在的,这支表基本是空无一物,没有自性的,这就是它"原天性空"的道理。 在《易经》来说,称之为变易,等于在十二因缘中,都系连锁性的生起,而事物的自身,并无单独的性质存在。 这就是缘起性空和性空缘起的道理。 无风不起浪 我们内在的思想,究竟从何而来?我们每天的第一个念头,又是从哪里来的? 再认真检查,我们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这个念头又是从何而起?有谁能够预先知道自己每天的第一个念头?又有谁能够控制自己的第一个念头呢? 依据唯识宗的学理,一念缘起,是"境风生识浪",然后连续的倾向思想,像波浪一样,一个衔接一个,永无休止。 就像一池春水,原本宁静无波,忽然吹来一阵微风,水上就起了涟漪。或者忽然地震了,水上也起了波浪。总之,没有风和外来要素的缘故,波浪是不会起来的。 我们的念头,正像一池春水,也是因境风而起,能够使念头起来的,都像是池水兴波一样,属于境风。 击破连锁 第一个念头起来之后,即刻缘到第二个念头,接着就一个一个的连下去。 我们的心理状况,就像许多小圆圈,每一个念头都构成一个小圆圈,一个小圆圈连到另一个小圈。 每一个小圆圈,原本都不存在,但是却构成了"前"、"现"及"后"的心理状况,成为一个大圆圈,不停的在循环下去,就像右面的图:(图暂缺) 奇特的是,我们明知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但是却不能断念,不能击破这个大圆圈。 问题是,怎样来击破一个圆圈? 初步的措施,是剖析自己的念头,将恶念转变为善念,任何的修法,包含儒家的修身,反省,都是将恶念转变为善念的做法,就连西洋文化宗教也不例外。中国较早时期的功过格,记载自己一日的行为,善事记一红点,恶事记一黑点,逐日记载反省,以至在祖宗神位啼泣悔悟,都是改动心念的修法。 这里所谈到的善恶,不是属于观念问题的善恶,但却是与戒禁取见有关的。 另外反省时要留意的,善念也常是由贪瞋痴而惹起的。举例来说,盲目应对某人慈悲,实质上是一种自以为比某人强的我慢心理。有人又会说,自从学佛后,做生意都要赔本,这也是一种疑的心理。事实上,做生意赔本,一定是该竭尽全力时,自己涣散了,属于选择不善。 能够击破心念的连锁,就是断惑得果。在唐宋以前,实证得果位的人很多,那些种种不同姿势得定的罗汉或仙人,都能抵达空,属于得果位的人。 来自学佛网 径山茶详情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