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 11611字,阅读大约需求 20分钟 瓦釜效应 关于“瓦釜效应”的观念,最初作为一篇媒介文化批判,发表于《南方周末》,后经学术期刊《新闻记者》摘编转载。由此,这个概念进入研讨视野。 “瓦釜效应”现已逐步成为文化、社会、媒介批判中的常见词,用以指代新闻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劣币驱赶良币”的现象。在百度上搜索“瓦釜效应”,有3680个返回;在中国知网,正文中触及到“瓦釜效应”一词的学术论文也有14篇之多。作为概念的提出者,我乐见它的理论应用;但同时,有感于讨论者对“瓦釜效应”的阐发时有分歧,故此,我愿借本文作一个理论性的回应。 柠檬市场与瓦釜效应 “瓦釜”一词,典出《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以这些同类意涵的排比,来批判是非颠倒、真伪混杂、轻重倒置的时期政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字面含义是指:黄铜铸的钟被砸烂丢弃,泥制的锅却被敲得很响;两千多年来,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曾经成为一个成语,在汉语里,人们是以它来比方:有价值之物被弃置不用,而无价值之物却登堂入室。 在本题中,我以“瓦釜效应”来阐释一种逆向的社会文化机制原理,批判价值观颠倒的新闻流通。“瓦釜效应”的基本现象是:“在我们今天的大众传媒上,更有意义的新闻角色大多默默无闻,更无意义或更有负面意义的新闻角色则易于显赫一时。黄钟奈何毁弃,瓦釜居然雷鸣。其间,有“黄钟”的缘由, 有“瓦釜”的缘由, 更多的则基于传媒的时期之病。” 作为一个理论假定,“瓦釜效应”旨在解释媒介文化的“崇低”和“向下”何以可能,以及媒介场域中诸主体的合谋是如何完成的。其要义,可表述如下:传媒与其新闻社群之间,在一定的媒介生态环境下,能够构成鼓舞低文化价值的新闻市场机制,并经过彼此循环影响,逐步产生“劣币驱赶良币”式的文化结果,招致高价值新闻只能得到传媒资源与留意力资源的低配置,而低价值新闻却能够得到传媒资源与留意力资源的高配置。 在这里,我们从传统新闻学的视角,定义富有新闻价值、旨趣地道、具有社会义务感的新闻为高价值新闻;反之,定义缺乏新闻价值、旨趣低俗、迎合人性弱点的新闻为低价值新闻。自然,我们也能够仿照下文中经济学对货币成色所做的命名,将高价值新闻称为贵新闻(undebase news),将低价值新闻称为贱新闻(debased news)。按理,新闻的贵贱,不取决于市场价钱,而取决于其内在价值。但事实上,在一个价值理性倒置的新闻市场上,贵新闻反而卖不出好价钱,贱新闻的价钱倒可能青云直上;这是由于,在"劣币驱赶良币”的生态下,社会易于忽视新闻的公共产品价值和内在文化功效。我们以“黄钟”、“瓦釜”这样的修辞,代指新闻报道在社会进步、文化操守维度上的两极,缘由也正在于此。 "劣币驱赶良币” (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是经济界一个古已有之的现象:在铸币流通时期,在银和金同为本位货币的状况下,一国要为金币和银币之间规则价值比率,并依照这一比率无限制地自由买卖金银,金币和银币能够同时流通。由于金和银自身的价值是变动的,这种金属货币自身价值的变动与两者兑换比率相对坚持不变的规则,产生了“劣币驱赶良币”的现象,使复本位制无法完成。贵金属含量较高的“贵钱”(undebase money)慢慢为人们所贮存分开流通市场,使得贵金属含量较低的“贱钱”(debased money)充溢市场,这一结果无疑是具有讽刺性、且违犯经济直觉的,但是,它却又常常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现象最早被英国的财政大臣格雷欣(1533-1603)所发现,故也称之为“格雷欣规律” (Gresham's Law)。 千百年来,人们早已发现,“格雷欣规律”不只仅是一个经济现象。事实上,在很多范畴,人类群体行为都曾演化至"劣币驱赶良币”的结果。例如,乘地铁时,排队者总是竞争不外不守次序的人,于是,为了争得座位或抢得时间,恪守次序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再例如,在一个道德失范的单位里,不择伎俩的人,总是更有机遇攀升到管理层,循规蹈矩而有道德感的人,则常常沉沦于底层,一朝一夕,正人君子开端逃离这个社群。同样,在国际政治、街角社会里,也均有同类过程与结果发作。 形形色色的例证,固然都暗合“格雷欣规律”所描画的现象;但是在不同范畴,"劣币驱赶良币”的行动逻辑、约束条件、例外规则,显然还是不同的。因而,在宽广的社会科学界,“格雷欣规律”并不是一个可通约的理论,而是一系列属性不同、但方式近似的社会现象。 在经济范畴,对这一现象的模范的理论阐释,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阿克洛夫(G. A. Akerlof),1970年,他发表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论文《柠檬市场:质化的不肯定性和市场机制》(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以二手车市场为范例,推证了“错误称信息理论”(asymmetrical information theory)对市场运作的影响,并因而而取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错误称信息理论”指出,在二手车市场,当事人的信息错误称,是“劣币驱赶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由于,假如买卖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用进来;或者,即便能用进来,也只能依照劣币的“实践”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中止买卖。 同样是针对“劣币驱赶良币”,二手车的“柠檬市场”与新闻的“瓦釜效应”,都是一个基于现象的归结。从理论来看,“错误称信息理论”对经济行为有良好的解释力,但是,用“二手车市场”所发现的经济学思想框架,还无法剖析挤公车、单位政治中的“劣币驱赶良币”现象,究竟,政治、社会现象比单纯的买卖行为具有更多的剖析变量。“错误称信息理论”也显然并不能充沛解释,在一个宏观的媒介文化场域里,为何会呈现新闻内容上“劣币驱赶良币”的长期化市场结果。如前所述,在新闻市场中,遭到大量内、外要素的影响,"劣币驱赶良币”的行动逻辑、约束条件、例外规则,都更为复杂;文化市场的社会意理,也和地道的经济行为迥然不同。 以上,正是我们要以“瓦釜效应”来阐释媒介的反文化景观的主要缘由。简言之,我对这一理论假定抱有这样的等候:经过一系列不时深化的求证,以及不时开放的集体讨论,或许能逐步建构起一些共同的理论方式,对媒介文化景观中“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类逆向选择机制做出宏观解释。 媒介生态的循环影响链 假如不是在中国文化环境里,我们大约很难说分明“瓦釜”这个词汇的文化寓意,以及对“瓦釜效应”字面上的阐释。但假如我们以阐明其内在机制的“循环影响链”(circular causal chain)来描写其理论方式,则可能会明晰得多。 称之为“循环影响链”,是由于在“瓦釜效应”的社会行动逻辑里,存在着一个多主体“共谋”的机制;如下文所述,塑造这种机制的不同主体也在交互影响,构成一个封锁的循环结构。显然,这种闭环特性足以建构和维持一个媒介生态,进而构成特定时期的媒介文化景观。 关于媒介生态(media ecology),以下学问是读者耳熟能详的: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效果一览》(The Media is the Massage: An Inventory of Effects,1967)一书中,提出媒介生态的概念,以环境作为特定的比方,来阐释媒介对文化的生态式影响。不久后,波兹曼(Neil Postman)在其演讲中进一步阐释了媒介生态,并将媒介生态学定义为"媒介作为环境的研讨"(media ecology is the study of media as environments)。 媒介生态论关于世人了解媒介的宏观结构至关重要。任何大众媒体的新闻传播,不只仅受市场规律的牵引,还总是受制于特定的制度、政策、法律、历史和文化范式,以及它们所构成的系统。这种控制并非是时辰显著的,而更接近于布里德( Warren Breed )在《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一文中所描画的,是一种潜在的宏观控制。依照布里德的控制学观念,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这类控制常常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能够叫“潜网”;此外,“潜网”对社会、媒体的控制,最终会落实到新闻人身上,新的从业者也最终会变得与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将自己逐步融入其中。 自然,除了政治和认识形态的控制之网外,媒介自身的技术、市场、商业理念和新闻产品管理,也是媒介生态的组成部分;并且,它们的存在,是媒介权益的主要来源,也是“瓦釜效应”的循环影响链上的第一环。事实上,所谓媒介外部要素的控制自身,能够视为媒介权益所激起的反权益;究竟,在媒介生态的中心肠带——媒介权益中,存在着媒介对国度认识形态、社会大众思想的塑造之能。 而社会大众,也并非只是被动的受众,也是决议市场和资本的力气。社会大众是媒介生存的市场基石,也对影响媒介的政策环境、资源环境和竞争环境构成间接影响。在谈到媒介生态环境时,无论是麦克卢汉还是波兹曼,他们的主要关注点,还是媒介技术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并由此阐发技术导向的媒介环境如何塑造了人类生存状态。但是,假如我们从相反的视角看,一个特定社会的受众人群,其生活方式、思索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不也在以文化消费市场潮流决议着资本的立场,进而决议着媒介的理念和趋向吗? 媒介确是在建构着社会,但社会也在更有效地建构着媒介。正如有什么样的公众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有什么样的受众也就有什么样的媒体。从传统的学术观念看,技术、媒介与社会(在这里,是受众与市场)是媒介生态中三个同等重要的元素;而据我看来,在媒介文化这一细致化的生态系统中,假如将政治视为强有力的外部力气,同时,也将社会史的属性作为一个文化发作学意义上的历时性背景,那么媒体、市场、资本、技术、政策和社会传统,即是媒介文化生态的六个中心要素。 如图1,媒介生态的中心六要素构成了一个“结构网”模型,要素之间也均有相互影响的动力关联。而在这些中心要素中,有哪一个要素是决议性的呢?我以为,一个决议性的要素,应该是 “劣币驱赶良币”现象存在的制度性基础,它通常以媒介政策和媒介管制的方式存在,它也是 “循环影响链”得以不被中缀的主因。 张五常曾质疑,“劣币驱赶良币”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在有优、劣金币的状况下,购物而要付出金币的当然想运用劣币。问题是,卖物而收币的人可不是傻瓜,怎会不见劣币而敬而远之?卖物者是愿意收劣币的,但物品的价钱一定要进步,借以弥补劣币之所不值;另一方面,以良币购物,价钱就较低价。” 张五常的观念自然是有价值的,不外,“劣币驱赶良币”这个“错误逻辑”,却是经常可见的史实;而纠正这个倒错的事实,则需求时间里的衍变、买卖成本的降低:例如,在唐朝时,唐肃宗铸造“乾元重宝”,到最后开元通宝(良币)和乾元通宝(劣币)并存,是一个从信息不完整到信息完整的过程,人们对良币和劣币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买卖费用从很高到逐步降低的过程。开端时或许人们会被诈骗,不能分辨劣币,但是“你不能在一切的时间里诈骗一切的人”,人们最终能够识破骗局,用劣币支付价钱一定进步。我们能够想见,在传媒文化生态中,“瓦釜效应”的运转也绝不可能天长日久,但问题是:需求多久?另外,在得到匡正之前,社会需求付出多少成本? 经济史学盘绕这一问题的深化讨论,给了我们进一步的启示,崔慧永在讨论劣币驱赶良币的本源时指出:“法的力气强加于流通,确立起本位币兑换的固定‘规范’以扭曲金银自身价值,是劣币驱赶良币的深层缘由;法的力气由政治权益赋予,因而政治权益经过法对流通施加作用力是劣币驱赶良币的基本缘由。” 相应地,在新闻市场上,假如地道依照流通价钱来衡定新闻的价值,那么,功利主义的媚俗观念一定会占领上风,究竟大众总是具有人性弱点,而常常,人性是经不住低俗、文娱的诱导的。假如国度鼓舞新闻机构一概以商业价值(点击率、发行量、收视率)来一概请求新闻消费,那么低价值新闻一定会在资本回报率竞争中胜出。事实上,“今日头条”迎合大众的新闻算法逻辑能获无暇前胜利,相似于“内涵段子”之类产品的红极一时,均得益于商业逻辑对信息效劳业(延及新闻业、视听市场)的宰制;相似于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等一批文化类栏目之死,以及诸多文化精英类媒体的衰亡,在很大水平上,也直接来自这一不良制度框架带来的致命竞争。 过度的、一概的商业化,还只是新闻市场“瓦釜效应”的起点,在循环影响链开端构成后,原本能够阻止其“螺旋化”展开的文化阶级,也就是能够批判和抵御低价值新闻产品的人群,无法取得掌控行动的舞台和制定文化规范的权益——这有点相似于在前述的“柠檬市场”上,当事人被有意剥夺了信息对称的机遇;与此同时,被视为高价值新闻产品的内容与主题,也不时地遭到外部要素的压制,于是,在几无竞争的环境下,劣币驱赶良币的惯性,终得以长期坚持,且愈演愈烈,这才是循环影响链能够循环的关键。 因而,作为一个强外部性的行业,一个、或一系列的外部要素(如政治、法律、制度及社会事情),才是循环影响链的承托之物,也是新闻“瓦釜市场”上的决议性力气;外部要素对社会及媒体的重商业、轻文化、去时政的“潜网”式规制,也是新闻市场上“劣币驱赶良币”现象长期存在的制度性基础。 假如“瓦釜效应”有其内在的“循环影响链”,那么,媒体、市场、资本、技术、政策和社会传统就是这个闭环系统的关键链接点,它们的交互影响,辐射出一系列施加影响的链条;它们相互作用,缔造了属于“瓦釜”文化的媒介新闻社群,催生了媒介自身的观念变异,也制造了众多以招徕顾客和击中人性弱点为能事的新闻产品。假如说,新闻业堕入趋利避害的商业逻辑,是“瓦釜效应”的“缘由”,政策、制度和社会传统等强外部性要素是“瓦釜效应”的“主因”,那么,媒体、市场、资本、技术、政策和社会传统的共谋,就是“瓦釜效应”的“共因”。 凯尔纳(Douglas Kellner) 曾提出“媒体奇迹”( media spectacle)的概念,“媒体奇迹”是指“能表示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顺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抵触和其处置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 它包含媒体制造的各种奢华局面、体育竞赛、政治事情等。” 7在他那里,“媒体奇迹”是被媒体放大的事情,其典型主题是商业、体育、立功、影视和政治报道;同时,媒体制造的各种奢华局面、体育竞赛、政治新闻,也是企业、个人和政府等不同主体以大众传媒为渠道制造的一个个耸人听闻的新闻事情。 “瓦釜效应”与“媒体奇迹”具有相似的社会症候;但需求商榷的是:站在“瓦釜效应”的逻辑起点上看,那些促发“媒体奇迹”的商业、体育、立功、影视和政治报道里,值得批判的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是它们的题材,而是它们所认同的、来自文化生态的庸众化旨趣,以及利欲熏心的商业逻辑。正是这些中心的伪文化、非文化,以至反文化特质,才会招致高价值新闻被不恰当地压低流通质量,以及低价值新闻被不恰当地抬高流通质量,从而产生在宏观生态上简直不可逆的“瓦釜效应”。 阿多尔诺 (T. W. Adorno)对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弊病中止了严厉批判。在他看来,“文化工业”的兴起, 表明文化艺术已归入了市场交流的轨道,交流价值和利润动机成为了决议性要素。他曾把一味迎合顾客需求的盛行音乐,称之为“音乐拜物教”。实践上,我们又何尝不能把堕入“瓦釜效应”的新闻业称之为“新闻拜物教”?!这样的新闻的、或传播的拜物教,不是少数人和双方面的宣讲推送,而是一切社会要素的共襄盛举,掺杂着各传媒主体在各取所需基础上的心照不宣,以及对趋利避害准绳的共同遵行。 因而,有别于“媒体奇迹”中界定不同主体的运转,我想以“循环影响链”来强调,不论是(媚俗意义上的)“媒体奇迹”,还是未能达成 “奇迹”的低价值新闻,它们都已汇成了促使新闻市场日益文娱化、肤浅化、功利化的力气;这个扩散着“瓦釜效应”、不时螺旋向下、直至完成自我主流化的媒介生态过程,正是媒体、受众、市场、技术、政策和社会合谋的结局。 内在逻辑与交替影响 察看“瓦釜效应”的运转,我们会看到,“循环影响链”的链接点之间,既是彼此交叉的,也是相互影响的,更是环环相连、首尾相接的。它们彼此选择、共同推进 “瓦釜”走向主流,其主要恶果,还不在于媒介景观、新闻市场的畸形,而在于媒体、市场、资本、技术、政策和社会传统逐步凝聚而成一个逆向的非文化共同体。在这个“瓦釜俱乐部”里,“瓦釜效应”得以体制化,并使得新闻市场主流难以逆转、媒介文化净化少有可能。 细致来说,媒体、市场、资本、技术、政策和社会传统合力构成“瓦釜效应”,需求一个显要的逻辑起点,如前所述,这个起点就是商业逻辑里的“趋利避害”;但维持“瓦釜效应”的生态,则需求更强、更系统、并且是内生性的逻辑结构,还需求彼此相洽的驱动力,以及不时继起的生态接力过程。就我察看而言,这些进程与交替影响有五: 进程一. 媒体迎合 大众媒体受“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倾向于为受众提供负面新闻;出于自身的政治本能,媒体逃避严肃新闻的题材风险;为追逐新闻的关注度,媒体愿意为市场提供缺乏严肃意义、但能迎合留意力的低价值新闻。 “第三人效果假说”的创建者戴维森(W. P. Davison)指出:“受众倾向于过高估量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对其他人在态度与行为上的影响,也即:每个接触到劝服传播信息(无论此信息能否具有劝服企图)的受众,将会预期此劝服信息对其他受众的影响,大于此信息对自己的影响。换言之,绝大多数的人会倾向低估大众媒介对自己的影响力,或高估大众媒介对他人的影响力。” 这里,一个主体对媒介影响他人的预期无疑将会招致自己采取行动;同时,从心理上来说,负面信息常常比正面信息更能惹起人们的留意,因而,集中在负面信息上的“第三人效果”考证,也成为了该理论的主要成果。在一项本土性的研讨讲演中,张国良等指出:“我们发现,访谈对象的大多数(73%)以为,自己周围的人更关注负面信息(中立6%,正面21%)。” 事实上,所谓负面信息的社会意理优势,本有可能将新闻报道转向新闻的社会监视和媒体的政治了望功用,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逃避严肃新闻题材风险的本能,打败了新闻消费者对发布这一部分负面信息的“成名想象”,于是,寄予着“第三人效果”等候的负面信息,大部分转向了无涉政治、深耕商业的负面,例如文娱新闻、谣言新闻、八卦新闻等软性题材。 关于这些低文化价值的新闻产品,新闻消费者一定自己有兴味,但他们会倾向于以为,受众对它们的兴味更大;于是,基于日趋猛烈的媒体竞争,在普遍功利主义导向下,为低价值新闻配置高媒体资源,成为媒体运营的通衢大道。这一步,其实也是“瓦釜效应”的原初驱动。 一方面,大众媒体对“循环影响链”的发起,是由于商业化大众媒体的伦理均值较低,对市场愿望缺乏免疫力,对外部压力短少接受力。另一方面,大众媒体首先启动了“循环影响链”,究其实质,还是外部要素的压力大到媒体足以放弃原教旨的新闻价值观,足以将自身的学问分子行业属性转为文化工业。有了这些要素作为第一驱动力,“瓦釜效应”的其他进程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进程二. 市场认同 大众媒体对低价值新闻的高资源配置,使受众的低价值新闻消费具有了合理性;同时,特定的低价值新闻社群(盘绕文娱、八卦、谣言、隐私、掐架等新闻主题所建构的受众圈层)的壮大,也强化了低价值新闻消费人群的内在认同性。整个媒介市场由内到外,被低价值新闻所建构,构成相当水平的分歧性。 进程三. 资本驱动 受众对低价值新闻的消费升温,使媒体从市场利益上得到了正向反响;受此鼓舞,资本必定会驱动媒体增强“瓦釜化”的量级,从消费、流通、人力资源等各环节寻求对低价值新闻作更高的资源配置,以期取得更高的利益。纯商业化的互联网信息效劳业,由于资本力气占领绝对优势,其驱动力之强则更会与众不同。 进程四. 技术强化 媒体的终端资源(包含版面空间、议题与框架)究竟是一个有限度的常数,同时,在媒介竞争、媒体竞争不时加剧的条件下,受众的留意力也日渐成为短缺资源;由此,低价值新闻市场与高价值新闻市场成为零和博弈,也因而,占领上风的低价值新闻开端左右传媒生态。 到这一进程时,实践上媒体、受众、市场和资本的力气都开端站在低价值新闻一边, “瓦釜效应”业已初步构成;一旦外部要素倾向于限制严肃新闻、疏忽文娱新闻,将使得“循环影响链”上的每一环节都在“瓦釜”方向上得以强化,直至主流化。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媒介技术展开潮流,也加重了文娱、低俗新闻的权重。由于:在移动互联时期,受众的选择权变大,在观念、兴味和立场上的自我强化的趋向日渐明显,而社会统计学意义上的“大数规律”(在样本数量极大的条件下,样本均值和真实均值充沛接近)亦已开端呈现。“算法至上”时期的来临,也加重了新闻民粹化的趋向,新闻愈加倒向迎合大众、迎合市场、迎合不良兴味的操作范式。这也是为什么——在自媒体时期,媒介文化的主体并没有解脱“瓦釜”主流的控制、更未能超越“瓦釜效应”,相反,从线下粉丝群、微博、微信、贴吧、QQ群到自媒体的文化环境里,“瓦釜市场”都得到了更多的稳定,“瓦釜人群”都得到了更多的认同;这也是为什么在大数据、云效劳、人工智能时期,工具理性依然能够压倒价值理性,市场规律依然能够压倒道德律令;而其结果则是,“瓦釜效应”在新旧媒体的不同场域内都得到了更强的呈现和集聚。 进程五. 社会断裂 最后,最坏的音讯则是社会在文化意义上的解体,社会传统中原本能够制衡“瓦釜效应”的文化产品,由于高价值新闻与低价值新闻在市场和资源上的此消彼长,逐步因“马太效应”而变得“弱者恒弱”;同时,高价值新闻人群为了坚持认同的区隔,日渐退出主流新闻市场,他们当中,包含专业新闻人、属于“严肃新闻”的新闻受众,还有广义的学问分子阶级。社会的断裂、分化乃至两极化,有力地促使“瓦釜效应”成为了一个自我完成的预言。 瓦釜效应的动力模型 文化进程相继发作,生态要素交替影响,在文化资源反向配置现象得到强化后,媒体、市场、资本、技术、政策和社会等六个中心要素,在政策允准的环境下,业已完成了对媒介文化生态的合围;此时,交替影响假如产生循环的动力机制,“瓦釜效应”将逐步趋向于体制化。 在本文的两个图式中,图1为笼统意义上的六要素基础模型,我假定其要素结构能够解释媒介文化生态发作的普遍机制。图2则可视为图1的个案考证,它以“循环影响链”的发生机制的阐释,为“瓦釜效应”做出了一个细致的动力学阐明。 “循环影响链”的宗旨是:在媒介文化生态的诸影响链里,每一个链条都衔接着两个以上的生态“进程”,这些进程就是要素(如“资本”)得以对“瓦釜效应”发作功效(如“驱动”)的过程;同时,这些文化进程的完成,也基于其内在因子的相互运转——我们在此称之为生态“线程”。 按计算机学的程序术语来说,进程(process)是一个应用程序在处置机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一个动态概念;一个进程中,常常还包含多个线程(threads)在运转,线程之间独立运转,但是它们彼此共享虚拟空间,也是真正的执行单元。 在右图中,我是把媒介文化生态的动力机制视为一个总体的社会计算(在本文宗旨里,则是“瓦釜效应”的发作),把媒体、市场、资本、技术、政策和社会传统这些要素功效的产生,了解为一个个应用程序在这个社会处置机上的执行过程;一个要素功效与下一个要素功效之间,相似于程序继起的上下文关系,它们是这个社会计算的进程间通讯,故此我将其称为影响链。“瓦釜效应”的动力机制,基本上能够用这个起承有序的总体关系来阐释。 而从进程应依托于线程的计算逻辑来看,“瓦釜效应”真正的奇妙,应该是每一个要素发作功效的内在因子之间的关联,以及一个要素与其他一切要素之间的多元博弈——以程序言语来说,在“瓦釜效应”这一社会计算的循环往复的诸级进程那里,每一个复杂的生态进程内均包含多个生态线程——例如,在“社会断裂”这一进程内,存在着各社会因子(阶级、群体)的持续互动,以及它们与政策、市场、资本诸要素内各类因子的全面关联,这些复杂博弈充溢着“潜网”式的规制力和影响力,也是六要素发挥功效、构成文化生态“进程”的真正驱动力。 需求阐明的是,社会发作学的系统绝非线性而机械的技术图谱,这里,以社会动力为计算程序所构成的模型,只能视为媒介文化生态研讨的认知辅助。对社会文化宏观系统的高信度描画,仍有赖于对一系列细致问题(特别是一组组要素及因子间的关系)的定性研讨;同时,对这一六要素基础方式,如试图作细致的程序书写和权重计算,显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考证。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一下“瓦釜效应”的思想体系,如下: 1、媒介文化六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构成媒介生态的影响链;每一个链条衔接着不同要素,不同要素产生不同的功用功效,由此构成不同的“进程”。 2、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及特定的展开时期,不同生态进程及其要素效能,各有权重差别。在“瓦釜效应”的模型中,媒介的趋利避害和价值观异化成为“缘由”,政策要素由于具有中心的支配位置,而成为约束条件和激起系统的“主因”,而参与共谋的其他要素,则相继成为媒介生态瓦釜化的“共因”。 3、在逻辑上,媒介文化生态的进程应该是不时有序继起、产生交替影响的,但是,在诸要素内各文化生态因子之间存在复杂博弈,这些细致的生态“线程”能够是同时、或错杂运转的,可能是资源共享、或互不可见的;在“瓦釜效应”的生态中,诸要素内外,均以复杂的运转“线程”博弈“利、害”关系,并最终就媚俗和 “崇低”这一“次优解”构成了默契。 4、从生态线程到生态进程,再到进程间的影响链,媒体文化生态诸要素能构成合力,并树立正反响式的循环,拼接为自我强化的影响链;在本题中,则是生态系统上发作了体制化的“瓦釜效应”。 5、如无内在扰动,这一“瓦釜化”进程将会持续下去——直到媒介开端深思生态“缘由”,并且,支配环境的公共政策开端革重生态“主因”。改造发作后,经过复杂的社会互动,以及漫长的自我净化,传媒文化生态或能告别“瓦釜效应”,恢复具有价值理性的新闻市场,重返信息传播的健康有序。 以上,是我对“瓦釜效应”这一理论假说的基本陈说。或许,我们能以此回答二十年来那不绝于耳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新闻日益俗不可耐?! (本文原题《“瓦釜效应”:一个关于媒介生态的假说》,载《现代传播》2018年第11期,完好内容,请参见原文。) 鸣谢: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罗嘉珍 责编|江珊王之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