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里的“黑暗森林”法则被许多人奉为圭臬,尤其当被互联网几位大佬推崇后几乎成为物质至上者的信仰。确实,从已知科学而言,永动机很荒谬,物质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能量来源。当一个人用感官去感受这个世界,他的心就会被自己的所见蒙蔽,比如中国人常常说“眼见为实”,这是一种典型的感官觉察,从表面的浮光掠影去推导事物本质,无疑窥见豹子的一斑凭借想象力补全一只豹子,中间的谬误可能千里。比如《搜索》这个电影,大家只看到了高圆圆没有给别人让座,却没人去追究她刚得知自己患了绝症,根本没有心力关注周围环境。
感官觉察只睁开了面对尘世之眼,而将自己灵魂之眼紧闭了,人生而有灵,比起身盲,心盲才是真正的盲。
绝大部分人,自绝于真理,而不自知。
一个人身体看起来健康,他的心理也无恙吗?网络对面的你,我从未见过你,也不认识你,你就因此不存在了吗?
佛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圣经说:“人们追逐一切,犹如捕风。”巴哈伊教的隐言经说:“朋友们啊! 勿为必逝之美而抛弃永恒之美, 也别钟情于这速朽的俗世尘灰。”
创立于1844年的巴哈伊教又称“大同教”,其核心原则之一为:宗教同源。以上几例可以看出佛教“尘世虚无”的观念、基督教“追逐富贵一场空”以及巴哈伊教“俗世速朽”之观念,一脉相承,虽用不同语言,实质都表达了同一种观念:“感官所感知的世界终归虚无,看不见的精神世界才是永恒。”
《道德经》因并不论天(上帝)与人类的关系,其本质更接近哲学,它论证了“空”与“无”是有用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挺地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无用之用”是很美的哲学,让我们感觉愉悦的,往往是并不能带来实际好处的人、爱好、动植物。因为一旦利益相关,就会紧张。比如笔者在意大利呆了四年,拿一个基本不带来物质利益的本科毕业证,以物质利益衡量,那四年是荒废了。以精神世界来衡量,那却是人生过得最愉悦丰沛的四年。
这种愉悦来自于意大利人“无缘无故的大爱”。欧美这两千年间的崛起与兴盛,笔者以为与基督教占领意识形态主要地位相关。这种“无缘无故的爱”对于中国人是陌生的,中国的“家文化”会教育我们“爱家爱国”,但不会教我们爱陌生人,只会教育我们提防陌生人。这种自卑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无法流动爱的能量,导致自私、自闭、自怜,培养出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中国人有两种补充,给尚武者的“侠义精神、英雄精神”,给尚文者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要么藏藏掖掖,闷声发大财,要么站在万人中央,感受万丈荣光。
“无缘无故的爱”对中国人是“不可为”的。然而就连龙泉寺的贤二法师都知道:“爱是不求回报的给予。”父母对儿女的爱是出乎本能的,最真诚的爱,亲子关系本来是人间最美妙的感情,中国人偏偏要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将这种本能的爱也换成了功利的爱,索取的爱,让爱的本质变味,当然,这些情况正在改变,大部分现代父母都已转换成了“不求回报的爱”这种观念。
“无缘无故的爱”给予了人极大安全感与“受人欢迎”的愉悦感,当我们越去给予陌生人关爱,我们越会让自己生活在爱的柔波里,当我们越去帮助别人,我们获得的愉悦感也越强,所谓“施比受有福”。如果每个人的心里有一棵爱之树,那么给予的一瞬间,即是在给这棵树浇水施肥。而当你在给予中感受到愉悦,你就会继续给予,这棵树也会枝繁叶茂,你的“爱能量”也会越积越多,犹如小太阳一般不断照耀周围的朋友亲人,自成一个美妙的小世界,春风化雨般滋养与你相遇的每个人。
当然有时候你可能不小心温暖了一条冻僵的蛇,最后被苏醒的蛇反噬,但如果将反噬当成真理的试验,那么它也是一种强回报。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巴哈伊教认为以身殉道者,升入阿卜哈天国后拥有无上荣耀。更何况如果你的小世界足够大,一定会有蛇虫蝇蚊,不能改变的事实,接受就好了。
如能将尘世种种,看作到达永恒之前之必然考验,犹如升级打怪的过程,那所有挫败其实都可以笑着面对。
眼见未必实,耳听未必虚, 物质世界也许正是真正虚无的世界。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颠倒有无,天下太平。 此消彼长的法则只适合物质世界, 越付出越拥有的唯有爱。 愿每个清晨比其前夕更美好, 每个明天比其昨日更富饶。 ——《隐言经》 活着就伟大,我的公众号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