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真如上师朗诵音频 作者引见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东西虽小,但也不要私自藏起来,假如你私藏了,父母知道后肯定会伤心、难过。小的东西固然不起眼,但它是公是私,是他人的还是自己的,总分得清。不是自己的,随意拿、随意用,就错误了。 事情说起来不大,但习气可怕。小时分拿铅笔、本子,习气了,长大了就会拿大的财物;工作时拿公款、公物,出了家,说不定还会拿僧众财物。可能在这种人的概念里,公家或常住的东西原本就是能够拿的,以为也没什么,反正这么小、这么少。但这是不是你的?不是,怎样能拿呢?特别是僧众财物,即便很小,假如你偷偷拿走,就不只是品德问题了,它的果报十分可怕。我们学过业因果的都知道,一旦造了这种罪,必将生生世世堕在恶趣,不能解脱。 止恶习所以,做人或修行,最重要的就是遏止恶习。有人到了朋友家里,看中一个碗,藏着掖着拿走了。朋友或许不执著,但心里总归不温馨。说借吧,不是,你没打招呼,也没还;说偷吧,也不算,就那么拿走了。很省事。直接启齿反而要好一点,你就说:“这个我喜欢,能不能送给我?”这样人家会给的,或至少是能接受的。否则,往小了说,是人格问题;往大了说,这种恶习不改的话,那你未来在这方面还是会出问题的。 张乖崖是北宋时期人,做崇阳县令时,有一次发现一名小官偷了一枚钱,下令惩罚。问起惩罚缘由,他说:“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他的话很有道理:小钱积多了,就成了大钱,就像用绳子也能锯断木头、水滴也能穿破石头一样。 因而,假如父母发现孩子有相似恶习时,不要忽视,要遏止并帮他矫正来,这样他的道德才会进步。可能有人觉得这样很强迫,孩子不自由。但实践上,假如父母有远见,也懂得善巧,严厉而有聪慧地调教,会将孩子引入一条自发向善的长大之路。换句话说,当孩子由于有了相当的道德底蕴,进而构成很强的自我反省才干时,他以后的路,你就不用操心了。相反,假如你没有为孩子深深植下道德之根,当他未来进入社会后,即便有些聪慧,也很难发挥。更不幸的是,假如聪慧发挥到错误方向上,他的人生就毁了,不只会伤害自己,还会伤害身边的人。 所以我以为,今日社会的教育,重点仍在人格。古人考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今天的人对“非礼”的东西最感兴味,一定要看、要听、要说、要做,于是社会呈现种种乱象。当然,曾经是这副样子了,很难改。要改,也只能从教育入手。那要教些什么呢?古代的教育理念中,教员教的、学生学的,无非是使人为善,让人变得仁慈。 《说文解字》中说:“育,养子使作善也。”父母或教员培育孩子的目的,是让他向善,让他行善。《礼记·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古人以为,学子容易犯四种差错:要么贪多不化,要么得少为足,要么轻视所学,要么畏难不进。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增长学子的优点,纠正这些差错。所以,教书育人的意义,不只在于传送学问,更在于培育人格,让孩子从内心到行为都契合道德。道德的基础是孝悌。 《三字经》以为首孝悌,次见闻”,先有孝悌,然后才能够学习所见所闻的学问,以及数学语文等学科。这是儒教一向的次第,其远见性在于,能够保障一个人的行为不偏离道德轨道,也能避免发作虽有大才却行了大恶的现象。相比之下,我们能够看到,今天的教育有些颠倒,固然有德育课,但很少有人注重,更不要说将德育放在首位了。在教员看来,一百分代表的就是优秀和出路,应该发奖。但在我看来,德行好的孩子也应该发奖,分个上中下,给些鼓舞,让孩子从小知道做人也一样重要。用这么一个理念随同他长大,有什么不好呢?再者,分数高、满脑子这样那样的学问,就一定有出路吗?很难说。 据学者察看,这些学问对你未来生活的影响只需百分之十五,其他的百分之八十五,则取决于你的思想和行为态度。这一点,我想很多人是有阅历的,读了本科、读了硕士,但真正去工作时,用上了多少?未几。有用的还是那些沟通才干,品性方面的特质。 僧团里也一样,有些有德行的人,学问不高,也不会讲,但他那种随时随地分发出来的人格魅力,让人就是喜欢盘绕着他,而且久处不厌。相反,有些人学历很高,但为人狂妄,不好交往。所以,出家人也要注重人格涵养,而且更要有人格涵养。否则,不要说度化众生,就是在寺院待下去,也会挺艰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