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奢网 名表 名表日报 查看内容

从计时器到朴素品——钟表旅游记 (下)

2023-1-19 16:02| 发布者: 夏梦飞雨| 查看: 155|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远行东方,钟表的中华游记很早之前,中国先民就发现了太阳正午高度随时节变更,日影长短也随之变更这一自然现象。针对日影的变更,人们设计出日晷计时。对此,《周礼》中记载说:“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 ...

从计时器到朴素品——钟表旅游记 (下)


远行东方,钟表的中华游记


很早之前,中国先民就发现了太阳正午高度随时节变更,日影长短也随之变更这一自然现象。针对日影的变更,人们设计出日晷计时。对此,《周礼》中记载说:“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除了日晷,焚香和沙漏也是古代计时的措施。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与气候、天象特别是节气测算相比,计时的精确与否并不那么重要。普通老庶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照自身的生物钟,或者倾听晨钟暮鼓就能建构自己的时间,所以中国古人在精准计时的技术探求方面不是很积极。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 年),葡萄牙人取得大明王朝认可的朝贡国度身份,享用把澳门作为永世陆上基地及一切进口商品征税20 %等候遇。嘉靖三十六年(1557 年),葡萄牙人获取在澳门修建永世性房屋的权益。这一时期,澳门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关键节点,大量来自西方的货物和人员都先在这里汇集。17 世纪初,机械钟表就是随着耶稣会士先旅游到澳门,再逐步来到内地。


与中国传统计时器相比,西方钟表不只计时更精确,而且到点能发出声响,所以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自然漏”或“自鸣钟”。对此,曾于明嘉靖年间任浙江衢州、海盐等县知县的王临亨在《粤剑编》中说:“澳中夷人饮食器用无不精凿,有自然乐、自然漏……自然漏以铜为之,于正午时下一筹,后每更一时,筹从中一响,十二时乃已。”王临亨是江苏昆山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 年),他奉命到广东审案,其间他游历广州、澳门,将所见所闻写成《粤剑编》,正是在澳门,他看到了来自西方的钟表。


是谁最先把自鸣钟从西方带到澳门?台湾政治大学李侑儒在其博士论文《明清钟表1582 1911 》中以为,被誉为“西方汉学之父”的意大利耶稣会士罗明坚于1579 年将自鸣钟带到了中国澳门。但是,来到澳门的自鸣钟并没有很快向北旅游,它还在等另一位愈加重要的人物——利玛窦。


作为耶稣会士,利玛窦等人来中国的终极目的是传播基督福音。为此,他们想方设法想要谒见中国皇帝。经过不懈努力,万历二十八年(1600 年),利玛窦终于得到进京面见万历皇帝的机遇,在此之前,他上疏详奏自己进贡之物时说:“本次向皇帝陛下进献的都是我们国度自产的东西,有耶稣画像一幅,圣母玛丽亚画像两幅,《天主经》一本,镶嵌珍珠的十字架一座,两架自鸣钟,《万疆土志》一本等,这些东西不算什么珍异,但是都是从悠远的西方送来,让陛下看看我们国度有的不同东西。”


关于利玛窦所携带的钟表,应天府江宁(今南京)人顾起元(1565 1628 年)在《客座赘语》中说:“所制器有自鸣钟,以铁为之,丝绳交络,悬于簴,轮转上下,戛戛不停,应时击钟有声,器亦工甚……利玛窦后入京,进所制钟及摩尼宝石于朝,上命官给馆舍而禄之。”无可厚非,在给万历皇帝的这些贡品中,自鸣钟是最贵重的礼物。两个自鸣钟大小各一座,小的仅二三寸高。


由于钟表制造精良且不为中国一切,利玛窦送来的钟表很快成为大明皇帝案几上的珍玩。皇帝自己对之爱不释手,还特意布置两位太监每天为钟表上发条。史料记载,当太后得知自鸣钟的音讯后也想鉴赏把玩。皇帝担忧自己的母亲会留为己用,居然命太监把钟表的发条松了后再送去。结果,面对一个“不鸣”的钟表,太后不是很观赏,在放了一段时间后便送回给皇帝。由于担忧自鸣钟出缺陷, 皇帝和他身边的太监不得不经常召神父进宫维修。换言之,自从宫中有了自鸣钟,万历皇帝便离不开利玛窦等人了。


与利玛窦等人的钟表自南而北的中国旅游相比,耶稣会士鄂本笃携带的钟表则从印度沿陆路来到中国。明万历三十年(1602 年),这位与利玛窦同时期的耶稣会士自印度亚格拉启程,经中亚细亚,越帕米尔高原,于1605 年抵达肃州(今甘肃酒泉)。依据《利玛窦中国札记》记载,鄂本笃来到中国喀什拜会当地国王时,向其进献了钟表:“国王名曰摩哈美德汗,鄂本笃往朝之。进献时辰表、望远镜以及欧洲带来诸珍异。”


钟表旅游到中国后,不只遭到皇室的喜欢,也得到民间能工巧匠的仿制。如万历年间的福建莆田文人姚旅在《露书》中记载:“西域利玛窦作自鸣钟,更点甚明,今海澄人能仿作。”海澄是明代中后期与日本和西洋贸易的重要港口。到了清代初期,从海路旅游到中国的钟表更多,致使于乾隆年间访华的马戛尔尼慨叹说,清皇室珍藏的地球仪、钟表等西洋器物之丰厚,让他们对自己使团带来的礼物感到汗颜。当然,清初中国人仿制西洋钟表的水平也更高了,如《清稗类钞》中说:“国初,福建漳州有孙细娘者,造小自鸣钟,高仅一寸,而报时不差分毫。”


中国向东,钟表日本朝鲜行记


与中国相同,日本、朝鲜半岛的钟表也是漂洋过海从西方旅游而来的。


传统东方社会仅有“时辰”这个相对粗放的时间概念,而“瞬间”“刹那”“一念”“须臾”等微观时间都是来自印度佛教的舶来品。时至今日,日本静冈久能山东照宫博物馆仍珍藏有一件“洋時計”。那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赠送给德川家康家族的。据日本历史学家的研讨,最早收录“钟表”一词的日文文献是《日葡辞书》(1603 1604 年),其中曾经有“钟表”这个词汇。该辞书将葡萄牙语“钟表”一词标记为“時計”,并对此解释为“标识白天时间的一种用具”。


日本京都大学历史学家平岡隆二指出,机械钟表及其制造的最初技术也是经过西方耶稣会士传播到日本的。他以为,自鸣钟传入日本比《日葡辞书》的记载还要早。1551 年,耶稣会士沙勿略曾经将一个钟表进献给了山口县的西国探题(日本室町幕府时期的中央官职)大内义隆。由于缺乏对西方世界的了解,当时日自己未来自欧洲的钟表误以为是来自天竺,所以《大内义隆记》中记载:“从天竺国而来的礼物中,有一能够司时而随昼夜长短发出声响之物。”


有趣的是,日本文献中关于钟表的来源还采用了中文典籍的记载。如寺岛良安编写的《和汉三才图会》(1712 年)就收录了明代谢肇淛《五杂俎》一书关于自鸣钟的记叙:“自鸣钟,俗云时计。《五杂俎》云,西僧利玛窦有自鸣钟,中设机关,每遇一时辄鸣,如是经岁无须臾差讹也,亦神矣。”日文钟表历史文献直接援用中国典籍,或许阐明有些钟表是经过中国再转运到日本的。


除了日本,一部分钟表也经过中国继续向东旅游,来到朝鲜半岛。对此,葛兆光先生在《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中指出,17 世纪中期,来中国的朝鲜使臣日记中“遭遇西洋人的记载渐多”,在这些朝鲜使臣的日记中,自鸣钟赫然在列。1631 年,朝鲜使臣郑斗源由海路从朝鲜抵达北京。在北京,朝鲜使臣见到了葡萄牙传教士陆若汉等人。1632 年,郑斗源的手下李荣和郑季吉将陆若汉赠送的红夷炮、千里镜和自鸣钟等器物,带回朝鲜进献给了仁祖。随着更多的钟表旅游到朝鲜,朝鲜人也开端研讨钟表原理,并着手开端仿制。郭世荣先生在《“重器非其人勿传”——自鸣钟在朝鲜的文化意义》一文中指出,到了18 世纪后期,朝鲜半岛曾经有不少能自己设计、制造自鸣钟的匠人。其中,黄胤锡(1729 1791 年)还完成了系统研讨自鸣钟的专著《轮钟记》。


从钟表完成全世界旅游的那天开端,规范的、统一的世界时间就被构建了。时至今日,技术的展开早已不需求用钟表来计时了,但是劳力士等名表的价钱仍高得离谱,它们主打怀旧情调,依然是顶级朴素品的代名词。从计时器到朴素品,这大约是钟表在旅游之初没有想到的吧。


本文节选自《百科学问》2022.4A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读完文章点“赞”“在看”


将好“分享”给更多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文章排行

  • 阅读
  • 评论

最新文章

文章列表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