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扬州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左传》 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编年体史书。普通以为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叙事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是研讨先秦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史学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位置起了很大作用。 2.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呈现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展开的局面。汉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余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消费、与民休息的政策,改动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展开,人民生活愈加安定,物资丰厚。随着消费日渐得到恢复并且疾速展开,呈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有的现象。人民的生死水平得到了很大水平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化迈入帝国时期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只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展开的一个巨大时期,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3.五胡十六国 又称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由于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中原这一期间(304-439),五胡大举侵占古华夏故地,故又被后世称作“五胡乱华”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胡、氐、羌;十六国指主要的五个北方内迁民族在中国北部及蜀地树立的政权,其中封邦命氏成为战国者有16国,有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国、成汉。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冉魏、仇池、代国、北魏、西燕、高氏高句丽(中国)、卢水胡、吐谷浑、谯蜀和翟魏等,实践远不止16国。 4.二王八司马事情 唐顺宗时以王叔文为首的朝官反对宦官集团的改造运动。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继住后启用东宫旧臣王叔文、王伾为翰林学士,和宰相韦执谊及韩晔、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凌准、程异等八人共谋打击宦官权力,罢宫市和五房小儿,免职赃官京兆尹陈实,启用范希朝夺宦官兵权的计划失败。宦官俱文珍发起政变,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王伾贬为开州司马后病死,王叔文贬为渝州司马后赐死,韦执谊等八人先后贬为悠远州司马。此即“二王八司马事情”,因顺宗曾预定当年改元永贞,所以又称“永贞改造”。 5.剃发令 清初强迫汉人仿照满人习气剃发的法令。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多尔衮进入北京后,即宣布京城内外军民人等尽行剃发以示归顺,但遭到北京人民的激烈反对,不久被迫中止。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兵进入南京,弘光政权消亡,清廷于六月再次发布剃发令,规则京城内外以十日为限,各省中央在接到命令后也以此为限,一切文武官民都要剃发,衣冠服饰也要服从清制,听从者杀无赦。剃发令的发布及强迫执行加剧了清初的民族矛盾。 二、论述题 6.论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战国进入中期,由于列国都急于在兼并战争中占领优势,变法变革运动也被推向高潮。在秦、齐、韩、赵等国相继中止的变革中,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实施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耐久,影响最深远。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奖励军功,打击世卿世禄制。新制规则:若无军功也不得列入宗室属籍。奖励军功,对立功者,依功劳大小分别授予爵位、田宅。实行军功爵制。爵位共分二十等级,按爵位上下相应地可占有土地、住宅、奴婢等。 ②废井田,开阡陌。奖励拓荒,招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按土地多少征税。 ③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努力从事耕织者给予奖励,从事工商业者或懒散者,没入官府为奴。 ④推行县制,编制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5家为伍,10家为什,相互监视。兼并乡邑等为县,全国统一划分为31县,县设令和丞,由国君任免,替代了以往的分封制。 ⑤迁都咸阳。以增强向东方展开的需求。 ⑥统一度量衡。制造规范的度量衡器,请求全国统一实施。 ⑦制定秦律。参照李悝《法经》制定了秦国的法律,发布于全国实行。 ⑧烧诗书,禁游学。实行愚民政策。打击儒家复古思想,以便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位置。 (二)影响。商鞅变法从基本上改动了秦国的容颜,使之青出于蓝,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最终吞并了关东六国。秦王政后来能够统一全中国,成为始皇帝,追根溯源,与商鞅变法的胜利关系极大。此外,秦代实行的许多制度是在商鞅变法时创建的,两者的前后源流关系明晰可见。 7.试评王莽改制 (一)主要内容。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掌权后,为了缓和尖利的阶级矛盾,颁发诏令,中止改制。 (1)王田、奴婢政策。为理处置长期存在的土地和 奴婢问题,公元9年,王莽依据《周礼》的井田制度,规则: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男丁八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越一井者,分余田与宗族邻里乡党;原无田者,按制度授田,即一夫一妇授田百亩;废弃奴婢制度,改奴婢之称号“私属”,即家众、家丁。 (2)五均六莞。五均是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长循分东西市,设令,各市有长,令、长皆兼五均司市官,称为“五均司市师”。 下设买卖丞五人,钱府丞一人。五均官的任务是管理市场的物价,收工商业税。赊贷是由政府办理贷款,规则贫民遇有丧葬、祭奠或欲运营工商业而无资金的,可向钱府丞贷款。祭奠贷款限十天出借,丧事贷款限三个月出借,不收利息;工商贷款每年要交十分之一的利息。六莞是官府专营盐、铁、酒、铸钱,征收渔猎樵采之税,实施五均、赊贷,共六事。 (3)变革币制。王莽变革币制是由附会周景王铸大钱惹起的。他铸有各种刀币,作为大钱。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又中止第二次变革,废刀币和五铢钱。另造二十八种货币,叫作二十八品。黄金一品,银货二品,龟宝四品,贝货五品,钱货六品,布货十品。钱和布为同一物,即铜制,所以总称之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 (4)统一度量衡。王莽于公元9年实行统一度量衡制度,制造规范的度量衡器颁行天下,令“万国永遵”,作为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规范。新莽的度量器物,传世较多,尤以原藏故宫现存台湾的王莽铜斛为珍宝,它已具备斛、斗、升、各、龠五量,构成了完好的度量衡总体。东汉以后各代,多承袭莽制。 (5)更易名号。王莽为了附会西周的官制,在中央设四辅(太师、太傅、国师、国将,位上公)、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四将(更始将军、卫将军、立国将军、前将军),凡十一公。三公下设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组成中央机构。又置六监(位上卿),分掌京师宫殿的戍卫、皇帝的舆服等。改郡太守称卒正、连率或大尹等,县令、长称宰。改动少数民族的族名和民族首领的封号,如改高句骊王为下句骊侯,改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改“匈奴单于玺”为“新匈奴单于章”。 (二)失败缘由。王莽改制,有些措施触及了当时的社会严重问题,如针对土地高度集中和奴婢问题而实行“王田”制、“私属”制,以缓和土地兼并和农民奴隶化的过程;实施五均、赊贷、六凳,以限制豪民富商的高利贷盘剥。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使其成为维系新莽政权的纽带,反而被淹没在愤恨的声浪中。 (1)改制或多或少地触及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如“王田”制实施后,地主官僚因“买卖田宅”,获罪者数不胜数,这样,原来反对王莽的人,也转而反对改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利。 (2)制度自身就有弊病。如变革币制,用小钱换大钱,违背经济规律,给社会经济构成很大的紊乱,“每一易钱,民用破业”,“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农商失业,食货倶废”,给劳动人民也带来了大的灾难。加之吏治糜烂,赃官污吏借机鱼肉人民。王莽任用富商大贾执掌五均六凳的大权,他们“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藏不实,庶民俞病”。结果是社会经济日益恶化,阶级矛盾愈加尖利。 8.北魏孝文帝变革述评 (一)变革的背景。北魏自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步稳定,但是依旧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利,影响着北魏的展开。北魏统治者如继续采用原有的制度和措施中止统治是很艰难的,于是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而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变革提供了条件。 (二)变革内容。变革大致分两期中止。第一期在484—486年间,主要变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变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气,实行汉化。北魏孝文帝变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掌管下中止的。(1)整理吏治。太和八年(484年),变革首先从吏治开端。变革法令规则:守宰的任期按治绩的好坏决议,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度统一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二石九斗),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根绝贪污腐化,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措施。(2)三长制。太和十年(486年),北魏又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则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请求选择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违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控制乡里人家的地步,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3)均田制。其主要内容是: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沧海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得买卖,沧海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缺乏者得买所缺乏”。(4)户调制。废弃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5)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6)汉化变革。太和十九年(495年),下令遏止穿胡服,改穿汉服; 遏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孝文帝还积极倡导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三)变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变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习俗习气的全面变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严重,影响深远。(1) 整理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污腐化,关于消弭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变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水平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止了他们的恶性展开;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宽广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辟荒地,恢复展开消费。(3)倡导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9.试论隋朝整理展开经济的措施 在经济上,编造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把保障农民的一定消费、生活条件和恢复展开消费,作为安定民情,巩田其统治的重要伎俩: ①徙富民,抑豪强。使大量富户远离乡土,并承担各种差役; ②移民屯田,奖励开垦。多次下诏并经过设司农司、考核官吏等措施尽量使抛荒的土地得到垦殖,以调整土地占有状况,刺激农民消费的积极性; ③减免赋役。对所归附地域、灾区压“兴王之地”多次蠲免税粮,多次减轻白耕农的担负; ④解放奴隶。下诏释放奴隶,由朝廷代赎因饥馑而典卖的男士,使其人身自由; ⑤兴修水利。派遣专吏井责成中央官兴修水利; ⑥鼓舞种植经济作物,以处置衣着问题。这些措施的实行,促进了明初农业和手工业的展开。 10.北宋王朝初期如何增强中央集权 (一)增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1)分割相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担任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 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担任。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益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相互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增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2)实行中央行政制度。北宋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普通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域。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 规则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相互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年),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主管财政兼监察中央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长官为 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主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简称“帅臣”)、提举常平司(长官为提举常平,熙宁初置,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视中央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中央政府。北宋经过监司控制中央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中央官吏;又经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益,从而增强了对中央上的控制。 (3)实行官职派遣制度。官、职、派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践职务分别的官吏任用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践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派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践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普通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 提举常对等,以示派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强中央集权。 (4)变革科举制度。北宋展开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厉考试程式,扩展取士名额,进步登第士人的待遇,普遍吸收地主阶级学问分子参与政权。为避免考官秉公和举人作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身掌管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别。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禁军的指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益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专设枢密院,担任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担任,宰相及其他官员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大张旗鼓,却又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完成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别,避免了武官将领权益过大。 (6)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改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避免将领与战士相分离、军队与中央权力相分离。 北宋统治者依照“守内虚外”的政策中止军事部署。宋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是中央正轨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厢军是诸州的镇兵,由中央长官控制。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招募的中央兵,其任务是在本地防卫。蕃兵由边区少数民族组成,驻于边地。禁军选择身强力壮和武艺高强的壮丁担任,较其他军队待遇优厚,配备精良,锻炼有素,而且全部二十二万禁军中,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这样,就保障了中央对中央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部署,直到与辽和西夏的战事吃紧以后,才有所变更。 (7)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财权,增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中央上的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中央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厉法制以外,还规则: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二)增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北宋增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处置藩镇专横、维护国度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展开。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好比:实行兵将分别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致使军队战役力削弱的弊病,固然北宋政府后来饲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挠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益的分散,构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财权过火集中,构成中央上财政宽裕,物质基础单薄。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11.谈谈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和意义 (一)历史背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要宣传明朝的国威,扩展明朝 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谕各国前来朝贡,也有展开以朝贡为方式的海外贸易的企图。 (二)过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七次带领庞大 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抵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30多个国度,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越过了赤道。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金银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因而他们的船只被称为“宝船”。 (三)意义。(1)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最远抵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中央,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庞大贡献。同时也增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2)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使者费信著《星槎胜览》、马欢著《瀛涯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这三部书记载了所至各国的概略,如生活习气、习俗礼仪和社会消费等,是研讨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2013扬州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左传》 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编年体史书。普通以为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叙事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是研讨先秦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史学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位置起了很大作用。 2.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呈现的社会经济得到显著展开的局面。汉文帝和景帝在位共四十余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消费、与民休息的政策,改动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展开,人民生活愈加安定,物资丰厚。随着消费日渐得到恢复并且疾速展开,呈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有的现象。人民的生死水平得到了很大水平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化迈入帝国时期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只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展开的一个巨大时期,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3.五胡十六国 又称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由于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中原这一期间(304-439),五胡大举侵占古华夏故地,故又被后世称作“五胡乱华”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胡、氐、羌;十六国指主要的五个北方内迁民族在中国北部及蜀地树立的政权,其中封邦命氏成为战国者有16国,有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国、成汉。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冉魏、仇池、代国、北魏、西燕、高氏高句丽(中国)、卢水胡、吐谷浑、谯蜀和翟魏等,实践远不止16国。 4.二王八司马事情 唐顺宗时以王叔文为首的朝官反对宦官集团的改造运动。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继住后启用东宫旧臣王叔文、王伾为翰林学士,和宰相韦执谊及韩晔、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凌准、程异等八人共谋打击宦官权力,罢宫市和五房小儿,免职赃官京兆尹陈实,启用范希朝夺宦官兵权的计划失败。宦官俱文珍发起政变,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王伾贬为开州司马后病死,王叔文贬为渝州司马后赐死,韦执谊等八人先后贬为悠远州司马。此即“二王八司马事情”,因顺宗曾预定当年改元永贞,所以又称“永贞改造”。 5.剃发令 清初强迫汉人仿照满人习气剃发的法令。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多尔衮进入北京后,即宣布京城内外军民人等尽行剃发以示归顺,但遭到北京人民的激烈反对,不久被迫中止。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兵进入南京,弘光政权消亡,清廷于六月再次发布剃发令,规则京城内外以十日为限,各省中央在接到命令后也以此为限,一切文武官民都要剃发,衣冠服饰也要服从清制,听从者杀无赦。剃发令的发布及强迫执行加剧了清初的民族矛盾。 二、论述题 6.论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战国进入中期,由于列国都急于在兼并战争中占领优势,变法变革运动也被推向高潮。在秦、齐、韩、赵等国相继中止的变革中,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实施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耐久,影响最深远。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奖励军功,打击世卿世禄制。新制规则:若无军功也不得列入宗室属籍。奖励军功,对立功者,依功劳大小分别授予爵位、田宅。实行军功爵制。爵位共分二十等级,按爵位上下相应地可占有土地、住宅、奴婢等。 ②废井田,开阡陌。奖励拓荒,招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按土地多少征税。 ③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努力从事耕织者给予奖励,从事工商业者或懒散者,没入官府为奴。 ④推行县制,编制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5家为伍,10家为什,相互监视。兼并乡邑等为县,全国统一划分为31县,县设令和丞,由国君任免,替代了以往的分封制。 ⑤迁都咸阳。以增强向东方展开的需求。 ⑥统一度量衡。制造规范的度量衡器,请求全国统一实施。 ⑦制定秦律。参照李悝《法经》制定了秦国的法律,发布于全国实行。 ⑧烧诗书,禁游学。实行愚民政策。打击儒家复古思想,以便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位置。 (二)影响。商鞅变法从基本上改动了秦国的容颜,使之青出于蓝,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最终吞并了关东六国。秦王政后来能够统一全中国,成为始皇帝,追根溯源,与商鞅变法的胜利关系极大。此外,秦代实行的许多制度是在商鞅变法时创建的,两者的前后源流关系明晰可见。 7.试评王莽改制 (一)主要内容。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掌权后,为了缓和尖利的阶级矛盾,颁发诏令,中止改制。 (1)王田、奴婢政策。为理处置长期存在的土地和 奴婢问题,公元9年,王莽依据《周礼》的井田制度,规则: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男丁八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越一井者,分余田与宗族邻里乡党;原无田者,按制度授田,即一夫一妇授田百亩;废弃奴婢制度,改奴婢之称号“私属”,即家众、家丁。 (2)五均六莞。五均是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长循分东西市,设令,各市有长,令、长皆兼五均司市官,称为“五均司市师”。 下设买卖丞五人,钱府丞一人。五均官的任务是管理市场的物价,收工商业税。赊贷是由政府办理贷款,规则贫民遇有丧葬、祭奠或欲运营工商业而无资金的,可向钱府丞贷款。祭奠贷款限十天出借,丧事贷款限三个月出借,不收利息;工商贷款每年要交十分之一的利息。六莞是官府专营盐、铁、酒、铸钱,征收渔猎樵采之税,实施五均、赊贷,共六事。 (3)变革币制。王莽变革币制是由附会周景王铸大钱惹起的。他铸有各种刀币,作为大钱。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又中止第二次变革,废刀币和五铢钱。另造二十八种货币,叫作二十八品。黄金一品,银货二品,龟宝四品,贝货五品,钱货六品,布货十品。钱和布为同一物,即铜制,所以总称之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 (4)统一度量衡。王莽于公元9年实行统一度量衡制度,制造规范的度量衡器颁行天下,令“万国永遵”,作为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规范。新莽的度量器物,传世较多,尤以原藏故宫现存台湾的王莽铜斛为珍宝,它已具备斛、斗、升、各、龠五量,构成了完好的度量衡总体。东汉以后各代,多承袭莽制。 (5)更易名号。王莽为了附会西周的官制,在中央设四辅(太师、太傅、国师、国将,位上公)、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四将(更始将军、卫将军、立国将军、前将军),凡十一公。三公下设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组成中央机构。又置六监(位上卿),分掌京师宫殿的戍卫、皇帝的舆服等。改郡太守称卒正、连率或大尹等,县令、长称宰。改动少数民族的族名和民族首领的封号,如改高句骊王为下句骊侯,改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改“匈奴单于玺”为“新匈奴单于章”。 (二)失败缘由。王莽改制,有些措施触及了当时的社会严重问题,如针对土地高度集中和奴婢问题而实行“王田”制、“私属”制,以缓和土地兼并和农民奴隶化的过程;实施五均、赊贷、六凳,以限制豪民富商的高利贷盘剥。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使其成为维系新莽政权的纽带,反而被淹没在愤恨的声浪中。 (1)改制或多或少地触及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如“王田”制实施后,地主官僚因“买卖田宅”,获罪者数不胜数,这样,原来反对王莽的人,也转而反对改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利。 (2)制度自身就有弊病。如变革币制,用小钱换大钱,违背经济规律,给社会经济构成很大的紊乱,“每一易钱,民用破业”,“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农商失业,食货倶废”,给劳动人民也带来了庞大的灾难。加之吏治糜烂,赃官污吏借机鱼肉人民。王莽任用富商大贾执掌五均六凳的大权,他们“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藏不实,庶民俞病”。结果是社会经济日益恶化,阶级矛盾愈加尖利。 8.北魏孝文帝变革述评 (一)变革的背景。北魏自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步稳定,但是依旧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利,影响着北魏的展开。北魏统治者如继续采用原有的制度和措施中止统治是很艰难的,于是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而大量荒地的存和皇权的增强,也为变革提供了条件。 (二)变革内容。变革大致分两期中止。第一期在484—486年间,主要变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变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气,实行汉化。北魏孝文帝变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掌管下中止的。(1)整理吏治。太和八年(484年),变革首先从吏治开端。变革法令规则:守宰的任期按治绩的好坏决议,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度统一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二石九斗),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根绝贪污腐化,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措施。(2)三长制。太和十年(486年),北魏又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则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请求选择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违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控制乡里人家的地步,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3)均田制。其主要内容是: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沧海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得买卖,沧海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缺乏者得买所缺乏”。(4)户调制。废弃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5)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6)汉化变革。太和十九年(495年),下令遏止穿胡服,改穿汉服; 遏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孝文帝还积极倡导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三)变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变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习俗习气的全面变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严重,影响深远。(1) 整理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污腐化,关于消弭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变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水平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止了他们的恶性展开;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宽广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辟荒地,恢复展开消费。(3)倡导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9.试论隋朝整理展开经济的措施 在经济上,编造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把保障农民的一定消费、生活条件和恢复展开消费,作为安定民情,巩田其统治的重要伎俩: ①徙富民,抑豪强。使大量富户远离乡土,并承担各种差役; ②移民屯田,奖励开垦。多次下诏并经过设司农司、考核官吏等措施尽量使抛荒的土地得到垦殖,以调整土地占有状况,刺激农民消费的积极性; ③减免赋役。对所归附地域、灾区压“兴王之地”多次蠲免税粮,多次减轻白耕农的担负; ④解放奴隶。下诏释放奴隶,由朝廷代赎因饥馑而典卖的男士,使其人身自由; ⑤兴修水利。派遣专吏井责成中央官兴修水利; ⑥鼓舞种植经济作物,以处置衣着问题。这些措施的实行,促进了明初农业和手工业的展开。 10.北宋王朝初期如何增强中央集权 (一)增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1)分割相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担任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 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担任。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益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相互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增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2)实行中央行政制度。北宋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普通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域。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 规则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相互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年),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主管财政兼监察中央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长官为 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主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简称“帅臣”)、提举常平司(长官为提举常平,熙宁初置,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视中央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中央政府。北宋经过监司控制中央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中央官吏;又经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益,从而增强了对中央上的控制。 (3)实行官职派遣制度。官、职、派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践职务分别的官吏任用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践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派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践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普通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 提举常对等,以示派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强中央集权。 (4)变革科举制度。北宋展开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厉考试程式,扩展取士名额,进步登第士人的待遇,普遍吸收地主阶级学问分子参与政权。为避免考官秉公和举人作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身掌管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别。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禁军的指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益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专设枢密院,担任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担任,宰相及其他官员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大张旗鼓,却又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完成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别,避免了武官将领权益过大。 (6)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改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避免将领与战士相分离、军队与中央权力相分离。 北宋统治者依照“守内虚外”的政策中止军事部署。宋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是中央正轨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厢军是诸州的镇兵,由中央长官控制。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招募的中央兵,其任务是在本地防卫。蕃兵由边区少数民族组成,驻于边地。禁军选择身强力壮和武艺高强的壮丁担任,较其他军队待遇优厚,配备精良,锻炼有素,而且全部二十二万禁军中,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这样,就保障了中央对中央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部署,直到与辽和西夏的战事吃紧以后,才有所变更。 (7)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财权,增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中央上的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中央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厉法制以外,还规则: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二)增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北宋增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处置藩镇专横、维护国度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展开。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好比:实行兵将分别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致使军队战役力削弱的弊病,固然北宋政府后来饲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挠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益的分散,构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财权过火集中,构成中央上财政宽裕,物质基础单薄。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11.谈谈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和意义 (一)历史背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要宣传明朝的国威,扩展明朝 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谕各国前来朝贡,也有展开以朝贡为方式的海外贸易的企图。 (二)过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共七次带领庞大 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抵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30多个国度,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越过了赤道。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金银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因而他们的船只被称为“宝船”。 (三)意义。(1)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最远抵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中央,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庞大贡献。同时也增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2)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使者费信著《星槎胜览》、马欢著《瀛涯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这三部书记载了所至各国的概略,如生活习气、习俗礼仪和社会消费等,是研讨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