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索姆河战役中带着防毒面具的英军机枪小分队,1916。索姆河战役发作在1916年7月1日到11月18日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范围最大的一次会战。英、法两国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疆,在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实施作战。双方伤亡共计130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一战”德军于1915年4月22日在法国沿线的进攻中运用了毒气炸弹和炮弹,首开毒气战之先河。 今天的世界酷似“一战”前的欧洲;举手投诚并说“大战是不可避免的”,这很容易,但也很风险。 欧洲是如何走到1914年夏天那个战争比战争更有可能的境地的?那些决策者行事时都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没像之前那样把局势往回拉一下?或者,换句话说,为什么战争戛但是止? 战争,当它最终到来之时,一切人都惊骇莫名;但“一战”绝不是稀里懵懂发作的。无论帝王君主、官员政客,还是普罗大众,人人都想应用战争,人人都在制造危机。各国政要复杂多变的性格和动机、日益兴起的民族主义、要挟日盛的军备竞赛,以及不时变更的联盟体系,终结了耐久的战争,带来了一场改动欧洲和世界的战争。 出色史学家,历史研讨及国际关系范畴的领军人物,牛津大学教授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Margaret MacMillan)的著作《战争戛但是止:通往1914年之路》意在述说百余年前的欧洲是如何从安定盛世疾速堕入战争深渊,并力图找出那些减少选择余地的关键转机点。 麦克米伦 麦克米伦的曾外祖是“一战”时英国名相劳合·乔治,她的多部作品也与其外祖父的时期背景密切相关,曾获塞缪尔·约翰逊奖、达夫·库珀奖、赫塞尔-蒂尔特曼奖等众多奖项。 本文节选自《战争戛但是止》,感激出版方受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亦可置办 ▽ 1914 对 2022 的启示: 战争为何戛但是止? 文 |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译 | 王兢 来源 | 《战争戛但是止》 鲁汶本是一个不甚光鲜的中央,1910年的一本导游手册如是说,但时分到了,它便燃起一场浩荡的火焰。没有哪个鲁汶居民会想到,他们美丽文化的小镇家园会遭此厄运。几个世纪以来,这座繁荣宁静的小镇以一座座瑰玮的教堂、古色古香的屋宅、精绝的哥特式市政厅,以及1425年兴办的一所知名大学饮誉世界。那所大学的图书馆位于镇上久负盛名的老纺织会馆内,藏书20万册,其中包含许多出色的神学和人文经典著作,还有丰厚的手稿藏品,从公元9世纪一位修士写下的诗歌集,到中世纪修士们辛劳数年完成的彩绘抄本,应有尽有,不一而足。但是,1914年8月末,空气中满是硝烟的滋味,摧毁鲁汶的阵阵烈火在数公里之外都明晰可辨。包含这座大学图书馆在内,小镇的大片街区都在战火中消逝了。失望求生的小镇居民带上了一切能够携带的行李冲进乡下避难,而此情此景将在20世纪重复演出,人们将会对此视而不见。 与比利时很多中央一样,鲁汶不幸落在了大战中德国入侵法国的进军道路上,而这场爆发于1914年夏天的大战不时持续到1918年11月11日才告终了。德国的计划是一套两线作战战略:一边对俄国中止防御作战,拖住这股东线敌军;一边快速入侵,在西线击败法国。比利时本是中立国,希望在德军一路南下进攻时坚持缄默以免于战争;但就像后来在大战中重复演出的戏码一样,这些想象被证明是大错特错。比利时政府决议抵御德军—这是在第一时间对德军的作战计划说不。英国在短暂犹疑之后也参与战团,与协约国一同对立德国。8月19日,当德军抵达鲁汶,他们已对比利时人不可理喻的抵御颇为恼怒,与此同时,他们也感到不安,担忧遭受比利时军队和英国军队的攻击,而平民也可能拿起武器抵御。 鲁汶 头几天里一切正常:德国人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可担惊受怕的鲁汶平民以至不敢对入侵者流露丝毫敌意。8月25日,鲁汶又来了一支德军,是在遭受比利时人反攻后撤下来的。一时间城内谣言四起,都说英国人也要来了。小城响起了枪声,最有可能开枪的就是慌张兮兮、或许还喝醉了的德国士兵。恐慌心情在德国人之间蔓延激化,他们确信自己遭受了攻击,随即展开了第一波报复行动。当晚和尔后几天时间里,平民被拖出屋宅,包含鲁汶市长、大学校长和几名警官在内的要人都被枪杀。最终,鲁汶大约一万的总人口里有250人寿终正寝,更多的人则被殴打、凌辱。有1500名鲁汶居民(有婴儿,也有老者)被押上火车运往德国,那里的人用嘲弄和凌辱迎接了他们。 德军士兵—经常和他们的军官一同—洗劫城市,争夺战利品,抄掠财物,纵火熄灭建筑物。鲁汶的9000座房子里有1100座惨遭摧毁。一座建于15世纪的教堂被大火焚毁,屋顶坍塌。8月25日午夜,德国士兵闯进图书馆,四处泼洒汽油。清晨,图书馆已是一片瓦砾,藏书化为乌有。烈火又接着烧了好几天。数日之后,当地一名学者将这一切通知了美国驻比利时大使;在描画城市消灭、朋友被枪杀,以及不幸的难民时,这个比利时人的语调还算宁静。但当重返已是残垣断壁的图书馆时,他还是忍不住掩面痛哭。“城市中心简直就是一堆冒火的废墟,”一个去而复返的教授说,“城中各地一片死寂,市民四散奔逃;在公开室的窗户前,我看到一张张惊惶的脸。” 这只是欧洲按下自毁键的开端。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欧洲千疮百孔。有着700年历史的兰斯大教堂是法国最美丽也最重要的教堂,绝大多数法国国王都在这里加冕,但就是这么一座美轮美奂的教堂,却在鲁汶劫难之后毁于德军的炮火。教堂里一尊华美的天使雕像惨遭“斩首”,头颅滚到地上,面容上的笑容依然完好。伊普尔,同它的庞大纺织会馆,化作了一片碎石瓦砾。意大利北部小城特雷维索的市中心也被炸弹摧毁。固然这些侵门踏户的毁城行为不可能都是德国人干的,但它们叠加起来还是大大影响了美国的公众行动,推进美国最终在1917年参战。正如某个德国教授在终战时不无后悔的说法:“今天我们也答应以说,鲁汶、兰斯、卢西塔尼亚—这三个名字简直同等水平地消弭了美国人对德国的同情。” 鲁汶的损失相比之后发作的事情来说的确不算大—在那之后,有超越900万士兵阵亡,还有1500万人负伤;不只鲁汶,比利时的许多地域,以及法国北部、塞尔维亚、俄罗斯帝国与奥匈帝国的部分地域也都毁于战火。但鲁汶成了一个意味,成了这场无意义消灭的符号,提示欧洲人自己对世界上曾经最繁荣、最强大地域所构成的破坏,也反映了在有诸多共通之处的民族之间,不明智和不受控制的仇恨是如何蔓延的。 欧洲另一端,在与鲁汶隔山距水、地处巴尔干半岛的萨拉热窝,随着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遇刺,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正如那场席卷鲁汶的大火,这次暗害行动引燃了一场提高欧洲绝大部分地域的战火,世界许多中央也受触及。那些范围最大、死伤最多的战役,既在东西两线中止,也在巴尔干半岛打响,还在意大利北部地域演出,在中东和高加索等地蔓延,更在远东、安定洋和非洲延烧。全球各地的士兵涌入欧洲,他们来自英属殖民地印度、加拿大、新西兰以及澳洲,也来自阿尔及利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法属殖民地。中国派出大批劳工,辅佐协约国运输军需品、发掘壕沟;身为协约国成员的日本也收兵巡查世界各地水道。1917年,被德国寻衅得忍无可忍的美国,参与了大战。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有114,000名士兵阵亡,并在参战之后痛感自己被骗进了一场没有胜算的大赌局。 1918年,战争终于以某种方式到来;但是,这时的欧洲和世界曾经改头换面。大战之后,四大帝疆土崩瓦解:曾经统治西及波兰、东达格鲁吉亚等诸多臣属民族的俄罗斯帝国,具有波兰和海外领土的德意志帝国,欧洲中部的庞大多民族帝国—奥匈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当时的奥斯曼帝国依旧占领着欧洲的一小块领土、今天的土耳其全境以及中东阿拉伯的绝大部分地域。布尔什维克在俄罗斯胜利夺权,他们的幻想是创建一个面目一新的共产主义世界,由西向东,推进反动激流滚滚向前:先是在匈牙利,然后在德国,再后来是在中国。旧有的国际次序一去不复返了。欧洲比之前愈加贫弱,再也不是无可争议的世界主宰。在欧洲的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新的世界大国也在亚欧大陆的边沿地带先后崛起,东边有日本,西边有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非催化了西边那个超级大国的崛起—美国在大战之前就曾经崛起—而是加速了“美国世纪”的到来。 在许多方面,欧洲都为自己酿就的这场大战付出了繁重代价:退伍老兵再也没能从生理或是心理上的打击中恢复过来;战争制造了大量孤儿寡母;年轻女性找不到丈夫,由于太多男人死掉。战争来临的头几年里,欧洲社会又禁受了新一轮的惨痛折磨:西班牙大流感(或许这是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地域富含细菌的土壤被炮火重复蹂躏的结果)带走了全球范围内约2000万人的生命;饥馑来临,由于没有足够的男性劳动力去耕种或从事食品运销工作;还有政治骚动,左和右的极端主义者运用武力达成他们的目的。在一度是欧洲最富有城市的维也纳,红十字会工作者看到的是伤寒、霍乱、佝偻病、坏血病,他们本以为这些灾害早都从欧洲消逝了。更糟糕的是,1920年代和1930年代都只不外是“欧洲最后一场三十年战争”之间的短暂间歇。1939年,大战以一个新的名字再次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依旧以各种方式留存在我们的身体和想象之中。成吨的未爆弹还潜伏在战场之下,总是不时有人—或许是一个不幸的正在犁地的比利时农民—被加进伤亡名单。每年春天冰雪消融之后,法国军队和比利时军队都要派兵前去清算这些重见天日的未爆弹弹壳。大战在我们的记忆里依旧占领重要位置,这既要归功于不时涌现的回想录、小说和绘画作品,也由于我们之中很多人的家族与这场大战关系紧密—这场战争仍是我们家族历史里灰暗可怕的一章。我的祖父母都曾参战,一个在中东与印度军队并肩作战,另一个则是西线野战医院的加拿大医生。我的家族依旧保存着在大战中赢得的奖章、一把在巴格达由某个心胸感激的病人赠送的宝剑,还有一枚手榴弹—我们孩提时期在加拿大的时分就曾把玩这枚手榴弹,后来才有人认识到,这枚手榴弹恐怕还没撤除引信。 这场大战之所以让我们久久难忘,一大缘由在于它自身还是个谜。欧洲怎样会对自己和世界犯下这桩罪行?对此有很多种可能的解释;的确,要从当选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太难了:首先是军备竞赛,严厉的军事计划,经济竞争,贸易战,争抢殖民地的帝国主义,还有就是将欧洲划分红两大敌对阵营的同盟协约体系。各种理念和心情常常是跨国界的:民族主义及其令人厌恶的鼓吹者,浑身分发着对别国的仇恨和蔑视;恐惧,对失败或反动的恐惧,对恐惧分子或无政府主义者的恐惧;希望,希望改动,或是打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对荣誉和男子气概的渴求,这就意味着毫不畏缩和绝不示弱;还有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思潮将人类社会当作自然界的物种普通划分等级,不只是推崇、信仰“进化”和所谓的“进步”,还使人们置信人类之间的残酷斗争不可避免。此外,各个国度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机又在推进大战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国力日强的日本和德国狼子野心;衰落如大英帝国满眼恐惧;法国和俄罗斯的复仇怒火熊熊熄灭;奥匈帝国困兽犹斗。各国内部同样存在种种压力:愈演愈烈的劳工运动,或是公开活动的反动权力;争取女性投票权的运动,或是隶属国的独立运动;又或者是阶级之间的抵触、信徒与反教权人士的对决、军方与平民的龃龉。那么,无论是在维持欧洲的长期战争,还是推进走向战争的进程中,这些内部压力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国力、观念、成见、制度、抵触,这些要素的确十分重要。但是,事情到了最后还是要由未几的几个个体决议,他们要么不得不点头同意并继续发起战争,要么表示反对,并停下脚步。他们中有德意志皇帝、俄国沙皇、奥匈帝国皇帝这样大权在握的世袭君主;还有法国总统、英国首相、意大利首相这些受制于宪政体制的政治首领。往常回想起来,在1914年,那些关键人物里没有一个是巨大而富于想象力的指导人,没有一个有胆量站出来对立那些日增月累、最终招致战争的压力,这真是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悲剧。无论如何解释这场大战的到来,我们都必须统筹历史的激流与在激流中上下翻动但有时也会改动潮水方向的人。 举手投诚并说大战是不可避免的,这很容易,但也很风险,特别是在我们今天这个时期,它在一些(并非一切)方面酷似1914年之前的那个昨日世界。我们的世界正在面临相似的应战,一些是反动性的和认识形态层面的,好比激进宗教和社会抗议活动的兴起;另一些则来自新兴国度与衰落国度之间的抵触压力。我们需求当心机索战争如何爆发以及战争如何维系的问题。今天,各国依旧像1914年以前那样,在各国指导人想象的威吓与反威吓的可控游戏中对峙;但是,在斐迪南大公遇刺之后的五周时间里,欧洲是多么随意而又忽然地从安定盛世堕入战争深渊啊!在那之前也有过几次严重性堪比1914年的危机,但当时的欧洲并没有走到悬崖边上。欧洲各国指导人—还有支持他们的大批国民—选择的是处置问题以维系战争。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让1914年与众不同呢? 让我们先开端想象一幅人们穿行其中的景色。景色里有土地、植被、山谷和溪流,这些全都相当于组成欧洲的关键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而吹拂的微风则是影响了欧洲人观念和意见的各种思潮。想象你走在这样的景色中,前路有许多选择,即便你能看到天边飘着几朵阴云,可天气还算不错。面前有一条通往开阔平原的大路。你知道你得不停走,由于一方面锻炼身体是好的,一方面你最终也想抵达保险的目的地。你还知道,只需选择继续前行,你就得加倍当心。前方或许会有虎视眈眈的野兽,会有需求涉水而行的溪流,也会有坎坷坎坷的山岩。但你不会想到,你有可能会由于其中一样而走向消灭。作为一个行者,你过于明智、过于有阅历了。 但在1914年,欧洲的确跌下悬崖,卷入了一场灾难性的抵触。这场抵触杀死了数百万人,掏空各国经济,将各大帝国和各国社会碾为粉末,致命地打击了欧洲的世界首领位置。那些欧洲各大首都街头人们兴高采烈的照片影像有相当的诈骗性。突如其来的战争让绝大多数欧洲人都颇为吃惊,他们最初的反响是狐疑和震惊。当时的欧洲人曾经习气了战争;他们出生长大于拿破仑战争终了之后的一个世纪,那是欧洲自罗马帝国以来最为战争的时段。诚然,这百年之间也有战争,但要么是悠远之地的殖民地战争(如非洲南端的祖鲁战争),要么就是欧洲边沿地带的部分战争(如克里米亚战争),要么就只是短暂而疾速决出胜负的战争(如普法战争)。 从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到8月4日欧洲大战全面爆发,通往战争之路的最后一步只走了一个多月。最终,数周之内的一系列关键决策将欧洲带入战争,而这些决策却是由寥寥数人做出的(而且他们都是男性)。为了了解他们如何那样作为,我们必须往回追溯,看看那些影响了他们的各种力气。我们需求了解“打造”了他们的社会和制度。我们必须试着了解那些对他们认识世界有影响的价值观、理念、情感和成见。我们还要提示自己,除了一两个例外,这些指导人其实关于自己正在将国度和整个世界带向何方一无所知。就这一点而言,他们与自身所处的时期十分合拍;绝大多数欧洲人都以为,一场全面战争要么绝不可能发作,要么即便发作也会疾速终了。 斐迪南大公遇刺 假如我们试图了解1914年夏天发作的事情,在急于谴责之前,我们必须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一百多年前当时人所处的情境里思索问题。往常的我们,无法质问那些决策者在一步一步将世界带上消灭之路的时分心里在想些什么,但我们能够从后来写就的一篇篇回想录和当时留下的诸多史料中取得一些启示。有一个事实曾经越来越分明,那些做出选择的人都对之前的几次危机心知肚明,知晓过往那些做出决策或没有做出决策的时辰。 俄国的指导人绝不会遗忘、也不会原谅奥匈帝国1908年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事实。岂但如此,塞尔维亚是俄国的维护国,而无论是在1908年对立奥匈帝国时,还是在1912—1913年间的巴尔干战争中,俄国都未能维护好它。1914年的奥匈帝国变本加厉,以至曾经要挟要摧毁塞尔维亚。假如俄国再次坐视不论,这对俄国又意味着什么?同样地,在之前的几次巴尔干抵触里,德国并没有全力支持奥匈帝国;假如这次德国还是视若无睹,它会不会失去自己独一牢靠的盟友?一个事实是,早先列强之间因争夺殖民地或因在巴尔干彼此相左而爆发的较为猛烈的危机都得到了战争处置。这一事实也成为1914年各国指导人思索的要素。战争要挟在之前不是没有过,但最终,压力都转嫁给了第三方,各方做出退让,召开危机遇议,胜利处置了风险议题。实施走到战争边沿又不卷入战争的边沿政策均得到了回报。1914年这一回,重复的也的确是同样的流程。只是这一次,边沿政策没有奏效。这一次,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决议支持塞尔维亚,于是与奥匈帝国和德国爆发了战争;德国攻击了俄国的盟友法国;英国站到了协约国一边。他们都越线了,踏入了战争那一边。 1914年战争的爆发有如平地一声惊雷,但在此之前并非晴空万里。乌云在此前的二十年里曾经密布,许多欧洲人都已七上八下,深知战争阴霾曾经临近。雷电交驰的场景已隐约可见,千里堤坝有溃决之虞,雪崩就要开端,此类比方遍布当时的文字记载。此外,无论是各国指导人还是普通大众,他们之中的许多人都有处置要挟的自信,也认定他们能够创建更好更强的国际组织,战争处置纠葛,远离战争。欧洲战前最后的黄金年代或许在很大水平上只是后来人的想象,但当时的文字资料里也写满了这样的意象:阳光的德泽普照全球,人类会通往更繁荣、更幸福的未来。 历史上很少有什么是不可避免的。欧洲并非必须在1914年走向战争;直到最后一刻,也就是8月4日英国最终决议参战之前,一场全面战争本可避免。回望历史,我们当然能够看到是哪些力气推进着战争,让战争越来越有可能爆发:彼此争夺殖民地的列强,经济竞争,撕裂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这些衰落帝国的族裔民族主义,或是日甚一日的民族主义行动—正是这些行动给各国指导人施加了新的压力,迫使他们站出来捍卫各自国度所主张的权益与利益。 正如当时的欧洲人一样,我们能够看到,国际次序在重压之下呈现了种种问题。好比,“德国问题”。1871年的德国统一使欧洲中心忽然呈现了一个新的大国。德国会是欧洲其他国度围着转的支轴,还是团结起来对立的要挟?欧洲以外的新兴强国—日本与美国—又将如何顺应欧洲主宰的世界体系?进化思想的孽子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它的兄弟军国主义,共同催生了这样一种信心,即国度之间的竞争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最终只需最适者才干生存。而且,这大约意味着战争。19世纪末的人们普遍尊奉军事,以为军事乃是国度的一个最崇高的属性。军事价值观向平民社会的扩散也强化了人们心中的假定,即战争是巨大生存斗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战争或许的确对社会有利,以至能让社会变得更好。 科学和技术在19世纪为人类带来了太多的益处,但也制造了更骇人的新式武器。国度间的对立滋长了军备竞赛,而这又加剧了各国的不保险感,反过来又加剧了军备竞赛。各国都在寻觅盟友弥补自身缺陷。他们的各项决策逐步将欧洲推向战争边沿。输掉与德国人口竞赛的法国决议与俄国结盟,部分缘由就是看上了俄国保有的大量人力资源。作为回报,俄国也得到了法国的资金和技术。但是,法俄联盟使德国感到自己被围困;作为回应,德国增强了与奥匈帝国的联络,如此便在巴尔干地域与俄国展开了对立。德国本想依托自身海军实力强迫英国对德友好,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差遣英国与德国竞争,并使英国丢弃了最初对欧洲大陆的疏离态度,与法国和俄国走得更近。 随军备竞赛而来的各国军事计划以及各国之间的军事同盟,被后世以为是打造了那架末日机器的罪魁祸首。这架机器一旦开动就绝不会中止。19世纪末,英国以外的欧陆大国实行的都是征兵制。接受锻炼的军人之中只需很小一部分身着军装,其他大都作为准备役回归民间社会。战争要挟来临之时,各国能够在数日之内集结大批军队。大范围发起有赖于细致缜密的计划,以便让一切人都能够带着适合的配备赶赴正确的军事单位,然后,这些军事单位依照正确的编制集结,普通会经过铁路运送到指定的营区。军事发起的时间规划是一门艺术,但这种规划常常缺乏弹性,无法只在一条阵线上做部分发起—1914年的德国便是一个例子,它不得不与法国和俄国同时开战,而非仅仅与俄国。而且,发起不够疾速的话也很风险。假如敌军压境,而你的人还在火急火燎地赶往各自单位或是刚刚登上运兵火车的话,你或许曾经输掉了这场战争。严厉的发起时间表和军事计划恐怕会从文官政府指导人手中攫取最后的决策权。 有关大战缘由的一系列解释中,各国的军事计划只是其中一端,另一端则是人们对荣誉和威望的思索,这虽朦胧不清却有相当的压服力。德皇威廉二世处处以腓特烈大王自比,却由于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中的退让而被大家讪笑为“胆怯者威廉”。他想要再次面对这样的讥讽吗?适用于个体的荣誉感,也适用于国度。1904—1905年败给日本遭受屈辱之后,俄国也急切需求重新确立自身的强国位置。 恐惧也在各国对彼此的态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刺激各国指导人和公众接受把战争作为对外政策的工具。奥匈帝国担忧,假如自己不做点儿什么来压制国境之内的南斯拉夫民族主义,自己的大国位置恐将不保,而这意味着对一个凝聚的南斯拉夫和一个独立的塞尔维亚下手。法国恐惧自己的邻居德国,后者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要比自己强大。德国也满怀忧虑地望向东方。俄国正在快速展开、重整军备;假如德国不尽快与俄国作战,那可能再也没有机遇了。英国能从战争持续中赢得很多利益,但它也一如既往地担忧欧洲大陆呈现一个支配全欧的强国。列强不只对彼此感到恐惧,也惧怕自己的人民。社会主义思潮曾经蔓延全欧,劳工组织与社会主义政党正在应战旧统治阶级的权益。这是不是正多么多人所想的是暴力反动的先兆?族裔民族主义同样也是一股消灭性的力气。它岂但搅扰着奥匈帝国,也在俄国和英国掀起波澜。1914年的头几个月里,相比于外交事务,爱尔兰问题对英国政府来说更为重要。战争能成为弥合国内分歧并在爱国主义浪潮中团结公众的一种方式吗? 最后,即便在当今这个时期,我们也永远不应该低估错误、紊乱或仅仅是机遇不佳在人类事务中所起的作用。德国政府和俄国政府的复杂低效意味着文职指导人不完整了解军事计划,即便这些计划会影响他们的仕途。在萨拉热窝遇刺的斐迪南大公不时以来都反对以武力处置奥匈帝国的种种问题。讽刺的是,他的死带走了一个本能够阻止他的国度向塞尔维亚宣战进而能阻止整个连锁反响的人。刺杀事情发作在1914年夏季假期之初。危机升级之时,许多政治家、外交官和军事统帅却都曾经分开了自己国度的首都。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正外出观鸟;法国总统和总理都在俄国和波罗的海中止六月最后两周的长途旅游,旅途中常常与巴黎不通音书。 我们的研讨也存在另一种风险,那就是过度聚焦于那些推进欧洲走向战争的要素,而忽视了那些促进战争的要素。19世纪涌现了大量的会社和协会,他们都宣称战争分歧法,并倡导采用仲裁等替代方式处置国度间的争端。像安德鲁·卡内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这样的富人就捐出了巨款,意在促进国度间的相互了解。全球范围内风起云涌的劳工运动和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组建了第二国际,一再经过反战动议,要挟一旦有战争爆发就会发起总罢工。 19世纪是一个非比寻常的进步时期,科学、工业、教育都飞速展开,进步大部分集中在日益繁荣和强大的欧洲。借助更快的通讯技术、贸易、投资、移民,以及官方和非官方的帝国扩张,欧洲各民族彼此联合在一同,并与世界相连。1914年以前世界的全球化水平,大约只需“冷战”终了之后我们当今所处的这个时期能够比较。当然,人们普遍置信,这个相互依存的新世界将孕育新的国际组织,各国会日益接受普遍的行为准绳。国际关系不再像18世纪那样被以为是一场零和游戏。相反,若战争继续维持,一切人都是赢家。国度之间越来越多地运用仲裁处置纠葛,欧洲各个大国联手处置问题的状况也很频繁,如处置衰落的奥斯曼帝国危机和组建国际仲裁法庭,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一步一步地,一种全新而高效的管理世界事务的方式曾经打下了基础。人们希望战争成为过去时。能够说,战争在处置纠葛时十分低效。此外,战争也在变得越来越昂贵,无论是从交兵方的资源耗费,还是重新式武器和技术可能构成的破坏范围来看,都是如此。银行家正告说,即便爆发一场全面战争,这场战争也会在数周之后慢慢停下来,而这仅仅是由于筹不到军费。 谈论1914年一系列事情的文献汗牛充栋,而绝大部分都在问大战为何会爆发。这是能够了解的。但或许我们应该问的是另一类问题:为什么耐久的战争没有继续下去?为什么那些推进战争的力气—它们还都是强劲的力气—没有占领上风?究竟,在此之前,这些力气都胜利地维系了战争。为什么维护战争的体系这次失败了?要想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一个措施就是去看看欧洲在1914年之前的几十年里是怎样把路越走越窄的。 让我们再想想之前景色里的那些行者。像欧洲一样,他们也是从阳光普照的宽广平原动身,但走到岔路口时,必须求选择走哪条路。固然他们在当时可能还认识不到自己的选择会有何种影响,但他们发现自己正走进一座越来越窄的深谷,这条路可能不会带领他们去往自己原本要去的中央。我们也答应以试着找到一条更好的路,但那势必要付出大量努力—我们也不分明,山谷另一边矗立的座座小丘又藏着什么。或许,原路返回依旧是可能的选项,但那势必代价昂扬,耗费时间,可能还很丢脸。举例而言,德国政府难道能够向自己和德国人民招认,与英国中止海军军备竞赛岂但是一条歧路,而且还会糜费大量金钱吗? 本书意在回溯欧洲走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找出那些减少选择余地的关键转机点。法国决议与俄国树立攻守同盟反制德国是其中一个,德国在1880年代末决议与英国大打海军军备竞赛又是另一个。英国则当心翼翼,先是与法国,之后又及时地与俄国改善了关系。另外一个关键时辰出往常1905—1906年,当时的德国正试图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机期间破坏英法协约。这一举措适得其反,英法之间的联络反而愈加紧密,并且开端中止秘密的军事谈判—英法之间又多了一条关系纽带。欧洲后来的几次严重危机—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1911年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还有1912—1913年间的巴尔干战争—又为欧洲局势加上了一层层新的愤恨、狐疑和不堪记忆,而这些又影响了列强之间的关系。以上就是1914年那些决策所处的历史背景。 解脱过去、重新开端也是有可能的。究竟,中美两国指导人在1970年代之初判定,若两国能够终了二十多年的敌对关系,双方都能获益。国度之间的友谊会改动,同盟也随时能够毁于一旦—意大利在大战之初就是这么做的,当时它拒绝与同盟国奥匈帝国和德国并肩作战—但随着时间推移,国度间的相互义务和私人关系日益坚固,破坏同盟就变得越来越难。1914年,号召支持英国干预大陆战争的人就提出过一个有压服力的论点:英国究竟曾让法国等候自己会出手辅佐,假如临阵畏缩会名誉扫地。固然如此,迟至1913年,列强仍做了诸般努力,试图突破这两个联盟体系。德国与俄国之间就不时为处置纠葛举行谈判,英德之间、俄奥之间以至是德法之间也是如此。但是,不论是出于惯性、过往抵触的记忆,还是对背离的恐惧,这些努力最后都无济于事。 固然如此,我们最终遇到的还是那几位将领、皇室成员、外交官和政治家,1914年的那个夏天,他们既有权益也有权威在是与否之间做出选择。能否要发起军队,能否要妥协,能否要实施军方曾经拟订的作战计划。诚然,若要了解他们当时行动背地的缘由,我们必须调查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但是,我们不能小看他们的个性特质。德意志帝国首相贝特曼—霍尔韦格刚刚痛失爱妻,这能否让他在思索开战时多了一分宿命论的颜色?俄国的尼古拉二世生性脆弱,这必定会使他更难阻止手下那些希望俄国尽快发起起来的将领。奥匈帝国总顾问长赫岑多夫希望为国度带来光彩,但更多是为他自己,这样他就能迎娶一个离异的女人了。 战争,当它最终到来之时,一切人都惊骇莫名,乃至从战争开端直到今天,人们都没有中止寻觅战争的罪魁祸首。依托宣传和审慎的档案开放,每个参战国都宣称自己是无辜的,并责备他国。左派呵责资本主义和军火消费买卖商,称他们是“死亡贩子”;右派或责备左派,或责备犹太人,又或者同时责备两者。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胜利者们谈论着要审问罪魁祸首—德皇,还有他手下的将军和外交官—最后却不了了之。战争义务的问题不时都很重要,由于假如德国要为战争担任,那么该国交纳战争赔款就是合理合理的。假如德国没有义务—这在德国以及越来越多地在英语世界成为一个普遍见地—那么德国人承担的赔款和其他惩罚就是极不公平乃至非法的。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年代里,人们普遍的想法,用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的话来说就是:“各国在战争这口沸腾的大锅边沿游走,看不出有任何的惊惶和忧虑。”4大战不是某一个人的错,也不是一切人的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了后,以弗里茨·费舍尔为首的几位大胆的德国历史学家重审档案,以为德国的确难辞其咎,而且,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的最后一届政府再到阿道夫·希特勒,这之间的战争企图有着罪恶的连续性。他们的结论遭到质疑,这场争论还在继续。 寻觅罪魁祸首的行动可能永远不会中止,而我以为,一些强国和他们的指导人的确比其他人更应当被追责。在我看来,奥匈帝国在1914年要摧毁塞尔维亚的猖獗决计,德国以最大限度支持这一行动的决议,以及俄国莽撞的军事发起,一切这些都要为战争爆发负最大义务。英法两国都不想打仗,固然人们大能够说他们本该为阻止战争做出更多努力,但最后我发现,更有趣的问题是,欧洲是如何走到1914年夏天那个战争比战争更有可能的境地的。那些决策者行事时都在想什么?为什么这一次他们没像之前那样把局势往回拉一下?或者,换句话说,为什么战争戛但是止?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亦可置办 ▽ 文化名人留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留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想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留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留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留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留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留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留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留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留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留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留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巨匠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进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雄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恋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世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讨思想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展开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讨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学问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战争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景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景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废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仇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抵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留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意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意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意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措施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讨: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留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学问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阐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气》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消费》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管理》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 |《乡土中国》 |《白鹿原》 |《冯至文存》 |《在城望乡》 |《海阔天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