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及提出部门 《风险化学品保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规则,风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熄灭、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备、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风险化学品以《风险化学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为判定规范,《目录》由国务院保险消费监视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环境维护、卫生、交通运输等部门,依据化学品风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规范肯定、发布,并适时调整。关于风险化学品的分类,《目录》采用了2013年发布的《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30000)系列国度规范,该系列规范的技术内容与《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第四修订版)》(GHS)基天职歧。 《风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规则,风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风险特性,在运输、贮存、消费、运营、运用和处置中,容易构成人身伤亡、财富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求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我国风险货物的确认准绳主要依据《风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和《风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这两个国度规范由交通运输部提出并组织修订发布,技术内容与分离国《关于风险货物运输的倡议书·规章范本》(TDG)基天职歧。 分类 《目录》将风险化学品风险特性分为物理危害、健康危害、环境危害3大类28项(GHS第六修订版已将风险化学品扩展为29类,新增退敏爆炸物,但目前我国风险化学品确认准绳只包含28类),即表示化学品含有这28大项危害中一项或多项危害时则为风险化学品。 风险货物可分为9大类,包含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性物质,杂项风险物质和物品包含环境危害物质。当货物含有其中一项或多项危害时则为风险货物。 差别性对比 风险化学品的认定主要依据消费、贮存、流通、运输等各环节长期或短期接触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性,主要的监管部门有应急管理部、生态环境部等;风险货物的认定主要依据运输过程中表示出的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性,强调短期危害性,监管部门则主要为运输环节的相关主管部门,如交通运输部。 在日常生活中,风险化学品和风险货物大部分是分歧的,但有一部分风险化学品不属于风险货物,部分风险货物也不属于风险化学品。风险化学品不属于风险货物的状况,其主要缘由是很多健康和环境的亚慢性危害(致癌性、生殖毒性等)未被风险货物分类规范所采用,如硼酸等。风险货物不属于风险化学品的状况,主要分为以下3种:该货物属于风险物品,不属于化学物质,如汽车保险气囊;该货物运输条件特殊,如高温运输;该货物的风险性不在风险化学品的28项危害之中,如锂电池。 海关监管请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风险化学品保险管理条例》《关于进出口风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129号)等有关规则,《目录》中的产品属于法定检验商品。海关对进口风险化学品采取口岸“批批验核+抽批检测”的监管方式,进口风险化学品的收货人或其代理人报关时应填报相关事项并申请检验;海关对出口风险化学品采取“产地检验+口岸查验”的监管请求,出口风险化学品的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产地海关报检并申请检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则,为出口风险货物消费包装容器的企业,应当向产地海关申请风险货物包装容器性能审定,出口风险货物的消费企业,应当向产地海关申请风险货物包装容器运用审定。海关对出口风险货物包装实施“产地检验”,经海关检验合格后分别签发出境货物运输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和出境风险货物运输包装运用审定结果单,俗称“两证”。 此外,需求特别提示的是,风险化学品消费、贮存、运用、运营和运输的保险管理,须契合《风险化学品保险管理条例》的规则。风险化学品无论能否列入法检目录,均须依法向海关报检并申请检验,其中出口风险化学品属于风险货物的还应向产地海关申请出口风险货物包装运用审定。用作食品、食品添加剂的进出口风险化学品,应契合食品保险相关规则。 作者:青岛海关 赵呈兵 来源:关务小二转载自中国海关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