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曲(nocturne)是首见于18世纪的器乐体裁。19世纪时以为钢琴独奏而写的单乐章作品最为突出,这一时期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John Field)因其钢琴作品的首创被称为夜曲之父,而肖邦的21首夜曲则将这一题材推向了巅峰。相比于菲尔德,肖邦的夜曲不止步于“花前月下”的静谧浪漫,更有激荡不安的情绪波折和深藏心底的幽怨哀伤,其材料、织体、和声、调性变化的多样性与旋律的抒情歌唱性使肖邦的名字与浪漫划上了等号。 Op32no1是第九首夜曲,B大调。本曲为不常见的复二部曲式(ABA)(CB’CB’)。A段为两个4小节的a、b句构成,b开头的音型由a反向发展而来。b句出现了一个回音型的动机之后在乐曲中多次出现,并且在此动机出现之前对旋律进行了一个长的停顿,让歌唱性的旋律似乎欲语还休,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4小节B段引入新材料,左手以属音持续伴奏。 C段由5+6小节的d、e非方整乐句构成,d句以属调#F大调结束,e句以平行调#g小调结束。此时A段b句的动机在C段e句再现。 B’段以B段的材料在#g小调上加以发展并以属持续音伴奏,之后回到B大调收束。再次出现了b句的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结尾处本应回到B大调的主和弦T降低了三音使其交替到了小主和弦t(b小调),而在肖邦的作品和大多数作曲家的作品(尤其是巴赫)中更多的是小调结束时以同主音大三和弦结尾,其源于一种古老的传统,认为小三和弦t用来结束音响效果并不完满(也称皮卡迪三度Picardy third,起源于16世纪,在18世纪40年代后式微)。皮卡迪三度可通过终止式是否形成“双重调性”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正常的小调D7到T称为“一般皮卡迪三度common Picardy third”;第二种是“下属半终止皮卡迪三度subdominant half cadence Picardy third”,通过s或其他小下属功能到T形成主调变格终止的同时形成了下属小调的k46到D的半终止。在肖邦的第11首夜曲op37no1就属于第二种情况,而本曲从结尾的几个小节来看,在前面k46时就铺垫了主调降低三音的情况,并且以重属到属再次提示调性,最后通过一个t→s→t的变格终止实现和声色彩变换,使整首乐曲在情绪上以低沉结尾,留下了更多的遐想空间。而有的版本将此处结尾擅自改成了T结尾,强行构造一个皮卡迪三度,笔者认为是不适宜的。一是大调色彩不符合B’段扩展句的情绪,二是肖邦的第11首夜曲有使用s→T的双重调性结尾手法,但不能因此判定其他作品的和声进行。肖邦本就是一位对和声色彩探索多样的作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